今天是:
工作动态

西定小耳朵猪产业发展概况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6-15

西定乡小耳朵猪产业发展情况

西定乡人民政府  2015614

                                                 

小耳朵猪俗称版纳小耳猪、冬瓜猪等,其体型短小,有冬瓜身,骡子屁股,麂子蹄之称。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之一,为云南省特有,主产于西双版纳等地区;是本地少数民族由本土野猪驯化而来的纯原生本地品种,从东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滇南小耳猪先后列入《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7) 和《中国家禽品种志》(1989)1993年农业部第29号公告中将滇南小耳猪(版纳微型猪)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品种,2000年和2006年又分别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一、小耳朵猪发展现状

西定乡小耳朵猪养殖项目主要以曼来、章朗、曼迈和西定村委会四个养殖基地为重点,以点带面拉动全乡小耳朵猪养殖。立足实现创建一个品牌,盘活一批企业,做强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积极推行生态养殖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是全乡成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即汉族西定养殖专业合作社、西定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2个林下养殖示范基地(即曼来老寨小耳朵猪林下养殖示范基地、曼迈村小耳朵猪仔猪繁育示范基地)。根据发展需求,制定了《西定乡小耳朵猪仔猪繁殖基地建设项目暨发展小耳猪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曼迈、曼皮、曼佤、旧过、曼马5个边境村委会规划为仔猪品种选育扩繁基地,将西定、曼来和暖和3个村委会规划为商品猪养殖基地。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政府为引导,促成了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帮格集团傣佳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成功达成意向性购销协议,为促进合作的深入开展和市场的深入开发奠定了基础。2014年末,全乡小耳朵猪存栏4176头、出栏1102,产值达200余万元。

二是我乡以实现创建一个品牌,盘活一批企业,做强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为目标,积极推行了生态养殖标准体系建设,由乡兽医站制定一整套生态小耳朵猪养殖质量和技术标准,着重抓好生态小耳朵猪养殖的三个关键环节,第一严把品种关,西定小耳朵猪种猪都是选自边境沿线原生态养殖条件下选育形成的地方良种,严禁小耳朵与其他种猪进行繁育,从源头上确保品质纯正第二严把饲料关,喂食没有经过污染的玉米、青饲料等原料,禁止使用工业饲料,确保食用安全;第三严把活动关,利用基地、村组周围树林密布的自然条件进行放养,加强小耳朵猪活动,从而提升品质。

二、项目发展优势

西定乡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湿度较高、光照充足,其丰富的农产品和天然饲料、饲草资源为建立西定特色小耳朵猪仔猪繁殖基地提供了保障。饲养生猪是农民家庭增收的重要渠道,生猪产业是我乡覆盖面最广、发展潜力最大、产业链条最长的农业产业化重要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最先脱贫、率先致富目标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国务院和省、州、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我乡加快小耳朵猪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一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对畜牧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建设、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养殖项目建设、扩大内需扶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强有力扶持政策的出台,覆盖了畜牧业建设的各个层面,为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撑。西定乡党委、政府对畜牧产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产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为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发展潜力巨大。西定乡生态环境良好,畜产品市场目前尚不能自给自足,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广大居民畜产品消费需求与能力迅速增长,为畜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加上外地对小耳朵猪需求量巨大,昆明地区小耳朵猪肉销售每公斤达到100多元。

三是发展基础良好。通过多年努力,全乡畜禽存栏和出栏有了较大提高,初步健全了能适应全乡畜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和动物防疫体系,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大户和养殖场(小区),广大农村群众发展养殖业积极性普遍高涨,发展愿望迫切。

四是产品自身优势。小耳猪具有皮薄骨细,肉质鲜嫩,口感香糯等特点。瘦肉肌纤维细腻、鲜嫩,色泽润红、油亮,缩水率3-5%;肥肉厚实、白净;鲜肉吃起来鲜、嫩、香、糯,地道的猪肉香味,具有调节人体血脂的功效,肉质细嫩,味鲜而香,肥而不腻,深受消费者青睐。

三、小耳朵猪养殖基地建设情况

依托2012年兴边富民项目,在曼来、章朗和曼迈三个村委会建成曼来老寨小耳猪林下养殖基地、章朗村商品小耳朵猪养殖基地、西定乡曼迈村小耳朵猪仔猪繁育基地3个小耳朵猪养殖基地。目前,以上三个小耳朵猪养殖基地均已完工,并开始正常运作,正积极筹备项目竣工审计。汉族西定特色小耳朵猪养殖基地项目正在积极建设当中。

(一)曼来老寨小耳猪林下养殖基地

项目总投资为111.46万元,其中申请补助66.876万元,农户自筹44.584万元。该项目规划:新建圈舍645,放牧区围墙、饲料房、饲料加工设备,合作社农户养殖圈舍改造1644㎡。

该基地预计每年可出栏商品猪400头,仔猪600头,按仔猪300/头,商品猪1200/头计算,年产值达66万元。

(二)章朗村商品小耳朵猪养殖基地

项目总投资为177.11万元,其中申请补助资金17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 3.11万元(其中 64户圈舍由民宗局整合完成,新建圈舍768㎡,总投资为30.72万元)。该项目规划:新建249户标准化圈舍共计3000㎡(户均12㎡)、新建饲料房、新建1500m长生产路。

该基地预计每年可出栏商品小耳朵猪2000头,按1200/头计算,年产值可达240万元。

(三)西定乡曼迈村小耳朵猪仔猪繁育基地

项目总投资130.84万元,其中申请补助资金87.124万元,群众自筹43.716万元。该项目规划:新建圈舍1200,放牧区围栏3000、产床120套、沼气池1060m3,圈舍改造1236㎡。

该项目可辐射带动巴达片区农户养殖小耳朵猪,预计每年可出栏3500头仔猪,按300/头计算,年产值达105万元

(四)汉族西定特色小耳朵猪养殖基地项目

该项目为后期申报,目前,已完成前期地基平整,项目总投资为470万元,其中申报省级专项补助资金400万元,群众群众投工投劳70万元,占地面积436亩,林下放牧区416亩,圈养区20亩;新建基地标准化圈舍:3000平方米;地基平整7000平方米;接通电路主线326,分线1367;接通水路5500;新建蓄水池40立方米;铁丝网围栏7000;干粪池200立方米;新建饲料房400平方米;消毒室1间;兽医防疫室50平方米及配套设备1套;购仔猪1500头。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计划三年内,达到生态小耳朵猪年存栏3000头,总产值达450万元。

四、发展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成立了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和实施组长的特色产业发展领导组和实施组。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全乡产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二)群众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群众科技意识和文化素质不高,商品意识淡薄,存在着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的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缺乏参与热情,疏于管理,产业发展不平衡。

(三)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

由于乡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群众经济收入不高,导致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优质产业化发展水平,使产业的效益与质量大打折扣,缺乏市场竞争力。

六、下步工作打算

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千方百计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依靠科技,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立足我乡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发展市场前景好、价格稳中有升、人无我有及人有我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开拓性地做好产业发展指导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积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到我乡建设产业基地,带动群众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引导群众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方向发展,逐步提高西定小耳朵猪、小洋芋等特色农产品的高品质信誉度,打造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三是注重示范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组建产业协会,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建设各类产品交易市场,减少流通环节,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