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民族政策小知识

来源 :转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8-31

宪法有关内容

1.2018年宪法修改中,中华民族被正式写入宪法。

2.宪法序言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3.宪法序言指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4.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5.宪法第4条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6.宪法第4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7.宪法第4条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8.宪法第4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9.宪法第30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10.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十九大报告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要求,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根本利益。

3.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4.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

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

6.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8.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集这么多的于一身,足以说明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9.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10.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11.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12.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

13.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在确保国家法律和政令实施的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

15.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无论修订完善已有政策还是研究出台新的政策,要逐步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中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新时代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19.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20.20159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21.党的十九大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1.《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法》第7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3.《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3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4.《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5.《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6.《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1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7.《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各项活动,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民族法律法规

1.《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于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发布施行。

2.《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3.《宗教事务条例》第4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和进行恐怖活动。

4.《看守所条例》第23条规定:对少数民族人犯和外国籍人犯,应当考虑到他们的民族风俗习惯,在生活上予以适当照顾。

5.《拘留所条例》第17条规定:拘留所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为被拘留人提供饮食,并尊重被拘留人的民族饮食习惯。

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6条规定: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7.《旅游法》第10条规定: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

8.《国家安全法》第26条规定: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民族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9.《反恐怖主义法》第6条规定: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网络安全法》第12条规定:不得利用网络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

10.《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11.《广告法》第7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12.《监狱法》第52条规定:对少数民族罪犯的特殊生活习惯,应当予以照顾。

13.《妇女权益保障法》第12条规定:国家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

14.《集会游行示威法》第12条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煽动民族分裂的情形的,不予许可。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中规定: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16.《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18.《公务员法》第52条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19.《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民族乡人民政府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

20.《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四、民族概况及基本常识

1.我国的自治区有: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自治区。

2.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是:贵州云南青海3个,全部位于西部地区。

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5.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6.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7.处理民族关系的总原则:民族平等。

8.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民族团结。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10.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团结。

11.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平等。

12.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1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交错居住)。

14.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5.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6.三个不动摇: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

17.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18.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