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傣族

来源 :转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09-06-16

 

★族称  族源

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明确记载。汉代称为“滇越”、“掸”(tan;唐代称为“金齿”、“银齿”、“黑齿”、“茫蛮”、“白衣”;宋代称为“金齿”、“白衣”; 元、明代称为“白夷”或“百夷”;清代以来则多称“摆夷”。上述都是他称,至于傣族自称,则一直为“傣”。但不同地域的自称,也有所不同,可分为傣泐(水傣)、傣讷(旱傣)和傣雅(花腰傣)等称谓。勐海县境内的傣族多为傣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据傣文书籍记载,公元前8世纪前后,部分境外傣族先民不断迁入西双版纳境内,并与原居先民逐步融合,成为至今傣族的主体部分。南北朝至唐代中期, 西双版纳境内已形成12个傣族部落。此后,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部分傣族先民分别从勐卯(今德宏)、景谷、孟连等地迁入西双版纳。

勐海县境内的傣族,主要分布在勐遮镇、勐海镇、勐混镇、打洛镇、勐宋乡、勐往乡;部分傣族散居在勐阿镇、勐满镇、格朗和哈尼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有傣族87290;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有傣族104750;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有傣族113954人。2005,全县有傣族114475,占全县总人口的38.38%。

勐海县境内的傣族,有傣勐、召庄、滚很召之分。傣勐又称滚本勐,意为本地人。全县有傣勐138寨,分别来自景洪、瑞丽和一个傣族称“勐色奔”的地方。勐海坝子内的傣勐从景洪迁入时,先住景养,再住景管,后分建曼拉闷、曼真、曼派、曼兴4寨,形成了后来的“细当老勐”和22个傣勐寨。勐遮坝子内的傣勐从瑞丽迁入后,首先建立了允龙、曼养罕、曼洪、曼桂、曼扫、曼垒等寨,后来逐渐分建了62个傣勐寨。

召庄是傣族贵族的后裔,全县仅有纯召庄寨9寨,由各勐土司血缘关系较远的后裔所建。滚很召是土司的仆从,有来自景谷一带的傣讷,有土司从景洪带来的亲近奴仆,还有土司收买、收容的无所依靠的穷人。县内滚很召约106,系土司奴仆的后裔所建。

★文 

一、语言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族壮傣语支。傣语中又分为傣讷方言和傣泐方言。本县傣族操傣泐方言。

二、文字

傣族有本民族的文字。本县傣族使用傣泐文。傣泐文分为老傣泐文与新傣泐文。据傣文文献《多拉维梯》记载, 老傣泐文始用于傣历639,即公元1277年。老傣泐文原有41个字母,后来又添补过15个字母,使字母总数增加到56个。

老傣泐文历史悠久,字体古老,傣泐的经典、书籍均用它记载。

1955,一批傣族知识分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老傣泐文进行了改进,删掉了21个异体字母和专用字母,补充了7个低音字母和唇化音字母,创造了新傣泐文。新傣泐文共有42个字母。

新的字母表排列整齐,高低音组分明,书写规范。已用于编印教材、报刊等,但是傣族知识界对新、老傣泐文的优劣和利弊仍有争议。

三、历法

公元1277年使用傣历,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年是阳历年,月是阴历月。年以太阳在黄道上进入白羊宫首的周期计算,故岁首不在月初一,也没有固定的日子。元旦多在66日至76日之间推移,月以月亮圆缺的周期计,1年分12月。单月30,双月29,197,闰月固定在9,隔数年有18月大,1年为354355,19年置7闰的方法使19年的天数与太阳运行19周天的时间相等。

在天文历法中,把日、月、五大行星及假想的星体罗喉、格德合称九曜。九曜在天穹中移动的路径为黄道。

傣历在每月的日序累计上将1月分为“楞很”、“楞隆”,即月亮上升和月亮下降月,最末1日称为“楞拉”(晦日)。在记日上有71周记日法,以星期日为首、星期六为尾,分别称为“晚笛”、“晚尖”、“晚敢”、“晚补”、“晚帕”、“晚书”、“晚韶”。

四、古籍文献

傣族古籍文献十分丰富,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地理、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法律、哲学、宗教、医药等。根据文本形式和内容,大致可分为八类:

()政治历史类:这是老傣文文献中最有史料价值的部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史书,如编年史、土司世系、历史事件专著等;另一类是各个时期的政府文牍、节日祝文、宣誓文等。

()法律道德类:最早的傣文法规为《芒莱法典》,约成文于13世纪末。《兴安龙召片领》(即《领主法律大典》), 约成文于16世纪末。作为对法律和各种规约的补充的著作,如《土司对百姓的训条》、《祖父对孙子的教导》、《教训儿子处世的道理》、《教训妇女媳妇的礼节》等。

()佛教经典类: 在老傣文古籍中数量最多的是佛教经典。其所译的三藏经典《桑彼达嘎》,亦称《彼达嘎挡桑》,专门讲述84000部佛经的由来传说。自1983年以来,本州搜集到贝叶卷佛教经典有500多部。

()天文历法类:有《苏顶》、《苏力牙》、《西坦》、《苏塔牙》、《目朗》、《甘比些麻腊》、《甘比左底沙腊》、《甘比朵沙打提桑》、《罗嘎维都》等书,对日月行星的运行及日食、月食等能进行相当准确的计算。

()农田水利类:可分类两类,一类是关于土地制度的,如《宣慰田、头人田及收租清册》和各勐土司私田的各种收租清册,以及各村社占有土地的登记册等;另一类是关于水利管理的,15世纪的《景洪的水利分配》和1778年西双版纳宣慰司颁布的《议事庭长修水利令》等。

()医药类:医学书籍种类很多,一般把这些医药书通称为“挡哈雅”,意为“药典”。依其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傣医药理论部分,如《塔都挡那》、《夯塔挡哈》、《嘎牙桑嘎哈》等书籍;另一类是诊断、配方和治疗部分,如《档哈雅》、《巴腊麻它芒》、《维苏提麻嘎》等书籍。

()文学类:文学书籍种类繁多,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诗歌、唱词、贺词、祷告词等;二类是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等;三类是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谜语等。

()理论专著类:现存傣文理论书籍有6,即《咋雷麻约甘哈傣》(《论傣族诗歌》)、《咋雷蛇曼蛇勐》(《寨神勐神的由来》)、《松帕雪》、《厅尖》、《嘎牙尚嘎雅》、《沙打惟玛腊》。内容包括文学、宗教、哲学、解剖学、语言学等。

五、民间文学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在创作思想、题材和艺术风格上,都受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深刻影响。诗歌有《召树屯》、《兰嘎西贺》、《相勐》、《宛纳帕丽》、《松帕敏与嘎西娜》、《葫芦信》、《粘响》、《嘎龙》、《南京布》等等。故事、神话传说的作品有《艾苏和艾西的故事》、《朱腊波提的故事》、《孟腊甘达莱》、《布桑改与雅桑改》、《巴塔麻嘎捧尚罗》、《叭桑木底的传说》、《谷魂奶奶》、《金鲤鱼》、《千瓣莲花》等。写于公元1615年的文学理论著作《咋雷麻约甘哈傣》(《论傣族诗歌》),在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  

傣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畜耕历史悠久,《蛮书》卷四有茫蛮“土俗养象以耕四”的记载。田用牛耕,一犁、一堆、一耙即栽。植稻历史较早,喜种糯稻,积累了栽“嘎考展”的经验,用此法植稻,谷粒饱满,收成略高。生产工具有犁、耙、锄、镰刀、弯棍、篾笆、掼谷架、竹叶扇等,习惯用水车提水灌田,无施肥习惯,粮食亩产仅百余公斤。

20世纪50年代起,兴修水利,学用畜肥、化肥。1980年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化肥、农药、机耕、良种得到推广应用,杂交稻种植面积扩大,水稻栽培采用培育壮秧、秧田提行留苗、双行条植、中层施肥、微肥喷施技术,水稻亩产提高到250-300公斤。20世纪90年代后,大多用轮机代替畜力耕作,并大力推广应用水稻旱直播、旱育稀植技术, 水稻亩产不断得到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勐遮、勐混等一些乡镇坝子的稻田里,开始使用轮式收割机收割稻谷。

在稻田耕种中,傣族男子主要负责引水灌溉、犁田耕田、铲埂、补埂和拔秧挑秧;妇女主要负责栽插和田间薅除;割谷打谷男女同工。

20世纪60年代起,开辟条形带状新式茶园,傣族植茶面积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实行体制改革,调整农作物结构后,傣族的副业生产逐步向种植经济作物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气候和水土优势发展茶叶、橡胶、甘蔗、樟脑、水果等经济作物。20世纪90年代后,种植西瓜、辣子、香蕉、蔬菜、鱼腥草等也是收入可观的季节性副业生产。经济作物以茶樟称著。惯在茶园中间种樟树,黄樟比例约61。茶为大叶茶,樟系黄樟,茶樟品质皆优。用锅炒手揉法制作绿毛茶,用蒸煮法提制樟脑,出脑率仅为1%。

傣族普遍有饲养畜禽的习惯,但畜牧未形成优势,牛、马、猪、鸡、鸭惯于放养,但公牛、公马多采用套绳索系桩而养。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实行畜禽防疫,配合饲料亦得到推广,养猪专业户应运而生。

傣族的渔业,在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数百年中,除少数地区有属于土司头人或村寨公有的鱼塘外,广大农民(农奴)无鱼塘,吃鱼多到河中捕捞。土地改革后,自家挖塘养鱼逐年增多,已成为一项收入可观的产业。

手工业尚未与农业完全分离。手工业生产一般多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常见的主要有纺织、榨糖、酿酒、烧砖瓦、制纸、制陶、制作金器银器、打铁、编制竹器等,产品多为自产自销。妇女能用简陋织机在织物上织出“傣锦”,图案有树木花草、虫鱼鸟兽,织物多供自用,少量上市。老人能以“戈沙”树皮制作“缅纸”,纸质极韧,供抄录经文,制作纸伞。妇女惯于土法制陶,用泥条盘筑成形或木质圆盘塑坯,平地覆草烧制或敞顶土窑烧制。产品多为锅、盆、盘、罐、壶等。

傣族地区很早就有“五日一街”集市交易的习惯。交易方法多为“物物交易”,也有将产品卖成钱的。到了近代,一部分家庭手工业产品已作为商品进行交易。土布、红糖、草烟、香蕉、菠萝、鱼、肉等土特产品,除自给外,多余的上市交易,换回或买回日常所需的生产生活用品。过去傣族从事专业经商的极少,仅少数农民利用农闲时结为牛马帮外出进行季节性经商,主要经营大米、茶叶、烟土、土布、红糖等。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从事个体经商和第三产业的农民逐渐增多,农村副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在提高。

★生 

一、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粮,喜食米质软、粘性好的糯米饭,亦喜食米干、米线。日食四餐,分别称为“毫约”、“毫矮”、“毫两”、“毫跑”。“毫矮”与“毫跑”为正餐,其余两餐愿食即食。所食糯米饭,于头天夜间泡米,次日清晨用木甑生蒸,蒸一甑,吃一天。米饭用竹根制成的“毫逛”储存,隔夜不馊。用香竹煮制的糯米饭,清香可口,是傣族米饭中的佳品。傣族妇女善于用糯米制作“毫糯索”、“毫崩”等糕点以飨宾客。赕佛或节日里常用糯米做成粽子、黄米饭、“毫糯索”、“毫崩”、米花糖等食品。

傣族风味食品多种多样,范围包括糯米制品、肉鱼制品、蔬菜制品、瓜果制品、藻类制品和虫类制品等。常用烤、烧、蒸、煮、炸、腌、剁、舂等方法烹饪。菜以辣、酸、香、脆为基本特色。待客菜肴有烤鸡、烤鱼、烤肉、蒸鸡、蒸鱼、蒸肉、酸笋煮鸡、酸笋煮鱼、油炸皮类及用蕃茄、青菜、蟹、鱼等制作的酱菜喃泌骂克满、喃泌、喃泌布、喃泌巴,用猪肉、牛肉、鱼肉、鸽子肉、知了制成的剁生,用青苔、竹虫、蜂蛹、知了等烹制成的各种菜肴,美味可口,独具特色。

傣族民间素有用糯稻、包谷酿酒的习惯,酿出的酒清香、味醇。男子普遍嗜酒,喜欢以酒待客。男女均爱饮茶,主要饮茶方法有香竹筒茶、糯米香茶、冲泡茶、烤青茶等。茶用鲜叶烘烤出香味时置于罐内煨煮,汁酽味香。

嚼槟榔,傣语称“纠稗星”,是以前傣族妇女的一种嗜好。据老人们说, 嚼槟榔不但能消除口臭,还可以起到保护牙齿不受虫害的作用。久而久之, 嚼槟榔便成为傣族人民的传统习俗。现在,只有部分老人仍保持着嚼槟榔的习惯。

二、服饰

男子穿无领对襟短衣,大裆阔腿长裤,衣色以黑、青二色为众,老者拜佛时改穿白衣白裤。中青年男子扎粉红色头巾,出门喜戴毛呢礼帽。老年男子绾发于顶,缠青布或白布头巾。冬天,男子喜披毯御寒。

妇女穿镶花边的无袖紧身背心,外穿细袖无领紧身上衣,下着长及脚背的筒裙。筒裙以褐、蓝、深绿为基色,下摆多加织有红、黄、白等横条作饰。女子自幼蓄发绾髻于顶,插簪、卡梳,用各色头巾包头。喜戴金银耳坠、银腰带和六方形圆银镯。簪子有金簪银簪,并镶嵌有翡翠、玉石或玻璃制品。青年女子爱打花伞、镶金牙、挎花包。

解放以后,傣族男子已逐渐改穿中山装、西装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傣族男子衣着与汉族已无大差别,女子衣着也从朴素淡雅变得艳美入时。中老年妇女多着本民族服装,青年妇女平时多着汉装。逢重大节日时,妇女大都着本民族服装。

三、住房

傣族传统的住房为“干栏”式竹楼。楼呈正方形,楼室面积大小不等。底室不安墙壁,用于关畜禽,安脚碓、织机,堆放柴禾、杂物。竹楼正面一侧有竹木楼梯供人登楼,楼口有走廊通向阳台。楼室隔为两半,内为卧室,外为堂屋。堂屋内设有火塘,供做饭、取暖。堂屋正面铺有篾席,供设席待客或设铺待客。

卧室呈长方形,设有一道或二道小门,室内不搭高床,以“帕垫”作铺,一人一铺,席楼而卧。一家同居一室,以黑帐将铺隔开。父母一般设铺于正中,儿子与儿媳居内侧,女儿与女婿卧外侧。按辈份从里到外卧居者亦有。

傣族有一家盖房,全寨帮忙的风俗。建房前要认真备料,精心挑选坚硬树木做王子柱或公主柱。竖柱时亦应竖此二柱,一次竖牢、竖好。新房建好后要举行热闹的贺新房仪式。

传统的竹楼,多用竹木为柱,茅草盖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竹楼逐渐被瓦顶木楼所代替。20世纪80年代后,一批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的新庭院出现在傣家村寨,傣族居室变得更新颖舒适。20世纪90年代以来,钢混结构的两层或三层傣家楼房逐年增多,楼式设计形状各异,楼内摆设已趋近汉化, 不少彩色电视机、影蝶机、电冰箱、洗衣机、汽化灶、电磁炉以及沙发、席梦思床等中、高档消费品已进入傣家“洋楼”。楼下或楼旁建有卫生间,改变了过去傣家无浴室、侧所的习惯。传统的“干栏”式竹楼也越来越少。有条件的村寨大都铺设卫生路,村寨建设不断绿化、美化。

★习 

一、婚姻与家庭

傣族婚姻分为两个互婚集团。20世纪50年代前有阶级限制,在领主阶层,领主集团中的显贵,实行一夫多妻,原配正室必娶本集团内的女子,纳妾不受此限。领主之女决不下嫁贫民,统治集团内,实行父母包办婚姻。

贫民百姓实行一夫一妻制,自由恋爱,托媒定亲。傣族恋爱、结婚都比较自由,有早婚的习惯。男子到十六七岁,即开始选择配偶。择偶的方式很多,男女青年可通过“串寨”、“串门”、“串纺线场”和“贺新房”的方式互相倾吐爱心;节日里小姑娘和小伙子们通过“赶摆”、“丢包”、“泼水”、“荡秋千”、“吃年糕”等传统方式进行社交。傣族称谈情说爱为“约骚约抱”。过去,青年人常在夜间串访谈情。夜里,伙子披着毯子,带着必(笛子)或定(二胡)到竹楼下用笛声、胡声呼唤姑娘。姑娘会应声而至,与伙子幽会谈情。冬夜,姑娘会在寨场上点燃篝火,摇着纺车等待伙子来访。伙子进入寨场,在中意的姑娘面前停住,用歌声、笛声倾吐对姑娘的爱。姑娘若对伙子有意,便会从裙摆下抽出凳子,让伙子坐在身边,开始情意绵绵的深谈。夜深人静时,伙子展开披毯裹住姑娘,相依而坐倾心说爱。

待恋爱关系确定后,双方互送手镯、耳塞、挎包、电筒等定情信物。男方应将实情告诉父母,托媒到女方家正式提亲,得到女方父母应允,方能举行婚礼。因盛行从妻居,婚礼多在女方家中举行。结婚那天,要杀猪宰鸡,宴请宾客。新郎打扮一新,由媒人、亲人相陪到女方家举行仪式。仪式开始时,堂屋里摆上一张篾桌,桌上铺着蕉叶,摆着一对熟鸡及红布、白布、米酒、盐巴等物。新郎新娘一左一右跪坐于主婚长者面前。主婚长者先诵念祝词,为其拴线,其他长者依次为新郎新娘拴线祝福。次日, 新郎新娘一起到男方家再举行一次仪式,婚礼即算结束。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男女青年则通过进城镇赶集、看电影、进歌舞厅等方式选择意中人。这时期, 傣族男女青年大多是骑着自行车逛街谈恋爱。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男女青年又改变为骑着摩托车三五成群的逛街谈恋爱。

傣族盛行从妻居。从妻居的年限在婚前商定,通常是男子从妻居3,妻子又随丈夫到公婆家住3,至继承一方财产后定居。傣语称此为“乒摆三比”。终身入赘或从妻数月或12年者亦有。

傣族离婚也比较自由。夫妻不睦,提出离婚,经寨内头人同意即可离异。1956年土地改革前,离婚手续只需设小宴宴请头人和家族长者,在席间互递一对蜡条就算离了婚;还有让离婚双方各执一条白布的一端,主持者将其中间剪断,宣布离异。20世纪60年代起,城区符近的均按《婚姻法》办理,而边远地带仍有沿袭旧俗的。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按《婚姻法》办理。

如果男方离家数月没有音讯,女方可以另找配偶;夫妻任何一方死去,都要办离婚手续。手续简单,有的用一根白线系在棺材上,由老者把线剪断;有的以一对蜡条放在死者棺材上,将棺材送至楼梯口,即表示与死者离异。

傣族家庭是以男子为家长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子嗣婚后应另立户居住,只留幼子或幼女及其配偶与父母共同生活。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间地位平等,彼此尊重,妻子尤为尊重丈夫。家庭公共财产,只算房屋、牲畜、农具、粮食。20世纪90年代后,不少家庭配置了中、高档家具、家用电器、车辆等。其余收入分开支配。

二、姓氏

傣族有名无姓。婴女出生后通常按性别、排行序列取乳名。男性称为“岩”(读音挨),即“岩××”;女性称为“玉”,即“玉××”。如果是贵族子女,则以“召”、“南”代替“岩”、“玉”,即男的叫“召××”,女的叫“南××”。傣泐支系的长子多取名为温、应、香、贯;长女除与长子名相同外,一般还多取“儿”为名。次子女以下一般多取名为罕、教、涛、万等。多子女中最小的儿女,多取名为腊、约。傣族男女名后的字,多依其父母对子女心意而取。此外,还有联系婴儿的特征,出生时辰及地点等取乳名的。

元代以前,傣族上层人物凡有政治地位者均被称为“岛”。此后,景陇王(召片领)多为刀姓。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傣族姓刀的较多。

三、节庆

傣族传统的节日主要有关门、开门节和傣历年。

关门节与开门节,傣语称为“毫瓦萨” 与“卧瓦萨”。两个节日互相联系,活动内容相同。毫瓦萨”在傣历915日(公历7月中旬),“卧瓦萨”在傣历1215日(公历10月中旬)。节日期间,人们要带上纸花、食物、蜡条、钱币到佛寺内诵经拜佛,各户设宴会友。“毫瓦萨”至“卧瓦萨”期间不盖新房,不举行婚礼,不开展集体性娱乐活动。但要举行一次“赕坦”,各户抄一部或几部佛经送进佛寺,请佛爷诵念。老年信徒每周至佛寺礼佛,谓之“熬星”。

傣历年,傣语谓之“桑勘比迈”,在傣历6月下旬(公历4月)某日,具体日子不固定。节期34天,第一天称“麦” 似农历除夕。是日,清扫庭院,制作食品,做过年准备。第二天称“晚脑”意为空日。是日, 宴客,辞旧迎新。第三天称“麦帕雅晚玛” 意为日子之王来临。这天是新年开始之日, 要举行大型的“赶摆”集会,放高升、丢包、跳“依腊灰”舞、马鹿舞、孔雀舞等,靠近江河之地,要举行龙舟竞渡。节日气氛浓厚而独具特色。在3天的节期内,要举行一次泼水活动,以圣洁之水,表达祝福之意。

四、饰齿与纹身

漆齿、纹身起源极早,《汉书地理志》、《马可波罗行纪》均有傣族先民“漆齿” 、“以金裹齿”、“纹身”、“绣脚”等记载。

饰齿是傣族的古老习俗,目的为美化牙齿,分为“染齿”和“镶牙”两种。故历史上傣族有“漆齿”、“黑齿”、“金齿”、“银齿”之族称。“漆齿”、“黑齿”实为染齿,多系女子所为,是古时女子成长的标志。女子成长至青年时,三五结伴,先用酸汁抹牙, 继用松明油烟染齿, 连染数日,使齿变黑方休。金齿即用金片镶齿, 其俗如《马可波罗行纪》所述:“每人齿上用金作套如齿形,套于齿上, 上下齿皆然。” 此举原系男子所为,发展至男女共同为之。过去,本县的傣族,除妇女们普遍染齿外,多数富贵人家的女子均喜欢镶金牙,也有少数男子镶银牙的,以此显示美观与富贵。如今,多数傣族男女青年的审美观念有了改变,不再染黑齿和镶金牙,而以白齿为美。

纹身、绣脚实为用针蘸墨在身上、腿上刺图。此俗系男子所为。有傣诗云:“蛙腿尚有花纹,男人之腿怎可无纹。”古时, 男子以纹身为荣。幼时,刺腿、刺臂,成年后刺腰、刺胸。所刺图案极多,主要有鳞刺、字刺、蕨刺、形刺4类。纹身由来,民间传说颇多, 其中一说避邪,与《汉书地理志》“断发纹身,以避蛟龙”相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逐渐普及,相信纹身能避邪者日渐减少,纹身习俗也有所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纹身习俗几乎趋于绝迹,一般只在手臂上刺上几行傣文字母,作为一种象征而已。

五、拴线

拴线,傣语称“树欢”,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祝福仪式。它分为婚礼拴线、婴儿满月拴线、招魂拴线、丧葬拴线四种。

婚礼拴线:在男女青年结婚的吉日里,新郎和新娘的父母及村寨长辈要为新人拴线,以表祝福。

婴儿满月拴线:傣族的新生婴儿要满月才能取乳名。在满月那天,村寨里的老人和婴儿的父母,要为婴儿举行满月仪式,给婴儿拴线祝福。

招魂拴线:傣族认为人有三十二魂,一个人只要其中一魂不附身,人就要生病。所以,当一个人有了病时,家人就要根据病者的病因病情举行招魂拴线。

丧葬拴线:人死后,其亲属要先为死者擦洗干净,并拴线祝福后,才能入棺。据说这种习俗能驱邪压惊,让死者顺利到达天堂,让活着的亲属清吉平安。

六、丧葬

傣族传统葬法有土葬和火化土葬两种。通常情况下,儿童死了实行土葬;成人死了则实行木棺火化土葬,并有专供埋死者的墓地。墓地分“坝尖”(贵族墓地)、“坝教”(僧侣墓地)和“坝消”(百姓墓地)。各个等级的人分葬在各自的墓地内。

按照古俗,病人行将气绝,要念“指路经”,用黄布覆盖,证明其是佛教信徒。断气后一边派人向亲友报丧,一边洗尸、更衣,用白布裹尸,用竹笆代棺装殓,请佛爷诵念“升天”(尼当)经文,指引亡灵“升天”。死者亲属将头巾脱下装进鱼网拿到室内罩好,称为“关魂”,防死者将活人之魂带走。

择得吉日时举行出殡仪式,将死者常用之物随尸送出,在墓地火化。下葬后,不垒坟,草草安埋即可。死者家属要彻底清扫竹楼,重安铁三脚架,重新生火,请佛爷念“芒嘎拉”经祭祀家神家鬼。

孕妇死后,应剖腹将胎儿取出埋入儿童墓地。儿童死后,则不举行送葬仪式。通常用篾笆或竹席将死者包裹好,由父亲、哥哥和几个亲戚背到儿童墓地,挖坑埋好了事。

召勐与高僧病故,要举行隆重的火化仪式,将尸体置于车上,让人前拉后推,簇拥而行。火化时,人们席地而跪,或恸哭,或祷告,往火中投掷钱币、祭品,耗资极大。

凡属在外死者,不论死因如何,尸体一律不准进村,并于当日埋葬,也不举行葬仪。如果是非正常死者,无论何人都不得进入公共坟地埋葬。

解放以后,墓地多数被开发利用,土葬随之减少,火葬已成主要葬法,繁琐葬仪已日渐简化。

七、祭祀

传统祭祀主要内容有:祭寨心、祭寨神勐神及祭与自然崇拜有关的鬼神。

“祭寨心”,傣语称“灵宰曼”,意为“赡养寨子的心脏”或“赡养寨子的灵魂”。“寨心”,是寨子生命与灵魂的标志,在人们心目中异常庄严、神圣,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易移动。寨心一般多用一块形状像牛心的石头为标志,将它牢固地立于村寨中央,四周栽上木桩,加栏保护。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要祭一次。祭时要重新修理好四道寨门,围上象征寨墙的草绳。草绳内是本寨共同体的疆域,不准外寨的人随意出入。正式举行祭祀的当天,要杀牛、杀猪、杀鸡,在寨心前摆设各种祭祀品。祭祀仪式由村寨里最有威望的长者主持,村寨的全体成员都要参加。主持者洒酒敬献之后,便当众朗诵祭词。祭毕,全寨人都要在寨心前共餐,名曰:“吃百家饭”,傣语称为“京毫惊慕”。

“祭寨神勐神”, 傣语称为“灵蛇曼蛇勐”或“灵丢瓦拉曼丢瓦拉勐”。祭寨神勐神是一种最原始的祖先崇拜,也是傣族所有祭祀中,规模最大而又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

除上述祭寨心、祭寨神勐神外,在一年当中还要祭与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鬼神、天神、地神、水神等。祭送仪式有简有繁,各寨均有不同。一般是在鬼神的象征物前摆一个竹桌,将备好的酒肉饭菜置于桌上,然后由主持者念祭词。念毕,将桌上的部分食物酒在地上,以示鬼神已经吃过。

八、禁忌

禁忌多与宗教信仰有关。主要有:祭祀寨神、勐神时封闭道路,禁止人员进出村寨。神树禁砍、禁拴牲口。寨心柱禁触摸、禁拴牲口、禁泼污水,不许在寨心处大小便。家内神柱禁拴牛马,称为“骚浪”的柱子不许靠;火塘上的三脚架不许移动、跨越;铁三脚下烧火只能从两方加柴;火塘内侧的位置应该给老人坐,吃饭时要让长者坐上席等。祭祀寨神勐神时,忌外寨外勐人入内,佛爷和尚均不得参加祭寨神勐神;僧侣不许死于家内,俗人不许死寺中;进佛寺大殿脏鞋应脱在殿外,严禁在佛堂内吐口水;佛爷和尚不得走进楼下;关门节期间禁止佛爷和尚回寨子;僧侣死了只能埋在僧侣坟地上,不得将尸体葬入寨里的公墓。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生育,不能死在生身父母家中;妇女不得爬到房梁上面取、放东西;不准将扫帚举过男人的头顶;男子所用的衣服、帽子或包头巾,妇女不得跨过;严禁妇女在走道上晾晒筒裙;妇女不得从男人睡的枕头上方走过;妇女在人前穿行时需弯腰、夹裙、轻步;出猎或捕鱼时,忌遇见孕妇;孕妇死时,要剖腹取出婴女分葬,严禁孕妇与婴儿合葬。不是自家人(血亲)不得进内室。上竹楼需脱掉脏鞋。死在寨外的人不许抬回村寨。忌野鸡和麂子闯入村寨里,忌看见蛇交配。断角或断尾的牛被视为邪气,必须牵出寨子宰杀。牲畜生怪胎不吉利,不能饲养。不许骑耕牛过桥;不许骑牛打伞。马帮、牛帮只能从寨边过路。

★宗教信仰

一、原始宗教

万物有灵  傣族的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为主要内容,信仰神鬼及各类精灵。人们认为万物均有魂灵或精灵,并受魂灵主宰。物的精灵有凶、善之性,供之则善,惹之则恶。故以祭祀求其善,以牺牲供奉讨其好。傣族最初是崇拜水本身,后来才认为有一种不同于水而又支配水的神灵,如龙、龙王、水鬼等,继而逐步推而广之,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有支配它的神灵,此所谓“万物有灵”。

傣族“万物有灵”来源于原始意识的“灵魂不死”观念。认为灵魂不同于肉体、能离开肉体;头痛并不是肉体的病,而是寓于头脑中的灵魂受到了伤黑害,及至病死,就是灵魂离开肉体;在肉体死亡时,灵魂并没有死,而是到另一个世界中去再也回不来。人们出于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也出于制服病痛和逃避死亡的愿望,产生了灵魂崇拜,力图通过对灵魂的祈祷和祭祀,以及针对灵魂的巫术,来消除疾病、逃避死亡。

傣族认为世上万物与人一样都有魂,动物有动物魂, 植物有植物魂,静物有静物魂,它们都由魂所支配。认为人失去灵魂就要生病或死亡;一块田里的稻谷,如果失去灵魂,就长不好,收获很少。因此,产生了有针对人的“叫魂”(招魂)仪式。如在现今傣族的一些习俗中仍可见到傣族在亲人生病或病危临终时的“叫魂”(招魂)仪式。也有针对鸡、牛、谷等的“叫魂”仪式。如“叫谷魂”。所以,人们在秋收、下种、打猎及人有病疼时必祭相应神鬼。大型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宁披曼”、“宁披勐”。傣族“万物有灵”观念的突出特点是“神”、“鬼”不分。

“宁披曼”即祭寨神寨鬼,于每年春耕前、秋收后举行。祭祀时用草绳圈住村寨,挂出祭祀标志,禁止出入寨门。寨内住户持蜡条、果品、饭食及鸡鸭共祭,求其保安宁,保丰收。

“宁披勐” 即祭部落神,一年一祭或数年一祭,多数地区是一年一祭。由傣勐筹办祭牛,摩勐主持祭祀。祭牛要求膘肥体壮,按各地批勐(勐神)的“意愿”择色。开祭时,祭师在祭台宰鸡以血酒祭天地,呼喊批勐受祭,由助手剽牛以示祭祀。牛肉送一腿给召勐,其余分食。

1958, “宁披曼”、“宁披勐”之俗已废止。

多神崇拜  傣族“万物有灵”观念产生了傣族的多神崇拜。认为万物都由“神”、“鬼”不分的灵所支配,时间一长,产生的“鬼”()就越多,各种鬼的名称也随之增多。认为鬼神也与人一样有善有恶,鬼神能保佑人平安,也能置人于死地; 鬼神比人厉害千万倍,是不能随便惹怒他们的,因此,也就出现人向鬼神乞求保佑,送鬼送神的仪式。

傣族祭送鬼神的名目繁多,与自然崇拜有关的有祭送山鬼、树鬼、天鬼、地鬼等;与农业崇拜有关的有祭送水鬼、火鬼、龙潭鬼等;与祖先崇拜有关的有祭送家鬼、寨鬼、勐鬼等。送鬼神的仪式有简有繁,各寨均有不同,一般是在鬼神的象征物前摆一竹桌,将准备好的酒肉饭菜置于桌上,然后由主持者念祭鬼神词,念毕,将竹桌上的部分食物洒在地上,以示众鬼神已经吃过。认为鬼神吃罢祭品后,就会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只会保佑人,不会害人。

在傣族的神鬼观念中,认为诸多的神灵是互不统属的,其管辖范围和权力大小也不同,处于最高地位的神是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英叭和玛哈捧,是住在天界最高层,统管天地间众神灵()的神祖;其次是住在人间上的“披勐”,也称“丢瓦拉勐”,即地方神,是统管一个地区的众鬼神;再次是住在海洋里, 统管水界众神灵的叭纳(龙王);最基层一级是普遍神,即山神、寨神、饲养神(披雅怀)等。

祖先崇拜  傣族祖先崇拜的偶象主要是:猎神沙罗、农耕之神叭桑木底和寨神、勐神。

对猎神沙罗的崇拜:沙罗是傣族的祖先,聪明、智慧、公正。他首先受猛兽捕食的启发而学会狩猎,然后教人们学会狩猎,使之得以温饱;他主持公平,要人们把猎物平分,老幼、强弱公平分配。由此,他活着时人们尊之为“乃盘”(王、狩猎首领),死后被尊崇为猎神。

对农耕之神叭桑木底的崇拜: 叭桑木底是继沙罗之后,傣族祖先当中最有名望的第二个首领,他聪明、智慧、有本事、公正、善良,他教会人们农耕、建房,人领导人们定居、分配土地、结成家庭。“叭桑木底”并不是人名,而是一个专用词,多指在一群人中威望较高,众人信服的人。

对寨神勐神的崇拜: 寨神勐神是傣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傣语称“蛇曼蛇勐”或“披曼披勐”,在西双版纳又通称“帝娃拉曼”、“帝娃拉勐”。傣族崇拜寨神勐神,具有原始宗教崇拜的一般特征。每个勐、每个寨,均设有神宫,称之为“哄帝娃拉勐”(勐神神宫)、“哄帝娃拉曼”(寨神神宫)。神宫均不设偶象,唯有供神生活饮食之陈列。一般寨神神宫内,人们供奉的蜡条、米饭团随时可见,有的还置有盛水器和酒瓶等。勐神神宫内均陈设有盛水器、酒瓶以及蜡条、槟榔、米、饭、生肉丁等,靠内一方为神位,多有袖珍型的褥子、床单、枕头、被盖,席地而铺,供神歇息。

傣族对寨神、勐神的祭祀,是除佛教法事以外最为重要的宗教活动。人们认为唯有崇拜,如期祭献,神可保护家庭、村寨和全勐平安,繁荣昌盛;反之则有凶煞或有不幸。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早形式之一。现今本县傣族已经没有本来意义的图腾崇拜了,但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习俗和传说中,仍可追寻到图腾崇拜的痕迹,如傣族纹身习俗,就是图腾崇拜的残余。纹身图案多系虎、豹、象、狮、龙、蛇及怪形兽等。传说中有鸟面人身、牛丈夫的故事等。本县傣族主要以象、龙()、牛、鸟为氏族的崇拜物;以五树、六花为傣民族的主要特征。五树、六花:贝叶树、菩提树、大青树、槟榔树、铁犁木等;玉兰花、鸡蛋花、荷花、野姜花、凤凰花、缅桂花。

巫师和祭司  在西双版纳傣族原始宗教的神职人员中,按其进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分在巫师和祭司两种。

巫师,傣语统称为“波摩”、“咪摩”,即“智者之父”、“智者之母”。具体有四种称谓:“摩呼腊”(大巫师)、“波摩”、“咪摩”、“咪低南”。巫师按职能分,有专司占卜和专为病人叫魂驱鬼两种。在民间还有比较有影响的女巫师“咪低南”。“咪低南”多为成年妇女,其行巫作法是“借其身,为神鬼;借其口,传神言”。女巫不参与寨神勐神祭司的祭祀活动。

傣族巫术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早期,其特征是幻想依靠“超自然力”对客体强加影响或控制。在傣族的宗教生活中,巫术信仰比较普遍。巫师也普遍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祭司,傣语统称为“波摩”,是祭神等宗教活动的专职主持者,均为男性。祭司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祭司一般都由氏族或部落酋长担任,他们往往被认为具有通“神”能力,是神与人交往的媒介,一方面代表人向神献祭,另一方面代表神向人传谕。在原始宗教中,祭司同巫师有时并存,有时则由一人兼具两种职能。祭司有三种:一是以氏族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神祭司,傣语称为“波摩卡昆”(氏族智者之父),其职责仅限于主持对氏族神的祭祀活动。二是以村寨为单位的寨神祭司, 傣语称为“波摩曼”(村寨智者之父), 其职责仅限于主持对寨神的祭祀活动。三是以勐为单位的勐神祭司, 傣语称为“波摩勐”或“摩勐”(全勐智者之父), 是傣族一个勐里最大的祭司,全权负责主持对全勐勐神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期中, 波摩勐既代表召勐祈祷于神,又以神的身份训诫召勐。

占卜  占卜,傣语称为“噜摩”(看卦),它是傣族宗教文化中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是人们试图通过某种人为的技术和方法,向神灵询问未来的凶吉祸福,推算未来发生的事情。在傣族的社会生活中,占卜成为人们各类重要活动的基本指导,凡是盖新房、结婚、出殡、出远门看望亲友或做生意等,都要请波章或波摩帮助算日子,预测凶吉。一般来说,傣族的占卜形式主要分为占兆、占卜两类。占兆,主要包括自然物象兆、人体兆和梦兆。占卜,主要是“八兽形图卦”,是以一个井田形的八类兽形图即麒  、虎、龙、猫、鼠、鹰、牛、象为依据,将本人的出生年月日和当年的十二生肖结合起来推算。除“八兽形图卦”外,民间最为流行的占卜要数鸡头卦、吊饭团卦、蛋黄卦和石灰水卦四种。大多数波摩均有专用于占卜的古傣文书典《博噜摩》。

巫术  巫术,傣语称为“刹”、“孔”、“占”,施行巫术的巫师称为“章刹”、“章占”; 施行巫术的行为称为“抱刹”、“抱孔”和“占”。傣族巫术与傣族原始宗教有密切联系,是一种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用一整套神秘活动去影响、控制事物或环境,以实现某种愿望的行为。按巫术的功能,傣族巫术可分为生产巫术、保护巫术和破坏巫术三种形式。根据巫术社会功能的道德,又将巫术分为“刹利”(善巫术)和“刹害”(恶巫术)。“刹利”以行善为目的,为人们赶鬼驱邪,防害治病,保护财产。“刹害”以害人为目的,施行巫术吹口功、念咒语。傣族巫术几乎包括生产生活中的一切,有祭祀中的巫术、驱鬼中的巫术、招魂中的巫术、求子中的巫术、医疗中的巫术、生产中的巫术、建房中的巫术、制敌放盅巫术。种种巫术都是缺乏科学依据,不科学的。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正式名称为“巴利语经典系佛教”。据文献记载,佛教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初传,约在公元3世纪。当时印度阿育王在位,佛教举行了3次大集结,派出了9个弘法团到各地布教。其中第六个弘法团在摩诃拉弃多长老的带领下,赴“润国”布教。据考证,云南的傣族地区历史上曾属于“润国”的范围,亦属诃拉弃多长老布教的范围。据傣文史籍《释迦牟尼佛教》(音译为《萨夏纳帕召果达玛》)记载,佛祖涅244年(公元前299年),9个僧团向四方布教,其中由梭那乌达腊听长老带领的第八弘法团有4个僧人,到金地孟、须那迦和郁多罗等地弘扬佛教。到佛历580(公元47)左右,佛教就在今天的缅甸、泰国的东北地区盛行起来。之后,西双版纳首领叭格那派12个人经缅甸、泰国到斯里兰卡学经,历时6年。12人升为佛爷后,带《维乃》、《苏典大》、《阿皮坦玛》(即《三藏经》)和《诺贺波坦》(即《佛本生经》)等佛经回到西双版纳。

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地区,是经过与傣族的原始宗教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最后才站住脚的。据傣文史籍《释迦牟尼佛教》记载,最初传入这个地区的佛教属“摆坝派”(傣语称“帕拉西”),即山林派。摆坝派主张在山林中修行苦练,教义较严,没有被傣族群众所接受。大约在公元2世纪,在泰国景迈形成了南传佛教的另一派“摆孙派”,即菜园派。摆孙派把佛寺建立在村寨附近,教义比较宽松,被傣族群众所接受。其教义核心是“三相”(即无常、苦和无我);以“十二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说明人生无常的过程;以“五蕴”(即色、爱、想、行、识)说明无常的我;以“四缔”(即苦缔、集缔、灭缔、道缔)说明无常的苦;以“十二处”为重点来解释宇宙现象。认为人和万物为五蕴、六处(六入)所成;人生为心所定,人的解脱,就是心的解脱。其突出的观念是轮回、业报的思想,认为人的行动(身业)、语言(语业、口业)、思想(意业)皆分善恶,而不论善恶,皆有报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主张自我解脱和自我拯救,提倡通过“赕”和“善”修来世,最终达到涅。否则,将会被打入地狱,转生为饿鬼和畜生,受所谓三恶惩罚。由于佛教所宣扬的消极、忍耐、调合、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和维护傣族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思想意识及政治主张,受到傣族统治阶级的普遍赞扬和拥护;另一方面,由于佛教教义所宣传的众生平等、善恶有报的思想中也有积极因素,因而得到广大傣族群众的认同和接受,所以佛教在傣族地区发展很快。因此, “摆孙派”便成为佛教在傣族地区发展的普及派。

据傣文史籍《佛陀之教史话》记载:祖腊沙哈(小历)23(公元615),西双版纳建立第一所佛寺“瓦坝洁”,继之各地佛寺才陆续建立。先在大勐龙的勐龙曼英建“塔改”,后又在曼飞龙、曼景尖两地的附近山上建立“塔糯”和“塔布兰”,再到曼良伞建“塔庄法”;由此地出发到“帕洼那牛”;再到“帕也帕底”入勐混建“瓦龙曼俄”,转至勐囡、勐安,返回曼蚌,又到曼召建塔;从勐混又到景真、勐海,又到罗梅帕洼木左转勐龙“帕洼南明”到景洪“帕洼笼囊”,在景洪坝子上建“九塔”,即傣语称的“高庄”;再到勐罕,又转到勐龙建曼光罕佛罕。经过漫长的时间,佛教遍及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聚居地,从而逐渐取代了祭祀祖先的神祀,成为傣族和布朗族普遍信仰的宗教。

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傣语称佛教为“布塔萨夏纳”。教徒奉释迎牟尼为教主,求灰身灭智,归于空寂境界,使自我解脱达到涅桨。主张出家过禁欲生活,所禁为10戒,称为巴纳(禁杀生)、阿顶纳(禁偷劫)、阿朋(禁淫欲)、茂萨(禁谎言)、苏拉(禁酗酒)、唯嘎拉(禁夜餐)、咱打鲁(禁财欲)、拉杂吉(禁娱乐)、乌咱(禁睡高处)、麻拉(禁打扮)。佛事活动主要在佛寺内进行,佛寺每寨一所,分勐寺、中心佛寺、寨寺3类。佛事活动主要有浴佛节(傣语称“阿南帕召”)、毫瓦萨(俗称“关门节”)、卧瓦萨(俗称“开门节”)、赕(即布施)、毫干(即禁忌日)、播帕(又称播帕教,即升和尚)、痕帕洼(即祭佛山、佛掌、佛脚印)、松桑卡(即比丘集结日)、播董(即竖旗杆)、机光椤(即烧白柴堆)等。在傣语称之为“赕”的佛寺活动中,主要有赕帕教(升和尚)、赕毫瓦萨(关门节)、赕卧瓦萨(开门节)、赕坦(赕经书)、赕帕(拜僧礼)、赕搭撩(赕谷魂)、赕毫伦坝(赕神)、几裴光龙(送鬼升天)、毫干(受戒)、赕塔(亭塔)、赕帕坝(死于寺外的和尚孤魂)、赕萨拉(赕死者)等。每一次赕,信徒均云集于佛寺内,拜佛、听僧侣诵经,并根据赕的内容和自己的财力、物力,以户为单位赕财、赕物(施舍),以示对佛的虔诚。

佛寺,傣语称为“瓦”。寺院建筑一般由“维憨”(佛殿)、“哄”(僧舍)、“贺光滚”(鼓房)、“端欢”(廊阁)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一般中心佛寺以上的佛寺都设有布萨()堂和藏经阁。

傣族男子自幼出家为僧,在佛寺内学习佛教经典过禁欲生活。寺内僧侣分帕、都、祜巴、沙弥、桑卡拉、帕召祜、松溜、阿嘎牟尼8级,据年龄和所识佛教经典逐级晋升。僧侣可中途还俗,帕还俗后称岩的、岩迈;都还俗后称康朗;祜巴以上等级还俗后称厅。

20世纪5070年代,出家为僧的人逐渐减少,赕佛的次数及赕财、赕物者亦大为减少。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复,信教人有所增加。21世纪前后,傣族佛爷担任佛寺主持的有所减少,一些傣族佛寺聘请布朗族佛爷来担任主持。

在本县内,勐海镇曼峦回、曼赛回两个寨子的回傣(傣语称为“帕西傣”),他们着傣族服装、讲傣语、唱赞哈(傣歌),有吃傣味习惯,而信仰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