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西定乡

来源 :转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7-30

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西定乡位于勐海县西部,乡政府驻西定村委会团结大寨,距县城45公里,西定乡地处东经100°10′,北纬21°57′东接勐遮镇,南邻打洛镇,北与勐满镇毗邻,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54.5公里,国土面积615.49平方公里。

西定为山区乡。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河、丘、谷相互交错,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的奇异景象。每年在1112月份可以领略白雾茫茫的西定云海奇观。境内主要山梁有大黑山、马鞍山、曼马山、岩峰山等,最高点在东部帕滇梁子,海2249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南孟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668米。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属横断山脉的延续。地形为南北长,东西略比南北稍窄。属南亚热带气候。境内河谷交错,海拔垂直高度相差大,形成较为典型的立体气候。低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终年无霜,年降雨在13001600毫米之间;高山地带则气候温冷,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下,年降雨量在16001700毫米之间。510月为雨季。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分  西定,系傣语地名。关于西定的由来,民间有三个版本的解释。一种是:西拉或奏;”—胡琴。意为拉胡琴的地方。另一种是:西,即四;,即蹄。西定,即四蹄。再一种是:1700多年前有个叫岩定的人从景耿城来此建寨,原寨名叫沙定。沙定为布朗语,意为新建,为岩定的名。其意为岩定新建的寨子。后来由于写作和口音上的变异,成了今天的西定。目前,人们已约定俗成普遍认同的是第一个版本的传说,即:拉胡琴的地方。历史上西定隶属于勐遮管辖。1947年称旧笋乡,1950年改称为别旧区,均隶南峤县。1953年建州重划十二版纳时,设版纳曼墩(后改称版纳西定),辖原南峤县的别旧、曼兑两区。195712月十二版纳合并为五个县级版纳时,隶版纳勐遮。19587月改设区,称西定区,隶勐遮县,同年12月,勐遮,勐海两县合并后改隶勐海县。1969年更名为向东公社,1973年更名为西定公社,1984复称西定区。20051月,原西定乡和巴达乡撤并后组建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人民政府。

西定乡辖西定、暖和、南弄、帕龙、旧过、曼马、曼来、章朗、 曼佤、曼皮、曼迈等11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96个自然村,共有5971户,25102人。全乡1个党委有基层党组织96个,包括11个党总支,84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80个(含6个联合党支部),机关党支部4个,有党员652名(占总人口的2.60%)。

民族构成与民族文化  2014年末,全乡人口25102人,其中:农业人口23948,占总人口数95.4%;少数民族人口22862,占总人口数91.1%有汉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彝族等9种民族,其中:汉族2240人,占总人口数8.9%傣族306人,占总人口数1.2%哈尼族12251人,占总人口数48.8%;布朗族7829人,占总人口数31.2%;拉祜族1592人,占总人口数6.3%;佤族413人,占总人口数1.6%;彝族426人,占总人口数1.7%

境内的哈尼族主要是膜波梯膜波想这两大支系。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文字,靠口头传承和刻木、结绳记事。衣着主要为男子穿对襟上衣和大腰裤,黑布裹头;女子上穿黑色无领对襟上衣,下穿百褶短裙,头饰随年龄的分段变化而变化。传统住房受傣族文化的影响为干栏式楼房,主要节日有何夕扎即新米节、耶苦扎即打秋节。布朗族是西定乡境内两大世居民族之一,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本民族文字,使用傣文。男女均有吸烟、嚼烟习惯。信仰南传佛教,能歌善舞,布朗弹唱最具本民族特色。主要节日有桑康节、关门节、开门节等。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民居民俗,艳丽的民族服饰,美味的民族餐饮,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旅游文化资源。

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

(一)土地林业  全乡有耕地126335亩,其中:水田21505亩,旱地104830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03亩。土壤主要有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紫红土、黄壤、(淹育型)水稻土、旱作土等几种类型,适宜种植水稻等作物。砖红壤性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低、中山区,适宜旱稻作物和茶叶、甘蔗、水果、中草药等经济作物。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400米的山区,宜种包谷、洋芋、荞、麦等粮食作物。全乡有林业用地493461.7亩,其中:国有林地187693.3亩,集体林地269015.3亩。人工造林17530亩,森林覆盖率达67.5%

(二)水能资源  主要河流有南安河、南弄河和南佬河等,均属澜沧江水系。南佬河和南弄河沿途有阿追佬戈河、列龙佬戈河、冼罗佬戈河等30余条支流汇入,两条河汇合于旧海和曼别两寨的交界处,再流经境内的曼马渡口,汇入南览河。全乡现有小(二)型水库7个,小水坝3个。

(三)矿产资源  据云南地矿三、四、五大队连续多年综合勘探,查明的主要矿产有金、锰、铁、锑、锡、钼等,非金属类有石灰石、煤等。

(四)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松树、红椿、白椿、花皮树、大桑合、细桑合、红毛树、大青树、樱桃、桂花树、水冬瓜树、黄皮树、木姜树、枋橙树、锥栗、银桦树、攀枝树、火绳树、多衣树、橄榄树等百余种。山林中生长着各种珍禽异兽,主要有马鹿、麂子、穿山甲、野猪、野鸡、猫头鹰、蟒蛇等百余种。药材资源丰富,有木瓜、野三七、砂仁、草果、黄草、黄连、灯台叶等。

(五)粮食产业  2014年全乡播种农作物面积11.6万亩,粮豆播种面积达8.5万亩,占73.5%,产量达2.47万吨。其中:夏收粮豆种植4056亩,产量557.44吨。

(六)茶叶产业  茶叶在西定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全乡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末茶叶种植面积达4.56万亩,比2013年增加1882亩,增长4.3%;采茶面积40115亩,茶叶生产量达2029吨。

(七)甘蔗产业  甘蔗是西定的又一支柱产业。2014—2015年榨季,全乡甘蔗种植面积17226亩,其中新植面积525亩,农业产量达到9.3万吨,比上一榨季增长17%

(八)汉麻产业  2014年全乡云麻种植面积为464亩,比上年减少835亩,交售干麻皮50.63吨,比上年减少34.6吨。

(九)橡胶产业  2014年末全乡橡胶种植面积3.64万亩,119.97万株,其中:新植686亩,2.05万株。当年开割面积523亩,干胶55吨,干胶产量较上一年减少4吨,减幅5.17%

(十)特色产业  着力挖掘山区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努力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小耳猪、小蜜蜂、小洋芋、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快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合作化、规模化、品牌化进程,特色产业迈出了关键性步伐。2014年种植高山蔬菜4047亩,产量达767吨;养殖小耳朵猪4176头,出栏1102头;种植小洋芋651.4亩,产量638;种植芭蕉777亩,产量2.71吨。

(十一)畜牧产业  畜牧业是西定强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末全乡大牲畜存栏2764头,比2013年减少240头,降幅为8.7%,其中:黄牛存栏1504头,水牛存栏1260头;生猪存栏27753头,比2013年减少424头,降幅为1.5%,出栏10476头,比2013年增加1326头,增幅为12.7%。禽类存栏89670羽,出栏61520羽。肉类总产量为810.18吨,其中:猪肉640.59吨,牛肉107.53吨,家禽61.52吨。养蜂农户1059户,农户拥有蜂箱10754箱,蜂蜜产量13.21吨。

发展现状与小康目标  2014年全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亿元,较去年增加3430万元,增幅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70.37万元;农民人均占有粮达996公斤,增幅4%;农民人均纯收入5084元,增加544元,增幅12%

2015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乡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范围内。

(一)交通状况  全乡有乡道9条,共148.102公里,乡村公路432公里,生产道路233公里,所辖11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均通公路,大部分通村道路为土路。

(二)集镇建设  乡邮政营业厅、车站、农贸市场、集镇供水设施、太阳能街道路灯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集镇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乡政府机关及周边区域地质灾害整治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集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教育事业  全乡共有3所小学,其中:寄宿制完全小学3所。全乡共有小学教职工92人,其中,校级领导4人,专任教师84人,工勤人员2人,管理人员 2人;全乡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88 名,其中:住校生1329人;有学前班5个,学生218名。

(四)卫生状况  全乡有乡卫生院1所,职工23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医士8人、护师5人、财务人员1人。共设有村卫生室14所,乡村医生43人。中专水平乡村医生8人,其余为中小学学历。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1332平方米,有医疗设备X光机2台,黑白B超机2台,彩色B超机1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血球分析仪1台,尿液分析仪2台,牙科综合治疗椅2台,手术床2张,高压消毒锅2台,有病床23张。主要开展简单的医疗服务和防疫保健工作。

(五)文化事业  全乡有乡级文化站1个,为省三级文化站,乡文化中心现有3名职工,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共有53支业余文艺队,46支业余篮球队,43块球场(标准篮球场36块、不标准篮球场7块、足球场1块),村活动场所34个,娱乐场所4家,农家书屋11个藏书达16500册,有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站点12个,电脑23台。

(六)扶贫开发  2014年,上级共安排5项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2.92万元。一是整村推进项目(南弄村委会南英二队),项目资金60万元,涉及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扶贫安居,项目资金30万元,涉及2个村委会8个小组30户;三是扶贫到户贴息,贴息资金29200元,涉及22106人;四是扶贫互助社工作,成立了4个互助社,每个互助社15万元,共计60万元;五是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其中建档立卡12835485人;贫困行政村11个,贫困自然村53个,贫困危房户865户, 2014年预计完成1230人的减贫目标。

(七)小康目标  2020年全乡生产总值要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达4.78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1.9万元以上。未来6年,全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乡情特点  综合分析,西定乡主要有边、少、山、农、贫五个特点,即地处与缅甸交界的边境,即为一个以哈尼族、布朗族为主,拉祜、傣、佤、彝、汉、苗等民族混居的少数民族乡。即属于纯山区乡,即为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的乡。即大部分群众生活依旧处于贫困线以下。同时,西定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农业产业优势。三小一叶特色产业在全省、全州都具有一定知名度,高山蔬菜、石斛、竹子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二是具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古茶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佛教文化底蕴的不断挖掘,贺松古茶树、章朗博物馆、龙捧玉佛等景点的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必将成为我乡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三是区位优势。东连鱼米之乡勐遮,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南邻国家级打洛口岸,北与面向澜沧的窗口勐满相连,随着各条通道路况的逐步改善,区位优势必将逐步凸显。四是立体气候优势。属南亚热带气候,全乡最高点在东部小黑山,海拔2249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南孟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668米。海拔垂直高度相差大,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形成了西定独具特色的立体气候,适宜多种经济和农作物生长,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