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

来源 :勐海县自然资源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8-26

 

 

西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编制说明

 

2021-2025年)

 

 

 

 

 

 

 

 

 

 

 

勐海县自然资源局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

二〇二一年十一


   

 

规划编制任务由来及组织管理情况 1

(一)规划编制任务由来 1

)规划时限及范围 2

)规划编制体过 3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4

(一)编制依据 4

指导思想 7

三、规划地质灾害发育基本情况 8

(一)地质环境 8

历史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21

地质灾害现状 21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23

四、上规划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25

五、标思路 37

六、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重点防治说明 39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 39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45

 点防治对象 49

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说明 50

(一)调查评价 50

监测预警 52

工程治理 55

搬迁 56

技术支撑 56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维护 57

应急抢险系统建设 57

体系建设 61

地质灾害宣传培训与演练 61

地质灾害防治化建设 62

八、资金筹措 62

(一)防治经费 62

防治资金来源 63

九、说明的问题 65


一、规划编制任务由来及组织管理情况

(一)规划编制任务由来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两大陆板块碰撞缝合部位,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气候条件特殊多变、异常天气事件频发,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勐海县的村庄、学校、水利水电设施、交通、农田等有较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了勐海县的经济发展。

在过去的10年(2011-2020年),勐海县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要求及指示,在勐海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技术部门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十年规划2011-2020年)、八年方案2013-2020年),对规划期(2011-2020年)内发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防治效果显著,大大减轻了勐海县地质灾害的危害,但受日趋强烈的人类活动及脆弱地质环境的影响,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威胁将长期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多次做出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牢固树立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民生工程” 的思想,对地方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了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本着“以人民为中心”、“三为主”(以预防为主、预测预报为主、灾前避让为主)和“四结合”(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编制勐海县2021-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即勐海县“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

(二)规划时限及范围

规划期:规划期从2021年到2025年;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远景展望期至2035年。

规划范围:勐海县所辖行政区范围。

地质灾害:本《规划》所称的地质灾害,是指主要由不可预见或者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引发的或受目前技术水平所限难以查明和预见的地质灾害隐患(风险),且危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城乡居民,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六种。对于有明确引发地质灾害责任主体,或地质灾害危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基础工程设施等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防治责任,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审查和报批,督促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执行。

(三)规划编制的总体过程

本《规划》由勐海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与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共同编制完成。《规划》编制主要经历四个过程,即准备阶段、编制阶段、意见征求阶段、审核阶段。

准备阶段: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室内初步分析和数据统计,通过数据比对,挑选出存在异议的以及拟开展工程治理、避让搬迁以及专业监测的地质灾害点开展了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访问和验证,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为《规划》编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

编制阶段:《规划》依据勐海县地质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发展规划和地质灾害调查访问结果等资料,结合《云南省州(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编制要求》及各部门有关意见,进行室内资料整理、数据录入、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文本和图表,勐海县自然资源局进行了初审,形成《规划》初稿。

意见征求阶段:《规划》初稿完成后,勐海县发函至勐海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广泛征求了财政、规划、住建、水利及交通等相关部门的有关意见,并按照反馈意见进行了修改及完善。

审核阶段:2021121日,勐海县人民政府邀请了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专家及县级相关单位共同对《规划》进行审核,项目编制单位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了系统修改,形成最终文件。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一)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及参考文件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

2)《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

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0 172)

4)《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州(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编制指南的通知(云自然资地勘〔2021150号)

5《云南省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2110)

6)《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0)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 1230)

7)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转发《中央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0年)》的通知(云自然资函〔2020272号);

8)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纲要〉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16)

9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云南省自然资源厅 20208月)

10)《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云自然资〔2020145)

11)《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关于印发<2020年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普适型设备试用工作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地勘函〔2020〕 41号 )

12)《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自然资〔2020441号);

2.规划、区划与规范性文件

1)《关于印发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云政发 (20214)

2)《勐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西政发〔20214号)。

3)《勐海县统计年鉴(2019年度)》(勐海县统计局,2019年);

4)《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云南省设计院勘察分院,2009年);

5)《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20098月);

6)《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云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2011年);

7)《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16年);

8)《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巡查排查核查报告及项目建议书》(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2016-2020年);

9)《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年度总结报告》(勐海县自然资源局,2016-2020年);

10)《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勐海县自然资源局、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2016-2020年);

11)勐海县各治理点、搬迁安置点有关设计文件;

3.技术标准与规程规范

1)《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 T/CAGHP001- 2018 )

2)《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 DZ/T0261-2014 )

3)《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规范》(T/CAGHP017-2018 )

4)《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试行,20203)

5)《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技术要求( 1:10000)(征求意见稿)

6)《云南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指南》(试行)

7)《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试行)》。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根本遵循,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减轻地质灾害风险为主线,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的,聚焦“隐患在哪里”“结构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等关键问题,从勐海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保障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严格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突发性、危害大的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以监测预警、避灾搬迁、治理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和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勐海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服务。

三、规划区地质灾害发育基本情况

(一)地质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江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受澜沧江、南览河,流沙河、南果河、勐往河等河流的切割影响,属中等切割中山地貌。境内沟谷多呈V”字型发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根据地貌的成因类型,全区地貌划分为构造侵蚀、构造剥蚀及堆积地貌三种类型。(详见图3-1


1.切割孤岭状中山地形;2,中浅切割脊状中山地形;3,浅切割馒头状低中山地形;4,微切割梁岗状低山、低中山地形; 5,盆地及河流堆积地形;6,地貌类型分界线;7,县界;8,国界;9,高程点;10,居民点;11,县政府所在地

3-1  勐海县地貌图

 

2.地层岩性

县境内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Qhal)冲积层;新近系(N)砂砾岩、砂岩、粘土夹褐煤;白垩系景星组(K1j)砂岩、泥岩;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J3b)泥岩、粉砂质泥岩;侏罗系中统花开佐组(J2h2+1)砂岩、泥岩、砾岩;三迭系上统小定西组(T3x2+1)凝灰岩、安山岩及泥岩;三迭系中统忙怀组(T2m2+1)流纹岩、硅质岩岩及凝灰岩;古生界二叠系上统(P2)灰色微晶片岩夹炭质微晶片岩及中性火山岩;古生界石炭系下统(C1n1)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夹粘板岩;上元古界澜沧群南坑河组(Pt3n2+1)绢云千枚岩(仅出露于东北角);上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Pt3h2+1)绿泥、绢云片岩夹炭质片岩、石英片岩;上元古界澜沧群曼来组(Pt3ml2+1)绢云微晶片岩夹、绢云片岩石英片岩,上元古界澜沧群勐井山组(Pt3m)浅色片岩、变粒岩,上元古界澜沧群南木岭组(Pt3nm)炭质微晶片岩;上元古界澜沧群巴夜组(Pt3b2+1)、绢云白片岩;上元古界澜沧群南勒组(Pt3nl)绢云白片岩(详见图3-2、表3-1)。


3-2  勐海县地质图

 

 

 

 

3-1  勐海县地层简表

代号

 厚度(m)

岩性描述

第四

全新

 

Qhal

3-250

近代河床冲积物、砾石、泥砂、粘土等。

新近系

 

 

N

453

砂砾岩、砂岩、粘土夹褐煤。

白垩

下统

景星组

K1j

692-885

浅色砂岩夹杂色泥岩。

坝注

路组

J3b

408-611

紫红、灰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石英砂岩。

花开

佐组

上段J2h2

1100

灰紫、浅紫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夹石。

下段J2h1

407-622

石英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泥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三叠系

上统

小定

西组

中段T3x2

1042

鞍山玄武岩夹凝灰岩。

下段T3x1

834

灰黄色泥岩夹岩屑砂岩。

中统

忙怀组

上段T2m2

313-535

流纹岩、英安岩、硅质岩。

下段T2m1

369-426

黄白、紫红色砂砾岩夹泥岩及少量流纹岩凝灰岩。

二叠系

上统

 

P2

2307

灰色微晶片岩夹炭质微晶片岩及中性火山岩。

石炭系

下统

南段组

下段C1n1

3343

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夹粘板岩。

南坑

河组

Pt3n2+1

1086

浅灰、灰白色云硅质石英砂岩夹绢云石英微晶片岩、微晶片岩。

惠民组

上段Pt3h2

650

灰绿、深灰色绿泥绢云片岩、绿泥片岩、云母片岩、变基性熔岩。

下段Pt3h1

350

灰色灰绿色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片岩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曼来组

上段Pt3ml2

1303

灰色灰绿色绢云微晶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石英岩。

下段Pt3ml1

1425

灰色灰绿色长石绢云微晶片岩、绢云片岩夹绿泥石英片岩。

勐井

山组

Pt3m

1745

绢云微晶片岩、绢云石英微晶片岩。

南木

岭组

Pt3nm

1236

炭质绢云微晶片岩夹白云石英片岩,上部夹变质火山岩。

巴夜组

Pt3b2+1

900

绢云白云片岩与绢云白云石英片岩互层。

南勒组

Pt3nl

70-1000

二云片岩、二层石英片岩、变粒岩。


3.地质构造

境内地处三江褶皱系南延部分之昌宁—澜沧褶皱带南段,大地构造性质为一长期多旋回发展的优地槽褶皱带,三级构造单元属新营盘—勐满中隆起。主要构造线近南北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本区为一不完整复式背斜构造,呈近南北向延伸。轴部被印支期勐啊花岗岩基所破坏,燕山期花岗岩沿花岗岩基中之北西向断裂带分布;东翼仅呈岩基的残余结构部分保存,其次级构造已无法恢复;西翼由巨厚的上元古界澜沧群复理石、蛇绿岩建造组成,北段为次级褶皱发育的西倾单斜构造,南西端为向北东倾伏之次级褶皱构造。区域构造线为一向东凸出之弧形。后期盖层为侏罗系、白垩系磨拉石及红色建造构成的花边状向斜不整合覆于澜沧群及勐啊花岗岩基之上。区内以北西向压扭性断裂为主。新生界松散沉积及温泉、热泉沿断裂带所形成的断裂河谷及盆地分布。构造的分布特征详见构造纲要图3-3


 

1,向斜;2,背斜;3,张性断裂;4,压性断裂;5,压扭性断裂;6,实测/推测性质不明断裂;7,断层破碎带;8,构造分区;9,大于五级地震震中;10,歹字型构造;11,经向构造;12,工作区

3-3  勐海县构造纲要图

4.新构造活动及地震

① 新构造活动

本区的澜沧江深大断裂,据航磁图、重力测量有明显异常,推测断裂深度达到了硅镁层,被称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缝合线,受欧亚板块仰冲抬升影响,本区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主要表现在地壳间歇性上升运动、断裂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活动和广泛分布的地热温泉。从蚌塘后山至勐满盆地可见I级剥夷面;上新世地层出露位置普遍较高;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峡谷、水系间相互袭夺,并发育I级阶地;盆地边缘可见不同期洪积扇叠加,相邻洪积扇连成裙等。显示着上升运动仍在进行。

② 地震

境内南坑河—勐满断裂、打洛—勐海—景洪断裂、磨刀河—曼懂断裂是活动性断裂,新生代盆地、地震震中、热泉均沿该断层分布。全县位于云南省腾冲—龙陵—澜沧地震带的南段之耿马—澜沧一线。澜沧、勐海及其近邻是强震多发地区,有史记载以来,1941年勐遮、1950年打洛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1988年澜沧发生7.6级、1995年耿马发生7.2级强烈大地震,外围地区地震也使工作区达到了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据地震部门统计资料,190011日至1997813日,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数十次,其中,7级以上强震4次。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规范》GB50011-2010,勐海县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布朗山布朗族乡设计地震加速度值0.2g,其他乡镇设计地震加速度值0.3g。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报告分区,勐海县地壳稳定性属于次稳定区。

5.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岩类组合、结构特征及坚硬程度,在地层层序的基础上,并按照相关区域地质资料实施细则规定命名。勐海县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六个建造(3-4、表3-2),详述如下:

3-2  勐海县地层岩性简表

岩土体

类型

工程地质岩组

地层代号

主要岩性

结构面发育情况

岩土工程特征

土体

粘土、泥砂、砾石多层土体

Qhal

粘土、泥砂、砾石

 

结构松散,力学强度较低

层状坚硬砂岩、粉砂岩岩组

K1j

石英砂岩、粉砂岩

层面、节理、裂隙面

岩体抗风化力较强,岩石力学强度较高

碎裂状较硬砂砾岩岩组

J2h1、T2m1

砂砾岩、砂岩夹泥岩、粘土

软弱结构面

岩体抗风化力相对较弱,岩石力学强度较低

层状半坚硬砂岩、泥岩夹泥灰岩岩组

J2h2

砂岩、泥岩夹泥灰

软弱结构面

岩石软硬相间,抗风化能力差异

层状较软泥岩夹细砂岩岩组

J3b、T3x1

泥岩夹细砂岩

软弱结构面

岩体力学强度及抗风化能力低

碎裂状极软砂砾岩组

N

砂砾岩、泥岩、粘土

软弱结构面

岩体力学强度及抗风化能力低

碳酸盐岩建造

层状坚硬强岩溶化灰岩组

C1n1

灰岩

层面及溶洞、溶隙

岩体力学强度较高,岩溶发育

变质岩

建造

薄层状较软片岩岩组

Pt3ml2+1、Pt3h2+1、Pt3n2+1、Pt3m、Pt3nm、Pt3b2+1、Pt3nl、

片岩

软弱层理、片理面

抗风化能力较弱、岩体力学强度较低

硅质岩

建造

层状坚硬硅质岩夹碳酸盐岩组

T2m2

硅质岩夹石灰岩

层面及节理、裂隙面

岩体力学强度高,弱岩溶化

岩浆岩建造

块状、碎裂状较硬花岗岩岩组

T3x2、P2、γ15

γ35、γ2+35

δ225、N215

花岗岩、黑云二长花岗岩

节理、裂隙面

岩石强度较高、隔水性强


 

 

1、土体(Ⅰ):粘土、泥砂、砾石多层土体;2、碎屑岩建造(Ⅱ).1:层状坚硬砂岩、粉砂岩岩组;2:碎裂状较硬砂砾岩岩组;3:层状半坚硬砂岩、泥岩夹泥灰岩岩组;4:层状较软泥岩夹细砂岩岩组;3、碳酸盐岩建造(Ⅲ):层状坚硬强岩溶化灰岩组;4、变质岩建造(Ⅳ):薄层状较软片岩岩组;5、硅质岩建造(Ⅴ):层状坚硬硅质岩夹碳酸盐岩组;6、岩浆岩建造(Ⅵ):块状、碎裂状较硬花岗岩岩组;7.县政府所在地;8.乡镇

所在地;9县界

3-4  勐海县岩土工程地质岩组图

6.水文地质条件

该区由于受不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条件及气象、地表水等因素的综合制约,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类型按其赋存、补、径、排条件、水力特征和水理性质,地下水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

① 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层孔隙水主要指第四系松散土层中所含的水,主要靠大气降水的补给。受地形及土层孔隙制约,区内该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勐满盆地、勐遮盆地、勐海盆地、勐混盆地、勐啊盆地、勐往盆地、打洛盆地。含水层(组)主要由第四系(Qhal)砂层、含砾砂层、砂砾石层、碎石土等组成,厚度由盆地边缘至中部逐渐增大。勐满盆地地下水富水性贫乏—中等;勐混盆地、勐遮盆地含水层结构复杂,有上部潜水和中部、下部承压水,水量丰富;勐海盆地以砂砾层、砂层含水为主,主要为潜水,水量中等;勐啊盆地、勐往盆地、打洛盆地以砂砾石层、碎石土为主,第四系地层厚度相对较小,地下水富水性贫乏—中等。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的渗入补给和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动态变化随季节性变化明显,径流途经短,一般向当地河流下游运移排泄。水质良好,水位埋藏浅,开采方便,可供当地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

② 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指赋存于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为区内主要地下水类型。区内岩体风化带厚度大,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形成条件相对较好,地下水富水性弱。该类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与及周边沟谷水流侧向补给,其次是上覆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垂直补给,为区内分布最广的地下水类型。区内该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化基岩裂隙中,水位变起伏大,水位埋深较大。

7.人类工程活动

近年来,勐海县人类活动及经济建设不断扩大和加速,诸如开矿采石、修筑公路、陡坡耕种、城镇和乡村建设等,致使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地质环境条件恶化。因此,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是勐海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勐海县对地质灾害影响较大、较为典型的人类生产活动大致有以下四类。

1)村镇建设: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村镇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不合理的村镇建设行为使大量耕地或绿地被破坏,地质环境条件恶化,斜坡稳定性降低,人为崩塌、滑坡逐渐增多,引发或加剧泥石流灾害。

2)农业活动:勐海县陡坡耕种现象比较普遍,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土地,造成植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等地质环境恶化和生态改变。植被可以起到保持水土和固坡的作用,一旦遭到破坏,必然引发水土流失,进而形成滑坡,为泥石流形成提供固体物质。

3)道路工程:勐海县规划有新建G8512景打高速公路、孟连至勐海高速公路(勐海段)建设等高级公路、干线公路的建设,并且各乡镇内均有简易公路相通,各村委会有乡村公路通往,村民小组有简易公路相连。山区公路尤其是新建公路在修建过程中,开挖边坡,弃土一般顺路边堆放,一方面破坏了斜坡的稳定,另一方面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公路边坡蠕动变形失稳、边坡陡峭护坡不到位、边坡排水支护不当、边坡的公路弃渣的溜滑、开挖周界的扩展等现象。

4)水电工程:勐海县水能资源丰富,计划建成曼桂水库;实施勐阿、南卡龙中型水库;曼老水库改扩建;南鲁河水库及连通;布朗山水库及连通;勐阿、勐往、勐满、打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那达勐中型水库及小型水库、坝塘除险加固工程;曼彦、曼先小型水库;朗和乡帕宫村小二型水库新建;布朗山乡、格朗和乡集中供水;打洛镇旅游特色小镇水管网改造、人畜饮水管网改造;布朗山乡63个小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修护;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水电开发在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水电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等问题。

据《勐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勐海县境内由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人类活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是诱发地质灾害的最活跃的因素,据统计由人类工程活动直接引起的滑坡82处,占滑坡总数的55.03%,主要分布于房前屋后,以及沿公路、矿山、河流等工程建设区域。

(二)历史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据统计《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和年度“三查”的数据,截止2020年末,勐海县境内共发现并登记在册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64处,其中滑坡154处,泥石流沟9条,崩塌1处。从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规模看,区内以滑坡灾害为主,灾害的规模多数为小型。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看,全县11个乡()1个农场均不同程度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与危害,西定乡、勐宋乡、打洛镇、布朗山乡的灾害点数较多。从地质灾害险情看,特大型1个,大型2个,中型 20个,小型141个,灾害点险情以小型为主,全县受威胁3098户,威胁人口15549人,威胁资产40340.6万元。

(三)地质灾害现状

1.地质灾害类型、数量与分布特征

经过本次调查,截止202010月,勐海县境内发现对人民生命财产有危害的隐患点已经减少至44个,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滑坡40处,崩塌1处,泥石流沟3条;按地质灾害险情等级划分:特大型1个(勐混电站滑坡),中型10个,小型33个。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涉及11个乡镇1个农场(详见表3-3)。


3-3 勐海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统计表

 

序号

乡(镇)

隐患点数量

威胁人口(人)和资金(万元)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小计

滑坡

泥石流

崩塌

小计

人口

资产

人口

资产

人口

资产

人口

资产

1

布朗山乡

10

0

0

10

959

4130

0

0

0

0

959

4130

2

勐宋乡

7

0

1

8

386

1235

0

0

27

200

413

1435

3

勐往乡

2

1

0

3

510

639

30

260

0

0

540

899

4

勐阿镇

2

0

0

2

446

1550

0

0

0

0

446

1550

5

勐遮镇

1

0

0

1

147

860

0

0

0

0

147

860

6

西定乡

3

0

0

3

222

720.5

0

0

0

0

222

720.5

7

勐满镇

3

0

0

3

44

200

0

0

0

0

44

200

8

勐海镇

1

0

0

1

13

80

0

0

0

0

13

80

9

打洛镇

1

0

0

1

8

20

 

 

0

0

8

20

10

格朗和乡

8

1

0

9

262

1190.6

45

200

0

0

307

1390.6

11

勐混镇

1

1

0

2

1600

3000

171

880

0

0

1771

3880

12

黎明农场

1

 

 

1

40

400

 

 

 

 

40

400

合计

 

40

3

1

44

4637

14025.1

246

1340

27

200

4910

15565.1


 

2.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

通过采取工程治理及搬迁避让等措施,勐海县地质灾害危害不同程度得到消除或减轻,但目前还有44处隐患点存在不同程度危害,共威胁1118户居民及1所学校,威胁人口4910人,资产约15565万元。其中,勐混电站滑坡为特大型,威胁300户居民及1所学校,威胁人数1600人,威胁资产3000万元。

勐往乡、勐阿镇、布朗山乡及勐混镇4个行政辖区,地质灾害威胁的住户超过100户;西定乡、格朗和乡2个行政辖区,地质灾害威胁的住户在50-100户之间;勐遮镇、勐宋乡、勐海镇、勐满镇、打洛镇及黎明农场6个行政辖区,地质灾害威胁的住户低于50户。

勐往乡、布朗山乡及勐混镇3个行政辖区现状地质灾害威胁人口较多,超过500人;勐宋乡、勐阿镇、勐遮镇、西定乡及格朗和乡5个行政辖区,现状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在100-500人之间;勐满镇、勐海镇、打洛镇及黎明农场4个行政辖区,现状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低于100人。

勐宋乡、勐往乡、勐阿镇、勐遮镇、西定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及勐混镇8个行政辖区,现状地质灾害威胁资产在500-5000万元之间;勐满镇、勐海镇、打洛镇及黎明农场4个行政辖区,现状地质灾害威胁资产小于500万元。

(四)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勐海县的滑坡稳定状态目前以稳定较差或稳定性差为主,根据滑坡特征和地质环境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占83.33%。因此,区内的滑坡灾害在一定时段内不会减少,具有较大的潜在威胁。其中崩塌目前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均为较差。

从泥石流的发展趋势看,由于县政府已经意识到地质灾害对生命和财产带来的严重危害,加大了对灾害治理的力度,个别泥石流情况会有好转,但是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在较差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以及人类较强的工程经济活动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总体在逐年增强,泥石流的规模、暴发频率、危害强度和成灾范围都将保持现状或加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根据近5年(2016-2020)地质灾害有关数据,全县年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约9次,2017年及2018年最多,达13次。截止2020年底,勐海县境内登记在册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达164,较2010年增加11处,2008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7年为全县地质灾害高发年份。

进入“十四五”,全县社会经济依然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人类工程活动依然十分强烈,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的高潮,城市扩建、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工程活动势必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十分严峻。

从时间上分析,全县地质灾害发生主要为雨季期间,6-10月为全县地质灾害高发期;从空间分析,西定乡-打洛镇-布朗山乡-格朗和乡一线及勐宋乡依然为全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人类工程活跃的勐海城周边以及在建、试运营等高速公路线等区域地质灾害易发;从灾害类型看,全县地质灾害依然以滑坡为主,瞬时泥石流、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等类型呈增长势头,破坏力更强;从灾害规模及威胁对象看,全县地质灾害依然以中小型为主,但单点灾害威胁资产呈增长趋势。

在规划期内,预测全县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仍保持现状或加重态势,但由于地质灾害激发因素变化的随机性,在规划期的不同时间段内,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可能会有较大波动。

四、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十年规划八年方案实施基础,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并在以下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地质灾害宏观发育特征基本查明

勐海县近十年以来纳入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64处,全县所有乡镇均有分布,其中,西定乡、勐宋乡、布朗山乡、打洛镇及格朗和乡灾害点较多,勐海、勐混等乡镇则发育较少。至2020年底,县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44。全县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次之。全县地质灾害集中于地质环境脆弱的山区,根本原因以自然因素为主,降雨、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现象明显。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主要为村庄、农田、公路、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等。

2.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明显加强

一是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预案体系。二是全覆盖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单点应急处置预案;三是加强应急演练,开展应急演练125次,共参加12431人,提升临灾避险组织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是建立地灾应急专家组,及时研判对汛期地灾隐患点灾体变化情况,20162020年共出具应急处置报告47份,加强识灾防灾指导。四是形成了严格的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通过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明显提升了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3.地质灾害防治取得一定成效

2011-2020年,规划的实施期间,通过地质灾害实施工程治理及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测,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呈逐年降低趋势,降低了群众和国家的财产损失,防治成效明显。

①灾前预防和主动避让

规划实施以来,我县通过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现了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的保护,十年期间,保护受灾人数3008人,保护资产6032.5 万元。

②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减少。

规划实施以来通过对群众地灾科普知识宣传,提高了群众识灾防灾和自救意识,全县境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呈下降趋势。

③地质灾害造成损失降低

2011-2020年以来,通过规划的实施,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上呈下降趋势,十年以来,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失踪、伤亡等情况。通过监测预警、避让搬迁与治理工程、应急能力“四大工程”的实施,地质灾害造成损失逐渐降低。

2011年以来,2020年底,在勐海县人民政府的组织下,勐海县自然资源局及各乡(镇)自然资源所主要实施了36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详见表4-1),包括1所学校及2个搬迁点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投资总预算5629.05 万元。完成了1个避灾搬迁项目,共涉及36102,投入地质灾害搬迁经费72.00万元


4-1 勐海县工程治理项目进展情况汇总表(2011-2020年)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预算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险情等级

立项时间

实施年度

目前进展

1

西定乡暖和村委会龙岛老寨村民小组滑坡治理项目

107.14

10.0

120.0

12.0

中型

2011

2013

移交管护

2

西定乡西定村委会老马地村民小组滑坡治理项目

204.01

38.0

175.0

54.0

中型

2011

2013

移交管护

3

勐宋乡蚌岗村委会蚌岗哈尼六个村民小组居住地滑坡治理

346.44

4.0

759.0

97.0

大型

2011

2013

移交管护

4

勐宋乡蚌囡村委会蚌囡新寨村民小组滑坡治理

56.11

11.0

53.0

12.0

小型

2012

2013

移交管护

5

勐宋乡曼吕村委会那卡村民小组滑坡治理

64.02

103.0

439.0

25.0

中型

2012

2013

移交管护

6

西定乡中学滑坡治理

241.41

 

286.0

500.0

中型

2012

2013

移交管护

7

打洛镇勐板村委会邦约二队滑坡治理

55.00

8.0

328.0

280.0

中型

2012

2013

移交管护

8

打洛镇勐板村委会邦约三队滑坡治理

88.00

6.0

225.0

180.0

中型

2012

2013

移交管护

9

格朗和乡苏湖村委会半坡寨滑坡治理

60.00

4.0

498.0

598.0

中型

2012

2013

移交管护

10

格朗和乡苏湖村委会丫口新寨滑坡治理

65.00

6.0

173.0

300.0

中型

2012

2013

移交管护

11

布朗山乡新竜村委会曼捌村民小组滑坡治理

43.21

 

470.0

200.0

中型

2012

2013

政府整合资金,已完工。

12

勐混镇勐混村委会曼回村民小组新址搬迁点滑坡治理

15.00

 

99.0

50.0

小型

2012

2013

政府整合资金,已完工。

13

勐混镇勐混村委会拉八厅老寨新址搬迁点滑坡治理

15.00

44.0

170.0

150.0

中型

2012

2013

政府整合资金,已完工。

14

西定乡曼来村委会曼来老寨滑坡

190.15

107.0

490.0

230.0

中型

2013

2014

移交管护

15

勐遮镇南楞村委会南列村民小组滑坡

161.01

3.0

77.0

50.0

小型

2013

2014

移交管护

16

西定乡西定村委会石头寨村民小组滑坡治理

32.80

4.0

15.0

20.0

小型

2013

2014

移交管护

17

勐海镇镇勐翁村委会旧塘村小组滑坡治理项目

342.58

4.0

234.0

297.0

中型

2014

2015

移交管护

18

勐海镇曼袄村委会曼俩汉村民小组滑坡治理项目

293.13

38

114

21

中型

2014

2015

移交管护

19

勐宋乡大安村委会曼西竜傣村民小组工程治理项目

55.59

6

167

176

中型

2014

2015

应急抢险工程。

20

勐宋乡蚌龙村委会南碰新寨村民小组工程治理项目

95.94

24

130

130

中型

2014

2015

移交管护

21

勐宋乡三迈村委会嘎角寨村民小组工程治理项目

35.95

24

106

25

中型

2014

2015

移交管护

22

勐宋乡蚌龙村委会南碰梁子寨村民小组工程治理项目

210.47

14

53

56

小型

2014

2015

移交管护

23

勐阿镇贺建伙房三、四组滑坡治理项目

694.68

90

372

1805

中型

2015

2017

初验


4-1续表  勐海县工程治理项目进展情况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预算

威胁户数(户)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险情等级

立项时间

实施年度

目前进展

24

西定乡西定村坝丙中寨滑坡治理项目

82.71

10

46

500

小型

2015

2017

初验

25

布朗山章家村章家三队滑坡治理项目

72.34

16

86

160

小型

2015

2017

初验

26

打洛镇曼山村曼佧哈尼滑坡治理项目

84.28

2

117

120

中型

2015

2017

初验

27

打洛镇勐板村曼迈村小组滑坡治理项目

88.66

15

80

60

小型

2015

2017

初验

28

勐海镇曼袄村广宰村小组滑坡治理项目

50.08

6

40

119

小型

2015

2017

初验

29

格朗和乡南糯山出戈二队滑坡治理项目

38.84

9

83

98

小型

2015

2017

初验

30

勐海县布朗山乡章家村委会空坎二队治理项目

266.57

12

90

520

小型

2016

2017

终验

31

勐海县格朗和乡帕宫村委会贺南中寨治理项目

371.22

44

162

180

中型

2016

2017

终验

32

勐海县西定乡南弄村民委员会曼别二组滑坡治理项目

292.53

6

33

20.5

小型

2018

2019

正在治理工程施工阶段

33

勐海县勐遮镇曼令村委会曼令大寨

362

28

105

525

中型

2019

2019

正在治理工程施工阶段

34

勐海县布朗山乡曼果村委会南温上寨村民小组

89.95

37

87

370

小型

2019

2019

正在治理工程施工阶段

35

格朗和乡苏湖村大贺拉村民小组滑坡治理工程

139.9

10

45

150

小型

2019

 

正在开展项目招标工作

36

布朗山乡新龙村曼捌组滑坡治理工程

217.33

25

106

250

中型

2019

 

正在开展项目招标工作

合计

5629.05

768

6633

8340.5

 

 

 

 


4.制度建设日趋完善

资金管理方面,勐海县依托《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南省地质灾害监测员和监测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列入年度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建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项账户,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调查和治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十年规划、八年方案”实施以来省级下达资金4852万元,州级下达1762万元,县级自筹资金111万元。

群测群防方面,依照《云南省县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建设指导性意见》等文件,编制勐海县群测群防体系和群专结合网络建设方案》,建立了层层责任制、汛期值班制、险情巡查制、灾情速报制四项制度,坚持险情日报、零报、速报三项报告制度,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和信息收集、传递、报送、保密四项灾情险情处理制度。制定地质灾害监测人员规章制度、地质灾害两卡发放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管理办法、地质灾害防治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三查制度等。

工程治理以及避让搬迁项目中,依托《云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开展地质灾害勘查及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验收与移交,严格按照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有序的开展。

勐海县积极完善制度化建设,实行项目资金使用公示公告制、绩效管理制、廉政承诺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款专用,来源得到长期和有效的保障。

5.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基地逐步形成

对不具备工程治理或避灾搬迁条件的隐患点,以及工程治理、避灾搬迁实施前的隐患点,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每个灾害隐患点配2名监测人员。自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执行以来,勐海县2020年已争取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4(见表4-2),其中,普适型监测点2处,专业型监测点2处,为全县临灾避灾以及应急处置提供了更有利的数据支撑。同时,开展与勐海县气象局合作,加强全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不断探索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联系,建立切合实际的气象预警预报方案,努力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效率与水平,同时完善了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4-2 勐海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实施情况表

项目名称

灾害类型

监测

威胁

专业监测

普适监测

威胁户数()

威胁人数()

威胁财产(万元)

班等一、三组滑坡

滑坡

专业监测

 

56

195

800

蚌龙新寨滑坡

滑坡

专业监测

 

25

110

300

小巴拉填土边坡滑坡

滑坡

 

普适监测

18

65

180

南温下寨滑坡

滑坡

 

普适监测

16

61

300

 

灾害发生时,由群测群防监测人员发出预警通知,上报乡级政府单位,由乡政府武装部、国土所、基层村委首先组成应急排查队伍现场排灾,分散群众,并根据现场灾情、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上报县政府,形成灾情、险情简报,并由自然资源部门邀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专家进行现场应急勘查,并提出调查报告和防治建议,进行处置,灾害防治群专结合体系已经形成并成熟。

每年年初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安排防灾避险经费和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汛期来临前召开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安排布置当年防灾避险工作。

6.宣传培训方式多样,防灾意识提高

各级政府、部门对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等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培训。每年汛前均组织地质灾害监测员业务知识培训。各乡镇群测群防工作按照县人民政府印发的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开展,年度内开展的群测群防工作主要为汛期前的培训、演练及险情巡查等开展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地质灾害群策群防漫画宣传条幅粘贴,在地质灾害区放置警示牌、张贴和刷写标语,发放告知函及各种宣传材料,扩大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影响,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群众防灾和主动避灾的能力意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011-2020年,勐海县开展宣传培训64次,共参加3857人;开展应急演练125次,共参加12431人(详见表4-3

4-3 勐海县地质灾害培训演练情况汇总表(2011-2020年)

实施年度

宣传培训

应急演练

2015

8

695

1

500

2016

12

412

16

3639

2017

12

734

42

2695

2018

12

482

30

2253

2019

14

1374

28

2780

2020

6

160

8

564

合计

64

3857

125

12431

 

7.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驻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站成立

20205月,勐海县成立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驻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站,由省厅指定的技术支撑单位入驻,办公室设在勐海县自然资源局,通过指导站的成立,为解决全县地质灾害巡查排查核查、气象风险预警预报、群测群防、普适型监测、专业型监测、综合防治、应急救援、宣传培训、信息汇总、数据管理交换应用等技术短板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经过全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二五、十三五”、以及“八年方案”实施以来,通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展开,勐海县地质灾害发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近十年以来未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失踪、伤亡等情况

8.存在的问题

勐海县地域广阔,地质环境十分脆弱,通过“十二五、十三五”的防治,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显著,但依然面临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预防预测困难、群众防灾减灾普及率低等问题,防治监管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广大山区居民仍然面临地质灾害威胁,地质灾害防治仍需要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群众防灾减灾的认识依然不足。全县大部分地段为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近年来,通过监测员培训、应急演练、防灾减灾日等多种手段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知识的宣传,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有了明显的加强,灾害发生后能够紧急避让,并及时向村组汇报,经村组及时上报至自然资源局,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不足之处体现在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预判不足、抵御能力及综合防治能力不足,存在认识不到位、防治方法不当等问题。全县每年均有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部分灾害点的发生与群众防治不当有关。

②防治经费不足。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经过十年规划,十年期间勐海县共筹集到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6725万元,其中,省级下达资金4852万元,州级下达1762万元,县级自筹资金111万元。勐海县地质灾害以中小型为主,需要州级配套资金,由于全县财政困难,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有限,需要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点无法实施治理工作,需搬迁的村庄无法搬迁。在地质灾害基础数据调查方面,大部分依托省级、国家级资金支持以及立项,造成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偏于被动。

③监测预警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亟待加强。地质灾害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动态变化的新特点,传统的监测预警方法不能满足灾害防治的需求,尤其对于中远程滑坡、沟谷型泥石流,一旦发生容易造成较大范围的灾害影响,同时,该类地质灾害均具有瞬时性,预判困难,群测群防难度大,而监测预警专业化和信息化能够迅速进行报警,并及时上传数据,达到部、省、州、县(市)共享,有利于成功避险,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开展应急处置。

④地质灾害影响区的空间管控机制还未形成。地质灾害影响区的管控目前仅停留在隐患未消除阶段,且以口头、相互监督等形式进行管控,在隐患得到缓解或在一定条件下稳定后,管控逐渐松懈,无法形成科学系统的国土空间管控机制。

⑤风险防控和防灾能力建设依然不足。风险管控突出从源头控制地质灾害风险的能力,体现在灾前预防、临灾防治、灾后管控,前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本按照原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主要针对的是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但存在风险底数不清,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区划和风险管控技术支撑体系待健全完善。尤其是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灾害链认识上依然不足、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仍不到位、缺少极端条件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成果总结集成服务不够等问题依然突出,灾前预防与灾后管控均较为薄弱,与目前新形势下的地质灾害防治有较大的差距。

五、总体目标思路

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总体目标是依据国家以及省级“十四五”期间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部署,结合全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地质灾害发育的特征、分布、规模、成因及危害程度的基础上确定的。总体目标以遵循自然规律,防、抗、救结合,预防为主,源头预防,重点治理,保护开发并举,依靠科学,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长期坚持,讲求实效,分期分级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城镇、学校、村庄,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为防治重点,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逐步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1.地质灾害基础性调查

根据省自然资源厅的有关部署,勐海县位于全省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目前全主要的基础研究资料主要为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年度三查2021年度开展的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也是以原150000地质灾害详查以及年度地质灾害三查为基础数据。由于上述调查对地质灾害的定义较为狭窄,与本次规划相近,对于有责任主体以及无直接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调查不充分,加上勐海县境内地区植被茂密,隐患识别较为困难,仍有许多地质灾害还未识别,目前的调查精度在今后将无法满足风险管控以及国土空间管控的有关要求,因此,勐海县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2.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

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制度是为解决全国80%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为非在册隐患点的难题而提出的,目前全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云南省作为全国试点省份,“十四五”期间将逐渐推广实施,勐海县将在后期根据省厅部署,确定双控区,在部署工作未下达前,将结合全县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3.地质灾害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

在十年规划实施期间,勐海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主要按照《云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实施,该管理办法主要针对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程序过多、时间过长、施工控制难度较大等问题,本着更科学高效管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在《云南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勐海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避险移民搬迁项目管理等办法。监测预警设备2020年开始实施,目前全县已经实施了14个点(含2021年的10个),后期的管理与维护的有关规定还未出台,需尽快部署。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应根据目前的新形势进行修订,尤其应增加群专结合等有关的内容。“十四五”期间,还将加强研究地质灾害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4.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依托“云南省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勐海县主要开展信息系统的更新填报任务,同时根据州、县各部门需求,提供信息系统数据,使地质灾害防治成果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

5.地质灾害治理与搬迁

“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十三五”期间未完成的5个地质灾害的治理工程施工与验收,对已完成初验或预验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终验并移交。同时计划完成15个威胁和危害较大地质灾害点的勘查及治理工作,通过工程治理,使勐海县受现有地质灾害威胁的资产减少5,656万元、受威胁人口减少1447人。

六、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重点防治区说明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是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易发区划分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勐海县地质环境条件以及现状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修编而成,分为高易发、易发、易发和低易发区共4个大区10个亚区。高易发区,共计面积829.79km2,占总面积的15.46%易发区,共计面积2873.1km2,占总面积的53.52%易发区,面积1464.7km2,占总面积的27.29%易发区,共计面积200.5km2,占总面积的3.74%。各大区、亚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详见图6-1、表6-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区主要体现区域整体性,便于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对于人类活动强烈的点状、线状区域地质灾害防治需引起重视。包括所有“十四五”规划期间在建及生产的矿山以及历史遗留矿山均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段;目前在建、开通试运营的高速公路沿线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段;水库及配套管网沿线、电站沿线、“十四五”期间拟建水库电站淹没线周边斜坡地段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段。

6-1  勐海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简图


6-1  勐海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表

分区级别

代号

分布范围

面积(Km2)

占总面积(%)

地质环境条件

地质灾害特征

高易发区

1

帕亮—曼来老寨高易发区

76.23

1.42

区内地貌类型为中浅切割脊状中山地形及浅切割馒头状低中山地形,地形坡度一般20-40°;区内主要出露上原古界惠民组、曼来组、勐井山岩组、南坑河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绢云片岩、微晶片岩;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薄层状较软质片岩岩组,岩体风化强烈,全风化带厚度一般为310m,局部达2025m;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为城镇建设、公路建设、农村建房及陡坡垦植等。

发育历史灾害隐患点25个,灾害点密度32.77/100km2。现状有地质灾害隐患点0个。

2

勐阿南果河-勐宋-格朗和帕宫高易发区

753.56

14.04

区内地貌主要未中-浅切割孤岭状中山地形和中-浅切割脊状中山地形,地形坡度一般15-35°;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块状花岗岩岩组等;岩体风化较强烈,全风化层厚度一般为315m,局部达25m,花岗岩风化层结构松散,粘结性差,水土流失现象明显,风化过程中伴有球状风化,地表植被较发育;区内人类活动较强烈,土地利用现状多为村庄建设、公路建设及林地。

发育历史灾害隐患点56个,灾害点密度7.43/100km2。现状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5个,其中滑坡13个,崩塌1个,泥石流1条。地质灾害规模中型2个,小型13个。

易发区

1

勐往东侧易发区

272.08

5.07

以中~浅切割孤岭状中山地形为主,地形坡度一般15-35°;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坝注路组、花开佐组、小定西组砂泥岩;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层状半坚硬砂岩、泥岩夹泥灰岩岩组等;岩体风化较强烈,岩体较破碎,全风化层厚度一般为325m,地表植被发育;区内人类活动主要为村庄建设、道路建设、陡坡垦植等。

发育历史灾害隐患点5个,灾害点密度1.84/100km2。现状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个,其中滑坡2个,泥石流1条,地质灾害规模中型1个,小型2个。

2

县域西侧及南侧勐满-西定-打洛-布朗山易发区

2601.02

48.45

以中~浅切割孤岭状中山地形和中浅切割脊状中山地形为主;地形坡度一般15-35°;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上元古界澜沧群惠民组、曼来组等绢云片岩、微晶片岩等;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薄层状较软质片岩岩组、层状半坚硬砂岩、泥岩夹泥灰岩岩组等;岩体风化较强烈,全风化层厚度一般为315m,局部达25m,地表植被较发育;区内人类活动较强烈,土地利用现状多为城镇建设、公路建设及林地。

发育历史灾害隐患点56个,灾害点密度2.15/100km2。现状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2个,均为滑坡,地质灾害规模特大型1个,中型6个,小型15个。

易发区

1

县域中部及北部纳恩-广冈-曼允村低易发区

1464.7

27.29

区内地形地貌主要以浅切割馒头状低中山地形,微切割梁岗状低山、低中山地形,山间河谷、盆地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坡度一般15-35°;区内地层岩性主要为印支期、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及中生界侏罗系坝注路组、花开佐组、小定西组砂泥岩;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块状花岗岩岩组、层状半坚硬砂岩、泥岩夹泥灰岩岩组等;岩体风化较强烈,岩体较破碎,全风化层厚度一般为325m,地表植被发育;区内人类活动主要为村庄建设、道路建设、陡坡垦植等。

发育历史灾害隐患点14个,灾害点密度0.96/100km2。现状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个。其中滑坡2个,泥石流1个,地质灾害规模中型1个,小型2个。

易发区

1

勐满坝子易发区

10.72

0.20

区内地貌类型为盆地及河流堆积地貌,地形平缓;区内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近代河床冲积物、砾石、泥砂、粘土等;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松散粘土、泥砂、砾石多层土体;区内人类活动主要为城镇建设及农业活动。

区内共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0个。

2

勐阿坝子易发区

11.64

0.22

区内地貌类型为盆地及河流堆积地貌,地形平缓;区内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近代河床冲积物、砾石、泥砂、粘土等;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松散粘土、泥砂、砾石多层土体;区内人类活动主要为城镇建设及农业活动。

区内共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0个。

3

勐遮坝子易发区

118.23

2.20

区内地貌类型为盆地及河流堆积地貌,地形平缓;区内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近代河床冲积物、砾石、泥砂、粘土等;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松散粘土、泥砂、砾石多层土体;区内人类活动主要为城镇建设及农业活动。

发育历史灾害隐患点1个,灾害点密度0.85/100km2。现状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个,为滑坡,规模为小型。

4

勐海坝子易发区

26.3

0.49

区内地貌类型为盆地及河流堆积地貌,地形平缓;区内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近代河床冲积物、砾石、泥砂、粘土等;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松散粘土、泥砂、砾石多层土体;区内人类活动主要为城镇建设及农业活动。

区内共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0个。

5

勐混坝子易发区

33.61

0.63

区内地貌类型为盆地及河流堆积地貌,地形平缓;区内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近代河床冲积物、砾石、泥砂、粘土等;主要工程地质岩组为松散粘土、泥砂、砾石多层土体;区内人类活动主要为城镇建设及农业活动。

区内共发育各类地质灾害点0个。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在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对象、威胁人口状况、威胁财产状况及人类工程活动状况,结合勐海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质灾害防治现状等,将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重点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区个级别,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5个亚区(A1A2A3A4A5,重点防治区3个亚区(B1B2B3一般防治区5个亚区(C1C2C3C4C5)。

个等级十三个区。其中重点防治区面积795.27km2,占总面积的14.80 %重点防治区面积2681.23km2,占总面积的49.92 %;一般防治区面积1894.77km2,占总面积的35.28 %。防治分区及评价情况见(图6-2)。

需要说明的是:与易发性分区类似,上述分区主要体现区域整体性,便于与其他规划相衔接,对于人类活动强烈的点状、线状区域地质灾害防治需引起重视。包括所有“十四五”规划期间在建及生产的矿山以及历史遗留矿山均属于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目前在建、开通试运营的高速公路沿线属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水库及配套管网沿线、电站沿线、“十四五”期间拟建水库电站淹没线周边斜坡地段属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段。

 

 

 

 

 

 

 

 

 

6-2  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简图


6-2  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与评价表

分区等级

分区名称

分区代号

分区面积

防治分区依据

防治建议

平方千米

%

合计百分比

重点防治区

南弄中寨-曼来老寨滑坡重点防治区

A1

141.99

2.64

14.81

属于极高易发区,高危险区。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开展地质灾害有关知识的宣传,聚焦区内的斜坡调查,逐步开展以镇街为单位的精细化调查,初步构建以一坡一卡、一格一员、一村一所等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风险精密智控防控体系。

蚌龙新寨-蚌囡老寨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

A2

144.36

2.69

属于极高易发区,高危险区。

帕沙-苏湖-南糯山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治区

A3

94.92

1.77

属于高易发区,高危险区。

打洛-曼岗-布朗山班等一三组滑坡重点防治区

A4

369.64

6.88

属于高易发区,高危险区。

布朗山乡空坎一队-布朗山章家三、四队滑坡重点防治区

A5

44.36

0.83

属于高易发区,高危险区。

次重点防治区

勐阿贺建-勐往灰塘滑坡次重点防治区

B1

327.76

6.10

49.92

属于高、中易发区,高、中危险区。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开展地质灾害有关知识的宣传,继续对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点开展有效防治,建立所有地质灾害点影响区的管控机制。

其它次重点防治区

B2

2071.97

38.58

属于高、中易发区,高、中危险区。

布朗山西侧-打洛南侧边境次重点防治区

B3

281.5

5.24

属于高易发区,高、中危险区。

般防治区

勐满南大村及边境一般防治区

C1

157.91

2.94

35.28

属于中、低易发区,中、低危险区。

继续对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点开展有效防治,着重开展地质灾害有关知识的宣传。

勐阿镇-勐海镇县城-勐宋乡县边界一般防治区

C2

1242.27

23.13

属于中、低易发区,低危险区。

勐遮坝子一般防治区

C3

108.31

2.02

属于低易发区,低危险区。

勐混坝子一般防治区

C4

97.94

1.82

属于低易发区,低危险区。

布朗山边境及自然保护区一般防治区

C5

288.34

5.37

属于低易发区,中、低危险区。


(三)重点防治对象

按照地质灾害隐患点危害程度和险情等级,确定对15处滑坡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详见表6-3

6-3  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与评价表

序号

乡镇

项目名称

威胁人数(人)

威胁财产(万元)

险情

概算/万元

计划实施年度

已有工作程度

1

格朗和乡

老寨一组滑坡

31

150

小型

237.17

2021

勘察设计

2

格朗和乡

老寨二组滑坡

24

150

小型

4

勐宋乡

回老组滑坡

55

200

小型

174.17 

2021

勘察设计

3

勐宋乡

保塘汉族大寨

27

200

小型

45.06 

2022

勘察设计

5

勐宋乡

坝檬滑坡

29

120

小型

84.32 

2022

勘察设计

6

布朗山乡

空坎一队滑坡

258

810

中型

700.00 

2022

勘察设计

7

勐宋乡

曼西龙傣滑坡

30

90

小型

169.09 

2022

完成勘察设计、监测预警

8

西定乡

南弄中寨一队滑坡

161

600

中型

709.33 

2023

项目建议书

9

勐宋乡

蚌囡凹子寨滑坡

93

300

小型

571.14 

2023

项目建议书

10

布朗山乡

南温下寨滑坡

61

300

小型

396.00 

2024

 

11

格朗和乡

中寨二组

17

120

小型

180.89 

2024

项目建议书

12

格朗和乡

中寨一组滑坡

46

300

小型

13

勐满镇

曼纳老寨滑坡

20

80

小型

120.00 

2024

 

14

勐满镇

贺罕组滑坡

24

120

小型

240.00 

2025

 

15

布朗山乡

班等一、三组滑坡

195

800

中型

624.00 

2025

 

合计

1071

4340

 

4251.17

 

 


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说明

(一)调查评价

1.地质灾害巡查核查

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核查工作制度要求,结合县内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探索运行工作效率高、防治效果好、投入经费少的地质灾害巡查、排查、核查的工作制度。

规划期每年1-3月定期开展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排查工作,重点对上年度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并对监测预警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填写《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情况汇总表》,在此基础上,编写《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本年度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经县政府批准实施。通过制定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县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重要隐患点、重点防范期、重点防治措施以及各隐患点监测预防责任人。同时,各乡(镇)分别编制本辖区年度地灾应急预案,并经乡镇政府批准实施。

每年5-10月,开展地质灾害汛中巡查,落实各种防灾减灾措施到位情况,检查“两卡”发放情况以及监测预警设备是否正常,并提出整改要求。同时,进一步明确、完善撤离路线,对可能出现险情的,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及对策,同时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对突发地质灾害,根据险情等级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排危除险,编写地质灾害简报及相关调查报告。

每年11月,汛期结束进行汛后核查,核查地质灾害现状及趋势,稳定性程度,编写汛后核查报告,为下一年度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出建议。

每年汛前、汛期、汛后排查3次,根据《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云自然资〔2020145号)文件的规定,汛前、汛期、汛后讯排查经费已经包含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中。

2.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函〔202074 号)及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的要求及分工,在充分利用前期地质灾害区划调查、详查、年度巡排查的基础上,开展全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全县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清地质灾害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县地质灾害风险水平,探索并逐步推广开展 “隐患点+风险区 “ 双控管理的制度与措施。根据《云南省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云南省地质调查局,2020 年 月 17 日)测算,勐海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经费42.80万元,根据《云南省资源厅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云自然〔2021437 号)文件,县级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汇编工作经费由省本级地质灾害专项资金予以保障。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任务于2021年下半年开展,20211010日前完成审查和汇交。

3.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

规划期内投入精细化调查工作经费452.62万元。

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2110),相关费用确认为省与省以下共同财政事权,由省与省以下共同承担支出。

4. 遥感验证。

规划期内投入遥感验证工作经费6万元。

根据《云南省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2110),相关费用确认为省与省以下共同财政事权,由省与省以下共同承担支出。

(二)监测预警

在现有群测群防监测网络的基础上,按照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自然资〔2020441号)文件精神,逐步实现“群专结合”,建立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专业监测预警预报网络体系。一般灾害点以当地群众监测为主,辅以专业人员指导;同时定期开展地质灾害的监测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使之逐步接近专业化水平;规模大、灾害重、临灾预测应以专业队伍为主,当地群众配合专业监测。专业监测预警预报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自然资源、气象、水利等各有关部门紧密协作与配合,详细研究各类监测资料,才能奏效。对没必要或不具备工程治理、避灾搬迁条件的隐患点,以及工程治理、避灾搬迁实施前的隐患点全部纳入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实现群专结合的专业监测网络,与预警系统共同为防治地质灾害服务。

1.群测群防。 

“十三五”期间,勐海县群测群防在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多起地质灾害的成功避险,避免了人员伤亡。“十四五”期间,群测群防依然是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规划起始期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4处,考虑到后期防治核销以及可能新增诱发灾害,群测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依然按照44处进行计算。2021-2022年每个隐患点设置2名监测员,每人补贴0.15万元/年,小计26.4万元;2023-2025年每个隐患点设置2名监测员,每人补贴0.2万元/年,小计52.8万元,合计79.2万元。

2.专业监测。

目前全县已完成了2020年度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的安装,本方案编制过程中2021年专业监测项目已开展实施,根据统计,2020年完成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其中2个普适性监测点,2个专业监测点2021年完成1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均为普适性监测点2022将持续加强群专体系建设,继续对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设备采购与安装,均为普适性监测。远期(2023-2025年)将重点工作放在设备的维护与数据应用分析上,更好的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同时,针对规划期内新诱发的灾害点以及加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专业监测,共设置15个点8万元/点匡算经费2023-2025年将重点工作放在设备的维护与数据应用分析上,更好的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

2021年内普适型监测按10万元/点匡算经费2022年内普适型监测按8万元/点匡算经费5年规划总投入监测设备采购及建设费284万元。2023-2025年服务期按照3年考虑,2024年后,部分设备服务期已满,按照1万元/点·年计算维护费,规划期内设备维护费18万元。专业监测设备采购安装及维护费共计302万元。

3.气象风险预警

每年汛期,由县人民政府统一协调,组建由县自然资源、应急、水务、地震、气象、广播电视和通信部门抽调技术人员及相关领导参与的联席会议,及时对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群众反映的地质灾害迹象和气象、水文、地震预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判会商,及时预测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和灾种,并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将预警预报信息尽快专递到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监测人及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组,确保预测预报信息发布准确、及时和全面。

建成勐海县互联互动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体系,加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推广应用力度。建设和提升预报预警效率和水平方案。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费按3万元/年匡算经费,5年规划期投入经费15万元。

4.开展“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管理

地质灾害风险双控目前全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县将在后期根据省厅部署,确定双控区,按照防治区划,按照每个村委会安排1~2名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人员,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计算,以2022年开始计算,风险双控工作经费约64万元。

工程治理

1.威胁较大灾害点实施工程治理

本次规划主要考虑对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与环境重大损失、治理费用远小于预期损失值的灾害体,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实施治理工程。通过工程治理措施、生态修复治理措施的单独或联合使用,达到抑制或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目的规划期内拟完成15处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所需投入总费用为4251.17万元,可使1071人,4340万资产免受现有地质灾害的威胁。

2.排威除险工程

对威胁不大、险情小、规模小以及群众切坡建房等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适当给与一定的物资支持以及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采取简易的防治措施能够达到减轻或消除灾害的目的。每年投入10万元进行排威除险,规划期投入排威除险工程经费50万元。

3.已有治理工程的维护

勐海县已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总体运营良好,维护费用主要运用于排水设施的清淤,部分破损水沟、挡墙等的修整,费用平均按照每个治理点1万元计算,十年规划期内,我县共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6个,规划期内投入维护经费共计36万元。

(四)避险搬迁

目前全县无因地质灾害而需避险搬迁的隐患点,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适合的避险搬迁场所难以寻找;二是避险搬迁需投入大量资金,投保比较高;三是老百姓避险搬迁意愿较低。

(五)技术支撑

完善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指导中心(站)建设,各乡(镇)制定专业技术队伍驻地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组织驻地队伍按照《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核查、监测预警与信息平台运行、灾(险)情报送、宣传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值守、应急会商与救援、避让搬迁选址、治理工程项目检查等技术支撑工作。

建成三级基础数据、动态调查、远程会商及空间信息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信息系统数据更新、维护、升级的工作计划和经费。

该技术支撑工作2021-2022年按40万元/每年匡算经费,2021-2022年规划期投入经费80万元;2023-2025年按60万元/每年匡算经费,2023-2025年规划期内规划投入经费180万元;5年规划期投入经费260万元

(六)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维护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更新与维护相关费用已包含在技术支撑中,不再单列。

(七)应急抢险系统建设

1.应急指挥

出现超出事发地县、乡(镇)人民政府处置能力,需要由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处置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质灾害时,根据州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的建议或州委政府领导批示,由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地质灾害综合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和部署。

应急指挥由政府部门组成,由政府日常工作费用开支。

2. 应急响应队伍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队伍分应急专业分队抢险救灾分队

应急专业分队: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根据险情等级,由中央、省、州、县(市)避险工作领导小组派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专业分队,由专业分队划定危险区、提出应急监测、应急调查及评价方案,与领导小组和抢险救灾分队共同研究应急策略。充分发挥省厅驻地质灾害防治指导站作用,在中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及群测群防指导、部分地质灾害搬迁新址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范围的确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抢险救灾分队:主要由武装部、基层民兵和当地村民组成,在发生地质灾害时,抢险救灾队伍应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应首先在第一时间组织,县动员民兵及受灾地村民抢险、自救,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防灾领导小组协调,请求有关部门调动武警部队和驻军部队指战员参与抢险救灾。

应急响应队伍由技术人员和武警官兵组成,由政府日常工作费用开支。

3.应急处置程序

应急处置程序是针对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事件,为保证政府的应急决策在灾情判断、分析、速报、撤离、救援、应急治理等方面有序地进行。2021年完成制定统一的应急处置程序,该程序的决策过程如下:

1)应急启动:根据报告灾情情况,按灾情分级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程序。具体分级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一致,当勐海县发生以下等级的地质灾害时,启动响应等级的应急响应:

发生小型地质灾害,启动四级(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程序,由县人民政府组织抢险救灾;

发生中型地质灾害,启动三级(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程序,由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统一组织抢险救灾;

发生大型地质灾害,启动二级(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程序,并申请启动上级应急预案。

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启动一级(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程序,并申请启动上级应急预案。

2)灾情识别,判断险情: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紧急会商,分析灾害的范围、程度、影响及发展趋势,根据需要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并做好灾情上报及灾害预警工作。

3)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在诸多问题中首先应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根据应急响应等级组织相应的武警、民兵、干部、群众等进行自救互救,并根据灾情发展,组织避灾疏散,防止灾情扩大,平息谣传或误解,保持社会安定。

4)布置应急监测及勘察:应针对灾害的实际情况,布置应急的监测和勘察,为排除险情、减轻灾情提供科学依据。

5)选择最优方案,具体布置有关部门及救灾队伍的任务和措施。具体解决救灾活动所需的人、财、物资源。

6)追踪灾情的发展及救灾措施贯彻落实的反馈信息,评估救灾措施的效果和质量、追踪决策、修正决策。

4.应急设备

应急设备包括应急硬件救灾平台和软件通信平台。

硬件平台在2021年前,配备各级应急队伍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指挥车及通讯设备,武警救灾常用设备,保证可以快速调配的挖掘机、推土机等救灾大型设备等,配备地质灾害专业人员使用的单兵现场视频通信设备,保障远方应急技术专家与现场交流指导。

充分利用现有软件通信平台以及监测预警系统,按需增加软件平台所需的专用传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大屏幕会商设备、投影设备等设备以及内部局域网、外部局域网和野外现场应急通讯设备等。

应急设备的配备可以在发现险情、接到险情报告以及地质灾害发生后,让救灾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险情鉴定,开展快速营救,同时与县、省及中央部门开展视频会商,共同商定救灾、安置、医疗等方案。

应急设备由政府集中采购,本次主要计算相关设备及软件维护费,每年投入10万元进行更新与维护,规划期共投入50万元。

5.应急物资保障

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合理确定储备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现有救灾物资储备库的作用,科学确定物资储备转运场所。建立地质灾害应急运输绿色通道,确保救灾人员、物资、设备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加强电力、通信保障,配备发电车、抢修塔等必要设备保障电力和通信正常。规划期间应急、财政、粮食与物资储备局自然资源局共同协商研究,制定应急物资保障办法,确保物资的有效保障。

应急物资保由应急管理部门统一储备管理和使用,本规划不再单列计算。

6.应急工程

灾害发生后,存在继续加剧现象并对受灾对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灾害点,通过应急工程可达到减缓作用或争取救灾时间,实现减小灾害损失的目的。应急工程具有程序简化、实施迅速、临时缓冲的特性,属临时性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工程各县每年匡算经费分别为50万元,规划期总计需投入应急抢险经费250万元,具体费用根据年度应急工程实施情况拨付,多余款项可用于地质灾害其他防治工作。

五年规划期需增加投入应急救灾资金300万元。

(八)管理体系建设

监测员设备及劳保用品费2021-2022年按照每年2万元匡算,2023-2025年按照每年3万元匡算。管理体系建设费2021-2022年按照每年15万元匡算,2023-2025年均按照每年20万元匡算。规划期管理体系建设费共计103万元。

(九)地质灾害宣传培训与演练

1.科普宣传

每年宣传费用按照10万元匡算,5年规划期共需投入50万元

2.防灾减灾知识培训

各县专业培训每年2次,形成制度化;每次匡算经费1.5万元,每年投入3万元,5年规划期共需投入15万元。

3.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应以点为单位,每年一次,形成制度化;每个隐患点按0.1万元/年匡算经费,规划期共需投入22万元。

(十)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建设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科学支撑体系,使其适应各阶段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运行。严格《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谁引发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地质灾害的,使地质灾害 的权力与义务深入人心,逐渐实现全民参与、主动防治的新理念。

八、资金筹措

(一)防治经费

经匡算,勐海县投入地质灾害的防治专项经费5853.33万元,各项费用汇总(详见表8-1)。

8-1  地质灾害防治各项费用汇总表(万元)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地质灾害防治投入(万元)

费用占比(%

备注

工程治理

排威除险

50.00 

0.85 

每年10

工程维护

36.00 

0.62 

36处,每处1

工程治理

4251.17 

72.63 

拟完成1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

调查评价

巡查核查

0.00 

0.00 

巡查核查每年3

风险普查

42.80 

0.73 

15万风险普查

精细化调查

452.16 

7.72 

11万精细化调查

遥感验证

6.00 

0.10 

按照部、省下达影像图斑进行现场验证,上传相关数据

监测预警

群测群防

79.20 

1.35 

近期监测人员每个隐患点按0.15万元/年·人匡算经费;远期按0.2万元/年·人匡算

普适专业监测

107.00 

1.83 

近期按10万元/点匡算,202114个监测点已经实施。

气象风险预警

15.00 

0.26 

3万元/年匡算经费

风险双控

64.00 

1.09 

2022-2025年,每年16

应急救灾

应急设备

50.00 

0.85 

购置及维护费每年按10万元匡算

应急工程

250.00 

4.27 

每年按50万元匡算,具体费用根据年度应急工程实施情况拨付

宣传培训

应急演练

22.00 

0.38 

每个隐患点按0.1万元/年匡算费

宣传培训

65.00 

1.11 

包括科普宣传材料与制作、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应急演练相等关费用

技术支撑

260.00 

4.44 

驻县指导站服务费

管理体系建设

103.00 

1.76 

监测员设备购置费、工作经费

合计

5853.33 

100.00 

 

 

(二)防治资金来源

防治资金主要来源为省、州、县(市)资金组成,具体来源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2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117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地质灾害监测员和监测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云国土资【201428号)以及《云南省资源厅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云自然资2021437 号)有文件支撑的明确资金来源的有15万风险普查、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技术支撑、规划编制,省级资金343.8万元,州县级资金185.2万元。为省与省以下共同财政事权,由省与省以下共同承担支出责任,但未明确筹措资金比例的为5324.33万元

具体资金筹措情况如下:

1、基础性调查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大型地质灾害治理及避灾搬迁、突发重大地质灾害应急等费用,以争取国家、省专项经费财政支出为主,州、县(市)级财政配套支出为辅。争取中央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资金,争取云南省设立的专项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支持。本次规划涉及的县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经费全部来源于省及以上资金,州级地质灾害风险普查编制费用由州一级自筹。

2、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群测群防、管理体系建设、气象风险预警、应急救灾、宣传培训相关经费为省与省以下共同财政事权,由省与省以下共同承担支出

3、技术支撑经费州级全部由省本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解决,县(市)级由省级承担50%,县(市)级承担50%

4、法制化建设由州级全部承担。

5、规划编制费用全部由州、县(市)级自行承担。

6、本次规划的地质灾害指主要由不可预见或者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引发的或受目前技术水平所限难以查明和预见的地质灾害,且危害、威胁对象主要为城乡居民。因工程建设、采矿等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

7、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等工程项目,按出资比例享受治理成果。

、需要说明的问题

1、《规划》由规划文本、附表、附件及规划附图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规划编制说明两部分。

2、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全县已有的灾害点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和补充。

3、勐海县规划治理的隐患点以滑坡为主,险情等级以小型为主,一旦治理资金落实,治理工程到位,防治目标百分比就相对较高。通过对本《规划》措施的实施,到2025年末受现有地质灾害威胁的资产减少30%、人口减少25%,可以基本达到使受威胁人口及资产在规划起始数据的基础上再减少30%的目标。

4、本次规划期内拟对1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

5、经费匡算按工程治理、搬迁避让、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救灾、宣传培训、技术支撑、管理体系建设以及规划编制进行细分,每一分项措施中再进行细化。

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文字报告.docx勐海县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附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