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通知公告

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作者 :勐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来源 :勐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6-29

 

 

 

 

西双版纳渔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6月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

1.1项目基本情况 1

1.2项目依据 2

1.3 基本成果 3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4

2.1 项目建设背景 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1

3.1 区域概况 11

3.2 综合评价 12

第四章 尾水治理工艺方案 13

4.1 尾水治理模式 13

4.2 尾水治理原理 13

4.3尾水治理方案 13

第五章 建设方案及总平面布置 15

5.1 规划设计 15

5.2工程建设 16

5.3总平面布置 16

第六章 尾水治理设施建设、池塘设施标准化改造及配套程.....17

6.1 建筑设计 17

6.2 结构设计 17

6.3 道路设计 18

6.4 清淤工程 19

6.5 尾水治理工程 20

6.6 设备选型 20

第七章 项目总概算及资金筹措 21

7.1编制依据 21

7.2投资估算范围 21

7.3工程投资估算与筹措 21

第八章 实施进度 23

8.1 建设工期 23

第九章 项目实施与运行管理 24

9.1 项目组织机构的组成 24

9.2 项目管理措施 24

9.3 计划管理 25

9.4 资金管理 25

9.5 质量管理 25

9.6 绩效目标 26

第十章 环境保护 27

10.1 环境保护标准 27

10.2 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27

10.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27

10.4 项目建设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28

10.5 环境保护措施 29

10.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

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和劳动卫生 32

11.1 编制依据 32

11.2 建设期间各种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32

11.3 消防措施 35

第十二章 节能 37

12.1 节能标准及规范 37

12.2 节能概况 37

12.3 节能、节水的原则和要求 37

12.4 能耗分析 38

12.5 节能措施 38

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和社会风险影响评价 40

13.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40

13.2风险分析 41

第十四章 保障措施 43

14.1项目组织管理 43

14.2财务管理 43

14.3项目实施单位保障体系 43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45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

1.1.2建设地点

勐海县勐遮镇勐遮村委会曼吕村

1.1.3建设单位

西双版纳渔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1.4责 任 人

杨世杰

1.1.5建设时间

2023年1—2023年10

1.1.6建设地址

西双版纳渔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勐海县勐遮镇勐遮村委会曼吕村)

1.1.7主要养殖品种

淡水养殖 (罗非鱼、鲤鱼、草鱼等水产品)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260.85万元,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申请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1260.8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378.00万元,占总投资的29.98%;企业自筹882.85万元,占总投资的70.02%。

1.1.9建设规模及内容

1、池塘改造建设830亩,其中包括:(1)池塘整形500亩;(2)池塘清淤800亩;(3)池塘护坡400亩;(4)生产道路建设25000㎡;(5)进排水沟渠建设2000米;(6)尾水处理系统1项;(7)电力系统1项。

2、设备购置:风送投料机20台;投料机40台;增氧机200台;干式变压器2台。

3、尾水治理项目建设,建立沉淀池拦水坝、生态滚水过滤坝、渗透过滤坝三坝,同时配备隔离分离网水质检测等设施设备

1.2项目依据

1“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

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3、《“十四五”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设规划》

4、《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发布 2022 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

5、《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 (2022 年) 》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6、《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8《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管理细则 (试行) 》                          9、《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规定》(2017 年农业部令第 8 号修订)

10、《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SC/T9101—20007)

11、其他相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相关的行业标准或行业 规范见本报告相关章节及专业 

1.3 基本成果

本项目养殖塘面积830亩,养殖品种主要以罗非鱼为主,兼顾鲤鱼、草鱼等淡水鱼,年产量以罗非鱼为例亩产量约1500公斤,年产量约1245吨,生产模式采取“稻渔轮作”种养销一体化的高效养殖运营模式“统一管理、 统一供料、统一防疫、集中饲养、集中核算”的生产经营模式

本项目的建设,将实现公司水产标准化养殖,助力勐遮镇实现养殖、捕捞、加工、增殖、休闲五大产业绿色发展、规范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渔业全面升级,渔民全面发展,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和地方渔业产业发展规划,能够有效解决养殖环境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采用的尾水处理工艺环保、科学,采用的建设方案合理可行,通过合理的规划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达到节约投资的目的,通过合理的建设期限能体现最大的经济价值,故本项目的实施必要且可行。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3年中央农业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云财农〔202377号)文件精神,通过对勐海县水产养殖企业遴选,确定西双版纳渔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符合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需求,公司制定《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并负责实施。

2.1.1 项目区基本情况

勐遮镇地处勐海县中部偏西距县城22公里,是西双版纳州第一大坝,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特点,具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勐遮镇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高品质水产养殖的最佳地。近年来,在州、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镇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全力推进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抓好交通、能源、通讯、生态四大基础设施建设,开创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边疆稳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2.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西双版纳渔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注册资金600万元,法人代表杨世杰。是一家集稻鱼轮作种养、产品研发、精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开发企业。公司内设勐海渔益农业专业合作社及渔益罗非鱼加工厂。

公司现有员工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2人,为公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与省农大、各级水产站开展产学研合作,拥有先进的科研技术和高端的人才配置,产业发展实力强。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人类第六大食品”“21世纪之鱼”的罗非鱼“一条鱼价值工程”,全力打造西双版纳特色“南峤鲷鱼”品牌,积极实施横向扩张、纵向延伸和区域化配套开发策略,现已形成种苗扩繁、稻鱼轮作、水产加工、国内外贸易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

公司种养基地1530亩,通过了农业GAP认证,采用“西双版纳热区稻渔轮作综合种养高效模式”,发展带动农户1680户建设“稻鱼轮作”基地4000多亩。

公司水产品加工厂占地25亩,引进国家最先进的水产加工技术和设备,年产水产品6000吨以上,是西双版纳一家具有SC资质且具最大规模的水产品加工厂,也是云南省罗非鱼加工技术较先进的企业。

公司现主要产品包括:优质大米“昭粳13”、鲜活“南峤鲷鱼”牌罗非鱼及鱼片、秘制香辣鱼等深加工产品,已在云南省各州市水产市场、上海盒马生鲜,山姆大型超市合作,并扩展到上海市、贵州省、河南省等城市。

公司基地已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绿色食品牌州级产业基地”、“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云南农业大学成果转化基地”、“西双版纳州农业龙头企业”,荣获2021全国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粳米组)生态优质奖、勐遮镇第一届香米农耕文化节金奖。公司“稻渔轮作”技术荣获“云南省、版纳州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申请了六项实用新型发专利,注册“渔益农业”“罗非渔夫”商标。

2.1.3政策背景

“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中提到,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稳住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基本盘,推进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和融合发展,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到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坚持数量质量并重的渔业发展基本原则,并把满足水产品供给,明确定位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同时,指出了渔业兼具生态修复、对外合作等多重功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 明等重大战略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在共建“一带一路”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任务中的服务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并支持种业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通过完善保种、育种、扩繁、防疫等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体化领军企业。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提到,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完善重要养殖水域滩涂保护制度,严格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制度,保持可养水域面积总体稳定,到2025年水产品年产量达到6900万吨。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在水产养殖主产区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在水产保障工程中,实施水产健康养殖提升行动,创建一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 大行动”的通知》中,在明确目标任务中提到:

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各地要依据资源禀赋,加快推进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因地制宜试验推广陆基设施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 、海上设施化养殖 (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等) 、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等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加快推进先进技术模式的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

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推广池塘底排污等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综合物理 (自然沉淀、微滤机过滤等) 、化学 (臭氧等杀菌消毒、化学药品处理等) 、生物 (放养滤食性鱼类、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微生物净化处理等) 等技术集成熟化和改进提升,研究制定标准规范。

综上所述,本项目为鱼类淡水养殖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工程,完全符合以上国家政策背景。

2.1.4产业发展背景

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2018年的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 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8%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

“十三五”期间,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持续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质量效益竞争力明显提升,渔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水产品总产量稳定在6500万吨左右,养捕比例由“十二五”末的74∶26提高到80∶20,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基本建立,新兴养殖空间持续拓展,累计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61个、示范场5778个。渔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50%,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0%。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依然保持了水产品稳定供应,为“菜篮子”产品稳价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5年,水产品总产量预计达到6900万吨,渔业产值达到 15000亿元,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54%,渔民收入明显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培育一批水产新品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80%。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现状和存在问题

1、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工业化程度低,缺乏大型农场和综合性渔业集团公司等 “龙头企业”,中国的水产品品牌的创建、质量安全控制、产品深加工以及包装设计等环节都相对缓慢,这严重影响了流通、加工以及对外贸易等后续行业的发展。因此,加入WTO 后,中国水产品正面临国内市场上优质低价水产品占比较大,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2019年国家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19年全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方案》,水产养殖坚持“生态优先”,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按照省、州、县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努力践行现代养殖业发展新理念,为本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率先实践。

2、水污染较重

水产养殖业资源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工农业的发展等对水资源产生很大影响,这些产业在水产养殖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工业污水对水资源却造成了一定污染。废水在各种条件下流入河流和湖泊,导致对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部分湖泊的污染状况也在不断加剧,阻碍了水生植物养殖业的发展。

2.2.2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落实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体现

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设施建设,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职责,落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推动养殖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养殖水产品追溯体系,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保证水产品安全。

2、项目建设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设施建设,治理养殖尾水,养殖水域改善和科技成果转换,把传统的粗养模式逐步改变成设施化渔业,精品化养殖。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为百姓提供优质、安全、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又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丽景色。

3、项目建设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鱼类标准化养殖基地市场管理,保护生产、消

费者合法权利,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绿色、安全食品的保障供应能

够满足地方市场及国内外游客需求,从而拉动旅游业发展。 

4、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越来越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绿色、安全产品供不应求关系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想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企业技改、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势在必行,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区域概况

3.1.1项目建设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为:西双版纳渔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勐海县勐遮镇勐遮村委会曼吕村),距勐海县城22公里,距勐遮镇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3.1.2自然条件

勐遮镇地处勐海县西南方向,北纬21°50′35.34′′,东经100°23′3.01′′,东邻勐海镇,东南连勐混镇,南与打洛镇交界,西与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相接,北依勐满镇。距县城22公里,距州府勐海72公里,全镇国土面积462平方千米。勐遮镇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受来自勐加拉湾的潮湿气候和干暖的西风支急流的季节交替和控制,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8.4℃,平均最高温26.1℃,最低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雨量1201.9毫米,雾日约100天,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日照时数1980-2330小时。冬春少雨,夏秋多雨。

3.1.3基础设施及条件

1、供水条件

生活用水为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居民用水;生产用水为勐邦水库提供的原水,水量充足,可保证本生产用水的需要。

2、排水条件

项目在每个养殖池塘内设置生产环型排水沟,池塘养殖换水过程

排水时主闸门开启,利用池塘水面与排水沟水面的压力差,将池塘内的尾水通过环型排水沟汇集至沉淀池。

3、供电条件

勐海县电力公司勐遮变电所供电,供、用电间距1公里。

4、通讯条件

项目建设地已有通讯线路,可以直接入网。

5、交通条件

项目建设地距勐海县72公里,距勐海县22公里,距勐混镇2公里,全为涟源沥青路,交通便利。

6、施工条件

项目建设地平坦宽敞,交通方便,各种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堆放极为方便,有利用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供水、供电、施工等外部配套条件基本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第四章 尾水治理工艺方案

4.1 尾水治理模式

本项目通过建立沉淀池拦水坝、生态滚水过滤坝、渗透过滤坝三坝设计,同时配备隔离分离网水质检测等设施设备,沉淀池拦水坝种植金鱼藻配螺狮;生态滚水过滤坝投放青鱼、鲢鳙,配水质监测设备等。

4.2 尾水治理原理

主要采用物理处理,生产尾水排入处理池中,经过人工种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不但为微生物的附着、栖、繁殖提供了场所,而且还能形成有机物生物群落,促进微生物的代谢,降解有机态氮、磷和非溶解性氮、磷,继续被植物体收利用,从而起到净化的水质作用。处理池中投放适当的螺狮、青鱼、鳙鱼等,并配备水质监测设备,通过滤食浮游生物将其转化利用,从而起到水质净化,最终使养殖尾水达到排放标准后进入环形沟进行排放。

4.3尾水治理方案

4.3.2三坝过滤处理设计

1、沉淀池拦水坝

沉淀池面积占尾水治理区总面积30%-45%左右。沉淀池用于尾水的初步沉淀处理。尾水进入沉淀池后,滞留一定时间,在沉淀池内设置“之”字型、“非”字型等挡水设施,使水体中悬浮物沉淀至池底,池深达到2.5-3m。同时在沉淀池边种植挺水植物,池中架设植物浮床,覆盖面积占沉淀池面积的50%以上,以吸收利用水体中可能残留的大量营养元素,适量放养螺蛳。

2生态滚水过滤坝

生态滚水过滤坝采用塘底加固、砖混结构围成。连接沉淀池与渗透过滤坝,并起到一起区域分割作用。过滤坝用空心砖搭建外部墙体,空心砖孔洞方向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坝体中填充大小不一的滤料,滤料选择火山石、陶粒、碎石、棕片和活性炭等,进一步滤去水体中悬浮物。过滤坝宽度不小于2米,长度不小于5米,坝前应设置细网材质挡网,用以拦截落叶等漂浮物。

3渗透过滤坝

渗透过滤坝通过种植沉水金鱼藻水生植物覆盖面积80%以上,以继续吸收利用水体中残留的氮磷等营养盐,放养少量青鱼、鲢鳙鱼螺蛳滤食性水生动物,以滤食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并配备配水质监测设备,通过对池水的pH、余氯、O3、ORP等探头对相应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值发送给水质监测/控制仪,由水质监测/控制仪实现自动报警、显示、调整、控制相关设备实现水质维护。

第五章  建设方案及总平面布置

5.1 规划设计

5.1.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2015 年修订)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 (11112—11812)

6、 甲方提供 1:5000 地形图及相关资料

7、其他相关行业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等

5.1.2 设计原则

1、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尊重现状、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地形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

3、合理进行功能布局,分区明确,交通组织流畅;

4、建筑简洁适用,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并与周边景区建筑协调。

5、在满足国家现有设计规范及体现西双版纳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适用、经济、美观。

5.1.3 总平面设计

项目养殖塘830亩,生产道路成环状围绕养殖塘布置,道路与池塘之间留有缓坡。

5.1.4 竖向规划

竖向设计地坪标高,根据场地自然场面标高确定,并尽量减少土

方工程量,生产道路控制3%-5%之间地放坡,方便雨水自动排入池塘。

5.2工程建设

1、池塘改造建设830亩,其中包括:(1)池塘整形500亩;(2)池塘清淤800亩;(3)池塘护坡400亩;(4)生产道路建设25000㎡;(5)进排水沟渠建设2000米;(6)尾水处理系统1项;(7)电力系统1项。

2、设备购置。

3、尾水治理项目建设。

5.3总平面布置

5.3.1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

1)池塘整形:500亩:挖一般土方挖土深度2m,挖土63200立方。

2)池塘清淤:800亩:挖淤泥、流砂挖掘深度1.5m,清淤泥、流砂115717.5立方。 

3)池塘护坡:400亩:挖一般土方深挖土度2m,挖出土方为25000立方;挖沟槽土方,挖出土方为10750立方,原土回填。

4)生产道路建设25000㎡:挖一般土方,工程量12500立方,挖土深度2m路床(槽)整形25000平方,碎石厚度20厘米,工程量25000平方。

5)进排水沟渠建设2000米:挖沟槽土方深挖土度2m,工程量30000立方;电缆沟、地沟105米,排水沟,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工程量83.04立方。

6)尾水处理1项:沉淀池改造,工程量5800平方;生物接触氧化池改造:5100平方,过滤坝修建9平方;人工生态湿地设施,工程量4800平方;钢架全采钢板机10平方;增加氧泵打氧机2套;尾水沟渠修复90米,安装塑料管DN110150米。

7)电力系统1项。

5.3.2设备购置:

风送投料机20台;投料机40台;增氧机200台;干式变压器2台。

5.3.3尾水治理:

建立沉淀池拦水坝、生态滚水过滤坝、渗透过滤坝三坝,同时配备隔离分离网水质检测等设施设备

第六章 尾水治理设施建设、池塘设施标准化改造及配套工程

6.1 建筑设计

6.1.1 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标准》GB50352-2019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 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18 版)

4、《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

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6、《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

7、《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10)

8、《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53∕T-39-2011)

9、《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

10、国家现行其他相关法规、规范。

11、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委托条件。

6.1.2 设计方案

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与空间设计平立面方案满足储存条件即可。

6.1.3 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考虑到生产需要,有推车出入,故不设台阶,采用缓坡。

6.2 结构设计

6.2.1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8)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建质 2016 版)

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5)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2016 版

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7)

9、《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11、国家现行其他相关法规、规范。

6.2.2 主要材料

1、混凝土:基础及地梁为 C25,基础垫层 C15。

2、钢筋:Φ-HRB235钢材: Q345

6.3 道路设计

6.3.1 设计依据

1.《城鎮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 2012;             

2.《城镇道路 I 程施工与质 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4.《云南省山地城镇道路工程设计导则》;              

5.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1224-2017;

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建质 2013957 号;

6.3.2 道路平纵断面设计

1、道路平面设计

本项目中涉及的道路,平面线形主要依据鱼塘外围形状布置,道路走向与鱼塘保持大体不变。

2、道路纵断面设计

①设计道路与在建道路 (或已设计道路) 标高进行衔接,坡向和坡度基本遵从于现状。

②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尽可能使道路纵坡均衡、周边待开发场地填挖方数量较小,并与现状地形地物协调一致,道路设计 标高与片区周围现状标高顺畅衔接,有利于近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③综合考虑道路排水等因素,优化道路纵坡设计,以减少设计实施阶段可预见的道路工程量。设计道路标高的取定尽可能 在保证道路纵坡满足技术要求的同时,使道路及场地填挖方数量较小。雨水就近排入池塘。

设计道路纵断面线形应结合现状标高、交通需求,统一考虑,力求平顺,尽量减少波浪形起伏,保证行车的平顺、迅速、舒适。 而道路高程及纵坡设置应满足控制因素要求,适应所处的自然条件,同时应满足防洪、排水要求。设计中,尽量避免大挖大填,降低投资费用。

3、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方案

由于本次道路主要为生产道路,故路面设计拟采用素土夯实后铺设200mm 厚砂石+400mm 厚毛石路面。路宽3米。

6.4 清淤工程

6.4.1 具体做法

采取机械清淤换填方案。先利用污水泵将大部分基坑积水抽完后,

再在淤泥部分挖一个 2m*2m*2m的积水坑,将四周的水浸至积水坑中再用污水泵抽 干。待水基本排干不影响清淤后,用机械清除淤泥再采用运输车将淤泥运至甲方指定弃土点弃倒。然后用经检测符合回填要求的 土壤进行分层压实回填,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部位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6.4.2清淤施工措施

1、进行现场勘察,查看现场水文地质情况,选择、准备好合适的材料、机械;

2、根据实际情况,定出清淤范围;

3、挖积水坑再利用污水泵抽排水或者利用水利施工的河道排水;

4、淤泥弃置于业主指定弃土点;

5、清完后,用适合回填的土方进行换填。

6.5 尾水治理工程

本项目尾水治理措施采用建立沉淀池拦水坝、生态滚水过滤坝、渗透过滤坝三坝,同时配备隔离分离网水质检测等设施设备在沉淀池拦水坝内清除水葫芦,种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生态滚水过滤坝种植沉水金鱼藻,搭配放养鲢鳙鱼、青鱼、螺蛳等环境友好型水生动物;配备水质监测/控制仪实现自动报警、显示、调整控制相关设备实现水质维护。

6.6 设备选型

设备主要用于池塘养殖投入,风送投料机20台;投料机40台;增氧机200台;干式变压器2台。 

第七章 项目总概算及资金筹措

7.1编制依据

1、《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标准(2020版)》

2、《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及机械仪器仪表台班费用定额》(DBJ53/T-58-2020)

3、《云南省建筑工程计价标准》(DBJ53/T-61-2020)

4、《云南省通用安装工程计价标准》(DB53763-2020)

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6、建筑材料价格:20231月份《西双版纳地区建设材料价格信息》勐海价加运至施工现场运费计算

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本工程文件及现场调查。

7.2投资估算范围

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设备安装费、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

7.3工程投资估算与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1260.8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378.00万元;企业自筹882.85万元。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总估算明细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单位

 

数量

 

单价

(元)

金额

(万元)

补助

资金

(万元)

自筹

资金

(万元)

工程建设

 

 

 

 

1155.96

378.00

777.96

1、

池塘改造土建

 

 

 

 

1037.56

378.00

659.56

(1)

池塘整形

改造

500

3964.6

198.23

198.23

0

(2)

池塘清淤

改造

800

3823

325.68

0

325.68

(3)

池塘护坡

改造

400

2803.75

112.15

101.64

10.51

(4)

生产道路建设

新建

25000

64.784

161.96

0

161.96

(5)

进排水沟渠建设

新建

2000

615.35

123.07

0

123.07

(6)

尾水处理系统

改造

 

 

52265

78.13

78.13

0

(7)

电力系统建设

新建

3

120590

38.34

0

38.34

2、

设备购置费

 

 

262

 

118.40

0

118.40

(10)

风送投料机

新建

20

15500

31.00

0

31.00

(11)

投料机

新建

40

1600

6.40

0

6.40

(12)

增氧机

新建

200

2500

50.00

0

50.00

(13)

干式变压器

新建

2

155000

31.00

0

31.00

其他费用

 

 

 

 

68.17

0

68.17

1、

建设管理费

 

 

 

 

28.73

0

28.73

2、

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

 

 

 

 

3.32

0

3.32

3、

工程勘察设计费

 

 

 

 

27.21

0

27.21

4、

造价咨询费

 

 

 

 

8.91

0

8.91

预备费

 

 

 

 

36.72

0

36.72

项目总投资

 

 

 

 

1260.85

378.00

882.85


第八章
实施进度

8.1 建设工期

预计202310月全面建成投产,各期实施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20231月实施方案编制

20231月-10月项目建设

202310月项目验收及投入使用

各期实施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项目建设工期计划表

 

计划期数

开发时期

开发建设内容

已完成的项目

2023年1-2

1.前期的项目地形勘察,规划设计等。

2.项目建设地清表处理。

3.实施方案编写。

4.完善项目申报等手续。

近期发展

2023年3月至

2023年10

1. 项目建设。

2. 项目验收及投入使用。

 

项目建设进度各阶段允许有交叉,根据实际情况

第九章 项目实施与运行管理

9.1 项目组织机构的组成

本工程项目的实施,组织管理实行的是“项目负责人制”、 “工程监理制”、“质量管理责任制”和“合同管理制” ,以此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达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建设单位实行项目法人制,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实现预期效益。其具体职责是:

1、根据批准下达的投资计划和初步设计方案进行搞好项目施工图设计,拟定施工方案和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进行发包时一 定要承包给有资质及施工能力的施工单位,并报相关领导审核。

2、支持和配合工程监理部做好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的监督 和管理,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果断的作出处理,确保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争创优良工程。

3、组织好施工情况,工程进度资料的收集整理,并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编报工程月报表,组织 (或上报申请) 工程交工验收,汇编完成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报请建设单位竣工验收。

9.2 项目管理措施

为加强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工期、成本及安全,拟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设计阶段: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和国家批准的建设

标准;采用标准化设计和地方文化设计,积极推广应用“可靠性设计

方法”、“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等现代设计方法;注意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节省建设资金,在切实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同时,千方百计的节约投资、节约各种资源,缩短建设工期;积极采用技术上更加先进、经济上更加合理的新结构、新材料。

2、项目实施: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并实施工程监督,实行监理制,以控制工程投资、工期和质量。

3、竣工验收:项目按批准的设计建成后,施工单位编制完成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报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审核,并报业主方审计。

4、项目建成运行:由业主方组织相关机构对项目质量、投资、效益、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9.3 计划管理

项目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设计组织实施,严禁随意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和规模,如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建设地点或规模,  要按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逐级报批。编制实施方案和施工设计要认真调查研究,做到内容详实,有较强的操作性。

9.4 资金管理

本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云南省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  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建设单位按工程进度拨款给施工方,要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工程竣工要附县级以上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

9.5 质量管理

项目选择重合同、讲信誉,设备、技术力量较强,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的施工任务。本次建设内容要在勐海县农业局的直接领导下,选派具备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担任工程监理工作,要通过签定《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及分包合同,进一步明确工程建设内容、质量要求,工期、工程投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的处理等内容,通过严格合同管理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要与监理人员密切配合,严把工程质量关。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写出验收申请,由建设单位协同质检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9.6 绩效目标

项目建设后,通过对养殖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并配套建设尾水综合治理设施设备,尾水处理后养殖尾示循环利用、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实时监测水中的溶氧、水温、PH等指标,远程智能控制增氧机、投饵机、进排水等设备的启停,智能报警。有效防范养殖风险,降低损失。因地制宜发展各种淡水鱼的养殖、生产,满足水产品消费及加工出口需求,做大做强淡水鱼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

指标值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

830亩

质量指标

池塘平均深度

1.5米

时效指标

完成及时率

= 

100%

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

产值提高比率

5%

生态效益

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率

98%

可持续影响指标

生产能力提升持续时间

3年

满意度

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

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

90%


第十章
环境保护

10.1 环境保护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 ;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7、《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87— 1996) ;

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523-2011) ;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 号);

11、《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几点意见》 (国环[1993]015 号);

12、《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 105 号) 。

10.2 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水土流失是众多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自然灾害,工程区域可顺利完成“三通一平”,根据《云南省土壤侵蚀图》 及现场踏勘分析,工程区域水土流失强度为轻微度。

10.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0.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区位于勐遮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功能区划分的要求,参照空气监测统计资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均未超过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10.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资料,水质类别可达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10.3.3声环境质量现状

该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声环境质量良好。

10.3.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整个项目占地范围内动物以鸟类、小型啮齿类为主,无其他野生动物分布,也无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动物分布。项目占地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及生态红线等环境敏感区。

10.4 项目建设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0.4.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废水:施工期排放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过程

中产生的工程废水。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BOD5、磷酸盐、 CODcr、SS、动植物油、悬浮物。废气:施工期的废气污染物主 要为施工时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产生的烟气及运输机械产生的尾气,均为无组织、不连续排放。

噪声:施工期所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声源强度约为 75~100dB (A) 。施工期间,土石方开挖、施工机械运行及施工材料运输均会 产生较高强度的噪声,土石方开挖强度超过 90dB(A),大型原材料加工机械如筛分、混凝土拌和等声源强度超过 100 dB(A),大型运输机械噪声源声级多在 85dB(A)以上。运输噪声为不连续性 噪声,施工场地及材料加工场地噪声为连续噪声。

固体废弃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废料等施工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0.4.2 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水:施工用水及日常生活污水。

2、废气:主要为汽车尾气,其中含有 CH、NO2、CO 等少量污染物。

3、固体废弃物:项目运营主要固体废弃物为生活、生产固体废弃物。

10.5 环境保护措施

10.5.1 环境影响分析

在建设期,短期内会使区域环境质量下降,但大部分影响是局部的、可逆的,施工结束后,施工期污染影响也随施工结束逐渐消除或清除。

10.5.2 减少施工期对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施工中

的扬尘和粉尘的产生,如在施工作业面上采用湿法作业,同时对建筑

垃圾进行统一的收集、堆放,在容易扬尘的施工建筑垃圾堆放现场采

用织物进行遮盖防尘等,将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工程建设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建设方委托施工方进行清理、运输到勐遮镇指定的倾倒场地,并负责按规定进行垃圾处理。

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残蔬,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环卫部门定期清理,残蔬可能存在的量比较大,需注意要及时处理,放置久了会腐烂发臭,本项目建有残蔬处理池,可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在施工期按有关部门规定合理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将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械集中在白天施工,文明施工,采取降噪措施把影响减至最小程度,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求,禁止高噪声设备在夜间22:00至凌晨8:00施工。

在施工中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做到及时分层整实压紧浮土,土方、原料尽量避免过高堆放,采取洒水降尘。

料场及取、弃土场地的选址,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并征得当地管理部门的同意。取、弃土场地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应妥善处理好场地,在完工前进行清理、覆土、覆被,本项目弃土可就近回填二期用地低洼处,不得回填建筑垃圾。

10.5.3 项目运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通过大量的室外绿化来净化周围的空气。

2、固体废弃物:对产生的生活、生产垃圾应实施规范化管理,

根据环保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对可以利用的 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

3、废水:主体工程设计中必须设置雨污分流系统,雨水经排水沟

(管) 排入地表水体,生活污水先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初步降解处理后,多余污水溢流入排污管网,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10.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轻微的水土流失和地下水污染。

2、本项目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大多属于常规污染物,有成熟和适用的处理工艺技术,环境保护设施齐全,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地处理,基本不会造成非人为的环境影响。

3、在采用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本项目最终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空气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范围是有限的,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环保标准允许的限制内,不会降低现有环境的使用功能。

4、项目建成后应加强对污水和废弃物收集、运送、处置以及监督管理工作,防止人为地造成环境污染。

5、该建设项目对环境较影响,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和劳动卫生

11.1 编制依据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布的《关于生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检查的暂行规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本项目投产后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设计采用的安全卫生标准如下:

《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2018 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消防安全标志》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定》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 393 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 年 12 月 1 日)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除依据以上法规外,还须遵守云南省及西双版纳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

11.2 建设期间各种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本工程在建设期间应对各类危害因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尽量减轻对劳动施工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

1、防高温伤害

由于本项目施工时间较长,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劳动安全,夏季

作业时应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工作的场所,应加强通风和降温防

暑措施。

2、防高空落物

高空坠物伤人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危险源之一。其特点为作用的时间长,过程长。伤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操作层施工人员 (具体操作者) 的安全意识不强,或未按

照操作规程,导致高空坠物;

(2) 安全防护用品的过期使用或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导致钢

管、砖块等高空坠落,以及使用不当导致高空坠物;

(3) 脚手架由于搭设拆除或操作不当、防护不当导致架体失稳,

造成高空坠物;

(4) 模板工程无施工方案或支撑拉接不牢导致支撑失稳,造成

高空坠物;

(5) 高处作业的防护不当,造成高空坠物;

3、防有毒有害粉尘、气体项目施工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

(1)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环节:

施工开挖:建筑物的基础开挖,地基处理,土地平整等。开挖的土方堆放如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运输、装卸、仓库储存方式不当,可能造成泄漏,产生扬尘和大气污染;混凝土的拌和加工会产生扬尘、粉尘;施工所需建筑材料数量较大,施工将增加车流量,加之建筑砂石、土、水泥等泄漏,会增加路面起尘量。

(2)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施工期间燃油机械和车辆会

产生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物微粒、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等。另外,施工中建筑材料运输会增加汽车尾气排放。

4、防治噪音

噪声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听力损伤,干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并使人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5、防人员高空坠落

在施工场地内外的坑、洞、沟道,均应设有活动盖板或加装防护栏,脚手架上要设置安全防护网,并且高空作业地面应尽量采用防滑材料,要扎安全带、戴安全帽,施工人员应穿防滑材质的鞋,严禁穿拖鞋进行施工作业。

6、防机械伤害

为防止施工人员在钢筋棚、木工棚等场地操作中的“机伤”。 在各种传动设备均设有机旁“事故停机”按钮,皮带轮、齿轮、飞轮等传动件均设防护罩;为保障安全施工,在易发生“机伤”处及开关、按钮箱处设安全标志,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并且要加强对具体操作工人的操作技术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操作人员能较快熟悉机械的性能,有效避免因操作过失引起的机械伤害。

7、防电伤

为防电伤,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以及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均采取接地保护;为防止误操作,在控制回路设计中设置相应的电气联锁以及必要的机械连锁。并选用带五防的高压开关柜。使用移动电动工具者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金属外壳必须接地保护或接零保护,现场临时用电,电箱要保持完好无损,损伤的电气元器件必须及时更换,现场临时电源线应采用橡皮电缆线,禁止使用塑料花线,禁止使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照明动力要分开,并有二级保护,用电设备一机一闸,严禁乱接乱拖,一闸多机。

8、防雷电

防雷电设施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设计。建筑工作区内建构筑物防雷接地根据国家规程、规范设计,各种接地方式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 10kV 供配电系统采用接地保护。

9、防火

施工现场的可燃物质较多,如木工棚内建筑材料、电焊的火焰及高温铁渣、雷击放电等,因而施工现场失火的危险性是很大的。在设计中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18年修订版的有关规定。

11.3 消防措施

11.3.1 编制原则

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规范进行,必须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11.3.2 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018 年修订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  (GB50140-2005)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2017)

11.3.3 消防措施

消防要防患于未然,在加强消防意识教育的同时,要完善和保障

各项消防措施。

1、室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的有关规定,配置灭火器。

2、各建筑物均按规范设置门的宽度及安全疏散距离。

第十二章 节能

12.1 节能标准及规范

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引起全社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从个人做起,从本单位做起,不乱扔一张纸,不随意浪费一滴水,不随意浪费一度电,企业要考虑经济利益与节能减排的辨证发展关系。节能减排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2.2 节能概况

本项目所在地勐海县在气候区属于夏热冬暖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遮阳、通风、防雨要求,以自然通风为主,建筑朝向等均要满足规范要求,室内环境通风、采光等本次设计已做考虑,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2.3 节能、节水的原则和要求

1、节能的原则和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本项目的建设方案设计要体现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方针,节能方案应符合相关建设标准、技术标准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的节能要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指标、设备的合理用能、其他能源单耗指标要以国内先进能耗水平或参照国际先进水平作为设计依据进行设计。

建筑节能是环境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规定设计阶段就开始能耗控制,在施工图阶段,设计必须进行认真的负荷计算,严格按标准进行节能设计。目前建筑节能的主要依据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 规定》(建设部令 143 号)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及其他措施、标准与规范。

2、节水的原则和要求

全面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规定,本项目的用水主要为道路浇洒,拟采用车辆移动浇洒,降低水的消耗量。

12.4 能耗分析

建筑节能涉及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彼此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的联动效应。就建筑物本身而言,可以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供能和用能系统和设备的能效比等评价建筑的节能性。该工程项目结合以上节能措施,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项目建成后主要耗用能源为道路浇洒用水、生产用房主要用以饲料、工具储存,单个面积小,不单独考虑供水。

12.5 节能措施

1、充分利用县政给水管网压力,用水直接由县政管网压力供给,节省水泵能耗。

2、采用节水型设备及卫生设备。选用优质管材和连接,供给水,减少渗漏;使用节水型设备和配件,减少用水量。

3、合理选择供水点,尽量减少水头损失。

4、加强原有供水点的管理,尽可能减少自来水漏跑现象。

5、加强管理,定期对各类设备、管道等进行检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浪费。

在保证项目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水、电使用环境符合设计功能的前提下,本项目如能坚持不懈地对上述环节采取各种有效 的节能措施,将会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能源的优化供 给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 50%的设计标准。

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和社会风险影响评价

13.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3.1.1 经济效益

标准化池塘改造830亩,亩均产1000公斤,产量达830吨,产值达954.50万元;项目建成后,池塘产量逐年提高,预计2023改造池塘每亩达到1200公斤产量达996吨,产值达1145.40万元。改造后比改造前每亩提高单产200斤,产量增加了166吨;产值增加了190.90万元;亩产值增加了2300,养殖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13.1.2 社会效益

1、改变养殖模式,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带来本地水产养殖户科学养殖观念创新;带来养殖户向高效养殖观念转变;从而实现广大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大提高;实现从根本上达到科技扶贫、项目脱贫,养殖致富,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大目标。

2、项目本身建设需要一定的劳动力,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与就业机会,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

3、有利于城镇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农村产业化的形成,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带动相关产业与社会发展产生的经济效益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片区的建设速度,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

5、通过此次建设,将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持续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将实现一体、和谐、共生的全新产业链协调发展,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促进。

 

13.1.3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池塘养殖水体得到了大辐改善,池塘面积增加,池塘深度增加0.6-0.8米。水面加宽、水位提高对水质的稳定及提高溶氧起到了一定帮助,提高了其抵旱涝灾害的能力,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渔业生产的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养殖经营,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优化生态健康养殖推广。

13.2风险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无民族矛盾、宗教问题;获得社会各方理解;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社会风险很小。

1、综合风险分析

依照综合风险评估图(下图)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逐项分析全面了解项目的风险因子,并确定各风险因子的控制点,通过加强对风险因子控制点管理强化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


2、风险的规避及早地发现或预测到这些风险并能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或缓和、减轻、控制这些风险。项目投资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该项目控制风险的方式包括三项措施:

1)通过加快进度来回避风险;

建设周期越长,项目建成以后的社会形势就越难预测。其次,建设周期越长,项目建成以后的政治形势也越难预测。所以回避项目投资风险的办法是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针对该项目,我们采取提高选址的速度、采用招投标的办法和建设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承包合同,以保证资金的充分供应,与建筑材料等物资供应商签订施工材料供应合同。这样即可能避免不必要因素的影响。

2)通过市场调查来降低风险;

通过市场调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获得的信息有关投资环境和投资项目的市场信息越多,作出的预测就越精确,从而能进行正确的科学的决策,包括投资项目的选择、区位的选择、时机的选择、融资的选择、招商的选择等等。这样就能把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较好地控制项目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3)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风险; 良好的项目管理是重要的保证。从投资开发来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是重点。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地减少经营费用、提高收益水平,进而降低并控制风险

第十四章 保障措施

    14.1项目组织管理

为确保项目目标如期完成,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项目建设协调小组。

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能是审议项目规划实施的具体内容;组织、检查、督促项目建设方案的实施与进展;协调项目建设中各方面的关系;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14.2财务管理

实行专帐、专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以及项目档案和日常事物工作。项目承担单位作好组织协调、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监测等工作。项目建设推行法人制,实行投资与收益挂钩。对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专账、专人管理制和用后审计制,严格按合同管好项目资金和有关工程设施设备,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4.3 项目实施单位保障体系

1、强化项目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勐海县农业局为监督机构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建立作协调配合机制,统筹协调项目建设和项目资金安排等有关工作。

2、加强项目检查验收制度。检查验收内容包括承建单位的方案编报、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方案实施、实施效果、日常管理等方面,保质保量按时完工,提高管理水平。

3、发挥纽带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在项目区培育、推广淡水养殖的相关知识,提高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和农村经营机制,开展社会化大生产,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成后企业增效,周边养殖户增收,能收到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市场动态、科技投入、资金落实、企业管理仍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建议项目实施单位要注重与科研部门的紧密合作,科学制定养殖技术方案;同时加强市场研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预测市场走势,把握好产品成本价与销售价两者的价差,审慎经营,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

综上所述,该项目具备了良好的建设条件,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项目可行。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给予立项支持,使项目早日开工,完成各项建设内容,造福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