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勐海县2010年农业生产运行情况预测分析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0-12-26

                         

 

勐海县2010年农业生产运行情况

预测分析

 

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确保了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总产值1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农业产值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林业产值1.53亿元,比上年增长4.8%;牧业产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9.2%;渔业产值0.76亿元,比上年增长8.6%。现就我县农业生产运行情况预测分析如下:

一、主要产业运行情况

(一)粮食方面

今年以来,与全省各地一样,我县同样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积极采取各种有效办法开展生产自救,认真抓好各项粮食增产措施,努力扩大复种面积,使我县的粮食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确保大灾之年勇夺丰收。据统计,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59万亩,比上年增长10.3%;总产量预计达1.6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5%,再创历史新高。

1.小春粮食作物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今年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1万亩,比上年增0.8万亩,增长35.4%;总产量达437万公斤,比上年增49万公斤,增长12.7%;单产140公斤,比上年减28公斤,下降16.8%。

2.大春粮食面积、总产量大幅增长。大春粮食播种面积达56万亩,比上年增4.7万亩,增长9.1%,总产量达16086万公斤,比上年增813万公斤,增长5.3%;综合平均单产287公斤,比上年减11公斤,下降3.5%。

今年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一是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具体表现为粮食价格上升较快,种粮效益明显,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复种面积不断扩大,如:全县双季晚稻面积达3.3万亩,比上年增2.6万亩。二是粮食增产措施得力,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粮食作物间套种示范等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实施,稳定了单产。三是国家扶持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连续性。今年共发放粮食直补金430万元、农资综合直补金1979万元、良种补贴金807万元,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种粮农户的信心。四是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大灾之后是病虫害频发时期,我县农科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蔓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甘蔗产量大幅增长

2010/2011年度榨季,甘蔗面积达17.7万亩,预计产量80万吨,比上年增长13.4%。甘蔗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甘蔗高产创建示范的进一步推广,以及下田面积增加、品种组合更趋合理等原因。

(三)云麻产业稳步推进

今年云麻面积2.7万亩,比上年增0.7万亩,增长36.2%;总产达1747吨(不含外县交售的52吨),比上年增610吨,增长53.6%;单产65公斤,比上年增8公斤,增长14%。表现出我县云麻种植技术日趋成熟,逐渐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                                   

(四)茶叶产量略减产值增加

今年茶叶采摘面积虽然有所扩大,但由于上半年干旱影响严重,产量预计比上年略减,预计可达1.21万吨,比上年减1.3%;预计产值可达1700万元,比上年增11%。

(五)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提高

预计全县肉类总产量10306吨,比上年增长5.5%;生猪年末存栏18.6万头,比上年增长0.9%,出栏10.7万头,比上年增长6.5%;家禽存栏104万只,比上年增长增长7.1%,出栏91万只,比上年增长28.6%;大牲畜存栏5.9万头,比上年下降5.3%,出栏 2.2万头,比下降9.5%。预计全县鱼类产量达8800吨,比上年增长7.2%。

(六)橡胶产量略增

今年橡胶开割时间虽然晚于上年,但由于开割面积的增加,预计产量比上年略增,达6900吨,比上年增长2.9%。

二、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虽然我县遭受了罕见的旱灾,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农业和农村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仍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低

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扶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县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但整体上仍然薄弱,面对今年的旱灾尤为明显。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由于农民经营耕地规模小,集约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成本较高,单位产出低,产品缺乏价格优势。

(三)农民收益受农资价格影响加大

农资价格居高不下,部分抵减了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收益,尽管粮食补贴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但同时化肥、农用柴油、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且部分出现上涨,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抵减了惠农政策给农民所带来的部分收益,直接影响了农业投入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能力。首先,要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其次,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完善市场体系,增强经营合力。二十一世纪是质量与品牌竞争的时代,要全面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积极开拓市场,打通销货的“绿色通道”,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全面实施的原则,加强规范管理。如:我县的优质稻“502”、“201”等,应大力宣传其生态优势、产品优势和文化优势,增强经营合力,提高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