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03 【我们的2024】数说2024年政务服务这一年
- 2025-01-17 2024年12月政务局三中心办件数
- 2025-01-10 勐海县勐往乡:“高效办成一件事” 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 2024-12-30 保密宣传海报
- 2024-12-23 互学互鉴补短板 学以致用促提升
- 2024-12-16 2024年11月政务局三中心办件数
- 2024-12-09 “您有一份通知书,请签收” 勐海县顺利完成全州首份中标通知书在线发放
- 2024-12-02 勐海县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开放日”活动
- 2024-11-25 2024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您,一起来建言献策!
- 2024-11-18 2024年10月政务局三中心办件数
-
当前位置: 勐海县人民政府>>勐海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窗口>>工作动态>>
【西双版纳经验】勐海县西定乡创新“4433”模式 打造“足不出乡”办政务品牌
来源 :勐海县西定乡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10-21
【西双版纳经验】勐海县西定乡创新“4433”模式 打造“足不出乡”办政务品牌
近年来,勐海县西定乡聚焦群众办事需求,将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作为政务服务“三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创新实施“4433”模式,升级打造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圈,全乡办理事项平均时间大幅度缩短,“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达100%,即办事项占比达43.1%、“不见面”事项15项,减少申请材料19份、审批环节2个,切实畅通服务群众“最后百米”,实现政务服务“进一门、到一窗、盖一章、办所有事”,村公共服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四个优化”建阵地,让多门找变一站办。以“企业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优布局。高标准改造提升乡镇党群服务中心,以乡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在勐海县率先打造4个边境村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带动11个行政村规范建成便民服务站,推行“一村一码”,形成“1+4+11”的“两级一码”便民服务体系。优功能。积极开展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造提升,设置日常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办事等候区、党员服务区、帮办代办服务区等“5+X”便民服务功能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村民平时爱来、有事就来、遇事能办”的基层服务阵地。优窗口。将综合业务窗口从2个增加到9个,各村便民服务站设置综合业务窗口4个,制定综合服务指南,推行“综合受理、分类审批”模式,实现事项“一窗办理”,让企业群众来大厅办事“找谁都一样”。优队伍。充实便民服务工作力量,服务大厅进驻人员由2名增加到9名,实行AB角管理工作制,破解“有阵地、门常关、人难找”难题。建立业务学习和培训常态化机制,在窗口创新性开展“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告知解答一次清”服务,让窗口人员业务“全掌握”、咨询“问不倒”、服务“无差别”,切实提升基层便民服务能力。2023年以来,西定乡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350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宅基地审批等事项实现就近办理。
“四清快办”提效率,让多趟跑变一次办。聚焦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申报材料繁杂、反复跑、耗时长等难题,在集成服务上出新招,让更多与企业群众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从“一堆事”变为“一件事”。事项进驻“一门清”。建立事项梳理和动态调整机制,统一编制乡镇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和办事指南。结合边境山区民族乡特点,梳理58项高频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比2023年增加32项,比县级部门多出5个。办事指南“一码清”。依托微信公众号数字赋能,推出便民事项“码”上告知书,发布9期高频事项办事指南,由传统简易的材料清单升级为精准智能的办事导航,办事群众和企业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码”上知晓办理事项的设立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受理时限等信息,避免办事“往返跑”。如,通过扫码办理生育证,群众办理事项可直接同步传至乡级管理后台,拿证时间由1天缩短到3分钟以内。业务流程“一墙清”。集成关联事项,清单式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村宅基地申请等民生领域61项“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明确每个“一件事”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各自职责并上墙公示,整合、精简、优化申请表单和材料,实现“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企业开办、企业变更、企业档案查询等高频事项,从1天缩短到2小时内即可全流程办结;农村宅基地申请办事材料从7个减少至3个。审批服务“一趟清”。加强对窗口授权力度,紧盯乡、村办件“受理—审批—决定”三个环节,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便民惠企善政系统,创新实施“乡、村联动”模式,推动办事环节由“群众发出需求—村委会咨询—乡级领取申请材料—村委会盖章 —乡级受理”4个减少到“群众发出需求—乡级直接受理”2个,实现即送即审,当日即办率较之前提升了80%。
“三棒接力”简流程,让群众跑变干部跑。切实落实“让群众少跑路”的服务宗旨,针对营业执照等需要跨乡镇办理事项,创新“三棒接力”办事流程新模式,推动干部跑部门,群众少下山。村跑乡“第一棒”。村级政务服务站代办员在做好代办信息采集、材料整理、提交申请的基础上,为村民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完成由村跑乡的交接。乡跑县“第二棒”。乡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员快速处理村级代办员报至乡上的申请,并负责代替跑办需要到县级政务服务中心或其他乡镇中心办理的事项。县返乡“第三棒”。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对能够即时办的事项“即接即办”,承诺事项压缩时限办,办结后第一时间联系“第二棒”办事员,及时现场取件或邮件送达。通过接力互动模式,自2023年来乡级代办员通过扫码小程序,代群众填写信息、负责协调对接相关要素部门、到其他乡镇领取,群众只需带身份证到乡便民大厅即可2小时内领取营业执照,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减时间、减跑动、提效能。
“三项服务”暖民心,让挑时办变随时办。积极探索方便群众办事的便利举措,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减少群众办事时间和成本。便签服务。聚焦群众咨询,窗口工作人员将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以及办事需要提供的材料以便签形式书面提醒办事群众,并在便签上留下咨询电话,通过电话咨询开展服务,避免群众跑空路。上门服务。推行“1+X”联户办事制,每名村代办员包片联系若干村民小组,聚焦“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特殊弱势群体,开展“敲门行动”,上门认证高龄补贴、激活电子医保凭证、为行动不便的残疾群众缴纳医疗保险、表格填写等便民服务,解决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帮代办服务。为破解群众“办事远、跑腿累”的难题,认真收集群众诉求,梳理社保、医保等帮办代办事项5大类58项,提供清单化、菜单式服务。设置乡、村两级帮办代办综合服务窗口,绘制“申请—受理—代办—送达”流程图,组建12支26名党员干部组成的“代办服务队”,全面覆盖11个行政村,组织开展代办人员业务培训,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截至目前,代办员共办理各类事项800余件,群众好评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