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勐海县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来源 :勐海县商务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1-28

 

 

勐海县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勐海县商务局

云南聚智经济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202111


目录

  - 1 -

一、十三五商务工作总结回顾 - 2 -

(一)内贸流通加快发展 - 2 -

(二)对外经济发展稳定向好 - 2 -

(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大力发展 - 4 -

(四)口岸功能进一步提升 - 5 -

(五)商贸会展业蓬勃发展 - 6 -

二、十四五时期商务发展环境分析 - 7 -

三、十四五商务发展总体思路 - 9 -

(一)指导思想 - 9 -

(二)发展原则 - 9 -

(三)发展目标 - 10 -

(四)发展定位 - 11 -

四、十四五商务发展主要任务 - 13 -

(一)内循环释放消费新潜力 - 13 -

1.巩固传统消费 - 13 -

2.培育新兴消费 - 14 -

3.激活农村消费 - 16 -

4.促进旅游消费 - 17 -

(二)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 18 -

1.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 - 18 -

2.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 19 -

3.打造勐海汽车城 - 20 -

(三)外循环推动外贸外资发展 - 21 -

1.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 21 -

2.培育外贸新业态 - 22 -

3.稳定扩大利用外资 - 22 -

4.推动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发展 - 23 -

(四)以数字商务提振电子商务发展 - 23 -

1.拓展数字商务应用场景 - 23 -

2.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 24 -

3.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 25 -

4.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 26 -

(五)推动开放平台高质量发展 - 27 -

1.高质量建设打洛边境经济合作区 - 27 -

2.加快推进会展业发展 - 29 -

(六)推动口岸经济加快发展 - 29 -

1.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 29 -

2.持续优化通关便利化 - 30 -

3.推进口岸经济区建设 - 32 -

(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 33 -

1.推进商贸物流体系建设 - 33 -

2.发展物流新业态和新模式 - 34 -

3.创新推动跨境物流发展 - 36 -

(八)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 - 37 -

1.深化境外国际区域合作 - 37 -

2.推动国内外产能合作 - 38 -

(九)提高市场管控能力 - 38 -

1.推进平安商务建设 - 38 -

2.强化市场秩序监管 - 39 -

3.推动商务系统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 40 -

五、保障措施 - 40 -

(一)完善管理机制 - 40 -

(二)优化发展环境 - 41 -

(三)加大政策支持 - 41 -

(四)加强人才培养 - 41 -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勐海县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勐海县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勐海县紧紧抓住十四五重要战略机遇期,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构新中国成立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推动十四五时期勐海县商务高质量发展,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聚焦提升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两张名片”,对内联动普洱、景洪,对外联动景栋、大其力等地区,以普洱茶为主打,高质量发展打洛口岸经济区,进一步发展中缅边境旅游,着力建设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康养旅居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本规划是引领全县商务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全县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十三五商务工作总结回顾

(一)内贸流通加快发展

十三五期间,勐海县内贸流通稳定发展,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34亿元增至51.33亿元,2016-2019年连续四年实现稳增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城镇消费依旧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5.13亿元,占市场消费总体的87.9%夜间经济、数字生活新服务大力发展。疫情期间市场供应稳定,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商贸流通秩序,流通领域生产安全。同时,世界康养旅游名县建设取得新进展,七子饼茶文化旅游线、半山酒店、特色小镇等成为旅游新亮点,勐景来、大益庄园被纳入滇西南-逐味茶香之旅非遗主题线路。

 

图表 1 2020年城乡社会消费零售品占比情况

 

图表 2 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增长情况

(二)对外经济发展稳定向好

十三五期间,外贸进出口迈上新台阶勐海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促进外贸增长的政策,切实为外贸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全县进出口贸易总值99006万美元,其中2019年全县进出口贸易总值33729万美元,同比增长138.8%2014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边民互市总值13515万美元,同比增长112%

十三五期间,吸引外资能力持续增强,对外投资更趋合理健康。一是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项审批项目和专项资金扶持,做好茶叶企业的出口产品的政策宣传,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二是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开拓境外市场鼓励我县的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三是积极为企业做好信息的变更、人员及外贸企业备案,宣传政策支持,逐步扩大外经企业队伍。

3 “十三五期间勐海县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年均增速

总额(万美元

15180

10078

14119

33729

25900

-

增速(%

-42.7

-33.6

40.1

138.9

-23

14.1

 

 

 

 

(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大力发展

十三五期间,勐海县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勐海县入选“2019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经营主体达330家,70余款产品入驻云品荟,大益茶连续5年蝉联天猫11”茶行业销售冠军,勐海镇入围云南省淘宝镇 2020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396052万元,同比增长16.26%,网络零售额233273万元,同比增长28.75%,网商数3014家,县内百家茶企入驻阿里巴巴勐海产业带,网络零售额达23.33亿元,增长28.75%。同时,物流产业扎实推进,2020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1.5%,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5%

 

 

(四)口岸功能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口岸通关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加快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边民互市场、口岸人货分流专用通道、进口货物熏蒸库、口岸综合实验用房等配套基础设施。二是打洛边境口岸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口岸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急难危病人员实行全天候通关,对进出口鲜活产品实行24小时预约服务,快验快放。积极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口岸安装新型查验设施设备,联检部门均实现内部无纸化办公,口岸电子化建设逐步完善。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制定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方案,落实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政策;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云通关一体化和多点报关、多点验放改革。创新通关服务模式,持续推进执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产地检验,口岸出单口岸转检,属地报检、直通放行等政策。着力提升口岸营商环境,进出口企业申报单一窗口应用率已达100%2020年打洛口岸进口通关时间缩短为20.52小时(全国41.95小时),出口通关时间缩短为0.23小时(全国4.13小时)。

 

(五)商贸会展业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会展业地位进一步提升一是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积极融入世界旅游名城建设, 一部手机游云南勐海板块体验度、便捷度不断提升,勐景来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二是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勐海(国际)茶王节,成功申办“2020年第十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七子饼茶文化旅游线、半山酒店、特色小镇等成为旅游新亮点,顺利承办第九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国观测点年会,成功举办一条大河·雨林家园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

十三五期间,勐海县商务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对外贸易总额稳步提升,口岸贸易便利化改革成效显著,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世界一流三张牌扎实推进,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地位进一步筑牢,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短板和问题:一是消费发展动能有待增强,商业模式创新滞后,产业层次仍然较低商务高质量发展基础还不牢固。二是外贸高质量发展基础不坚实,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和质量有待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有待加强。三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转化不多,要素保障和服务保障还不够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较弱。四是边境贸易发展增长乏力,开放型载体建设资金欠缺,通关便利化水平亟待提高。

二、十四五时期商务发展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走势和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为勐海商务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带来新机遇与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为推动形成更加开放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新动能。同时,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新矛盾新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安全风险更加凸显,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上升,海外利益保护风险增大。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为勐海重塑内外合作新优势指明方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消费、流通将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居民对传统消费品质量消费需求大幅提升,对互联网消费、智能消费、服务消费等消费新产品新业态需求增长强劲,为勐海继续扩大内贸流通优势,补齐因外资收缩造成外循环缺口,促进商务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战略契机。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自然人流动方面的市场开放,为勐海促进对外贸易与投资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指明新方向。

以数字经济突破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勐海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契机。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为载体的数字科技初露端倪,新冠疫情为数字科技爆发提供契机,数字科技催生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新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与新模式,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重构市场供求体系、拓展消费市场空间,进一步强化供给侧和消费侧联系,将持续释放勐海商务发展活力。未来数字科技发展将成拉动勐海商务发展的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数字科技将引领产业变革方向。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勐海县商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也面临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快速蔓延对勐海内贸、批零住餐和外贸进出口经营冲击较为严重,境外疫情输入防控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和挑战,且勐海开放型经济发展效应还未充分显现,旅游市场转型升级还未完成,我们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特征新要求,抢抓时代机遇,全方位推动勐海商务高质量跨越发展。

三、十四五商务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商务发展质量为核心,抢抓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重大机遇。以推动消费升级、加快电商发展为抓手,培育消费结构新动能,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扩大农村消费,推动乡村振兴,对内联动普洱、景洪做强“内循环”;以发展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和跨境旅游为抓手,加快打洛口岸及边合区、会展等开放平台发展,对外联动缅甸景栋、大其力等地区融入“外循环”; 聚焦西双版纳“一城两区”(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目标定位,将勐海建设为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康养旅居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

(二)发展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商务发展动能。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围绕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利用勐海资源优势,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加强新竞争优势,培植新发展动能。

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商务结构调整。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内联动普洱、景洪,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对外联动景栋、大其力等地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商务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绿色发展,提高商务可持续发展能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倡导绿色消费方式,着力打造建设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两张名片

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及国际产能合作发展大局,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进一步发挥打洛口岸、勐海茶王节等开放平台作用,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

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商务服务民生功能。把共享发展作为商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商务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鼓励零售、餐饮、健康、养老等关系百姓生活、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发展,保障生活必需品安全稳定供应。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全县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主动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十四五期间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再上新台阶、对外开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世界康养旅游名县建设取得新进展,重点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贸易总额两大指标增长。2025年要努力实现以下具体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0%以上,口岸进出口额增长10%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15%,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增长20%

远景目标:2035年,勐海县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商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趋于完善,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夯实,对外贸易模式创新驱动经济形成新的增长极,数字驱动转型发展作用突出,各类开放平台和载体建设取得新成效,口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对外合作质量提升,富有勐海特色的旅游文化、健康养生、商贸物流产业兴旺发达,世界旅游名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将勐海打造成为中缅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云南外向型产业示范基地和对外开放现代农业示范区

4 “十四五时期勐海县商务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

“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

指标属性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

预期性

3

电子商务交易额

10

预期性

4

网络零售额

15

预期性

5

外贸进出口总额

15

预期性

6

实际利用外资

15

预期性

7

对外直接投资额

10

预期性

8

口岸进出口总额

10

预期性

9

现代物流业增加值

20

预期性

 

)发展定位

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区。持续巩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创建成果,集中力量打造世界一流茶产业,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加强古茶山(园)管理和保护,推动实现茶园生态化、加工企业规模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市场监管规范化、产品功能健康化、知名品牌国际化,加快构建茶产业、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等互融共进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发挥打洛国家一类口岸资源优势,提档升级工业园区,全力建好区域品牌体系,打好“区域公共品牌+茶山品牌+企业品牌+拳头产品品牌”组合拳,打造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

康养旅居示范县。抢抓云南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主要机遇,大力发展以森林康养、气候康养为主的文化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实施林城融合行动和城市生态修复工程,开发建设一批适宜家庭、个人长中短期居住的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产品,打造一批名茶山(园)特色主题酒店、精品民宿和乡村客栈,推动功能设施齐全、公共服务完善、管理井然有序、人居环境良好的美好县城建设,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打响“西双版纳春城”名片,打造康养旅居示范县。

乡村振兴示范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促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强化党政军警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构建具有勐海特色的管边控边体系。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树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扎实抓好乡村振兴“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全面提升乡村发展动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县。

四、十四五商务发展主要任务

(一)内循环释放消费新潜力

1.巩固传统消费

推动传统商贸转型升级,支持线下经营实体加快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改造提升,打造主题餐厅、主题乐园等应用场景,鼓励经营困难的老旧厂区、传统百货店改造为健身休闲娱乐、运动俱乐部、文创中心、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的新型消费场所。扩大本土品牌内销渠道,助推企业品牌建设,提高老字号品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营造互联网+”推广氛围,宣传并推动企业入驻京东云南老字号官方旗舰店等电子商务平台,对符合中华老字号中确需要保护传统技艺的本土品牌,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州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持。改造和提升商业步行街,鼓励改造提升现有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一批富有民族特色、业态层次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商业步行街,引导品牌专业店、专卖店、餐饮店等特色业态集聚发展。扩充社区便民服务功能,统筹社区生活服务功能,发展24小时社区便利店、社区配送和无人超市,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加快发展连锁便利店,支持发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连锁企业,引导企业设立社区便利店以及生鲜超市等零售网点,将智能化、品牌化连锁便利店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态,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专栏 商贸流通市场主体培育专项

龙头企业培育:鼓励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行业龙头集中,重点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善于经营、社会责任感强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1—2个骨干物流企业;做大做强1户以上综合性龙头旅游企业,做精做优3户专业性骨干旅游企业。

标杆型企业培育: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新商业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研发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在传统领域、传统行业培育标杆型企业,发挥对其他企业的引领和标杆作用。

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围绕六大生态经济产业和产品链的延伸发展及大企业大集团专业协作需求,推动规模以下企业发展壮大成为规模以上企业。

 

2.培育新兴消费

深入推进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充分挖掘会展、节庆、旅游及民族特色餐饮等消费热点潜力,与文化、养老等相互融合,借助淘宝11·11、京东6·18等线上线下同步拉动内需。 培育消费新业态,依托有实力的限额以上的商贸企业,开展线上购物节线上家电节等网络促销活动;依托社区电商,积极推进智能快件箱进社区,加快发展城乡零接触配送服务;依托大数据应用,引导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展规模化量身定制服务。促进家政服务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支持计时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实现单一从业人员为多个消费者提供家政服务,培育以专业设备、专用工具为支撑的家政服务产业集群。推进夜间经济发展,以沙河小镇水街建设为重点,围绕流沙河岸边打造特色商业街区,集餐饮、住宿、茶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结合水上行船、音乐酒吧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特色鲜明的水上夜市。

专栏 促消费创新发展专项

交易市场(中心)项目:实施茶叶交易物流中心、茶博物馆、货物仓储冷链物流等特色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勐混镇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勐往乡农产品交易中心;勐混镇建材交易市场;茗缘综合市场;黎明农场小商品交易市场;黎明农场建材市场;勐遮镇海乐供应链等项目。

商贸特色小镇:在勐海县城区投资200000万元建设商贸特色小镇,打造商贸特色小镇,建设特色街区、特色文体娱乐场地、酒店餐饮等项目。

商旅集散中心:在勐海县城区投资6000万云建设商旅集散中心,占地50亩,综合建设民俗观光中心、奥特莱斯特色农产品展卖场、思澜美食长廊、茶叶、茶艺、民族表演。

勐海县特色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在勐海县城区投资8000万元建设特色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建设占地50亩,含茶叶交易物流中心、茶博物馆、货物仓储物流等。

夜间经济: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1个,培育特色餐饮、文化演艺、休闲购物等夜市消费产业。

加油站提升改造工程:在勐海县城区投资20000万元提升改造加油站,包括加油站充电桩建设,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充电设施建设。

家政培训服务中心:在勐海县成立家政服务培训中心, 投资20000万元,占地10亩,包括教学楼、培训设施设备等。

普洱茶仓储中心:在勐海县城区投资30000万元建设普洱茶仓储中心。

体育+”消费产品:充分利用特色小镇、茶山廊道、万亩稻田、景区景点布局体育业态,开发茶山游、越野赛、骑行游和马拉松等体育+”消费产品。

 

专栏 汽车消费提升专项

1.创新开展汽车消费促进活动,适时组织城乡品牌汽车展销会。

2.鼓励产商合作,落实新车置换补贴、低息(0息)购车贷、进店维修送养护等让利消费优惠政策,扩大汽车消费。

3.全面推广品牌汽车+加油套餐联动营销模式,挖掘成品油消费空间。

4.全面推广加油移动支付“App支付营销模式,实现加油不下车、付款不排队。

5.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鼓励符合用车排放标准的二手车在全交易流通,提高二手车流通便利化水平、促进二手车消费。

6.推广应用二手车流通业务信息平台,规范交易市场和经营主体行为。

7.积极推进打洛边合区建设,尽快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3.激活农村消费

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支持大型零售企业在县内布局设点,开展优质工业品下乡活动,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强化农村消费市场监管,保障农村居民消费安全。健全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以勐海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拓宽农特产品网销上行渠道,建立较为完善的电商公共服务、物流仓储配送、农产品供应链、电子商务培训、电商精准扶贫体系。建设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推进茶叶、蔗糖、蔬菜、水果、冰鲜水产品等现货批发交易市建设,打造集现货交易、电子交易、公共信息、仓储、物流、结算等服务能力于一体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扩大特色农产品流通,创新农产品网上销售模式,推进农业基地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探索农产品网上大宗交易模式和生鲜农产品网上直销,积极发展冷冻运输、冷库仓储、定制配送等全程冷链物流。高质量实施勐海茶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创建,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

专栏 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专项

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在勐海县城区投资300000万元建设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建设占地100亩,包括农产品交易区、管理中心、配套商务楼、展示区等。

乡镇综合农贸市场:在勐海县城区投资30450万元提升改造乡镇综合农贸市场,每个市场占地约4亩,勐海11乡镇新改扩建1-2乡村农贸市场,升级大棚、展台、门面、停车场及农贸市场综合配套设施。

 

4.促进旅游消费

加快旅游产业全域融合,发展一批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支持开发一批民族工艺品、茶叶饮品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特色旅游文化商品,加快发展户外运动等体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新业态,依托勐海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地热温泉和民族医药资源,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和手段,积极发展特色医疗旅游,大力发展自驾旅游、养生养老旅游、边境旅游和旅游咨询等旅游新业态。大力促进旅游消费,围绕热、傣、水、边区域特点,促进餐饮、住宿与旅游、文化和康养深度融合,培育主题文创、绿色餐饮、地方特色小店、地方特色民俗客栈等业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提升景区导游导览、刷脸扫码入园、智慧厕所等基础服务功能,完善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针对特定时段、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开展旅游促销活动。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南环线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游览、旅居康养、农耕体验、文化演艺和露营自驾等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半山酒店、特色民宿、农耕体验和露营自驾等项目。

专栏 旅游消费“双循环”

“内循环”境内旅游合作:以勐海镇和南糯山为核心打造云南名茶文化园,联动景洪打造西双版纳旅游圈,联动昆明打造云南省旅游圈。

“外循环”境外旅游合作:以打洛为核心,打造从勐海镇到打洛镇的西线出境观光道,通过小勐拉加强与缅甸四特区旅游合作,通过金三角地区加强与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

茶文化旅游项目:实施勐巴拉雨林小镇文化旅游;曼糯古茶园;七子饼茶文化旅游;勐泐茶文化文旅综合体;勐宋乡茶叶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勐海县古茶文化—勐混镇贺开村委会—班盆新寨沿线茶旅文化;茶文化休闲农业生态园区;勐宋乡纳卡村茶村庄规划;勐海茶文化商业体验区等项目。

生态旅游项目:实施勐遮曼瓦瀑布生态旅游;勐宋乡滑竹梁子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环线;百润农业生态旅游;珍贵林基地种植养殖与生态旅游观光;打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提升改造等生态旅游项目。

农业观光旅游及乡村游项目:实施香水莲花稻田庄园;勐海都市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勐混镇乡村旅游环线建设;勐往乡灰塘村乡村旅游开发;勐遮镇乡村旅游;打洛镇打洛村委会曼掌村小组、龙列村小组旅游村;勐混农业观光特色小镇;勐往乡南果河现代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巴拉观光休闲园等项目。

康养小镇项目:实施勐海普洱茶小镇;勐巴拉普洱茶小镇;勐海滨河商业区(沙河小镇);勐海阿卡老博文化康养旅游小镇;勐满黄金雨林康养小镇;勐宋巅峰生态循环农业康养小镇等项目。

康养基地项目:实施勐海可以兴民宿;水果种植和生态旅游康养民宿;生态旅游及康养民宿;农旅康养基地;傣药南药种植和康养;勐宋乡健康养生;勐海天香云梵等项目。

 

(二)健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1.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

鼓励引导有实力、有意愿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在勐海开展连锁网点建设,促进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牌商品销售。深入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丰富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商品供给,完善供应渠道,充分发挥邮政系统、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优势,实施邮政在乡、升级快递下乡。开展农村食品经营店规范化建设试点。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深入开展消费扶贫,构建互联网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交流平台,助推农村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销售。建设勐海建材城,疏解勐海大型批发市场,促进市场集聚发展,打造集建材交易展示、物流仓储、管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建材专业市场。

专栏 商贸流通发展格局

按照一心、两轴、一园、四区的空间布局,以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形成互动耦合、相融相联、功能完整的商贸流通发展新格局。

一个产业核心区:将勐海镇作为勐海县特色生物、旅游文化、加工制造、健康养生、信息及现代服务、清洁能源等生态经济产业的核心区,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两个产业发展轴:以沿国道219线,以及省道320线和勐海至勐往延伸到思茅港的二级公路为产业发展轴线,以大项目为支撑,每个乡镇重点培育壮大2~3个能较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主导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勐海工业园区:按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一带、两心、三轴、四片的功能结构,着力推动西部、北部、中部、东部四个产业片区加快发展建设,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升承载能力,抓好以茶叶为重点的农特产品深加工。

四个产业区:中部核心加工区(勐海镇、勐遮镇、勐混镇),西部边境贸易区(打洛镇、西定乡),东部生态旅游区(勐宋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北部绿色农业区(勐满镇、勐阿镇、勐往乡)。

 

2.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推进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聚焦特色农业、传统流通业以及供应链服务业,推动企业供应链、产业供应链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集成和协同水平。建立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围绕食用农畜产品、食品、药品等,通过二维码等技术为产品做身份标识,实现由下至上的信息追溯,建立健全安全溯源机制,推动标准化生产管理,促进放心消费。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发展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培育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展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支持企业建设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与全国知名电商如淘宝、苏宁、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打造集加工、销售、仓储、配送和服务于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供应链体系。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加快农产品分拨、包装、预冷等集配装备和分拨仓、前置仓等仓储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

专栏 农产品供应链扩容提质

生产基地建设一批粮食、茶叶、甘蔗、蔬菜、水果、橡胶、冬作和茶花鸡等生产基地,新增有机农作物15万亩以上、特色作物3.8万亩,建成双高糖料蔗核心基地2.8万亩

农产品仓储保鲜:生猪出栏恢复到常年水平,实现家禽养殖140万羽以上、启动建设50万羽家禽集中屠宰项目,水产养殖5万亩以上、蔬菜种植12万亩以上、水果种植13万亩以上,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流通设施5个、规模达 50 万吨。

普洱茶标准仓:鼓励企业建设普洱茶标准仓,积极推进第三方建设普洱茶“公共仓”,严格按照进仓检验、出仓检验、全程智能化监控、每年抽样检测等程序,实现科学规范信息化仓储。到2025年,全县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打造茶产业区域品牌1个,企业品牌2个。

 

3.打造勐海汽车城

建设勐海汽车贸易中心,以汽车产业商贸流通为基础功能,以汽车文旅为核心引擎,集汽车博览、销售、货物集散、配送、商品检验、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为汽车商贸流通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展示和商贸平台,支持汽车城发展涵盖汽车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产业链,将勐海汽车城建设成专业化汽车市场。

专栏 打造勐海汽车城

加快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大幅提升发动机、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吸引省内外企业到勐海投资建设补链项目引导整车生产企业和本地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加快实施全产业链布局:

打造面向周边的汽车出口基地:鼓励汽车企业实施“整车出口、散件组装、整车基地建设”的国际化业务战略,推动优势产品出口;鼓励汽车企业积极开拓老挝、缅甸等国家商用车市场,通过汽车散件出口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构建汽车出口物流体系:建设勐海到缅甸、老挝的汽车物流通道,建立适应二手车出口特点的检测、报关、仓储物流、金融信保等配套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促进汽车金融发展,加快构建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汽车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物流、汽车售后服务、汽车共享、二手车交易、汽车展会、车联网、用户信息服务等汽车后市场服务。

加快汽车“新四化”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发展,加快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

 

(三)外循环推动外贸外资发展

1.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培育一批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基地,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拓宽贸易领域,放宽进出口经营资质,扩大周边国家农产品通过景洪进入我国市场。扩大优势产品出口,重点支持特色农产品、建筑材料、轻工产品和通讯设备等优势产品出口,扩大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和汽车汽配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加快推进橡胶、木材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优化经营主体结构,鼓励出口企业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率先培育一批实力较强的出口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强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协作,提高整体竞争力。优化出口产业和商品结构,加快推动特色生物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加工制造产业、健康养生产业、现代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加大对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改造力度,鼓励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2.培育外贸新业态

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开发利用勐海工业园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产能的转移,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模式创新,逐步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做大做强传统服务贸易,着力培育现代服务贸易,加快物流运输、技术转让、跨境旅游、研发设计、集散分销等服务出口,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做大边境贸易,加快推动中老缅泰边境贸易圈建设,充分利用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的平台,加快推进打洛边民互市场所化建设,延伸边民互市功能,加强和改善边民互市管理,大力支持边境小额贸易企业发展。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促进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重点培育一批面向农村地区提供农产品交易、综合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撮合服务等涉农电子商务相关服务的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促进农产品出口。

3.稳定扩大利用外资

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领域,鼓励外资积极参与勐海县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以数字经济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支持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汽车加气站、连锁加油站建设和运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落实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利用服务业扩大开放等政策契机,实施招大引强战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稳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强外商投资法治服务和司法保障,探索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政务服务,按照便利、高效、透明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升外资服务质量。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化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服务机制,建立外商投资项目企业服务绿色通道。推动贸易与双向投资有效互动鼓励外资投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4.推动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发展

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构建境外营销体系,继续做大外贸规模,积极培育外贸出口基地,推动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项目,推动与缅甸、老挝产能合作、资源合作,带动项目引进、商品出口,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境外投资考核激励机制。立足周边合作市场潜力及强大国内市场,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借助外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发展新格局。

(四)以数字商务提振电子商务发展

1.拓展数字商务应用场景

拓展数字商务应用场景,重点打造 “数字西双版纳-勐海、边境贸易公共服务平台等数字应用,让传统商业模式与以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不断催生出内容创新、效率提升、监管优化的新形态。培育数字运用市场,加快实现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大力推动智慧城镇、智慧景区、智慧小镇建设。建设产业互联网,推动农业生产、运营、管理数字化和农产品配送网络化,大力培育发展仓储冷链物流、供应链物流等业态拓展电子商务应用范围,打造在线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医疗健康、在线文化教育、在线生活服务等平台,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

2.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拓宽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强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培育一批特色电商乡村和电商企业抱团发展,扩大直播经济规模和影响力,挖掘培育特色乡土产品。着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园区、闲置厂房和商业化电商平台,升级改造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搭建平台、拓展业务,鼓励整合知名电商和当地相关企业的运营中心、服务中心等,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和龙头企业资源有效利用与对接。推动建立覆盖县、乡、村的电子商务运营网络,加快建设普洱茶产品一品一码区块链追溯平台,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县。高标准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和田园综合体示范园,积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进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的合作,支持曼香云天京东农场数字农业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特色电商乡村和电商企业,探索短视频营销新模式,推动新兴消费提质扩容。

专栏 勐海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县级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1个县级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具备网购网销商品的包裹接发、品控分拣、存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相关功能,实现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

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建成乡镇级服务站11个,村级服务站点53个,建成年均网销额不低于1万元农村产品上行能力的站点5个。

乡镇电商物流配送中转站:与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共建,建成乡镇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转站11个,村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转站53个。

标准化生鲜冷藏库:在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重要农产品基地,规划新建100立方米标准化生鲜冷藏库,重点帮助贫困户农产品的冷藏保鲜,提升农产品品质保障,促进农产品上行。

公共品牌培育: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勐海农产品品牌,建设勐海特色产品公共资源库。

一户一码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形成农户+企业+县电商服务中心农特产品020展销体验馆线下——线上聚农惠商城的帮销机制,依托于社群营销,开展贫困户散装食品、初级农产品销售。

 

3.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和通关服务平台,实现外贸转型升级,拓展海外营销渠道,建成较为完善的物流、支付、信用、信息安全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以境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络、境外线上线下营销网络、跨境支付服务网络、跨境物流网络、海外仓及网贸会网络为基础,构建高效便捷的一站式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打造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贸易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参与国际竞争,支持面向跨境贸易的多语种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面向全球产业链协作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的发展。健全国际合作机制,推动签署中缅双边汽车运输协定,推进跨境运输车辆牌证互认,提高跨境运输服务保障水平。

4.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加快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建设县级电商物流仓储分拨中心,与乡镇电商服务站合并建设乡镇电商物流配送中转站,与村级电商服务点合并建设村级电商物流配送点,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的物流瓶颈问题。推进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组合拳,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基地有机结合,加快普洱茶交易中心和普洱茶博物馆建设,推动勐海茶地标入围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着力实施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积极引导电子商务及网销产品商标注册,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保护工作力度,加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推进产品信息可视化、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查。鼓励信息互联互通。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加强系统互联和业务联动,鼓励建设快递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大数据开放、共享与创新应用,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快递配送等服务。

专栏 电子商务建设项目

电商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在勐海县城区投资10000万元建设电商仓储物流配送基地建设,汇集主流物流服务商入驻,建立适合于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

电商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在勐海县城区投资1000万元建设电商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汇集本地及外来电商服务型企业及人才。为企业、专合社、个体的电商发展提供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品牌服务、人才服务、公共服务等。培育一批电商示范企业、高新科技企业,并协助其完成相关专利、品牌、版权的申请。

电子商务产业园:在勐海县城区投资20000万元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项目,项目占地30亩,建设电商物流园、电子商务仓储分拨中心、电商商务平台等,包括业务用房、仓储、分拣房、配套设施设备、停车场等。

电商创业、孵化、培训基地:在勐海县城区投资2000万元建设电商创业、孵化、培训基地,搭建电商创业者实践基地、电商人才输出平台。

 

(五)推动开放平台高质量发展

1.高质量建设打洛边境经济合作区

发挥外引内联深化合作,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优化、整合和提升区域功能,将勐海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集对外贸易业、物流配送业、茶精深加工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以及林副产品深加工、旅游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经济功能区。外循环深化与缅四特区经贸交流,打通勐海—打洛—景栋—大其力、勐海—打洛—东枝—皎漂两条通道,以构新中国成立际大通道为目标,重点抓好勐海—打洛高速公路,积极开展小勐养—勐海—打洛沿边支线铁路工程,重点实施打洛口岸国际客运站建设,形成勐海县城、打洛口岸2个重要的客货集散运输综合交通枢纽。内循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强化打洛核心园区-八达园区-布朗山园区-勐海工业园区,形成产业密集片区,打造商贸物流产业群、特色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群、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群。加快勐海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力争为下一步提升全县旅游观光、产业服务等发展水平奠定基础,与全州航空网建设形成良好互动互补。

专栏 打洛边合区“一核、一区、两带、两通道”的发展布局

一核:打洛口岸核心区重点打造口岸商贸综合服务和边(跨)境旅游功能,发展商贸会展、边境旅游、资源进出口加工、仓储物流等重点产业,以及一关两检、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居住、医疗教育、交通集散等综合服务功能。

一区:勐海工业园区聚合区域特色产业职能,从产业上谋求自身发展,形成独具优势的主导产业集群——特色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群、进出口加工产业群、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群和现代服务产业群促进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承接产业向园区转移、关联产业在园区配套、产业集群在园区聚集。

两带:沿省道320的主体城镇发展带,西定、打洛、布朗山沿边对外发展带

两通道:巴达通道布朗山通道按照四国八方合作会议制度要求,以打造边境贸易圈为契机,完善巴达、布朗山通道基础设施和边民互市贸易市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通道环境,提升通道功能。未来争取将巴达通道提升为二类口岸,强化勐海边合区的商贸和仓储物流功能。

 

 

 

2.加快推进会展业发展

加快发展商务会展业,探索举办区域性高峰论坛、体育赛事和民族文化活动,培育具有勐海特色的会展品牌,以民族节日为平台,利用人流、商流、财流的聚集,全面带动商贸服务业发展。巩固提升商品展销会,每年支持开展美食节汽车展茶王节斗茶节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等节会,扩大展会规模,提升展会档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释放消费潜力。积极引导支持茶企到国内外参加展会,举办不同形式的品鉴会和推介会,开展普洱茶文化知识巡讲,加大媒体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借鉴国内外参展经验,提高会展服务质量,扩大勐海对外开放影响力,扩大勐海特色品牌知名度,促进本地绿色食品、普洱茶等优势产品走出去。

专栏 勐海县重点展会项目

参与举办老挝乌多姆赛·中国西双版纳边境贸易商品交易会;参与举办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参与举办“老挝波乔·中国西双版纳边境贸易商品交易会”;参与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商品交易暨舌尖上的版纳美食展销”;组织参加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组织全县有关部门和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六)推动口岸经济加快发展

1.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国门提升改造,加大国门形象和口岸基础设施整治投入力度,改善口岸设施、国门形象和通关条件,优化提升打洛口岸国门附属设施。优化提升口岸联检查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口岸边境自助查验设施及智能化设备建设,提高口岸查验和物流仓储作业智能化水平,扩大并增强作业现场无线网络信号覆盖面,加大集装箱非侵入查验设备和现场查验移动终端配置,推动口岸监控指挥、全程可视化物流监控体系建设。创新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援助资金、优惠性贷款、区域性投资基金和国内企业力量,加大口岸查验设施建设、改造、运行维护等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口岸信息化建设,以打造智慧口岸为核心内容,升级换代口岸查验设施,全面推广建设人员和车辆自助通关,推动口岸双边自助通关功能,提高重点口岸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通关水平。

专栏 打洛口岸两廊一轴、两心两片的发展布局

引导“孟连—勐海”组团逐步形成“两廊一轴、两心两片”的空间结构。

“孟连—勐海”组团:建立现代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勐阿口岸—打洛口岸”间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

两廊:两条外向型经济发展走廊,“普洱—孟连县城—勐阿—缅甸”为主廊道,“景洪—勐海县城—打洛—缅甸”为次廊道。

一轴:一条城镇协作发展轴线,“勐阿口岸—打洛口岸”联系通道,是两县协作发展的内生轴。

两心:两个开发开放的核心,以勐阿跨境经济合作区、打洛跨境经济合作区为组团发展核心。

两片:两个组团开发开放的重要功能片区,依托孟连县城、勐海县城,形成城镇、产业发展综合功能片区。

 

2.持续优化通关便利化

优化提升口岸联检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按国家口岸建设标准,建设口岸联检楼扩建、货运通道扩建、国门桥人行专用廊桥、危险化学品监管场所、信息化系统、免税店、边民互市点及各通道抵边检查站用房等项目。加快口岸通关便利化,全面推广运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积极申报勐海(打洛)边境经济合作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创新发展打洛边民互市贸易,申请开通巴达、布朗山货物运输通道,支持企业与周边地区加强互利合作。构建区域大通关体制,加快建立电子口岸大通关信息平台,推进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全面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推行单一窗口制度,实现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推动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加强打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创新边境管理模式,推动落实打洛口岸对第三国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开放政策。

专栏 打洛口岸通关便利化提升工程

口岸配套设施重点工程:实施布朗山乡边防检查站改建;西满桥便民通道、物流口岸建设;西定乡管边控边立体防控建设;打洛边境口岸特色小镇迎接大道、老镇旧城改造、游客中心集散广场及停车场、口岸中缅街道路提升改造、入镇道路提升改造、滨水景观步道等公共设施一二期建设;打洛口岸开发开放平台、物流园区、物流基础设施、跨境物流、口岸商贸服务区、信息化系统、边防检查站、国门桥人行专用廊桥、危险化学品监管场所、免税店及配套设施建设;打洛镇口岸联检楼、货运通道扩建项目;巴达、布朗出入境边防检查分站抵边检查室建设等项目。

打洛口岸联检楼提升改造及通道:在打洛口岸扩建联检大楼4053.21㎡,扩建后联检楼共三层,总面积达7742.54㎡。

打洛查验货场及查验设施:新建1个熏蒸库、2个冷冻库,新建海关检疫工作综合楼及附属停车检查区域。

打洛口岸货运通道:新建打洛口岸货运专用通道210m*24m,前置查验设施,改造口岸绿化亮化3000平方米。

打洛口岸物流中心:项目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12925.31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分拨中心、冷链中心、综合用房、仓储设施、停车服务区以及配套基础设施。

打洛口岸通道:改扩建货运通道,新中国成立门桥人行专用廊桥两道,实施口岸国门区域绿化亮化改造提升,面积6400平方。

打洛口岸信息化系统:新建2套口岸边检多功能数字智能验证台系统、620柜口岸边检智能验章柜系统新购通关设施设备、一辆6座电动巡逻车、执法记录仪平台、联检楼视频储存设备扩容等设备。

巴达出入境边防检查分站抵边检查室:打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巴达分站规需抵边前置,计划新建占地2亩,含查验综合楼、查验大棚、生活附属设施等建筑1200平方米,以及水电、通讯设施等项目。

打洛公路口岸巴达通道“一口岸多通道”监管模式:将巴达通道纳入打洛口岸管理,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开通两条跨国旅游线路,即:打洛—缅甸景栋、大其力—泰国迷赛、清莱、清迈、曼谷;打洛—缅甸景栋、东枝、仰光。

打洛公路口岸布朗山通道“一口岸多通道”监管模式:将巴达通道纳入打洛口岸管理,加快推进对外开发开放,打造中国通向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口岸和便捷通道之一。

 

3.推进口岸经济区建设

依托口岸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强化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对外贸易业、物流配送业、茶精深加工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生物资源创新产业以及林副产品深加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建设成为沿边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个性产业。深化与缅四特区经贸交流,打通勐海打洛景栋大其力、勐海打洛东枝皎漂两条通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大格局。推进客货运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枢纽节点站、货场建设,重点实施县城综合性的客运枢纽建设以及打洛口岸国际客运站建设,增强县城及打洛口岸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形成勐海县城、打洛口岸2个重要的客货集散运输综合交通枢纽。

专栏 打洛边境口岸特色小镇空间布局

两条功能发展轴:通过一条城镇主干道将老城生活片区和口岸综合区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以商业、居住、行政管理为主的城镇发展轴线;一条则通过省道320将镇区周边热带作物观光园和口岸综合区连接在一起,形成以农田观光、口岸旅游、口岸服务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发展轴线。

两个功能核心:老城核心和新城中心。老城区以城市更新为主,重点打造滨河商业步行街;新城以口岸服务为核心,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四个重要节点:一点为位于规划区西部的中国国门,为重要的旅游参观及外出检验节点;一点为位于规划区西部的打洛森林公园,该公园为重要的热带植物观光园;另外两点分别指将老城区与口岸新城连接在一起,位于打洛江上的两座景观桥梁。

七个功能分区:包括北部的老城风情核心区、南部的新城旅游居住核心区、西部的口岸商贸检验区、口岸特色商业交易区、中部的特色河滨景观区、以及环绕于外围的特色风情居住区和特色农业观光区。

 

专栏 口岸经济区提质专项

打洛口岸边民互市二级交易市场:新建边民互市交易市场,占地80亩,配套仓储、物流设施。

打洛口岸保税仓库:拟新建占地40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场地硬化1万平方米,集仓库、堆场为一体的进口商品保税监管区。

打洛口岸互市商品进出口加工区:拟新建占地9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场地硬化2万平方米,集厂房、仓库为一体的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区。

打洛口岸免税店:投资650万元建设打洛口岸免税店,新建2000平方米以上免税店及配套设施。

勐海县巴达通道边民互市点:新建巴达通道边民互市点,占地面积20亩,办公、查验房建筑2000平方米,部分查验设施建设。

勐海县布朗山通道边民互点:新建巴达通道边民互市点,占地面积20亩,办公、查验房建筑2000平方米,部分查验设施建设。

 

(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1.推进商贸物流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规划建设农产品、木材、矿产、机电、日用品、汽车汽配、旅游商品等大型专业市场和储运中心,加快运输网络、信息支撑网络、物流园区3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城乡物流配送,加快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际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三级配送网点建设,支持快递企业加强与农业、供销、商贸企业的合作,打造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带动农村消费。提升物流服务功能,依托立体交通体系和产业园区,建立多功能物流基地。建设铁路沿线物流节点、机场、口岸、通道为一体的货物集散物流中心及国际物流通道,积极构建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枢纽。

专栏 现代物流产业提质专项

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建设至少1个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强化资源整合、集散中转、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冷链配套等功能,突出城乡物流配送核心节点作用。

城市物流配送试点:以勐海城市区配送物流体系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大力发展邮政业、快递业,支持物流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冷链物流及保鲜设施项目:实施黎明农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勐阿镇冷库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勐往乡冷库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勐往乡冷储保险库、冷链物流中心及灰塘村委会冷库、勐混镇勐混村仓储保鲜设施工程等项目。

勐海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实施综合服务大楼、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电商大厦、会展中心等。

物流中心:加快祥和绿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打洛口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

 

2.发展物流新业态和新模式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水平,引进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发展第三、四方物流和服务外包,多类型商贸流通业态蓬勃发展。大力发展口岸贸易物流,建设打洛口岸货物集散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加工贸易区、储运中心转型国际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口岸物流及相关配套,推进跨境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快递物流业发展,重点抓好村邮站、国际邮件互换站等项目建设,鼓励传统邮政业加快转型发展,加快向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推动快递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大农产品分拣、加工、储运、包装、预冷、交易结算、质量检测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生产基地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鼓励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研发和应用,推进物流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及专业化平台建设。

专栏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专项

田头冷藏初加工处理设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投资建设,配备农产品分拣分级、预冷包装、烘干脱水、仓储保鲜等商品化设施设备的田头冷藏初加工项目。

基地冷藏初加工处理设施:内登记注册从事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新建、扩建或改造产地冷库及清洗、分拣、分级、预冷、烘干、质检、包装等配套设施设备建设项目。

集配型冷链物流设施:对在内登记注册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企业,新增冷库、冷链运输及产品加工、供应链设施设备。

移动式冷库租赁服务:鼓励企业开展农产品移动式冷库租赁服务。

 

专栏 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业协调发展专项

园区建设与升级:规划建设电子商务园区时在园区内或周边安排快递物流仓储和配送用地,鼓励传统快递物流园区适应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发展需求,加强配套建设,提升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

快递末端集约化服务: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与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流服务企业、农村电子商务网点开展合作,促进服务资源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提高物流集约化运作水平。

信息互联互通: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加强系统互联和业务联动,鼓励建设快递物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供应链协同:鼓励仓储、快递、第三方技术服务企业发展智能仓储,延伸服务链条,优化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管理,提高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供应链协同效率。

科技应用:鼓励快递物流企业采用企业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提升快递物流装备自动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采用云仓储、路径优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实施“双创”。

绿色包装: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和快递企业推广应用绿色包装技术和材料,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绿色消费活动,开展绿色包装试点示范。

 

3.创新推动跨境物流发展

重点培育优势跨境物流企业,着力培育一批跨境物流龙头企业,加快跨境第三方物流以及第四方物流等新业态培育发展,在土地供应、财政资金和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推进跨境物流便利化,支持开展跨境贸易,推动跨境物流发展,鼓励和支持县内保险公司在缅甸、老挝等周边国家积极开展与跨境物流运输相配套的保险业务。推动与周边国家货运物流技术服务标准对接,实现甩挂、换柜衔接运输一体化,积极推动中老缅泰多国联运,推动中老缅泰多国联运试点项目建设。着力降低跨境物流运输成本,对在陆路边境双边口岸限定区域内通行的跨境物流客货运输车辆实行临时备案、便捷通关、直通放行等政策。吸引周边国家重大项目物资设备从口岸进出口,积极争取我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物资设备产品从打洛口岸进出口,以绿色通道一项一策一企一策等政策便利形式予以支持。

(八)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

1.深化境外国际区域合作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加快搭建面向东南亚开放平台。推进创新创业国际国内合作,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落户勐海县,鼓励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开展联合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在县内实施转化。推动构建跨境产业链,继续加大政府与缅、老北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合作,建双边互访机制,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支持企业以东南亚为主要市场、加快构建跨境金融、跨境物流、数字经济、纺织和农产品食品加工等跨境产业链。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支持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鼓励各类商品和成套设备出口,规范发展国际劳务合作,畅通国际劳务合作信息发布渠道,加强劳务培训,推动外派区域多元化、外派工种多样化。

专栏 申请开展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专项

积极申请开展境内试点项目:按照年进口缅甸屠宰用肉牛50万头以上规模的要求,建设进境屠宰用肉牛查验场、进境屠宰用肉牛隔离检疫场、肉牛屠宰场以及牛肉精深加工厂。

积极申请开展境外试点项目:按照年进口缅甸肉牛50万头以上规模的要求,建设口蹄疫免疫无疫区、集中饲养区和肉牛繁殖饲养区。

 

2.推动国内外产能合作

“内循环”提高与泛珠三角区域的产能合作水平,承接泛珠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生产基地转移,加快推进以园区为主的平台和载体建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条件,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轻纺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等产业转移。“外循环”加强境外经贸产业园区建设,以缅甸为重点,布局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园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周边国家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仓储中心和配送体系,开展农业种植加工、畜牧业养殖加工投资。

专栏 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境外产业园区:以园区开发建设为抓手,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优势企业在缅甸规划建设一批境外产业园区。

境外物流园区:支持在缅甸重要城市战略性规划建设一批境外物流园区,重点在物流集散和工业区建设物流园区,持续推动境外物流园区建设招商工作。

 

(九)提高市场管控能力

1.推进平安商务建设

创新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把工作督查、网格巡查、企业自查有机结合,实施动态跟踪监督,强化隐患发现、整改、验收等各环节闭环管理。建立安全生产工作台账,对商务领域相关企业定期监督检查,督促按照要求将安全隐患整改到位。推进商贸流通信用建设,指导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推行商务信用分类监管,加快商务诚信建设,推进商务信用评价,推动完善商务领域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善流通行业统计监测工作,完善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监测制度,扩大监测范围,优化监测样本,建立健全零星危险化学品物流服务体系,依托监测体系加强市场运行分析。防范对外投资合作风险,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强化境外风险预警和应对,做好境外企业项目人员疫情防控,维护人员和资产安全。

2.强化市场秩序监管

加强消费市场秩序监管,充分发挥举报投诉平台作用,围绕线上线下,严厉打击、查处生产销售侵权商品、发布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加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治理力度。加强假冒伪劣产品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减少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的冲击,推动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们对安全、优质的要求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提升监管意识与监管能力、水平,创新监管方式、方法;严厉打击线上线下销售侵权假冒商品、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加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治理力度。建立健全应急调控机制,加强生活必需品的商业储备,保障储备商品质量安全,增加应急企业数量,扩大应急商品品种,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加强市场预测预警,强化市场信息引导,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市场异常波动的应急预案,加快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加强对成品油经营市场监管,通过对全县现有成品油零售企业的统计,合理调整布局,总量控制,改造提高,优胜劣汰,提高加油站市场覆盖率和供应服务能力,建立规范的成品油市场流通秩序。

3.推动商务系统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

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研究制定市场消费与生活物资保障相关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周汇总、问题会商和应急处置、政策措施落实督导工作制度,推动落实商务领域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实行出入境备案报告制度。建立外经企业出入境人员备案制度,定期向疫情防控专班推送外经企业出入境人员相关信息。对隔离期满解除隔离的境外务工返乡人员,持续跟踪监控,防止复阳后发生扩散。配合做好冷链物流企业疫情风险排查。积极配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单位,做好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拉网式排查,重点加强有关商超冷链食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督促超市严把冷冻食品进货关。建设具有勐海特色的边境防线,继续强化商务系统疫情防控体系,建立健全联防联控、监督举报机制,全面动员全县各族群众投身到疫情防控战斗。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管理机制

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商务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邮政管理、供销合作等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统筹协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先照后证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探索建立市场主导、政府规范、社会协同的商贸物流治理模式。

(二)优化发展环境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制定商贸物流相关法规制度。完善商贸物流市场监管体系,清理和废除行业领域内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以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等重点领域为切入点,健全监管执法体制机制,统一执法标准,提高商贸物流综合执法水平。完善商贸物流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支持设立商贸物流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三)加大政策支持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网络、公共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扩大融资渠道,推广供应链金融。鼓励商贸物流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方式直接融资。引导金融机构探索适合商贸物流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落实商贸物流业用地政策,保障商贸物流业发展用地支持商贸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用地。

(四)加强人才培养

  支持高等教育机构、商会、协会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学科建设,完善商贸物流理论体系。着力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电商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市场急需的商贸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操作人才。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校企共同组织针对性教学,全面提高物流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物流标准化、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技能培训,提高管理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