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动态

团结与进步:曼拉村的乡村振兴密码

来源 :勐海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5-23

团结与进步:曼拉村的乡村振兴密码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那么,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该如何实现振兴?当笔者置身于中缅边境地区的勐海县勐遮镇曼拉村时,似乎找到了诸多答案中的一个。干净、整洁、靓丽的村容,团结、有序、富裕的村情告诉我们:边疆的民族村寨可以是这样!















曼拉油菜花田


一、美丽富裕的民族村寨

从春意料峭的北方来到3月的曼拉村,令笔者感觉到反差的不仅是气温,更让人惊讶的是曼拉村的洁净和富裕:经过寨门,来到堪称独栋别墅的“第四代”傣家建筑前,传统的样式、现代的建材、舒适实用的设计,彰显的是村民的富裕和生活的惬意。

村子的建筑风格继承了原有的民族风情,又增加了一些中西方乡村风情,这样的“组合”让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到一种亲切和自然。各家的底楼是通透的立柱,立柱上挂着养石斛的花盆、花篮,因为家家都没有院墙,所以整个村寨似乎是通透的,通透的不仅是轻轻吹过的风,还有放眼洞穿的视觉。村子中,每一条街道都用水泥铺就,两边都是鲜花,亭台、路灯、指示牌承接连缀,宣传牌传达着党的方针政策。每一户的房前屋后都设计了小花圃,每一处景致都透露着精巧与用心。印度紫檀、木春菊、紫牡丹、满天星、兰花等装点着村落,鲜花中竖立着分段党员责任人的信息牌,村中的28名党员,每名党员负责3至5户的责任区。街道干净得一尘不染,见不到草叶枯枝。

村子设有四个集体停车场,家禽集中在村外饲养,公共果园的水果大家分享,清风亭有人免费为路人提供茶水瓜果,闲置的村民房屋被改成周转房,村集体收入稳定,彩稻画香米节成就了农家乐……凭借这些举措,拥有90户500多人的曼拉村被授予“西双版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西双版纳州文明村寨”等荣誉称号。除了荣誉,曼拉村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该有的样子:村容村貌整洁美丽、村民村风团结和谐、生产生活有序富裕、农业农村兴旺幸福。

是什么力量让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水沟里到处都是剩饭残渣”的村寨旧貌换新颜呢?


群众在清风亭学习


二、团结生成力量

寨心定村寨,党心聚村民。在傣族的传统文化观念中,村寨犹如人的身体,有心脏方有生机。寨心则被视为傣族村寨的心脏与灵魂,通常以村寨中央的一棵大树、一根木桩或一块石头为标志。由于历史的原因,曼拉村由两个村民小组合并而成,“一村两寨心”导致两部分村民互不认同、相互攀比,矛盾纠纷时有发生。2011年,曼拉村党支部意识到村民之间的不团结是限制村寨发展的症结所在,于是通过多番动员,争取到大部分群众的同意,在全村投票表决后,将寨心合二为一。合并寨心后,村民的思想得到统一,做事有了凝聚力,村党支部的引领地位也得到了强化。

要振兴乡村,先团结人心。只有进一步增进村民之间的团结、拓宽村民之间交流的空间、拉近村民之间的情感,才能让村民心和气顺。曼拉村家家户户原本建起了高耸而又形式多样的围墙,有红土墙、红砖墙、铁皮墙、水泥墙,在其保护财产和隐私的功能之外,也在村民之间架起一道道有形的区隔之墙。昔日“粗茶一泡拉家常,火塘一亮老少乐”的傣家邻里串门景象不复存在。2016年,曼拉村党支部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分别召开党员大会、户代会、群众会,共商共议美丽村寨建设,采取干部带领拆、党员带头拆、群众跟进拆的“三步走”办法,全面拆除各家各户的围墙。围墙拆除了,心扉连通了,村寨敞亮了。曼拉村邻里串门拉家常、有事相互帮的现象增多了,村民之间的情感更亲近了。

随后开始道路硬化,绿化带、配套公共设施建设,“一户一庭院、一户一花园、一户一菜园”的农家小院打造。集体停车场、供建房期间的村民和外出务工返乡无住所的村民使用的周转房安排等,让村寨建设与治理细致入微、深入人心。

从传统文化寨心的“合”中凝聚了村民认同,从党组织建设的“导”中形成了治理目标,从村民民主的“众”中生成了共识。“村寨的环境大家一起管、村寨的文明大家一起创、村寨的建设大家一起干、村寨的治理大家一起抓、村寨的管理大家一起议”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得以形成。有效管理模式形成的关键在于团结,团结形成力量,团结形成共识,团结形成党群目标与共、村民利益与共。村寨的发展得益于集体意识、集体力量、集体精神,村寨集体的凝聚在于党组织的领导。


周边村寨各族同胞到曼拉村学习基层治理经验


三、进步需要引导与规约

进步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文明化,进步需要规约与引导。无规矩不成方圆。曼拉村以村规民约“约”出乡村振兴新文明。针对耕地面积少、土地资源不均衡、部分村民沾染毒品造成妻离子散、传统宴席多又长、喝酒闹事、骑车飙车扰民等长久困扰着村民的问题,曼拉村制定出务实管用的“曼拉十条”。“曼拉十条”以传统道德为基础,结合村寨发展的实际情况,由村民一起协商拟定且对全部村民都有一定约束力,涵盖了公德民俗、生态保护、土地管理、文明建设、婚姻家庭等内容,细化到“不准不支持子女上学,不准吸毒,举办宴席、宴请亲朋不准超过晚上12点,夫妻邻里发生纠纷不准影响村民的生活秩序,不准连续三天不劳动,不准染发、文身……”村民如有违反,须按规定缴纳违约金。在村规民约的约束下,村寨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曼拉村正在以“春风化雨”的绵绵之力,推动着村民精神文明的进步。村小组负责人说:“现在村民已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基本都能做到每天早上起床后先打扫家里的卫生,劳动回来也是先打扫卫生。”“曼拉十条”之所以管用,在于制定村规民约的过程中充分发扬了协商民主,每一条规定都是村民协商共议的结果,因而能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同与遵守。参与与践行相辅相成,村规民约不仅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还激发出村民进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的积极性。群众工作需要组织,组织起来成就众人事。乡村组织化程度是决定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因素,强化乡村内生性社会组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曼拉村党支部积极培育妇联、护村队、老龄协会、红白理事会、老庚组等社会组织,充分调动各组织的力量,让其各尽其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例如,如遇红白喜事,不再由家庭单独操办宴席,而是交由老龄协会和红白理事会筹办,并按规定在村寨公场举行且不能超过一天。此举较好地实现移风易俗,改变过去宴席摆多日铺张浪费的不良传统,降低了村民过度的人际交往成本。乡村内生性社会组织是村民自发成立,以满足村民需求和保障村民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其根系于乡村土壤,与广大村民有着天然联系,深知村民的愿望和需求,能将村民的切身利益进行组织化表达。与此同时,乡村社会组织还扮演着行政化组织与群众之间沟通纽带的角色,村“两委”以及各级干部可借助社会组织与村民进行协商对话,缩短与村民之间的距离,获取真实的信息和意见,有效推动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

四、团结助推发展

精神文明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得益于村民的团结一致与奋发向上,曼拉村党支部有效将土地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村里的3块竜山(坟地)搬迁合并,整合出56亩土地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曼拉以稻田为“画布”,以彩稻为“画笔”,绘制了70余亩的“喜迎二十大”主题画,并配套办起了农家乐、傣味烧烤、特色小吃街、泼水广场等消费娱乐场所。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曼拉村编织出美好乡愁,绘制出诗意田园,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游客不仅可以陶醉于曼拉优美的乡村环境,还可以体验手工收割水稻、品鉴香米、欣赏民俗文化表演。2022年以来,仅曼拉彩稻画就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余万元,其中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户均增收1万余元。曼拉村内设有多处无人售货点,摆放的是村民自产的农产品,游客看到心仪的产品,可以自行扫码取走。乡村振兴需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善治有赖于统一村民思想、凝聚村民力量、激发村民积极性、提升村民精神文明水平。边疆民族地区集传统性与民族性于一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应立足于乡村本位,秉持“依俗而治”“依法而治”“依德而治”相结合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社会组织在民主治理中的作用,推动村民思想的团结与精神文明的进步。曼拉村让我们看到了团结与进步的场景,悟到了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思路。借助香米电商销售、村寨游、抖音宣传等,曼拉村的团结与进步正在向更远的地方传播。

 

 

转载自:今日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