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乡镇概况

勐混镇基本情况

来源 :勐海县勐混镇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12-30

勐混镇基本情况

基本概况勐混系傣语地名,意为河水转道之坝勐混镇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位于勐海县西南部,东连格朗和乡,东南与景洪市交界,南邻布朗山乡、打洛镇,西北与勐遮镇相接,北至勐海镇。距勐海县城17公里,距州府景洪市61公里。全镇国土面积329平方公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热带、亚热带气候交界处,海拔最高点为阿珠各脚1987米,最低点为南开河下游出境处1181米。辖区多属坝子,地势平坦,拥有最适宜人类居住的1200米平均海拔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常年平均春日天数250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19°C全镇共有居民户721733171,辖勐混、曼扫、曼国、曼蚌、曼赛、曼冈、贺开7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辖区主要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88.4%一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典范2021末,全镇生产总值5.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0元。

党员发展全镇共有党的基层组织98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91(其中机关党支部2个,事业党支部4个,非公经济党支部4个,农村党支部81个)。共有中共党员872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的0.23%。女党员196名,占党员总数的22.48%。少数民族党员827名,占党员总数的94.84%。大专以上的党员108人,占党员总数的12.39%

【产业发展】勐混镇域沟谷纵横,河网密布,坝子地势平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作为勐海县的农业大镇之一,全镇粮食种植面积:83924.54亩,其中种植水稻面积54590.54亩(早稻种植面积46938亩;中稻种植面积6509亩;晚稻1143.54亩;),机播面积12800玉米种植面积29334亩。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全镇良种推广率达94%,机械化率达87%,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土地提质改造2915.03亩,补充耕地2287.05亩,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最高单产1014.4公斤,连续十年保持全州第一,勐混“201大米”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小糯玉米加工厂3家,年收购、产出小糯玉米4200吨。小龙虾养殖100亩,亩产250公斤。其他种植农作物甘蔗13778亩、马铃薯1500西瓜12221亩、火龙果887亩、蔬菜1790亩、石斛245亩、魔芋1770亩、芒果25亩、桃子43亩、姬松茸132亩。养殖业:牛存栏0.2头,出栏0.15生猪存栏0.15头,出栏0.06家禽存栏14.55羽,出栏1.39

全镇有市场主体2885户,其中,企业176户,个体工商户252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5,多以茶叶、粮食生产加工为主其中产业规模最大的为西双版纳云博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占地面积41.68公顷,拥有鱼类亲本85,后备亲本260余吨,其中大宗淡水鱼及名优品种19,澜沧江土著鱼品种66。经营范围:水产养殖、苗种繁育、引进新品种、鱼病防治和技术交流。鱼苗不但满足西双版纳州内的养殖需求,还远销普洱、临沧、红河、曲靖、广东、四川、贵州等地区及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2021年鱼苗生产总量45亿尾,产值2200万元,成品鱼销售1200余吨,产值达2400余万元。

在茶产业发展上,以贺开古茶园为核心,园内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森林植被和古树茶林相依共生,古茶园中树龄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约有1.67万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生态链保护最完整的古茶园,有树龄超过800年的西保四号“茶王树”。贺开因茶而名、群众因茶而富,广大茶农对古茶树的保护意识逐步增强,保护措施得到落实,古树茶质量、产量双提高,真正体现了保护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贺开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以示范村带动贺开茶叶产业稳步发展2021贺开村被评为云南美丽村庄。

【脱贫成果2021年以来,勐混镇共实施东西扶贫项目7个,共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施完善。结合上海市松江区的精准帮扶,勐混镇贫困地区加强了交通设施建设,把路修到群众的家门口,交通便捷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种扶贫产业欣欣向荣,有效促进群众实现增收;活动场所设施功能完善,为群众搭建文化娱乐平台,通过功能设施的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充实,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二是产业帮扶带动。通过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合作模式,增收惠农促脱贫;多家科技企业进驻,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逐步打造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绿色循环经济,帮助促进贫困户稳定脱贫。

乡村振兴勐混镇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打造勐混“201大米”品牌,做大做强优质稻米产业,推广农业生产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进一步加大与云天化集团合作,全力做好勐混村现代有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普洱茶产业,扩量生态茶园改造,统筹兼顾贺开古茶园开发利用与保护,深化创建“一村一品”,打造一批省级美丽村庄,依托“七子饼旅游环线”,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着力构建集“乡村旅游+民宿旅居”为一体的旅居体系,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推动农村经济多渠道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抓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契机,以勐混大白塔、曼召非遗傣纸、万亩古茶园等特色为抓手,大力推进村庄规划、厕所革命,持续抓好“两违”、彩钢瓦整治,推动村庄绿化亮化美化,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凸显茶旅融合生态产业优势,契合勐海县“三个示范县”定位,充分彰显农业大镇特点,全力打造勐混“鱼米之乡”,实现以农业观光特色小镇建设拉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发展目标。

特色村寨曼扫村曼召村民小组是傣族民间传统手工造纸的发源地,距今已有800多年。2011年,曼召村成立了曼召傣族传统手工造纸专业合作社,采取“由合作社统一购买手工造纸原材料,垫资发放,根据采购商对产品规格大小、纸张厚度、纸张清洁度等信息要求,提供至村民生产,成品统一回收管理,统一代贮,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实现原材料和成品纸的统购统销,年均生产各类手工造纸850万张,经济收入310万元,仅造纸这一项每年户均毛收入达28800元。20149月,曼召傣族传统手工造纸被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召傣纸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来访,以傣纸为主线的民族旅游文化产业蒸蒸日上。

近年来,曼召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健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依托曼陀罗文化艺术馆、曼召傣纸合作社、温泉资源和稻田文化,发展“温泉资源+非遗技艺+稻田文化”的农文旅项目也成了曼召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