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乡镇概况

勐混镇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6-19

    【土地林业】 全镇年初耕地面积87322亩,保有水田38049亩,旱地17653亩,林业用地面积11.241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5770.4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7%。活立木总蓄积为242.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1%

    【水资源】   主要河流有南开河、南混河、南映河、南歪河等,属澜沧江水系,水利资源丰富。现有中型水库1座(那达勐水库),总库容4943万立方米,该水库是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及解决勐海县城居民供水为一体的综合型水库,小(一)型水库113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4座,总库容155万立方米,坝塘3座,总库容2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080公顷。已建有装机容量为12600千瓦时的那达勐坝后水力发电站和装机容量为750千瓦时的曼养小型水力发电站。

    【矿产资源】   全镇有6种矿产资源,共发现大小矿山及矿点5个,其中:大型矿床2个,中小型矿床2个,其余为矿点。矿种主要有:金、煤、花岗岩、砂、砂金、锰。已勘察矿种资源有6种,全镇共有温泉、热泉点1个。

    【旅游资源】  勐混坝子地势平坦,土地宽广肥沃,田间阡陌纵横,四周青山环绕,风光秀丽迷人,处处散发浓郁民族风情。境内主要以傣族居多,傣族人民信奉南传佛教,每个村寨都建有庙宇,每座庙宇都建设得金碧堂皇,形成一道亮丽风景。全镇建有宗教场所33所,大小白塔共17座,僧侣215名,宗教管理员84人。主要风景名胜有:景恩塔:又称勐混大白塔,傣语称为“塔景恩”,位于勐混村委会境内,因建在“广景恩”山上而得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佛僧基达三麻领为纪念父王叭雅宰帕沙建造。据塔碑文记载:景恩塔原属单塔,先后在傣历141年(779年,唐),傣历11331771年,清),傣历1139年(1777年)三次修复。当时,为独塔,塔高30米。据说,塔底深与南开河河底相平,还埋着释迦牟尼的3根头发。该塔几次被毁。1933年,复修该塔时,在大基脚上增加4个小塔,使原来的独塔变为群塔。1949年,因地震受损严重。1953年,重新修建。1969年,被全部炸毁。19834月,由傣族群众捐款重新修建,1985年完成。主塔高20米,由8个小塔围绕主塔,形成正八角形的母子塔。塔身和塔基绘有花卉和栩栩如生的蛟龙图案,塔刹由宝瓶、相轮、宝盖、风铃等组成。造型雄伟壮观,彩绘精湛,具有浓厚的傣族佛教建筑特色和珍贵的艺术价值。贺开生态古茶园:典型的古茶树观赏园林,原始的拉祜族风情村寨,贺开古茶园位于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委会东南面,古茶区海拔在14001800米间,山峦连绵,沟谷纵横,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土地肥沃,常年青雾围绕,是西双版纳州迄今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

    【粮食产业】   勐混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1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03312亩,全镇完成秋收粮豆种植面积69326亩,全年总产粮豆3497.4万公斤,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8295亩,杂交稻37606亩,滇陇“201”、 糯稻及其他品种10583亩,水稻平均单产578公斤,总产量2792.6万公斤;玉米种植面积10865亩,单产380公斤,总产量412.9万公斤。其它农作物(豆类、薯类等)种植面积6474亩,总产量166.4万公斤。

    【甘蔗产业】   截止2014年年底全镇种植甘蔗的有7个村委会,66个村民小组,2750户农户,甘蔗种植总面积18125亩,当年植面积2981亩,总产量91127吨。全镇实现机械化种植甘蔗5000亩,目前机械化培土520亩。

    【茶叶产业】   茶叶种植面积68148亩,当年新种植面积1012亩,2014年采茶面积60291亩,茶叶产量24649百公斤,茶叶收入4013万元。全镇完成茶园中耕管理面积3.6万亩,占全镇总面积的80%,茶园修剪面积2.7万亩,占总面积的60%

    【石斛产业】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农户自愿”的运转模式,全面推广石斛种植,2014年石斛种植产量作物种植面积948亩,总产量为1779公斤。

    【蔬菜瓜果产业】   蔬菜、瓜果类作物种植面积19646亩,单产为274公斤,总产量为2357.3吨。

    【畜牧产业】   全镇坚持“以家庭养殖、规模示范和生态养殖”相结合的方针发展畜牧养殖业,大牲畜存栏5282头,出栏4308头;生猪存栏22030头,出栏14081头;家禽存栏13.6万只,出栏10.9万只。

    【渔产业】  渔业面积3119亩,产量587吨,收入930万元。池塘养殖面积1829亩,产量472吨,稻田养殖面积1165亩,产量61吨,水产养殖125亩,冬闲田养鱼面积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