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勐混镇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勐海县勐混镇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09-05-08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勐混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岩坎哈

(2008年1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一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六年工作的回顾

勐混镇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下,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适用科技推广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期目标任务。

六年来:全镇GDP由2002年的4898万元增长到2007年8822万元,增长80.11%;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6412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8773万元,增长36.82%;第三产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71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810万元,增长40.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214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3500万元,增长63.6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1822元增长到2007年的2977元,增长63.39%;地方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县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一)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农业强镇为重点,促进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六年来,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农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按照“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兴科教”的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重点,依靠科技,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了传统支柱产业的不断提升,加大对新产业的培育力度,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在粮食生产工作中,按照“稳定面积、扩大复种、提高单产、优化质量、确保总量自求平衡”的目标,狠抓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坚持合理布局,科学管理的原则。全镇“两高一优”农业开发项目逐年增加。粮食生产在县农业科技部门和我镇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认真抓好“高毒农药替代项目”示范样板,重视植保工作,有效防治病虫害。水稻旱育稀植、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等增产技术措施和科技新成果得到较好的落实和推广。强化优质“201”品种的提纯、扶壮、试验、示范、改良、培育工作,塑造我镇优质稻在市场竞争中的“一镇一品、一镇一特”的知名度,为大春生产,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产值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2007年滇陇“201”种植达14449亩,比2002年增加17.8%,滇屯“502”240亩,比2002年增12.1%,优质糯稻5176亩,比2002年增12.8%。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引进超级杂交稻试种工作,为全镇农民增收下坚实基础,2007年粮豆总产量达1773万公斤,比2002年增221万公斤,增幅14.23%。

围绕市场,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订单农业,加快冬季农业开发步伐。我们坚持 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营销大户,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组织实施“两麻”种植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积极引导村民种植蔬菜产业,加大农田复种指数,全镇试验种植蔬菜面积达126亩,2007年在勐混村委会六组、曼国村委会曼打火村民小组种植“青兰花”等其它蔬菜试验示范种植,努力打造冬作开发的新路子。

甘蔗生产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各种扶持政策得到落实,极大提高了蔗农积极性,甘蔗下田力度加大,面积逐年增加,科技服务工作不断加强,科学种蔗和优质良种基本得到推广,单位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近年来,由于甘蔗政策及市场因素的影响,造成甘蔗面积的不稳定,导致甘蔗面积和产量有所减少。2007年全镇甘蔗面积为20202亩,比2002年减少6083亩,总产量为7.6万吨,减少3.1万吨,入榨量为6.5万吨,减少2.99万吨,减幅为28.22%。

抓住茶叶生产发展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做好茶叶产业。抓好科学种茶和科学管理的指导服务工作,加强茶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种植管理的技术不断规范,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基本得到推广,茶叶生产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提升,茶叶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茶叶种植面积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2007年茶叶面积达29487亩,比2002年增加10223亩,总产量达10455公担,比2002年增加3730公担,增幅为55.46%。

畜牧业稳步发展。始终坚持“科技兴牧、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是针对各民族畜牧饲养的传统习俗,加强业务技术理论培训工作,传授科学的饲养方法,开展畜禽疫情防治注射;二是提高农民科学养殖技术,不断改良品种,缩短养殖周期。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引导,树立大牲畜养殖示范村,推广养殖新技术,成功地在曼裴村小组、曼代村小组等完成冻精改良、短期育肥的养牛示范村工作,给村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四是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完成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等防治工作任务。2007年全镇畜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全年生猪存栏12602头,出栏9772头,比2002年增1240头;猪肉产量64.15万公斤,比2002年增加1.2万公斤;大牲畜存栏8080头,出栏2231头,比2002年增819头;家禽存栏8.52万只,出售7.3万只,比2002年增2.1万只;禽肉产量7.3万公斤,禽蛋产量2.36万公斤,比2002年增2.1万公斤,各项指标逐年提高。

林业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始终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积极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能源建设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工作。六年来,退耕面积3619亩,荒山造林17546亩,封山育林11147亩,义务植树125.53万株,竹子种植4万余丛,建设沼气池276口。通过退耕还林,全镇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7%,比2002年提高了7.3%。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护林防火的宣传力度。群众维护对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和猎杀野生动物等得到有效控制。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经商致富的意识不断增强,离土不离乡,积极从事第三产业,股分制经济发展迅速,个体工商户逐年增加。如:曼召的制瓦、民族手工造纸和曼贺勐竹盒、曼缅竹篾桌椅制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全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2002年300户增加到365户,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乡镇企业总收入达4736万元,比2002年1755万元,增加2981万元,增幅为63%,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镇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实现了农民群众的“零”负担。2004年起,共计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07.74万元,发放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资金104.19万元;能繁母猪补助8.85万元;从2002年起,发放村组干部补助资金为53.02元;退耕还林、粮食、教育补助资金264.12万元;种苗补助资金18.1万元; 2007年农民存款达到3128万元,比2002年的2255万元增873万元,增幅38.7%,贷款达4466万元,比2002年的3327万元增1139万元,增幅为34.05%,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清思路,转变职能,优化环境,突出实效,找准工作切入点,扎实开展工作,有力推动了全镇新农村建设。完成了2006年至2010年五年的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培养、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各项建设正有序实施开展中,试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乡村面貌得到改善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工程的机遇,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认真搞好规划,积极争取项目,采取国家投资为主、群众集资为辅的方式,想方设法多方筹集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乡村道路、供水供电、异地搬迁和小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787万元,先后修建勐混-曼冈、勐混-拉巴厅等的乡村道路建设,曼列、曼蚌、曼扁等村的文明卫生路和曼迈、曼枪、曼召平板桥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612.4万元,以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组织动员群众修建沟渠224件,投工投劳132万工日,完成总工程量15万立方土方;建造水闸4座、石桥(涵洞)17件;新开挖沟渠4条,全长4.2公里;改造河段0.87公里;加固河堤12处,全长7000多米;完成曼贺水库除险加固护坡工程。人畜饮水方面,2002至2007年总投资104万元,新建人畜饮水工程9件,解决了470户2350人的饮水难问题。争取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投资1820万元,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面积13050亩的项目工程,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能源建设方面,投资211.37万元,完成了勐混集镇、曼养、曼召等村民小组1064户的农网改造工程。扶贫工作方面,2003至2007年,争取扶贫温饱示范村项目资金188 万元,完成了上下班龙两寨撤并和曼枪、打别、广别老寨异地搬迁工作;投入86.5万元,完成了勐冈老寨、贺回小组异地搬迁的前期工作;投入资金90万元,实施了202户茅草房改造及拉八厅下寨、班盆老寨整村推进工作,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小城镇建设已迈出较大步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完成了集镇规划和修编工作。投资120万元建成勐混大街与214线连接线,投资49万元扩建勐混大桥。认真做好街道亮化美化工作,协调筹措补偿资金35万元,拆除街道三幢楼房。投资30多万元,购买政府机关干部职工住房、3个站所办公用房及政府职工宿舍的维修工程;投资36万元,修建文化综合服务楼。极大地改善了镇容镇貌。

(四)坚持统筹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稳步、有序推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格局。加强了计生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各村计生宣传员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三为主”得到进一步巩固,“三结合”工作顺利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继续宣传和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几年来,办理农业人口家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916户,兑现“奖优免补”资金44.6万元。投入资金51万元,改善了镇计划生育服务所的办公条件。建立7个计划生育合格村,2007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4‰。

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科教兴农、教育为本”的方针。一是落实教育改革,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二是引进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资金1196万元;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大幅度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四是教育事业与推广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开办农函大和初中“2.5”职业教育,培养乡土人才;五是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村寨,向学生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培训,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控辍保学工作,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和巩固率,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98.54%和98.81%,98.86%和97.16%。2005年和2007年分别通过省、州人民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

文化体育工作全面发展。职工、农民运动会持续开展。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三下乡”活动,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舞蹈、歌咏比赛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把人民的健康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灭鼠、狂犬病预防、脊髓灰质炎预防、消毒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抗击“非典”、“乙脑”等重大疫情的预防任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2004年投资25万元,建盖了镇卫生院大楼,完成5个村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农民参合率稳步上升,累计兑现医药费451738元,受益群众23491人,仅2007年参合率达86%,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广播、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光纤、闭路电视、数字化电视等通讯事业稳步推进。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改变了乡村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信息闭塞的状况,2007年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以上,高科技信息网络普及逐年递增,通讯事业不断完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覆盖了全镇各个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手机电话用户达4000多户,致富通用户2000多户,宽带100多台,数字电视用户率达3553户。

高度重视民政、残疾人工作,认真开展救济、救灾和扶贫济困、五保户供养工作。按时按量发放各类救灾救济款,累计发放23.5万元。将农村和城镇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纳入了低保范围,做到了应保尽保,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协助完成了对90名白内障患者作复明手术。认真贯彻宣传落实婚姻法,杜绝早婚早育现象的发生。

第二轮地方志修编进展顺利。“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如期完成。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统战、统计、保密、档案、老年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五)狠抓普法、综治、安全工作,创建平安勐混,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组织开展创建“平安勐混”活动,深入推进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完成“四五”普法工作任务,“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启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进佛寺”活动。充实完善了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人民调解工作得到加强,禁毒与防治艾滋病三年人民战争取得明显成效。2003一2007年,侦破刑事案件144起,受理治安案件349起,查处270起,调解民事纠纷158件。积极争创无邪教乡镇活动,顺利通过州县“610”办考核验收。2005年至2006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被评为先进乡镇,“平安勐混”创建工作通过县级验收。

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原则。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将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齐头并进。一是狠抓安全目标管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与各村委会、单位、企业签订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书。二是严格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实行“层层签定、层层负责”,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安全责任制和管理网络,使全镇步入了规范化安全管理的轨道。

六年来,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充分展现我镇全体领导干部、职工、各族群众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共谋发展,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还需加快,农民致富的路子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具有优势和市场前景的农产品规模太小;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严峻;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农村人力、物力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社会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不安全生产隐患仍然存在;依法行政、依法治镇有待加强,部分干部群众思想、思维、思路方式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六年,是我镇综合实力提升较快,村容村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六年,我们在困难多、矛盾多、挑战多的情况下,能够起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里汇聚着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勤劳和智慧;倾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支持;凝聚着各级领导和老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有力监督的各位代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镇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安排

今后五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我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部署,今后五年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富镇、科教兴镇、流通活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勐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五年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农业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2.6%;农村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更加和谐。

为确保上述奋斗目标和经济指标的实现,具体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全镇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主线,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突出抓好农村增收、农民培训、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基层组织建设“六项工程”的落实。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整合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农村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与信用联社的协调与沟通,加大对农经工作的力度,努力使乡村不良债务在五年内全部逐步化解。三是巩固提升粮、蔗、茶等传统产业,在良种推广、科技保障、种植管理、政策扶持上下功夫,实现高产、稳产,不断提高产出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继续抓好粮食种植和扩大优质稻的种植面积。稳定茶园新植面积和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利用好糖厂扶持政策,抓好甘蔗新植和扩大下田面积。四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在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完善的同时,不断加大冬作开发力度,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复种指数。五是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农民增收“六个千元计划”,加快“麻、畜牧、蔬菜、林竹”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步伐,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六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继续抓好人口较少民族及整村推进项目的申报,逐步消除农村贫困人口。七是认真落实好中央的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收。

(二)加强特色品牌的开发力度,提高镇域经济竞争力

充分利用区域内独特的优势产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积极开发优质稻种植,争取国家补助,抓好“201”籽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提纯扶壮;把“201”优质米品牌树强、树牢,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走规模化、产业化路子。进一步加大对贺开古茶园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增强知名度,使古茶资源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大力扶持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努力将曼贺勐村手工编织竹制品、曼召村手工造纸产业引导、扶持成为民族特色产业。利用国道214线和320省道和我镇的优势,开发和发展旅游业。

(三)全面落实“科教兴镇”,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推进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深化“普九”,探索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一是强化常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二是认真贯彻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加大教育执法力度,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四是努力实现集中办学;五是开办农村2+1、1+2农村综合初中班教育。

抓好科普宣传、科技推广和示范工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抓好核心基地的试验示范。继续做好“三下乡”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争创特色体育乡镇,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广电网络建设,努力扩大覆盖面,继续完善“乡村数字化”工程建设工作。

(四)抓住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和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主动出击找项目、找资金,积极申报村级公路、农村人饮、坡改梯、农田水利、农村能源、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一是抓好勐混—曼蚌、贺开至曼迈乡村道路建设,做好规划储备项目申报工作,变过去晴通雨阻的路为全天候通畅的路。二是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及农发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重视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努力将勐冈老寨、贺回搬迁工作及人畜饮水工程等立项解决。积极争取,努力改善小城镇建设条件,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断改善农村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全力做好扶贫工作,努力促进山坝区协调发展。四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积极做好罗非鱼良种繁殖基地建设的协调工作。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贯彻依法治国,不断推进依法治镇进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抓好“五五”普法和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科学、民主、依法管理的水平和全民的法律素质。

坚持发展是根本、稳定是前提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密切关注并处理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领导,增强责任心,防微杜渐,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和纠纷,建立健全各种预警机制,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确保社会稳定。

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加大《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落实信访工作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继续实行领导干部下访和首问制度,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之中。

继续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勐混”的巩固工作,加大整治力度,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建立健全治安防范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法》的宣传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开展安全隐患的检查,落实整改措施,严防各类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六)深入贯彻三大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巩固和完善利益导向,及时兑现各种计生奖励扶持政策;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继续抓好“三结合”工作和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建设与规划”的关系,珍惜和节约土地资源。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执法,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处理发展与污染的问题。

(七)关注民生,加强劳动社会保障工作

按照搞好“两个确保”,落实“三条保障线”的政策要求,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特困家庭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农村和城镇贫困人员的调查,落实好“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搞好扶贫开发造血输血工作,加大对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工作。做好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认真做好残疾人工作,搞好残疾人自食其力的康复训练和培训,落实各种救济救助。关爱老年人,开展好敬老爱老活动,切实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执政能力,提高行政效能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将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1、更加注重科学理政,增强创新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创新思维、改革思路和市场经济办法,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题,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组织经济工作的水平,不断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政策支持、财力保障的重点向社会建设、公共设施和改善民生方面倾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更加注重高效行政,增强执行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努力改进机关作风,使机关运转更加规范协调、办事更加公正透明、工作更加高效便民。强化政府目标管理,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努力营造凝心聚力搞建设、脚踏实地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更加注重为民勤政,增强亲和力。坚持一切对人民负责,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安危冷暖唯民而系,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的监督,定期向人大代表报告工作。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凝聚民心。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多办暖民心、稳民心、得民心的实事好事。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4、更加注重从严治政,增强自制力。深入开展廉政建设,严格执行民主评议、重大事项报告、离任审计等制度,弘扬廉政文化,筑牢反腐拒变防线。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珍惜民资民力,反对奢侈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我们将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为准则,常修为政之德、深怀律已之心,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做表面文章,使政府工作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万众一心,成就辉煌,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负人民重托,以务实的作风埋头苦干,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勐混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