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03 格朗和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024年版)(164项)
- 2024-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法人注销公示
- 2024-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财政和统计服务中心法人注销公示
- 2024-11-08 格朗和乡2024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履职报告
- 2024-10-24 勐海县2024年度省级防汛应急救灾资金绩效报告
- 2024-10-17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退役军人服务站)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7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综治中心(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应急指挥中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7 格朗和哈尼族乡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0 格朗和乡2024年10月特困供养资金发放名单
- 2024-10-10 格朗和乡2024年10月城乡低保社会救助保障金发放名单
-
当前位置: 勐海县人民政府>>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窗口>>乡镇概况>>
格朗和乡乡情简介
来源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10-24
一、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格朗和,意为哈尼语“吉祥、幸福、安康”,又意为“福份大的寨子”,1953年置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南糯山划入本区(1953年前,南糯山属车里县),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州)。1957年置格朗和区,属版纳勐海。1958年置英雄公社,公社管委会驻苏湖,1961年置格朗和区,区公所由苏湖迁至黑龙潭,1968年置献忠公社,1984年置格朗和区,1987年改称格朗和哈尼族乡至今。
【地理位置】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地处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西南与勐混镇相连,西北与勐海镇交界,北抵流沙河与勐宋乡隔河相望。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6.66公里,距州府景洪市32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46.41万亩。
【政区划分】下辖南糯山、苏湖、帕真、帕沙、帕宫5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点。
【人口民族】2022年末,全乡总人口数为4207户17451人,其中男性8800人,女性8651人,农业人口3850户16811人,实有劳动力10661人。境内主要居住着哈尼、傣、拉祜、汉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830人,占总人口的96.44%,其中:哈尼族人口1512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9.86%,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山区乡,哈尼族被誉为“山坡上的民族”。有傣族寨子4个,位于乡政府驻地黑龙潭周边,拉祜族寨子4个,分别是帕宫村三棵桩小组,南糯山村小巴拉小组、苏湖村南拉老寨、新寨小组。
二、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境内均属高原山地,东西纵横18公里,南北纵距19公里,山脉为南北走向,地势中部和西南部高,北部和东南部低;全乡平均海拔1596米,最高海拔位于与景洪市交界处路南山,2196.8米,最低海拔位于南卧河与出戈河交汇处,600米,乡政府驻地海拔1360米。海拔落差大,形成河谷交错、山峦起伏,山坝相间的地貌特征。
【气候条件】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四季如春,湿度较大,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降雨量1350—1400毫米,终年无霜。
【资源优势】格朗和乡是典型的农业乡,2022年末,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33%,辖区耕地总面积55496亩,林地总面积21.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6.9%,在原始森林中生长着120多种野生果、200多种野生花、上百种植物种类,乡域内大多种植茶叶、甘蔗、玉米、水稻,其中茶叶是主要支撑产业,南糯山半坡老寨有800余年的栽培型古茶树1株,全乡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达2.25万亩,占全县古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占全州古茶园面积的五分之一,南糯山是新“六大茶山”之一,帕沙犀牛塘、南糯山捌玛、帕真雷达山是现有名山名茶。路南山、黑龙潭山水交融、云环雾罩,是旅游休闲静养的好地方,近年来,格朗和乡积极探索发展康旅业,主动融入“景洪-勐海半小时经济圈”、“七子饼”旅游环线建设。格朗和乡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宝库,有原生态哈尼民歌阿其谷、滇航唱,嘎汤帕、耶谷扎、开茶节等民族节庆文化,多依干、鸡肉稀饭、盐酸果蒸鱼是格朗和乡的主要特色美食。
三、经济社会
【经济发展】2022年末,地区生产总值47467万元,比同期的43793万元增长4.4%;实现财政总收入2239.1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1.89万元,分别比同期的3159.82万元、3035.11万元减少29.14%和26.79%。
【体育文化】2022年末,有乡文化站1个,职工书屋1个,农家书屋6个,藏书12000余册,电子阅览室1间,职工之家1个,文化广场1块。
【教育医疗】2022年末,全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048人,其中初中在校生224人,小学在校生580人,幼儿园在校生244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有卫生院1所,共有职工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2名、工勤人员1名、其他人员5名,开放病床25张,有5个行政村卫生室共12名村医,村卫生室设有简易病床18张。
【社会保障】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2022年末,有农村低保户131户333人,共发放保障金117.385万元,城镇低保为12户15人,共发放保障金8.3667万元,特困供养11户14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4.6125万元,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33%,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85%以上。
四、党的建设
【党组概况】全乡共有92个党组织,其中有1个党委,5个村党总支,86个党支部(其中76个农村党支部、4个机关事业党支部、5个非公党支部、1个青年人才党支部)。现有党员790人,其中:农村党员720人,占党员总数的91.14%,机关事业党员47人,占党员总数的5.95%,“两新”组织党员23人,占党员总数的2.91%。女党员204人,占党员总数的25.82%。少数民族党员763人,占党员总数的96.58%;大专以上学历87人,占党员总数的11.01%,平均年龄45.86岁,年龄最大的99岁,是中国共产党格朗和乡帕真村朗兴党支部党员江苗;年龄最小的22岁,是中国共产党格朗和乡帕真村水河新寨党支部党员三都。
五、其他内容
【乡村振兴】全乡共有帕宫村1个脱贫出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9年底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目前有脱贫户203户815人、边缘易致贫户20户5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户33人,分布在5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占全乡总户数的5.56%、总人口数的5.2%。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党委政府坚持“项目为王”,建设了黑龙潭湖民族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帕真和帕沙村茶叶初制所项目、帕宫村乡村振兴体育文化设施功能提升项目、“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南糯山村特色茶旅改造等项目,正在实施推进南糯山村委会石头新寨乡村建设补短板建设项目、苏湖村委会鱼塘寨村民小组乡村建设行动项目、南糯山村委会连山村小组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南糯山村委会石头老寨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工程建设等项目。2022年,向上争取水泥587吨用于美丽村庄建设,实施危房及农房抗震改造82户,通过村级公益岗位促进74名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争取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和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等各类资金共396.655万元。
【表彰奖励】
2014年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8年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获得西双版纳州级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19年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获得勐海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县级先进集体”;
2020年获得勐海县2019年/2020年度甘蔗生产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格朗和乡人民政府荣获州级“禁毒先进单位”;
2023年格朗和乡人民政府荣获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文艺比赛“最佳艺术表现奖”。
六、行政村概况
(一)南糯山村委会
南糯山村位于格朗和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是景洪至勐海必经之地,全村国土面积8884.18公顷,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22.5℃,年降雨量1500—1750毫米,年雾日129天,相对湿度82%,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素有“气候转身的地方”之美誉。辖2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点,有1165户5424人,其中男性2636人,女性2788人,有脱贫户34户136人,主要居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汉族等民族。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26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26人(含预备党员3人),女党员61人,大专以上学历14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茶叶、蔬菜等农作物,共有茶园面积3.6万亩,其中古茶园面积1.2万亩,有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认证的南糯山800年栽培型古茶树1株,素有“全球古茶第一村”、“古茶第一山”的美誉。有勐海茶厂南糯山分厂、哈尼文化园等极具历史、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资源。南糯山聚力“旅游+”发展战略,不断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子,完成了“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南糯山村特色茶旅改造项目,打造了一批以“南山隐”、“匠庐”为代表的特色民宿、半山酒店。2022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36元。
表彰情况:
2016年获评全州先进基层组织;
2020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021年获评农业农村部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2021年获评西双版纳州“美丽乡村”;
2022年获评“省级森林乡村”;
2022年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行政村、社区)荣获二等奖;
2022年获评“无传销社区(村)”;
2022年获评全省首家“手机号码支付示范村”;
2022年获评西双版纳州第三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2年获评“勐海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2022年获评云南省卫生村(2022年-2024年);
2023年“清廉村居”创建示范单位。
姑娘寨党支部获评“2021年度县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姑娘寨小组获评“勐海县2022年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组”;
半坡老寨小组获评2022年“勐海县文明村镇”称号。
村委会干部: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勒 阳(哈尼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思 江(哈尼族)
村委会副主任:飘 三(哈尼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海 荣(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边 二(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二 大(哈尼族)
村委会委员、妇联主席:吴燕飞(傣族)
(二)苏湖村委会
苏湖村位于格朗和乡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全村国土面积5226.46公顷,平均海拔1400-1800米,年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24°C。辖13个村民小组,有831户3457人,其中男性1740人,女性1717人,有脱贫户1户3人,边缘易致贫户7户1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4人,主要居住哈尼族、拉祜族、汉族等民族。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78人(含预备党员3人),女党员40人,大专以上学历12人。平均海拔1400-1800米,年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24°C。耕地面积14469亩,主要种植甘蔗、茶叶、水稻、玉米,茶园面积约1.8万亩,主要以生态有机茶为主,苏湖村厚植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目前已完成2.2万亩有机茶叶转换认证。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建有苏湖村史馆1个;2021年1月公开出版了真实记载自1749年以来至2020年12月共272年间苏湖村及各村民小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书籍——《苏湖村史》;有以创立了“大禾竹艺”品牌的杨德荣为代表的民间手艺人。2022年,苏湖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
表彰奖励:苏湖村鱼塘寨村民小组获评“勐海县2022年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组”。
村委会干部: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晓辉(哈尼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妇联主席:周 蓉(汉族)
村委会副主任:四 大(哈尼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斯 达(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资 三(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车 三(哈尼族)
村委会委员:三 布(哈尼族)
(三)帕真村委会
帕真村委会地处乡政府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6828.34公顷,平均海拔1500米,年降水量在1469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0°C。辖1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29户,人口3942人,其中男性2025人,女性1917人,有脱贫户34户131人,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5人,主要居住哈尼族、傣族、汉族。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18个党支部,有党员143名(含5名预备党员),女党员40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耕地面积16485亩,主要种植茶叶、水稻、甘蔗等作物,有成立于2010年的野生古茶树联合国保护区,28棵树龄达1000年以上的古树茶,是野生古茶树保护最完整的普洱茶区域,帕真村茶马古道上的村子,也是茶马古道的驿站之一。2022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80元。
表彰奖励:
2021年获评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森林乡村”;
2021年获评“勐海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22年获评勐海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获评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州级美丽村庄;
中共格朗和乡帕真村水河新寨支部委员会获评2021年“勐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帕真村水河新寨荣获2022年州级绿美乡村称号;
帕真村帕真老寨荣获勐海县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组)称号;
帕真村水河新寨荣获2022年“勐海县打击走私示范村”。
村委会干部: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美 大(哈尼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二 大(哈尼族)
村委会副主任:杨 瑞(哈尼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打 爬(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黄晓东(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妇联主席:晓黄妹(哈尼族)
村委会委员:二 杜(哈尼族)
(四)帕沙村委会
帕沙村委会地处格朗和乡西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580.18公顷,平均海拔1609.14米,年平均气温22.00℃,年降水量1500.00毫米。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70户2038人,其中男性1026人,女性1012人,有脱贫户64户240人,边缘易致贫户2户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8户23人,是一个纯哈尼族聚集的村委会。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有党员73名(含3名预备党员),女党员14人,大专以上学历6人。耕地面积6715亩,茶叶面积14087亩,其中古茶树约3000亩,粮、蔗、茶是本村三大支柱产业。位于帕沙中寨的一号茶王树,经云南省茶叶研究所认证,树龄达800年以上。帕沙哈尼族人从唐代开始就在这里居住并开始种植茶叶,一直坚持以传统古法养护茶树,遵循民风采摘鲜叶,土法炒制揉作茶青,保障其自然纯正的品质。2022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
表彰奖励:
2021年勐海县“美丽乡村”称号;
2021年中共格朗和乡帕沙村中寨一组支部委员会获评“勐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2年帕沙村中寨一组、二组荣获“勐海县文明村镇”。
村委会干部: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打 二(哈尼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 爬(哈尼族)
村委会副主任:大 二(哈尼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江汉城(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妇联主席:布 灯(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爬 大(哈尼族)
村委会委员:二 娥(哈尼族)
(五)帕宫村委会
帕宫村委会地处格朗和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1.8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285.04公顷,平均海拔1600米,全年年均温度17—18℃,年均日照时间2300小时,年均降雨量1350—1800毫米,云环雾罩,有“云上帕宫”之称,生态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条件。辖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21户2136人,其中男性1132人,女性1004人,是格朗和乡唯一的脱贫出列村,有脱贫户70户311人,边缘易致贫户10户39人,主要居住着哈尼族、拉祜族、汉族。全村设有一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有党员92名(含1名预备党员),女党员20人,大专以上学历3人。耕地面积9506亩,茶叶面积10610亩,主要种茶叶、甘蔗、水稻、玉米、柑橘、芒果等农作物,有丰富的竹笋、菌类、野生板栗等特色农产品等。2022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75元。
表彰奖励:
2021年中共格朗和乡帕宫村三棵桩支部委员会获评“勐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2年帕宫村驻村工作队获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驻村工作队)二等奖;
2022年帕宫村荣获“勐海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村委会干部: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戈 二(哈尼族)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二 大(哈尼族)
村委会副主任:打 优(哈尼族)
村党总支副书记:二 优(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李政轩(哈尼族)
村党总支委员、监委会委员:伍 四(哈尼族)
村委会委员、妇联主席:罗金花(拉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