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03 格朗和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024年版)(164项)
- 2024-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法人注销公示
- 2024-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财政和统计服务中心法人注销公示
- 2024-11-08 格朗和乡2024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履职报告
- 2024-10-24 勐海县2024年度省级防汛应急救灾资金绩效报告
- 2024-10-17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退役军人服务站)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7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综治中心(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应急指挥中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7 格朗和哈尼族乡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0 格朗和乡2024年10月特困供养资金发放名单
- 2024-10-10 格朗和乡2024年10月城乡低保社会救助保障金发放名单
-
当前位置: 勐海县人民政府>>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窗口>>乡镇概况>>
格朗和哈尼族乡乡情
来源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乡情
格朗和哈尼族乡位于勐海县东部,乡政府位于黑龙潭畔,距勐海县城28公里,距州府景洪32公里。全乡总面积312.44平方公里,辖南糯山、苏湖、帕真、帕沙、帕宫5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共4632户17253人。有哈尼族、傣族、拉祜族、汉族这4个世居民族,其中哈尼族占全乡总人口的86.89%,傣族占5.3%,拉祜族占4.3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余人。全乡有93个基层党组织,其中1个党委,5个行政村党总支,7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5个,机关事业党支部5个,离退休党支部1个,有党员785名。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37元,比2017年的11186元增长8.5%。
截至目前,格朗和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4户798人,分布在5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分别占全乡总户数的4.4%、总人口数的4.6%、占行政村总数的100%、占村民小组数的22.7%。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15人,贫困发生率0.09‰。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771人,占96.61%;“直过民族”54人,占6.76%。致贫原因:缺技术致贫的有189户209人,占93.7%;因病致贫的有11户40人,占5.1%;缺劳力致贫的有3户5人,占0.9%;因残致贫的有1户3人,占0.3%;缺技术是全乡主要致贫原因。
近年来,我乡紧紧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不断提高贫困户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产业扶贫
抓住蔗糖产业能实现短期见效、茶产业能保障中长期稳定增收的特点,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茶、粮、糖等绿色生态特色优势传统产业。组织全乡204户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茶叶初制所和种养殖大户签订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提升产业技能水平。开展粮食、甘蔗、茶叶、橡胶等种养殖技术和新型农民技能素质培训20期次。
2018年全乡粮豆种植面积达3.3万亩,产量达 1109万公斤,水稻种植面积14070亩,甘蔗种植9100.8亩(水田6931.7亩,旱地2169.1亩),产量41863.68吨;蔬菜种植面积1600亩。2019年水稻种植14090亩,甘蔗种植7628亩,玉米种植面积15820亩,总产量648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3675亩,总产量94万公斤;橡胶种植面积8176亩,总产量71万公斤。全乡茶叶种植面积10.6万亩,采摘面积达8.2万亩。
2018年,按照已脱贫户每户补助不超过2000元,在册户不超过6000元标准,发放贫困户产业发展补助金415240元。
2019年度按照2014至2015已脱贫户人均500元,2016年以来脱贫户人均1000元,未脱贫人均不超过4000元标准,发放贫困户产业发展补助金447670元。
二、健康扶贫
全乡有村卫生室6个 ,其中南糯山2个;村医每个卫生室3个,床位3张。报销比例:乡级95%,县级90%;州级85%,州级以上70%。204户79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人口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五个全覆盖”,全面落实“四重保障”措施,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有效地解决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教育扶贫
全乡有一所中心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5个;小学生508人,其中乡中心小学446人,南糯山小学62人;有小学教师38人,幼儿园教师7人。
认真落实国家、省、州教育普惠政策,全面落实营养改善计划每人800元/年,按照幼儿园每年300元,小学每年900元,中学每年1500元,职高(雨露计划)每年3000元,高中每年2500元,大专以上每年3000元补助标准,落实各项补助,有效杜绝了贫困家庭子女“因学致贫”“因贫辍学”现象发生。实现一村一幼学前一年教育全覆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要求,紧紧围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十项办学条件和“五个一票否决”指标,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验收。实施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学生7人(小学5人,初中2人),实现对不能到校上课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全覆盖,解决残疾儿童想上学、难上学的难题。
四、社会保障
全乡共有农村低保户53 户158 人,其中A类8户20人,每人每月300元,B类25户78人,每人每月230元,C类20户60人,每人每月180元。五保户 17户20 人,每人每月665元;严格贯彻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开展临时救助 49 人,发放救助金 18.15万元,医疗救助 46 人,发放救助金 33.5万元。共有121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其中一级重度残疾人50人,每人每月70元,二级重度残疾人71人,每人每月40元共21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其中12人属建档立卡户,每人每月50元。医疗保险2018年每人180元,财政兜底;2019年每人220元,财政补助180元。
五、生态扶贫
坚持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以生态补偿反哺贫困群众,引领贫困户走共同致富的绿色发展道路,落实公益林补助17210亩补偿金额172100元(10元/亩)。从建档立卡户中公开选聘生态保护人员3名,户年均增收9600元,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目标。
南糯山村委会4641亩46410元,涉及13个小组(赶达176亩、半坡老寨468亩、半坡新寨248亩、大巴拉916亩、多依寨183亩、二厂1194亩、姑娘寨110亩、石头二队194亩、石头新寨216亩、向阳寨103亩、小巴拉179亩、丫口老寨306亩、丫口新寨348亩)。
帕宫村委会4315亩43150元,涉及6个小组(阿鲁小寨28亩、阿鲁新寨824亩、曼丹890亩、南莫上寨793亩、南莫下寨1472亩、团包上寨308亩)。
帕真村委会2474亩2474元,涉及7个小组(曼科松911亩、帕真老寨356亩、雅航小组105亩、曼麻榜126亩、帕盆350亩、水和小寨203、水河鱼塘寨423亩)。
苏湖村委会4669亩46690元,涉及11个小组(南拉新寨807亩、小呼拉老寨724亩、小呼拉新寨915亩、鱼塘寨283亩、大寨427亩、南拉老寨925亩、南拉新老寨80亩、半坡寨51亩、石头寨201亩、丫口老寨60亩、丫口新寨196亩)。
帕沙村委会1111亩11110元,涉及2个小组(帕沙新寨420亩、中寨二组691亩)。
六、危房改造
举全乡之力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住房抗震薄弱改造和消除石棉瓦顶、彩钢瓦顶工作。投入592.63万元完成266户“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住房抗震薄弱”改造243户及C、D级危房改造10户;投入资金1327.8万元,消除石棉瓦顶、彩钢瓦顶1102户,更换“两瓦”面积达265630平方米。
七、金融扶贫
充分发挥扶贫小额信贷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7户124万元;贷免扶补贷款14户140万元;小额创业贷款69人606万元。
八、村级公益岗
积极实施“提升技能、转移就业、创业带动”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扶贫工作体系,通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类专场招聘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推介会,新增建档立卡劳动力转移就业3人(2018年1人,2019年2人)。全乡共有村级公益岗6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生态护林员3人(均为建档立卡户)。每人每月补助800元。
九、近年项目投入情况
(一)2014年至2015年整乡扶贫开发
连片扶贫整乡推进期间,通过扶贫开发2000万元专项资金,在格朗和哈尼族乡撬动投入资金达2.3亿元。
一是新农村示范建设项目资金1215万元,含财政局“一事一议”奖补201.25万元、民宗局民族团结示范村80万元,农委办美丽乡村120万元,县委大走访和组织部补助建设43个村小组活动场所资金251万(不含群众自筹和其他渠道资金),其余为省州县示范村建设专项资金及其他整合投入。
二是小城镇及乡村旅游项目6300万元,含招商引资的企业投入4350万元,以及陈升茶叶公司赞助30万元建设滇航(乡文化广场实际投入52.28万),县建设局100套公租房700万元(含配套自来水)、529套危房改造补助572.7万元,环保局生态乡镇创建243.3万元(实际投入274.24万元),县政府补助投入环湖路硬化及职工之家(食堂)117.5万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土局及水务局共同投入乡为民服务中心101万元,卫生局投入乡住院综合楼156万元。
三是整合国土、水利、交通等财政项目投入1.6亿元以上,其中国土局实施兴地睦边和占补平衡投入6500万元,完成了2.3万亩土地平整、135千米主干沟渠、126千米生产主干道路;水利局投入2580万元完成了9个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以及14个村寨人畜饮水和2千米配套沟渠建设,交通局投入4583万元完成39.6千米通村硬化道路建设,以及财政局、农委等方面投入的水利交通设施等。
(二)后续投入
2016年以来共投入近2亿元。
2016年总投入69.7万元,其中产业补助35.7万元、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34万。
2017年总投入16093.5万元,其中产业补助39.5万元、帕真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100万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000万元、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88万元、贺南中寨地质灾害点整治371万元、美丽乡村建设100万元、道路修复230万元、雷达山道路硬化1000万元、贺开至帕沙七子饼环线1657万元、格海路改造项目11508万元。
2018年总投入4925万元(涉农资金492万、沪滇90万),交通投入2067、占42%,住房安全保障1888万、占38%。其中产业补助预计38万元(涉农)、帕宫村贺南中寨进村道路263万(涉农)、帕宫村贺南中寨村内道路硬化180万(涉农)、格朗和卫生院设备配备道路修缮11万(涉农)、帕宫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50万元(沪滇)、帕宫村南莫下寨道路修缮10万(沪滇)、帕宫村贺南中寨南莫上下寨球场舞台30万(沪滇)、帕宫村南莫上寨活动场所建设33万、南糯山生态茶园建设155万元、教育基础实施投入37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200万元、农危改588万元、消除两瓦1327万元、乡内沙石路150万元、村内文明卫生路20万元、乡村文化服务中心设施83万、帕沙至南糯山七子饼环线1444万元(10公里)。
十三五规划以来共实施饮水安全工程273.5万元。
十、2018至2020年项目库(基础设施)
(一)道路硬化
1.撤并村项目苏湖线,21.9公里,2628万元,2018年已开工;
2.勐海县古茶文化旅游项目多依寨~格朗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10.2公里,1444.7445万元,2018年已开工;
3.撤并村项目帕沙线,7公里,840万元,2018年已实施完成;
4.朗兴村乡政府驻地至朗兴村(长600米、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0.6公里,600万元,2018年已实施;
5.格混路至南莫下寨道路硬化,建设长4000米、4.5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4公里,320万元,2019年开工;
6.南莫下寨村内道路建设,9000平方,135万元,2019年开工;
7.阿鲁新寨村内道路建设,9000平方,135万元,2019年开工;8.帕宫村曼丹生产道路建设,6公里,60万元,2019年开工。
(二)饮水保障
53个村民小组,2018年已完成帕宫8个村民小组,资金95.3万元,2019年计划开工45个村民小组,资金506.9万元。
(三)村卫生室
南糯山石头寨卫生室改建1个,25万元;
帕沙村标准新建标准化卫生室(村),25万元。
(四)资产收益扶贫
建村级光伏发电站,20户,63.5万元。
(五)沪滇扶贫协作项目
1.“携手奔小康”项目:种植葡萄柚沪滇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项目,50万元;
2.企村结对项目:南莫下寨上海佘山建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村企结对项目,10万元。
3.援滇计划外资金项目:帕宫村种木耳项目100万元,2020实施;帕宫村开发乡村旅游建设项目200万元,2020实施;帕宫村户外运动基地建设项目,200万元,2020实施。
(六)美丽宜居乡村
1.南莫下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120万元,2019年实施;
2.三棵桩美丽宜居乡村建设,68万元,2020年实施;
3.阿鲁老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50.5万元,2020年实施;
4.村南莫上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62.5万元,2020年实施;
(七)农田水利设施
灌溉沟渠:帕宫村南莫下寨纠玛水田沟渠,33万元,2019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