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03 格朗和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024年版)(164项)
- 2024-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法人注销公示
- 2024-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财政和统计服务中心法人注销公示
- 2024-11-08 格朗和乡2024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履职报告
- 2024-10-24 勐海县2024年度省级防汛应急救灾资金绩效报告
- 2024-10-17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退役军人服务站)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7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综治中心(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应急指挥中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7 格朗和哈尼族乡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0 格朗和乡2024年10月特困供养资金发放名单
- 2024-10-10 格朗和乡2024年10月城乡低保社会救助保障金发放名单
-
当前位置: 勐海县人民政府>>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窗口>>乡镇概况>>
格朗和哈尼族乡乡镇概况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6-10-10
(一)基本乡情
格朗和哈尼族乡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东部,乡政府位于黑龙潭畔,距勐海县城28公里,距州府景洪32公里。全乡总面积312.44平方公里,辖南糯山、苏湖、帕真、帕沙、帕宫5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有4091户17232人,其中:城镇居民216户709人,农村居民3826户16098人;哈尼族14632人占全乡总人口数的85%,傣族860人占5%,拉祜族603人占3.5%。
全乡有1个党委,5个党总支,87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村民小组党支部76个,非公经济党支部4个,街道工商联党支部1个,机关中心所支部6个。有党员774名,35岁以下318名占41.1%,2007年以后入党432名占55.8%,大专以上党员72名占9.3%,60岁以上党员135名占17.4%。
虽然格朗和哈尼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1)地理地缘优势。乡政府驻地前临景洪、后依勐海,距县城28公里、景洪32公里,年均温度17—18℃,年均降雨量1350—1500毫米,路南山、黑龙潭山水交融、云环雾罩,是旅游休闲静养的好地方。
(2)民族文化优势。全乡哈尼族人数占总人口的85%,保留着原生态、烂漫多彩的哈尼民族文化,原生态哈尼民歌阿其谷、滇航唱,嘎汤帕、耶谷扎、开茶节等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60%以上。
(3)生态资源优势。国家级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路南山景区大部分位于乡境内。森林覆盖率78%。2014年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达2.25万亩,占全县古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占全州古茶园面积的五分之一。有800余年的栽培型古茶树,被誉为“生态山谷、茶源之乡”。
(4)政策倾斜优势。“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西双版纳春城”、连片扶贫和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等政策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都是格朗和哈尼族乡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
【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格朗和哈尼族乡地处东经100°47' ,北纬21°86'之间,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东部,东面和东南面与景洪市接壤,西南面与勐混镇相连,西北面与勐海镇交界,北抵流沙河与勐宋乡隔河相望。乡政府距县城28公里,距州政府驻地—景洪32公里,东西横距18公里,南北纵距19公里,年均温度17—18℃,年均降雨量1350—1500毫米,1500米以上海拔中热带雨林成分达60%。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作为现代的行政区域,始于1953年7月16日成立的格朗和爱尼族自治区,当时区政府驻地在苏湖,1961年迁至现在的黑龙潭。后曾改名为格朗和区、格朗和公社等。1987年改为格朗和哈尼族乡。全乡国土面积312.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282亩,其中:水田17950亩,旱地37332亩。全乡辖南糯山、苏湖、帕真、帕沙、帕宫5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
【民族构成与民族文化】 格朗和哈尼族乡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宝库,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悠久的传统艺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生长在这片热土的民族,勤劳智慧、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哈尼族是全乡人口最多的民族,意为“山坡上的民族”,是一个植茶历史悠久,饮茶方式古朴有趣的民族,傣族是格朗和哈尼族乡人口第二多的世居民族,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字,集中居住在美丽的黑龙潭旁——帕真村委会黑龙潭村民小组。拉祜族主要集中在苏湖村委会南拉新、老寨,帕宫村委会三颗桩村民小组,南糯山村委会小巴拉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