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通知公告

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2024年度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1-15


2024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下,格朗和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勐海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八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深化依法治县实践,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实现法治平安勐海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结合实际,现格朗和乡2024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基本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行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强化监督落实。加强责任单位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以检查督导倒推工作落实。三是规范权力运行。自县政府公布乡镇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调整事项目录后重新整理全乡权责清单,减去已退回事项,目前共承接164项,整体事项运行相对良好。四是深化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服务全流程全覆盖优化整合各审批阶段事项及审批流程。五是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规范政务公开管理工作,严格信息采集、审核、发布等程序,落实专人管理、运营和维护,确保运转有序、安全可控。做到定期更新信息,信息与栏目对应,且无个人隐私泄露和更新不及时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出现。把网民留言办理答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畅通政民互动渠道,今年来,12345热线共接收23条专线投诉,投诉件办结率为100%,满意率为100%六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将政府诚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内容,纠正招商引资不守信用承诺、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等现象。推广实施容缺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服务管理方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和结果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动态完善执法制度和执法程序,常态化开展执法稽查和案卷评查,全面提高执法效能。二是积极落实政务公开制度。紧扣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持续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方式、突出公开实效,及时发布政府动态信息,做到政务公开透明。今年来,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60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812条。三是严格执行办理司法裁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保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在诉讼中积极履职,及时履行法定职责。

)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对照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督察云南反馈的共性问题自我查摆剖析、立行立改,强化整改认识、压实整改责任、加大整改力度,始终把防止问题反弹作为基本要求,坚持一抓到底把巩固整改落实成果与深化法治建设相结合,举一反三,督促各行政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优化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强化法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谋划和推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各方面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健全制度

(四)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和结果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推进行政执法透明、规范、合法、公正,动态完善执法制度和执法程序,常态化开展执法稽查和案卷评查,全面提高执法效能。二是组织人员参加培训,提高执法能力水平。今年来,共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扑火骨干培训县消防大队消防安全培训州应急局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等专题培训6期。三是认真开展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今年来,来共办理林业行政违法案件3起,处罚金额共计13051.5元;查处违规野外用火2起,共处罚金400元,力求达到处罚极少数、教育一大片的执法目的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今年来,配合县、乡国土部门开展耕地非农化问题联合集中执法,开展此工作以来下发责令停止违法通知书20份,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20份,立案呈批表8份,目前已整改完成5宗,有3宗正在整改中。在依法追究违法责任的同时,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执法有情,温度执法

)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一是进一步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力量,格朗和乡成立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平台依托平台建立健全联动运行机制,形成指挥顺畅、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治理格局。二是建立完善年度应急预案和专项处置方案,研究制定格朗和乡森林防火应急预案、格朗和乡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格朗和乡防汛救灾应急预案、格朗和乡农村供水应急预案、格朗和乡地震应急预案等相关应急预案。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接下来将继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水平。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是坚持公正执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针对地处边境乡镇的特点,着力加强社会面管控,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防控网络,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以基层治理为牵引,结合全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建设、边境管控、扫黑除恶、禁毒打毒等工作,实现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今年来,各级调委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4件,调解成功82件,涉及当事人数168人,调解成功率97.6%。其中:婚姻家庭纠纷5件,占6.1%;山林土地纠纷41件,占50%;邻里纠纷8件,占9.8%;损害赔偿纠纷16件,占19.5%;其他纠纷12件,占14.6%。未调解成功的纠纷均已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要求当事人按诉讼程序依法解决矛盾。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缉枪治爆、堵源截流、打击走私护私等工作,今年来,收缴枪支55支,查获赌博22起。抓获非法组织和运送人员11人,查获吸毒人员21其中强制隔离戒毒8人,责令社区戒毒4人,新发现7,破获刑事打击零星贩卖毒品案2起,缴获毒品净重共13.8克。二是以公正司法弘扬社会正气。面对新形势下新情况新特点,坚持发挥好司法手段在矛盾排解上的规范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持续强化监督机制。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机制。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制度,每季度严格审查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资格,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执法行为。同时,通过开展法治督察、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和法治建设成效考核,将述法工作纳入法治建设成效考核,实现基层力量优化提升。

)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一是为方便群众进行法律咨询,格朗和乡配备了公共法律服务智能设备。这些设备集成了法律咨询、法规查询、案例分析等功能,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群众只需通过简单操作,即可获取所需的法律信息,大大提升了法律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二是构建了平安版纳网格化智能基层治理格局。通过划分网格,我们将治理力量下沉到基层,实现了对辖区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精准掌握。同时,我们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网格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今年来,调整充实乡级综治中心领导成员单位1740人、行政村级综治中心641人、网格员238人,更新绘制区域网格78个,其中更新标注76个网格村小组、1个集镇网格片区、1个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网格片区,更新网格居民信息17294人。排查登记矛盾纠纷411起,其中:调解成功404起、调解中5起、调解失败1起,涉及当事人数832人,调解成功率99.75%。重点帮扶人员117人(其中重点学生12人、社康社戒吸毒人员25人、精神障碍患者80人。重点帮扶人员因病死亡移除帮扶对象精神障碍患者2人、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满三年移除帮扶对象4人),共开展帮扶2451人次,帮扶人员包保率达100%。更新录入出租房182条、网格村小组外来人员279人。

)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一是格朗和乡党委高度重视,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门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和研讨交流。今年来,乡党政班子成员通过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的方式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二是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组成乡级民族法治宣讲1个,村级民族法治宣讲团5个,共有宣讲员58人,培育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30名。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开展法治宣讲进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培训覆盖各村全体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共计500余人。三是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主要采取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领导干部带头学、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的方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用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年内共组织全乡干部职工集中学习20余次。督促全乡干部职工利用工作之余,自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宪法等法律法规,以加强自身的法治思维,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实,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在街道、微信群、村寨、田间地头等场所以悬挂横幅、摆放宣传桌、设立咨询点、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推送普法短视频、发放宣传单、宣传册、解答咨询等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同时用矛盾纠纷为案例,以案释法的方式向纠纷当事人和家属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利用走访社区矫正对象重点人员时机,向社区矫正对象重点人员本人和家属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宣传内容包括《宪法》、《民法典》、《社区矫正法》、禁毒法》、扫黑除恶、非法偷越国(边)境、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反走私、反邪教、电信诈骗等的相关内容。今年来,全乡共开展法治宣传46场次,其中开展法治进乡村17场次、普法业务培训11场次、法治进党校1场次、校园专题讲座5期、重点场所(宾馆、客栈、民宿)负责人专题辅导2期,重点人员、矛盾突出人员普法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2万余人。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有的领导对依法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依法治工作摆上不应有位置。虽然县委、县政府有决定有实施方案,但具体落实到中心站所,缺乏扎实有效地措施,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法治乡成员单位在落实上级部署时按部就班,真正结合实际,想真办法、出实招的少,特别是针对本地工作、立足解决问题的措施明显不够。

执法业务水平及能力有待提高。执法人员对目前从事的职业技能接受系统培训时间少,业务短板突出,专业技能不强,现有执法力量承接能力不足,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未能匹配基层执法体系需求。涉及多部门的执法案件职责边界还不够明晰,案件移送、协作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易出现已办案件跟踪问效不明显的情况。

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推进不力。普法主体责任不清,重点不够突出。由于缺乏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各乡镇对普法工作和普法内容的要求也不够严格目前,普法方式多采取设台咨询、知识竞赛、以会代训、普法考试等方式进行,普法内容比较乏味,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难以调动群众的学法积极性。

工作配合协调不力。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进程中,各部门主动性不强,信息相互沟通不够,工作协调联动做得不好,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乡党委书记和人民政府乡长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重要部署,将法治学习作为一项根底性工作来抓,积极组织班子成员主动学法用法,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切实提高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制定了由党委书记任队长的《格朗和乡2024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任务工作方案》;二是始终把建设法治政府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党委会议、政府办公会议及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亲自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引导全乡干部职工及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把法治建设、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党委年度工作计划,坚持将法治工作与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组织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实施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职工法治素养。全面强化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求综合执法队的在编人员全部取得执法证件,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乡村治理能力,围绕农业、农村、农民这条主线开展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涉农法律知识培训学习,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着力实现矛盾不上交、执法有温度、服务零距离、群众更满意目标。

(二)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力度。落实专人负责,加大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力度,确保应备尽备,同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工作。二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扩大公开渠道,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宣传力度,加大公开内容的监督检查。

(三)利用新媒体资源,加大法治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利用广播、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媒体资源,针对村民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的短板、弱项,采取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容易理解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制作双语普法视频、音频,挑选普法效果较好的村寨,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该村寨普法成果。

 

 

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