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5 格朗和乡农村公益性公墓价格及维护管理费定价方案
- 2025-01-15 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2024-12-03 格朗和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024年版)(164项)
- 2024-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法人注销公示
- 2024-11-26 格朗和哈尼族乡财政和统计服务中心法人注销公示
- 2024-11-08 格朗和乡2024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履职报告
- 2024-10-24 勐海县2024年度省级防汛应急救灾资金绩效报告
- 2024-10-17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退役军人服务站)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7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综治中心(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应急指挥中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2024-10-17 格朗和哈尼族乡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拟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公告
-
当前位置: 勐海县人民政府>>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窗口>>公开目录>>法律法规>>
公证为婚姻保驾护航 爱情与面包兼可得
来源 :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1-26
民政部官网发布的《2024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离婚登记196.7万对。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亦揭示,2023年全国初婚人数达到1193.98万人,较2022年增长13.52%,这是自2014年以来我国初婚人数的首次增长。
近年来,离婚率上升、结婚率下降的现象已成常态,许多人选择离婚或保持单身状态。婚姻是否真的如此令人畏惧?对于有意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士而言,了解公证在婚姻中的保障作用及其促进信任和谐的重要性是必要的,让我们一起了解公证如何为婚姻保驾护航。
【案例】
小汪与小齐经过两年恋爱,关系稳定,计划步入婚姻。在婚姻中,除了风俗礼仪,更重要的是双方需共同确立生活的价值观。小汪作为独生子女,继承了家庭财产,担心婚后财产变动可能带来的问题,考虑与小齐商讨婚前财产公证事宜。她向公证员咨询后,以“一位朋友最近咨询了婚前财产公证,让我意识到……”为开场白,与小齐坦诚讨论了婚前财产公证事宜。最终,两人在公证处制定了详细的婚前协议,明确了婚前财产归属、婚后财产归属、共同债务承担及家庭特定财产处置等条款。取得公证书后,两人从容选择结婚吉日喜结连理。通过公证,小汪既保障了个人婚前财产权益,又收获了爱情。
【公证员释法】
一、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
在婚姻关系中,财产的归属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话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我们可以明确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界限。
(一)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这主要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通过工作、劳动所获得的收入。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例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店铺所获得的盈利,或者一方投资股票、基金等所得到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例如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创作作品获得的稿费,或者专利取得的收益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4.继承或受赠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出只归一方所有,否则继承和受赠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二)个人财产包括:
1.婚前财产:一方婚前的财产,如房产、存款等。
2.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如因事故受伤获得的赔偿金。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明确指出只赠与或遗留给夫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如个人衣物、普通首饰等。
二、结婚、离婚会引起财产归属的哪些变化?
结婚和离婚是夫妻财产关系变化的两个关键节点。
结婚意味着双方开始共同生活,从这一刻起,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非有特别约定,否则将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首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意味着离婚可能导致财产的重新分配,特别是对于共同财产的分割。
三、办理夫妻财产协议公证有什么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由上述法律规定可见,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签订相应的书面财产协议。
这里科普一下夫妻财产协议,广义可包括:婚前签订的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婚内签订的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为离婚而签订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或离婚后为分割财产而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
办理夫妻财产协议公证有以下作用:
(一)婚前办理,确立财产所有权,预防隐瞒与纠纷
婚前财产公证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明确夫妻双方的财产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虽然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但现实中很多财产处于权属取得的延续或变动状态。通过签订并公证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可以更加清晰划分婚前个人财产、婚内个人财产以及婚内共同财产的界限,并对未来的债务承担做出明确约定。此举在预防未来因离婚或其他因素引发的财产争议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婚姻关系建立之初,一方可能隐瞒其真实的经济状况或债务情况。婚前财产公证可以要求双方全面披露各自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从而有效降低因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潜在风险。
(二)婚前办理,增进信任基础,避免误解冲突
在准备结婚之前讨论有关财富和责任的问题,有助于增进准夫妻彼此间的信息透明度,从而提高相互间的信任。这也是两人感情的“试金石”,这种开放式沟通不仅适用于金钱方面,也可延伸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层面,这些探讨会使得两人的结合更加稳固。反之,如果缺乏深入交流,可能会产生误解甚至矛盾,导致感情破裂。在约定协议时不妨就各种细节展开讨论,包括如何管理家庭开支、对子女教育投资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日后的争执,促进夫妻和谐。
(三)通过公证增强法律约束力,更利于保护合法权益
公证后的夫妻财产协议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和双方约束力,能更有效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如果发生家庭纠纷,特别是离婚或继承等重大问题时,有效且具备法律效力的协议能为夫妻双方提供更有效、可靠的法律支持。司法机关通常也会更注重通过合法程序(如公证)的协议内容,有效维护个人权益。如果夫妇有子女,或者未来准备生育子女,在约定协议条款时,可以考虑孩子未来教育费用、抚养、教育等问题,通过提前约定来确保子女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四)提前规划,减少经济损失,防范家庭意外风险
无论是因感情破裂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离异,都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通过签订并公证相关协议,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如果出现变故,可依据已签署、公证过的文件确认财产或主张财产分割或要求合理赔偿,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另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如一方突然去世或生病等。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安排,可能导致遗产权利无法按照愿望实现。通过良好的、提前的契约安排,能帮助解决这些突发情况下产生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为家属减轻负担。
当然,公证员在此提醒,夫妻财产约定的相关内容,无法替代遗嘱做身后财产继承的相关安排,因此,在夫妻财产协议的基础上,建议搭配遗嘱(遗赠)、意定监护等相关法律文书,对防范风险和意外做出更明确的安排。
【结语】
无法谈钱的情侣,最好别轻易结婚;夫妻谈不好钱,容易伤感情;不要等到离婚时,才想起婚姻法。夫妻财产协议公证可以为夫妻提供一种郑重、慎重、有仪式感的彼此托付、解决经济问题的思路,帮助您打牢夫妻关系的经济基础。如果您正在考虑结婚或已经打算与另一半签订协议,不妨认真评估是否需要找您的公证员朋友好好做个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