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扶贫工作

勐海乡村振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香稻米”鼓起村民钱袋子

作者 :转载 来源 :勐海县农业农村局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03-24

勐海乡村振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香稻米”鼓起村民钱袋子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曼勐养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云南“六大名米”之一的勐海香米核心产区勐遮镇,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自2011年6月成立以来,通过创新“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有力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合作社增效。

 

1

整合资源,在规模化经营上着力

一是整合项目。充分发挥村党总支统筹协调作用,整合移民项目扶持资金198万元入股合作社,充实资本金。实行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统一获益。通过村集体入股分红的形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村集体分红6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增强、合作社服务空间增大、群众生产成本降低的“三增一降”目标,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二是整合土地。实施“一块田”改革,通过土地复垦、土地置换、连片开发、集约用地等方式,将过去高低不平、杂乱无章的5500亩耕地,整合、改造、提升重整的大片田畴,由合作社统一开发、种植、管理,改善一家一户规模小、成本高的弊端,全村粮食产业一改过去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三是整合力量。“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加入合作社,通过入户走访、调研摸底、政策宣讲等,帮助村民算好收入账、长久账、效益账,以看得见的利益和细致的服务,打消群众入社顾虑。合作社现有社员212户,辐射带动周边村民1000余户,总资产达1000余万元,总股金500万元。2022年,合作社按照社员入股股金的10%实现分红50万元,每户平均增收2000元,农户种粮户均增收不少于1000元。

 

2

强化组织,在规范化管理上着力

一是统一技术。成立“农事会”,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不定期邀请州县技术人员、农业专家为粮农传授水稻种植、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知识和技术,提高社员科技素质和种植水平。

二是统一种子。按照市场需求统一组织选育优质稻种,持续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杂交水稻亩产量由600公斤增至70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300元,有效激发了村民种粮积极性。

三是统一农资。实行生产物资统一采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收益。其中,合作社集中采购水稻种子,每亩节约种子成本20元;集中采购配方肥,每吨较市场价低500元。

四是统一服务。实行全程机械种、收“托管式”服务,统一翻耕、统一种植、统一防治、统一收割,每亩节约作业成本230元,同时享受“耕、种、收”托管补助105元/亩,不仅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降幅达10%—30%。托管后,每亩水稻增收500元以上。

 

3

开拓市场,在品牌化打造上着力

一是塑造品牌。合作社以水稻种植、收购、大米精加工及大米销售为主营业务,定位为高端绿色产品发展方向。以品牌绿色化、品质优质化、品味特色化、品控现代化为导向,配套科学管理技术,开发出口感更上佳、品质更优越、营养更均衡、特色更鲜明的“滇屯502”“滇陇201”“云粳37”等优质稻品种,打造了“傣坝田园”“水傣香”等大米品牌。其中“水傣香”价格较普通产品平均高14元/公斤,达22元/公斤。

二是健全网络。在省内多地设立销售网点及合作网点,健全营销网络。发展“订单农业”,组织参加2022年上海松江区对口帮扶西双版纳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消费扶贫展、电商扶贫年货节等活动,定时收集昆明、大理、普洱等10个销售点经营情况,持续稳定销售渠道。2022年销售量达5500吨,销售额近3500万元,实现总利润200万元。

三是用好平台。立足农村电商资源,开设“水傣香”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天猫”“832平台”“勐海电商”“全州农产品协会电商”等线上平台,完成线上销售500吨,实现销售额700余万元。

 

勐海县勐遮镇曼勐养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助农增收的实践表明: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合作社中的示范引领和服务作用,改变了村集体将资源、资产简单发包租赁的低层次、低效益模式,改变了群众单打独斗、个体营销的分割模式,解决了农户、产业、市场的对接问题,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抱团式发展的产业新形态,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促进村集体资产激活增值、最大限度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监制:李伟华

责编:罗琳娜

编辑:赵佳豪

来源:勐海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