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扶贫工作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与路径——基于三个典型乡村的案例研究​

作者 :转载 来源 :乡村振兴先导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7-04

荐文 | 赵培 郭俊华: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与路径——基于三个典型乡村的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

赵培,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郭俊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迫切的任务在农村。基于三个乡村产业发展从滞缓到初见成效的变迁历程,文章认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信息、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短缺、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稳定契约关系难建立、区域产业趋同难破解。在新结构经济学“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理论指导下,文章探讨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协同发挥市场优势和政府力量,依托大数据平台激发产业发展潜力,加快补齐生产要素不足短板,以新基建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并加快构建激励相容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问题的提出

 

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意味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心,乡村振兴战略从谋划阶段走向落地实施,中国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2022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抓手,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推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也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产业发展是帮助农户增强内生动力的根本措施。在脱贫攻坚时期,产业发展完成了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和为贫困地区注入发展动力的双重任务。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1年1月,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建成超过30万个产业基地,每个贫困县拥有2个以上特色扶贫主导产业,惠及全国98%的贫困户。在扶贫产业的强力推动下,我国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提升至2019年的9808元,实现了30.2%的年均增速。作为电商扶贫的代表,京东、苏宁易购等知名网络平台上线贫困县特色农副商品,极大解决了部分贫困县农副产品“运不出、卖不掉、价不高”的难题,带贫效果显著。2019年国家级贫困县电商零售额达2392.4亿元,2020年网络零售额超3000亿元,年增长26%。

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表明,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是重点。2021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作为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61亿元。产业发展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乡经济往来和要素流动的动力与载体,决定了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是农民实现就近、就地稳定就业的前提,是相对贫困人口提升内生致富动力的催化剂,是防止脱贫人口返贫的长效手段。产业兴旺全面引领乡村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更是乡村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产业如何兴旺发展成为目前中国社会亟待探讨的时代命题。

研究缘起

 

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我国城乡之间的绝对差距仍不断扩大,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引发的人口流动加剧了乡村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乡村“自生能力”持续流失,剩余劳动力加速转移,亟需发挥市场和政府力量共同作用于城乡资源配置,减缓产业空心化,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这一形势下,学者们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问题展开了研究。

一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而乡村产业融合是推进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学者们依据发展实践分析了乡村产业融合的概念、方向、水平、模式。乡村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化在产业层面实现扩展与升级,体现为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中的细分产业分别与二三产业的细分产业相融合,诞生出新生产技术、新管理技术和新产业形态。从融合方向维度看,有“向内”和“向外”之分,即基于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形成的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的外向型融合,和基于农业内部的多功能性开发致使第一产业扩容形成“农业二三产业化”的内源型融合。近年来,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但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空间聚集程度低、城乡生产要素不平等交换和资源要素流动不畅等明显短板也限制了乡村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导致融合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

二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研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我国乡村三产融合的最新组织形式。在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的良好环境下,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分工日益细化、农业技术变革以及农产品市场格局的急剧转变,共同催生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基于产业链专业分工、生产要素范围共享、紧密契约下交易稳定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以农户为生产基础、龙头企业为经营引擎、专业合作社为服务纽带,形成多条供应链与产业链交叉融合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组织联盟。在联合运营中,降低交易成本的合作机制可以有效提升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而互信互利互惠的内生机制则可以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机制设计中配置管理要素可以化解组织演进危机。相较于“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农业纵向一体化经营形式,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多条纵向产业链交叉融合模式更为稳固,其紧密的组织形态和显著的范围经济更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三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问题的研究。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小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微观组织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但小农户生产经营存在的生产规模小、地块分散、生产成本高、交易费用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和抗风险能力低等先天不足因素使得有机衔接面临诸多矛盾。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小农户生产经营的缺陷逐渐凸显,难以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实践中已发展出土地托管模式、“农户+公司+政府+银行”模式和产销直通电商模式等。相较于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方式,小农户更倾向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参与到农业全产业链中。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等农业组织化形式中,以村集体为基础的农业组织化具备制度优势和资源基础,可以成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可行路径。

四是扶贫产业发展及成效的研究。精准扶贫时期,在国家税收、金融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大量工商资本投入到扶贫产业,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户增产增收,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但也有企业带资下乡后因经营不善“跑路烂尾”,深层次原因是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以及改革系统性、协同性不强导致的企业要素配置失衡。政府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扶贫项目也面临相同困境。不同于市场选择,政府行为具有政策性、非市场性和程序性特征,产业扶贫项目始终难以避免市场逻辑的严厉约束。学者探讨产业扶贫成效发挥的制约因素,多指向市场联结的缺位、政绩导向的依赖、劳动力标准的过分倚重和缺乏长远规划等。对产业扶贫的研究,是在精准扶贫特定背景下围绕我国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实践展开分析,不可避免的多是对政府行为或政府与市场行为逻辑对立的剖析,缺乏从市场竞争视角对产业发展中市场运行逻辑和政府行为逻辑共融的探讨。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乡村产业发展展开了研究,总体上对产业振兴还未形成系统性认识。同时,虽然部分乡村在产业振兴的探索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发掘出成功的案例和模式,但我国多数乡村产业发展仍起步艰难,面临诸多现实难题,目前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最后在理论指导下提出打破困境的可行路径,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乡村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分析及发展机制构建

 

案例呈现

笔者从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的攻坚日记系列栏目中选取三个典型案例,通过观察脱贫攻坚以来三个乡村产业发展的变迁历程和脱贫致富的实践故事,探讨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

案例1:河南省平舆县万冢镇农企利益联合机制初探

万冢镇尝试建立农企利益联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企业和农民利益一致的深度合作实现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万冢镇以郭寺村为试点建设大棚基地发展大棚种植,为降低经营风险,大棚第一轮试种15个品类的瓜果蔬菜,企业雇佣农户负责种养工作。由于缺少科学种养技术和经验,种植品种过多,难以统一规范量化管理,成熟蔬果出现产量低、品相差、出售难的状况,首次农企联合经营失败。企业经过考察学习,第二轮试种选择对种植技术要求相对低、成活率高的辣椒,但还是出现了批量死苗情况,辣椒种植同样失败,农企合作计划暂时中止。第三次试种镇政府选择与平舆县大型连锁超市合作,将全部大棚委托给超市运营管理。超市负责人与镇政府、企业负责人和农户共同讨论种植失败的原因、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方案计划,制定了“雇佣+订单+入股”的农企合作模式。三种模式由超市负责选品、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农户可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参与合作经营。同时,超市与中国农科院郑州研究所专家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专家小组从理论到实践对果树种养展开全方位培训和指导,村民按照量化的数据标准和严格的操作规范对果蔬进行科学化种植,走上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致富路。

案例2:陕西省佳县王宁山村延伸产业链走深加工增收路

王宁山村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枣树种植,全村红枣年产量约300万斤,红枣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和收入来源。但因管理不统一、售卖不集中和销售渠道单一,王宁山村的红枣市场知名度小,未形成品牌优势,单价低且年年滞销,村民增收致富难。为缓解红枣滞销难题,实现红枣精深加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组研发红枣酿酒技术,带动农户成立红枣酿酒小作坊。深加工后的红枣每斤可升值2—4元,直接提升了村民收入。为严格把控质量关,经食品药监局批准在王宁山村成立了白酒检验室,由专业检测人员负责检测红枣酒质量,把控标准要求向村民收酒。红枣酿酒发展初具规模后,王宁山村红枣酒业合作社在政府帮助下招商引资,建设了红枣深加工厂,开设红枣酒、红枣果酒、醋饮、浓缩汁、有机红枣分级包装等多条深加工生产线,生产十几种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打开了王宁山村有机红枣和红枣酒销售市场。经过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2020年王宁山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100万元。

案例3: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云山村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澜沧县云山村是拉祜族聚居的村庄,村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技能单一、资金短缺,长年依赖玉米种植和家畜养殖维持生计。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制定以科技力量助力云山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案,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酿酒、家畜养殖等特色产业。一是利用澜沧针叶林覆盖率高的特点,建立林下三七有机种植基地,发展名贵中药材种植产业。专家团队通过科研攻克了思茅松林林下三七种植的技术难关,将价值10亿元的专利技术无偿授权当地农户,并提供长期技术指导,使每公斤天然有机的林下三七干品能为村民带来6000多元收入,每亩可实现5—15万元增收。二是利用好冬季闲置土地,号召村民加种优质高产的冬季马铃薯,专家团队从育种、耕种、养护、收果等环节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冬季马铃薯亩产3吨以上,可为村民带来至少5000元增收。三是为了延伸产业链获取产业升级收益,以村集体经济入股酒厂成立酒业有限公司,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煮粮烤酒,产出三七花酒、苞谷酒、荞酒、高粱酒等产品,将产业增值收益留在了乡村。四是依托技术改良黄牛品种,针对养牛专业合作社饲养的黄牛体型瘦小、品种退化严重、养殖效率低的情况,通过先进品种改良技术改善本地黄牛品种,增加合作社养殖收入。五是开设技能培训班提高专业素质,2017—2020年,先后有100多位专家开办畜禽养殖班、冬季马铃薯班、茶叶加工班、电子商务班等学习班,在田间地头实地走访传授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培养出1500多名懂技术的新农民。

现实困境分析

通过对三个案例产业发展前和产业演进阶段关键信息的分析,发现乡村产业兴旺发展普遍面临以下现实难题:信息、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短缺,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稳定契约关系难建立,区域产业趋同局面难破解。

1.信息、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短缺。

随着生产过程中专业分工细化、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大数据信息智能化使用,组织、技术、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与劳动、资本、土地三大传统生产要素一起并称为生产的六要素。城市在充裕生产要素的支持下产业飞速发展,乡村除土地资源丰富外,其他生产要素相对短缺,产业发展滞缓。东部地区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相对灵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借助周边一二线城市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二三产业有所发展。中西部地区乡村特别是西部地区乡村,生产要素集中流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周边小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多数乡村依附于土地进行农牧业生产,二三产业发展停滞不前。乡村的劳动、技术、信息、组织、资本等要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劣势地位,是导致产业培育难和产业项目失败率高的重要因素。郭寺村由于缺少市场需求信息、种植技术和专业管理人才,发展产业时难以回答种什么、如何种、如何养护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前两次大棚种植的失败。王宁山村由于市场信息匮乏难寻销售渠道,组织管理方式落后未实现规模效应,导致其长期面临销售难题,红枣产业发展滞缓。其他乡村同样面临因生产要素短缺导致发展动能不足的困境,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产业振兴,便亟需破解生产要素短缺的难题。

2.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提升公共服务与完善基础设施能够促成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也能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脱贫攻坚时期,国家持续加大对乡村基建的投资,路、水、电等居民生活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配置失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投资,但乡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依旧不足,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大因素。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大数据分析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应用日益重要,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建设和运用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基建”,但其资本需求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使得乡村“新基建”建设相对滞后,扩展产业升级的难度大。近年以来,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等新方式迅速扩大到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升级带来新机遇,而王宁山村和云山村受传统基建滞后的制约,加之果蔬贮藏冷库缺乏、物流运输网不完善、冷链运输网未覆盖、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难以抓住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乡村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基建”相对滞后正成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资源整合、配套产业服务等产业链形成的障碍。

3.稳定契约关系建立难。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出现了“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组织形式。多种合作分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家一户农业生产经营中生产低效和不善经营的缺陷,帮助农户提升种养技术、拓宽销路、增产增收并分担市场风险。但传统的产业化组织存在分工不充分、契约不完全、联接不紧密等问题,难以应对市场风险,合作主体之间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增加收益不稳定性。当各主体间的利益联结关系不稳定时,联合生产经营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就成空谈。上述三个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连接关系建立困难的问题。郭寺村在首轮大棚种植时面临企业利益和村民利益难调和的困境,经政府部门积极协商沟通,双方才建立合作关系。王宁山村依托红枣酿酒发展红枣精深加工产业时,村民无人参与,经广泛动员、村干部带头参与,红枣深加工产业才逐步开展并实现。云山村提出加种冬季马铃薯时,村民不愿尝试利用冬季土地闲置间隙种植作物,在政府深入宣传,并免费发放种苗、化肥等优惠政策下,村民加种了冬季马铃薯并实现了收益。可见,各主体间稳定契约关系是否建立,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合作机制是否落实,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区域产业趋同局面破解难。

第一产业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地理区位、气候温度等外部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因而相近区域内种养传统也相似,这便导致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项目易陷入行政逻辑,造成区域产业发展趋同的状况。由于市场上短时间内相似产品增多,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市场便难以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大了乡村产业发展的风险。分析上述三个案例产业调适过程,发现其共性是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的综合分析选择了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避免产业跟风而引发的低效竞争。郭寺村依托连锁超市市场需求,分季节种植需求量大且价格高的优质大棚蔬果;王宁山村依托当地优质红枣资源发展特色红枣酿酒产业,研发出一系列红枣深加工产品;云山村依托地理环境优势发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三七酒等特色产业。当然,当地特色产业的培育并非易事,是在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投资入驻、科技人才持续帮扶、村民踊跃参与中逐渐成型并发展壮大的,而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培育难,产业跟风引起的区域产业趋同局面难破解,依旧是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构建

通过案例分析,显然,为解决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引入政府政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是符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际的。本文基于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尝试构建乡村产业的发展机制,以期在政府行为和市场机制间建立协同互补的运行关系。

1.遵循“有效市场”逻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

要灵活利用乡村生产要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土地、劳动力、良好生态环境及多样化自然资源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发展生产。构建市场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企业、合作社、农户间建立现代社会正式契约关系,形成以追求最大化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乡村产业联合体。在联合体内部依据比较优势逐步实现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实现联合生产经营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外部效应,弥补小农户生产经营发育迟缓、抗风险能力弱、会产不会销、交易成本高、生产设施落后等缺点。

2.遵循“有为政府”逻辑,发挥政府力量弥补市场的不足。

政府应积极培育乡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民智培育、发展现代职业农民、鼓励引导多种经营主体进入乡村等手段,提升市场微观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能力。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通过创新农资市场监管方式、构建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手段,营造健康良好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环境。政府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通过打破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保护传统文化与特色风貌等手段,弥补乡村发展劣势。协调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市场要发挥调节作用,政府要做好公共品供给服务,为乡村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1“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指导下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构建

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选择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用发展的眼光统筹谋划乡村产业布局,克服在两大战略交汇期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依托大数据平台激发产业发展潜力

农副产品市场供求不匹配导致滞销现象频发,产业结构失衡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要依托大数据平台,加深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活动的融合,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乡村产业的发展潜力。

1.实现生产端的数字化融合。

农业生产主体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获取市场需求及农副产品经营信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生产,打造供需精准对接的农产品科学生产模式。通过对消费数据的分析把握市场需求现状,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禀赋,科学定位乡村产业发展方向,提升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匹配度。大数据平台助推农业产业高效经营,既能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激活乡村农业发展潜力,又能减少农产品的无效低端供给,从根本上解决销售难的困境。

2.实现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融合。

一方面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和农产品交易平台,打破信息壁垒,政府及时动态地掌握农业发展情况,并依据对数据的科学分析精准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农业培训平台,打破农业技术壁垒,开发从育苗、栽种、管护、病虫害防治到成熟采摘的各类系统化远程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为农户输送科学种养知识,培育懂技术、懂管理的高水平农业技能人才。

加快补齐生产要素不足短板

劳动、资本、组织、技术、信息等产业发展要素供给短缺是乡村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遵循“有效市场”逻辑,乡村产业发展聚集生产要素,要利用好乡村自有生产要素,防止生产要素浪费和流失,同时,要改变生产要素单向城市化流动的现状,构建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机制。

1.活化土地、资源、劳动等自有要素。进一步对土地要素松绑,政府根据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土地政策,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抵押与转让,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依靠市场力量深入挖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要素,良好生态环境、独特区位优势、自然田园风光、无公害养殖等乡村特有的宝贵财富,在探索特色资源产业化道路中,要将特色资源要素转化为生产力。另外,从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同入手,吸引鼓励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防止乡村劳动力要素过度流失。

2.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吸引城市资本、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组织等要素向乡村流动。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优质生产要素流向乡村,要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引导动员多主体援助乡村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农业农村的倾斜力度,发挥财政引领作用,鼓励金融资本、社会力量注资乡村建设,保障乡村发展资金投入,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鼓励农林类高校和农牧业龙头企业深入乡村地区开展种养知识普及和科技帮扶活动,对劳动力进行免费种植、移栽、养护、育苗、田间管理等技能培训,帮助乡村居民掌握实用的知识与技术。政府在出台政策、提供资金和平台支持等方面推动人才返乡,设立地区优秀人才联络中心,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与流向城市的优秀人才资源相联系,吸引对口人才返乡发展。选配年纪轻、有干劲、学习和管理能力较强的青年干部进入乡村基层组织,乡村基层组织是地方政府推动乡村治理、经济发展的重要依靠,组织管理人才队伍的壮大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总之,要加快补齐乡村生产要素不足短板,构建乡村产业发展基础。

以新基建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障碍。伴随着乡村农业产业现代化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趋势,产业发展对道路交通、物流运输、互联网、清洁能源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从现实看,基础设施质量是影响产业落户乡村地区的重要因素,但市场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失灵,因此,要遵循“有为政府”逻辑,依靠政府力量补足乡村基础设施短板。

为解决这一短板,一是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升级现代化农田灌溉设施,实现乡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布局建设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绿色有机的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二是实施乡村道路畅通工程,在通村道路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通向资源区、产业园区、特色景点的主干道建设,强化乡村道路监管和养护,逐步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三是加快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工程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点布局,搭建农副产品和城乡消费群体之间的便捷物流通道,依据地区农副产品特性按需建立仓储保鲜冷藏基地、低温产品产地直销配送中心、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等,打破不易储存、时令性强等特性对农副产品销售的限制。四是实施乡村灌溉用水保障工程、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提升电力保障工程、移动通信升级工程等,全方位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基建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构建激励相容的利益联结机制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先稳住农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扩大乡村消费需求以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因此,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只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激发经济发展潜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需要政府、企业、乡村经济组织、农户等多主体共同发力。

一是政府根据资源禀赋结构、产业基础及发展潜力甄别产业发展方向,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寻求企业合作,吸引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投资入驻,在政策制定、要素引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品供给上要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协助企业做好品牌创建和推广,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二是改变乡村产业发展中企业基于社会扶贫责任的援助参与模式,发展龙头企业主导下家庭农场、乡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合作共赢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品牌塑造和加工营销能力,借助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品购销、技术指导、物流配送和工作岗位,农户服从企业家指挥,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生产原料和劳动力。三是杜绝包产包销的产业扶持模式,打破农户对政府政策的过度依赖,市场风险由企业或政府承担、贫困户坐等收益的利益关系不可持续。要让农户和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成为自我决策、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使农户真正嵌入乡村产业发展,在与企业合作中提高自身能力和发展潜力,实现可持续增收。推动形成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基地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实现政府、企业、农户三方互惠共赢。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依旧是小农户,小农户生产在专业化分工、技术积累、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和产品销售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依托小农户分散生产经营难以实现农产品的精深开发,乡村无法享受到农产品增值收益。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既要依托龙头企业力量汇聚整合农业全产业链资源,布局特色农牧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也要依托政府力量提供配套基础设施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农业产业强镇,市场与政府合力弥补小农生产的不足,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上游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生产销售的管控,开展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生物育种的产业化应用,同步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技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从上游农资产品供给端出发推进农业向绿色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二是在中间环节的田间作业和种植管理中做到低成本、高效率,扩大农业种植的利润空间。要依托政府实施基本农田的基础设施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逐步开展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支持对自动化农田监管设施、代种代收农机装备、高端智能丘陵山区作业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加大农机装备购置补贴力度。三是通过联合企业实现产品产销对接,保障和拓展农牧业产品销路,既能解决小农户面临的销售难、卖价低等难题,又能依托企业实现下游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的集中化,发挥集中化生产运营优势。同时,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对市场消费需求的敏感度和产品挖掘研发能力,依托企业标准化厂房和生产设备,发展农牧产品的深加工与精加工,借助企业宣传营销能力、销售渠道和品牌优势,帮助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做大做强,有助于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