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便民服务

勐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勐海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 工作方案的通知(海政办发〔2022〕37号)

来源 :勐海县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8-10

勐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勐海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 工作方案的通知(海政办发〔2022〕37号)

勐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勐海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工作方案的通知

 

乡镇人民政府直各办、局,有关单位

《勐海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工作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勐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623

 

勐海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

六稳”“六保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

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11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2131号)《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 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六稳”“六保工作方案的通知》(西政办发〔20213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县决策部署,围绕六稳六保,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系统集成,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清理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限制,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建设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康养旅居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

二、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

1.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每年新增加市场主体不少于6000户。到2025年,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3666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80户以上,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达到23户以上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巩固提升稳就业保就业的基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公安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商务局、县税务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 降低就业创业门槛。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进一步压减准入类职业资格数量,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合理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强化不见面审批,加大力度开展网络交易经营者登记注册,规范小微电商准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便民劳务活动零星小额交易活动标准。取消部分市场主体登记,如:自然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产品或通过网络从事保洁、洗涤、缝纫、理发、搬家、配制钥匙、管道疏通、家电家具修理修配和从事网络交易活动且年交易额累计不超过10万元的,无需登记。同一经营者在同一平台或者不同平台开设多家网店的,各网店交易额合并计算。规范人力资源招聘行为,禁止就业性别歧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3.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严格执行云南省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拓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在组织开展职业培训中,凡相关培训工种涉及服务于我省先进制造业、旅游文化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健康服务业、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烟草等产业发展的,补贴标准在原有补贴标准基础上上浮20%。提升执业技能培训,科学制定技能提升计划,好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易返贫致贫人口等重点群体,以及养老、家政、托幼、快递等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化工、矿山等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等的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多样化形式的政策宣传,把援企稳岗作为提高培训针对性的重要举措,抓好以工代训扩就业稳就业工作,延长以工代训政策实施期限,进一步简化企业申请以工代训补贴材料。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高培训质量,确定一批校企合作县级培训项目,鼓励行业协会、跨企业培训中心等组织中小微企业开展学徒制培训。鼓励开展项目制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对脱困劳动力、去产能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开展项目制培训的,可先行拨付50%的培训补贴资金。开展康养云师傅培训,全面推行康养服务人员就业上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到2022年底,力争全县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人次以上,其中养老护理员(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少于50人。采取优化审批服务、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便利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变更、注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4. 鼓励引导新就业形态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按照国家、省、州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政策,鼓励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并把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坚持依法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结合,确立容错机制,以教育引导为先,避免一罚代之,加强日常监管,推动平台企业依法依规完善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不断改进管理服务。加强对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监管,支持相关行业健康发展。落实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进一步发挥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行动,推进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全覆盖。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探索建立师带徒创业指导机制,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创建一批县级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持续推进县级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设。依托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力争新增一批就业岗位。优化创业担保贷款审批程序,加快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推行一站式服务,实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借款人资格、担保机构尽职调查、金融机构贷前调查多审合一。完善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保政策措施,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健全最低工资和支付保障制度,推动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制度保障范围。倾听劳动者意见、保障权益落实,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医保局、县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勐海县支行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二)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5.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极营造平等竞争、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认真配合省级全面准确的进行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并落实后续整改和提升。进一步缩减清单事项和管理措施,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配套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不得限制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大力推行网上办、手机办,优化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等开办全流程线上线下一表申请、一窗发放(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县税务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6. 健全惠企服务措施。稳步扩大财政资金直达范围,将省级财政对应中央直达资金中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资金一并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制定财政直达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健全直达资金使用管理监控体系,确保合规、高效使用直达资金。推行国库退税全流程电子化,录入、审批、信息传递一条龙式网上办理,推动实现非税收入全领域跨省通缴压减办税材料,推广非接触式办税,不断提升办税便利化水平。进一步精简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流程和手续,持续扩大自行判别、自行申报、事后监管范围。全面实施增值税、消费税分别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申报,2022年底前实现企业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理、个人办税缴费事项掌上办理。加强征信平台建设,强化水电气、纳税、社保等涉企信用信息的共享应用和归集力度,鼓励发展市场化征信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掌握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提升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配合推动信易贷平台上线运行,有关部门及时将涉及的信用信息推送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迭代升级并大力推广一部手机云企贷等为企业服务的平台功能,为中小微企业精准画像提供数据支撑,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有效增信。全面清理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不合理收费,加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等合规经营制度,依法查处垄断行为,严厉打击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医保局、县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勐海县支行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7. 规范中介服务行为。梳理并公布全县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凡是未列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维护中介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坚决破除行业壁垒,打破地方保护。强化投资审批中介超市的运用,完善运行规则、监督管理和信用评价,严格要求中介机构公开服务条件、流程、时限和收费标准,依法查处乱收费、变相涨价等行为。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整治,从严查处行政机关指定中介机构或为特定中介机构垄断服务设定隐性壁垒、将自身应承担的行政审批技术性服务费用转嫁给企业承担等违规行为,坚决清理红顶中介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8. 提升认证服务质量。不断强化对认证机构认证活动的监管,督促认证机构公开收费标准,及时公布认证信息。开展涉及认证的评价制度专项清理。落实强制性认证目录改革,加大对适用自我声明方式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推动认证结果在不同部门、层级和地区间信息共享。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9. 全面优化涉企审批服务。严格执行全州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依托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一部手机办事通,推进更多涉企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大力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四减流程再造,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行增强服务、增加效率、增进感情、增添信心四增行动,聚焦重点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填空招商、以商招商,算清楚总体账、长远账、发展账,做好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等服务工作,不断拓展涉企服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照后减证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对所涉及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加强部门衔接,扩大简易注销范围,使市场主体退出更顺畅。精简优化涉及电子电器产品的管理措施,探索推行企业自检自证和产品系族管理。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行为。加强对创新主体商标及专利电子化申请应用指导服务,推进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全流程电子化。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司法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

10. 优化再造投资审批流程。动态调整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简化审批流程。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规范区域评估,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组织县域行管部门开展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安全评价等多个事项的区域评估工作,不得重复评估、转嫁费用。待州级实施标准地试点改革后,适时在县内推动实施。减轻企业用地压力,鼓励工业项目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使用土地,对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企业,经批准可最长于2年内分期缴纳。全面推进项目前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做法,完善和梳理事项清单,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加强项目立项与用地、规划等建设条件衔接,推动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服务一事一次告知、一次办成。通过取消、改为部门间征求意见、委托或认定第三方机构实施、整合等方式,逐步精简影响审批服务效率的事项和环节。为避免重复审批、重复核验,按照省、州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环评系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等系统与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水务局、县地震局、县气象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1. 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精简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涉及的行政许可、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不断探索完善多规合一多表合一多审合一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对社会投资的小型低风险新建项目,企业取得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且满足开工条件后作出有关承诺即可开工。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网上办规程,梳理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对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管理的审批事项,除复杂事项以及需要现场踏勘、听证论证的外,逐步实现全流程全环节在线办理,全面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照。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审查、专家论证、中介服务等全过程审批服务行为和时间管控,规范预先审查、施工图审查等环节。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外循环隐性审批专项整治,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流程之外无环节、指南之外无材料,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行为。(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四)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12. 破除消费隐性限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厉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落实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措施,研究制定我县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政策措施。落实云南省二手车流通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学习借鉴昆明市试点推行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的先进经验,2022年开始在全县推行实施。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回收拆解市场,依法查处非法拆解行为。鼓励民间投资和多样化的旅游特色发展项目,切实便利茶业外销,大力支持民宿发展,当放宽旅游民宿市场准入,并建立健全民宿台账,强化民宿管理。落实云南省跨地区巡回演出审批实施细则,为演出经营单位跨地区开展业务提供便利。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公安局、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3. 支持新产品开发上市。围绕云南省八大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等重点产业领域,配合省级制定体现云南特点、先进实用的地方标准。鼓励支持我县有关部门和单位、优势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引导和规范社会团体开展标准化工作,鼓励社会团体制定发布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先进团体标准,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严格执行云南省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实施方案,支持引导企业自我声明或第三方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符合同线同标同质产品的技术服务,精准对接国内消费市场,破解制约出口商品转内销的系统性障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打洛海关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4. 鼓励消费创新升级。创新经营消费模式,支持互联网+”农产品、文创产品、旅游等市场蓬勃发展,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发展,鼓励企业研发市场急需、消费需求大的新技术新产品,制定并公开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加快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在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蔬菜、水果、活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上市出具合格证。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五)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

15. 巩固提升外商投资环境。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确保外资企业平等享受各项支持政策。贯彻执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外商投资鼓励政策,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便利外来投资者来西双版纳投资。同时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县有关行业标准制定。优化外商投资企业信息报告系统,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工作。完善企业登记系统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云南)年报信息公示功能,加强填报指导服务,减轻企业报送负担。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投资促进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6. 支持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外贸企业信贷、保险等的支持力度,落实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支持政策,加快贷款投放进度,简化小微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手续,鼓励外伤投资经营中小微外贸企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勐海县支行、打洛海关,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7. 加快推进通关便利化。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进一步简化通关作业流程,精简单证及证明材料,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实现与运输企业、金融机构、进出口企业等管理系统对接,创新外贸+金融通关+物流等服务模式,便利企业在线办理融资、担保、结算、出口信用保险、货运保险等各类业务。深入推进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在进出口环节推广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制度,在海关总署规定范围内拓展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商品和机构范围。推广科学随机布控,提高人工分析布控精准度,降低守法合法企业和低风险商品查验率。深化两步申报提前申报双随机、一公开先放后检等口岸监管创新,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进一步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和随附单据,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鼓励理货、拖轮、委托检验等经营主体进入市场,促进公平竞争。(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打洛海关、中国人民银行勐海县支行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18. 持续清理规范口岸收费。持续规范货物港务费等收费项 目,减并港口收费项目。规范口岸收费清单目录制度和常态化收 费公示机制,严格执行口岸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制度,做到清单外 无收费。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收费项目及对应的收费主体,必要 时开展典型成本调查,为合理规范收费提供依据。(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打洛海关等部门,打洛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六)进一步优化民生服务

19. 优化养老和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大力推进城市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到2022年底,原则上所有街道至少建有1所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同时新建3所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1所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县、乡(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基本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管理服务机构,探索多样化经营模式,盘活闲置床位资源,在满足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基础上,向其他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开放。按照省、州要求,全面推行诊所执业备案管理,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并探索开展执业药师远程药事服务及远程审方。(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0. 精准实施帮扶救助。做好政府救助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多种方式宣传好平台涉及的7个行业部门15个服务事项,指导老百姓会用、善用,确保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就业帮扶以及基本生活有保障。配合省、州建设低收入人口资源库,加快推进数据共享,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防止产生违规冒领和设租寻租等问题。加强残疾人基础数据筛查和办证情况监控,严厉查处人情证,防止违规冒领残疾人证等问题发生。优化最低生活保障审核流程,完善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救助全覆盖信息平台,探索多种救助方式,对因病、因灾、因残等特殊情况导致生活困难的集体成员实施救助帮扶。将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不断提高救助精准性。建立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残疾人联合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1. 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贯彻落实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施意见。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梳理发布确需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证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分批公布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配合做好云南省政务服务数据资源中心、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复用。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拓展一部手机办事通银发专区内容,切实解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优化调整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服务功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进一步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司法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2. 提升适老化服务能力。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要求,从交通出行、就医、消费、文体活动、政务服务等领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指导,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卫生健康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教育体育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七)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3. 强化行政审批事项监管。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推动政府管理从事前审批更多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压实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强化审管联动。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由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逐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科学制定事中事后监管计划,明确监管层级、监管部门、监管方式,完善监管规则和标准,强化监管与执法有效衔接,建立完善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高效监管机制。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配合省、州出台包容审慎监管指导意见,针对新产业新业态的性质、特点,分类实施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化。研究制定市场主体初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4. 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双随机、一公开、社会信用体系、互联网+监管+督查的多重监管作用,落实监管常态化机制。强化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及时完善市场监管领域部门抽查事项清单、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将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并严格执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双公示以及信用承诺、信用监管和信用应用。加强对日常监管事项的风险评估,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强化高风险环节监管。梳理职责范围内的重点监管事项,聚焦管好一件事实施综合监管。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惩处力度,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的要严格监管,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分批公布推广支持创新有关改革举措任务清单,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依托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加快互联网+监管+督查平台建设,实现审批、监管、督查联动。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5. 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依法依规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明确行政裁量种类、幅度,规范适用程序,纠正处罚畸轻畸重等不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鼓励各乡镇、部门依法依规建立柔性执法清单管理制度,对轻微违法行为,慎用少用行政强制措施,防止一关了之、以罚代管,确保执法有力度,处罚有温度(县司法局等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完善评价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准,依托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一部手机办事通、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建立企业和群众直接评价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的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问卷调查和投诉举报专窗,实时将投诉举报问题推送有关部门办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推广应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强化差评整改,努力做到群众参与、社会评价、市场认可。

(二)加强组织实施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放管服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措施,逐项抓好落实。县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改革举措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