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打洛镇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09-09-11

打洛镇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30年斗转星移,30年沧桑巨变。改革与发展,承载了打洛人民太多的梦想,30年改革开放,打洛实现了一个由思想封闭保守的穷镇向富裕文明和谐的强镇跨越的奋斗与辉煌。改革开放30年,勤劳的打洛人民紧跟时代变革的脚步,打破旧桎梏、开拓新领域,踏准改革的每一个节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顽强奋进、开拓创新,演绎了从改革走向辉煌的动人篇章,昂首步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崭新时代。30年,在打洛400.16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历史,谱写了一首激越的颂歌,绘就了一幅多彩的画卷。 

  改革开放30年来,打洛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紧扣经济建设中心,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生态立镇、农业稳镇、项目兴镇、旅游活镇、口岸富镇”的经济发展思路,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抢抓机遇,务实创新,经济迅猛增长,城镇建设突飞猛进,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谐打洛建设成效凸显,全镇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05亿元,比1978年增长19.25倍。全镇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84元增加到2007年的3098元,增长36.88倍。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的 71.8: 13:15.2调整为2007年的28.4:26.3:45.3,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优化,工业、建筑业、旅游业、商业、交通、通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所需物质日益丰富,经济步入又好又快发展时期。
    综合实力增强,彰显现代农村 
   30年前,打洛镇部分村寨甚至还保留着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痕迹,手表、收音机、自行车“三大件”成为人人羡慕的奢侈品。忽如一夜春风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放开了农民的手脚,全镇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小鱼塘、小卖部、橡胶地、香蕉林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农村经济释放空前活力。特别是曼山村委会,在村党总支书记岩三炳的带领下,全村群众更新观念,学习科技,开发热区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橡胶产业,随着胶树的陆续开割,村民的经济收入迅速增加,2007年,全村生产干胶2000多吨,全村农民人均占有粮5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约4000多元,成为全州最早脱贫、最快富裕起来的边境山村之一。

   如今,打洛镇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在巩固粮食、橡胶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培育香蕉、西瓜、蔬菜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洛成了富裕的边疆新城镇,农民们住进了漂亮的干栏式瓦房,整洁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大部份村寨,彩电、组合音响、电话、摩托车已成为群众家中的寻常之物,多数人家拥有拖拉机和汽车,手机成了青年农民的新时尚。2007年末,全镇农村砖瓦房共计3827户,砖混480户;农村拥有耐用消费品摩托车4094辆,自行车1364辆,电视机3669台,影碟机3039台,液化灶1123台,电冰箱1016台,洗衣机93台,录像机12架,空调12台。全镇易地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已建成曼打火、曼蚌、帕佐新寨、曼佧、曼芽等1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绿树掩映着的傣家竹楼构成了一户户独具亚热带风光的绿色生态傣家庭院,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宜居、现代成为农村的主基调。
    改善基础条件,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从1982年到1986年陆续出台了5个中央一号文件,农村税费改革后又连续出台了5个中央一号文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得到激活。主要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2007年,全镇实现粮食658.3万千克,是1978年的1.13倍,年均增长0.13%;蔬菜实现产量68.6万千克,是1978年的2.5倍,年均增长1.5%;香蕉实现产量1361.2万千克,是1978年的552.7倍,年均增长551.7%;橡胶实现产量783.7万千克,是1978年的3倍,平均年增长2%。2007年,全镇生猪存栏9032头,是1978年的1.9倍,年均增长0.87%;肉类总量达到68.12万千克。同时,农民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非农收入比重逐年提高,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县通畅、通达工程的深入实施,通乡、通村公路也启动实施,2007年辖区内公路通车里程32公里,全镇5个村委会均通柏油路。全镇农村有各种车2128辆,其中:拖拉机2013台,农用车65辆,汽车50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明显减轻,农村“三改”和清洁家园行动逐步开展,全部配套改厨、改水、改厕, 全镇有沼气池490口,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7%。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建立了以农村“五保”、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救济、医疗救助、新型合作医疗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2007年,全镇享受城市低保23户51人,农村低保432户1533人,农村五保户供养21户30人。数字电视开始进入农村,农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粗布、粗粮、茅草房、自行车到现在的品牌、大米、白面、新鲜蔬菜、肉类食品、楼板房、摩托、小汽车的转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树立口岸形象,发展口岸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1988年西双版纳州出台了《全面开放边境贸易的决定》,勐海县人民政府在打洛口岸开辟了中缅互市场商行林立,贸易额逐年增长。1991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打洛省级对外开放口岸,并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边境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口岸经济已经成了带动勐海乃至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我州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8年至2004年,打洛口岸出入境旅游人数达583.94万人次。打洛旅游业的兴起,对繁荣口岸经贸往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11月,打洛口岸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一类口岸,打洛镇党委、政府抓住口岸升格及国家和云南省向东南亚开放这一历史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阻碍打洛口岸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于口岸通关环境的改善和通关能力的提升,加快口岸转型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精品口岸品牌。
  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打洛
  改革开放以来,打洛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社会事业发展” ,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1989年10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公安厅授予“居民身份证工作成绩突出”奖;1995年9月被云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人事厅授予“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10月被云南省农业厅、省体委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2002年4月被云南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授予“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6月被成都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授予“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6月被省人事厅授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12月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新建企业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4月被共青团云南省委授予“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06年12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首批“文明小城镇”称号;2007年8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生态建设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7月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优化教育资源,教育设施迅速改善,教学硬件显著提高,师资力量逐步壮大。全面贯彻实施“两基”攻坚工作,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全力攻坚,“两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10月顺利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全镇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入学率和巩固率全面提高。目前全镇有学校12所,有8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37人,全镇有教职工183人。2007年以来,全镇投入331万元,完成曼山寄宿学校建设,中心学校小学部综合楼、学生宿舍建设,曼轰小学教室、学生宿舍建设和边境小学教室建设工程。
  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卫生状况良好,医疗卫生设施明显改善,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高,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网点遍及村寨。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46名,床位65张,5个村委会均设有卫生室,乡村医生21名。全镇拥有彩色超声、心电监护仪、多功能胎心仪、血凝仪、全自动洗胃机等高端医疗设备,形成了以乡镇为中心、行政村为基础的农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到2008年共有15034人人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85.62%。
  文化事业成果丰硕。改革开放以来,全镇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得到大力普及,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挖掘创作民族文化,成功打造了独具地方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的文化品牌——布朗弹唱邀请赛。同时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目的,积极开展各种文艺创作,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夏日广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重大庆典歌咏赛、文艺专场演出,美术、书法、摄影展览等经常性文化活动多彩多姿,极大地促进了打洛文化事业的活跃繁荣,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播电视从无到有,进入千家万户,节目创办丰富多彩,到2007年,全镇 56个村民小组有52个村民小组通广播电视,共有电视机 3669 台,有线电视入网用户有4215户,数字电视用户3690户,电视覆盖率90.7%。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体育产业不断发展,体育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
  社会事业发展程度是经济指数的具体指征。改革开放以来,打洛镇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推进,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小康社会
  “粮票、油票、布票”一度在人们心底烙上难以磨灭的印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营粮店、副食店,被大型的连锁超市取代,蔬菜、瓜果、蛋、禽、肉类琳琅满目……改革开放30年,打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消费档次不断提升。居民住房也从茅草房、土坯房过渡为砖瓦房、小洋楼,舒适成了人们选择住房时的要求。居民家庭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普及程度迅速提高,数码影像产品、微波炉、空调、电脑、小车成为新的生活风向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汽车、摩托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大幅提升。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保障资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30年的点点滴滴,是改革开放以来打洛取得巨大成就的汇聚,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打洛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城镇面貌日新月异,这正是抢抓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大力开发口岸资源,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下,牢牢把握住口岸经济的发展脉搏,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主动融入云南省、全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大潮,实现打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