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动态

生态立法绘就西双版纳美丽画卷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9-22

生态立法绘就西双版纳美丽画卷

原始森林茂密,雨水日照充足,亚洲象、印度野牛等野生动物时常出没于起伏的群山密林中。这是素有“森林生态博物馆”美誉的西双版纳生态环境的缩影。近年来,西双版纳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先后制定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等11部涉及生态保护的条例,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法规体系。

◆生态立法护航美丽乡村建设

景洪市勐罕镇曼累讷村曼远村民小组位列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过去平平无奇的傣族村寨,如今,一栋栋古朴的傣族干栏式建筑整齐排列,房前屋后栽种着各种植物。

2015年以来,曼远村民小组以退胶还林的方式恢复重建竜山林15亩,种植铁刀木等乡土树种12种共8000多株,优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拆除围墙种植绿色植物,引导群众自觉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高效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传统民居维护等工作。整治后的曼远村民小组家家见绿、户户有景,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建设生态美丽文明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世界旅游名城建设,我州制定颁布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该条例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规定了乡村清洁中污水处理、卫生厕所建设、农业生产等相关内容。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传统建筑保护条例》制定过程中,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畅通调研、民意、协商3条渠道,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严格筛选论证。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民族传统建筑保护工作,达到了立法的目的。2016年,该条例被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评为民族自治地方“优秀单行条例”。

◆保护古茶树 守住生态“聚宝盆”

位于勐海县勐混镇的贺开古茶园面积2万亩,有古茶树230万株。古茶山内现有曼迈、曼弄老寨、曼弄新寨、曼囡、班盆老寨、班盆新寨6个拉祜族村寨,是国内迄今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茶山之一。

曼弄老寨茶农扎迫家有50多亩茶园,他通过参加培训和炒茶比赛,不断提升制茶技艺。依靠卖茶叶,扎迫盖起了新房、买了车。“古茶树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现在村民都靠茶叶过上了好日子,所以要倍加珍惜古茶树,要保护好它们。”扎迫说。

我州古茶树(园)总面积达8万多亩。为加强古茶树保护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2011年2月25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经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并于2011年5月26日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后公布施行。

为促进该条例的贯彻实施,州人大常委会多次开展执法检查、立法调研、法规清理、立法回头看等工作。条例的有效实施,使全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开发步入了法治化轨道。

◆保护野生动物深入人心

2021年7月10日,有村民发现一头腿部有伤的小象被象群遗弃在景洪市普文镇曼飞龙村支龙村民小组的茶地里。获知信息后,我州立即组织多部门联合实施紧急救援,将这头受伤小象带回亚洲象救助中心接受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小象恢复了健康。

2014年,州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进行立法调研。调研报告指出,自1996年7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各族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增强,相关部门采取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通过不懈努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全社会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关注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同时,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保护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