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景洪市打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曼吕样板”

  •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4-02-06 02:41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景洪市嘎栋街道曼吕村民小组党支部认真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绿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探索出“全民参与、精准分类、就近处理、业态融合”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100%,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三机制”动员全民参与

建立党员包户联户机制。每名党员就近包联5至6户家庭,负责垃圾治理的日常宣传、分类指导、实际操作等工作,定期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入户交叉检查。健全检查评比、激励奖惩制度,对各户家庭卫生整治开展评比,每半年授予“洁美人家”流动红旗5户,让村民比有标杆、学有内容、赶有劲头,居住环境更加美好。建立卫生治理责任机制。为着力破解生活垃圾处理难题,经过“一事一议”,每户村民每年筹集150元资金,交村民小组统一用于村民小组内卫生保洁。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小组,建立面源污染、保洁员工作等制度,明确“门前三包”、卫生监管、生态保护等责任,划分党员卫生责任区、分组责任区、农户责任区,将周一、周五设为环境卫生日集中进行清扫,形成干部带头、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构建逐户检查、随机抽查的日常监管模式,实现村民小组干部每周逐户检查、村民小组整治组每月随机抽查,坚持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通报结果在村民小组公开栏公布,形成“日清扫、周督查、月评比”的垃圾清理监管机制,着力加强对乱丢乱扔行为的防范管控。


“三次分”确保精准分类

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按照有害有毒、可回收和其他垃圾进行“三次分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30%左右。村民初分。针对村民认知度不高、不会分类等问题,市、街道两级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垃圾分类培训4次220人次,制定垃圾分类目录,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面对面教授村民进行垃圾初筛、做好分类投放,提高垃圾回收率和利用率。收集员细分。组建由16名村民组成的垃圾收集员队伍,轮流出车、出力,每3天入户收集垃圾,对垃圾分类存放,对可回收垃圾进行规范出售,并纠正分类错误,记录分类情况。保洁员精分。统筹党员、村民小组干部和志愿者力量,组建义务保洁员队伍,将垃圾统一送到清运点,并对进入中转站或分类处置设施的垃圾,通过手工分拣进行再次筛分,做到日产日清,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


“三步法”就地就近处理

坚持统分结合、科学施策,农村生活垃圾由清运管理向分类治理转变。定点投放。采取“撤桶并点”方法,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建盖遮阴棚,确保清洁、干燥、通风,引导村民日常精准分类、收集员有效区分投放,分类投放准确率达100%,有效缩短清运时间。分类处理。将日常生活产生的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制成农肥清运到田间地头,每年可生产有机肥近4吨;每年每户规范出售可回收垃圾收益1000余元,进一步提升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集中处置。垃圾清运人员定期将集中堆放的垃圾统一运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大减少蚊蝇孳生,净化村庄环境,全村民小组80%的生活垃圾实现不出村民小组处理。


“三举措”促进业态融合

美化环境增收。坚持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发展庭院经济,利用河里的鹅卵石、废弃的砖瓦片、闲置的旧磨盘,在家门口种植花卉、药草,屋后种植果树、养殖蜜蜂,打造出组内有美景、庭院花果香、室内卫生好的观光综合体。引导村民栽培石斛、大白解等中(傣)医药材,打造“药材绿化带”,既美化了环境,又拓宽了增收渠道,每年吸引近4000名游客参观游玩。传承技艺增收。发展竹林经济,因地制宜打造竹艺特色景观,通过传承、创新竹编技艺,带动村民开展加工制作,制成竹椅、竹桌等产品销往各地,每户竹编收入2000元以上。森旅融合增收。依托紧邻国家级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和背靠澜沧江的地理优势,与州游学户外俱乐部合作,开辟以“赏农村美景、品民俗风情、吃乡村土菜、住农家小院”为主要内容的休闲观光旅游路线。将村民小组24户人家分成4个接待小组,每组每周轮流负责接待游客食宿、担任向导,每日接待游客100余人,每人收取5到10元卫生管理费作为集体经济收入,新增村民小组集体收入2万余元。

(来源:州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