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西双版纳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 作者 :岩温香囡
  •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2-09-23 03:23

2021年10月18日,随着一阵阵音质独特的太阳鼓鼓声响彻云霄,在景洪市基诺山乡巴亚村巴坡村民小组的省级非遗“基诺大鼓舞”传承人白腊先带领下,他和徒弟们将耗时3个多月制作而成的太阳鼓装车送到北京,收藏在中国民族博物馆。

“共产党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把最好的礼物献给党!”白腊先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时,基诺族群众制作太阳鼓送北京收藏,由此反映了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维系和巩固民族团结与和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日渐增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5年以来,我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第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成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提效。

近3年来,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共研究部署55次,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并组建由11名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抽调11名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和临时党支部,加强创建工作人、财、物的保障。

建立州、县、乡、村、组“五级联创”机制,将民族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和督查督办重点,纳入政治巡察和监督执纪问责范围,纳入人大、政协监督检查内容,提升在全州“创文”的分值比重,通过工作倒逼、责任倒查、问题倒排等机制,进一步激发创建活力。

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培养纳入全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实施“雨林英才”工程,坚持在基层一线和重要岗位培养选拔“四个特别”的干部,使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位于景洪市勐罕镇曼累讷村曼团村民小组的中国共产党西双版纳历史馆,详细展示了西双版纳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在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出了重大作用。自2021年落成以来,来这里学习参观的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拓展“四史”教育内涵,依托周总理视察热作所纪念碑、中国共产党西双版纳历史馆等13个州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34个县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培训班、“万名党员进党校”必修内容,广泛开展一线教学、现场观摩、集中研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宣传教育,引领各族干部群众身在边疆、心向中央,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

聚合各方面资源,融汇多方面元素,发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矩阵,在主要街道、景区景点、车站机场、口岸港口、社区学校、示范创建点等场所,建成1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

◆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努力实现共治共享

在勐腊县勐捧镇中老边境线附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曼掌村民小组远近闻名。这里的院墙上挂着“大众的团结,万事都兴盛进步”的标语。在日常管理中,村民小组党支部团结村民、依靠村民,每月召开支部生活会和村民大会,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通过全面总结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州脱贫、5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的经验做法,我州把培育产业、稳边富民作为乡村振兴治本之策,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67个,建立专业合作社2640个,形成290个新型经营主体与1.7万脱贫户的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启动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创新开展美丽乡村大比武、万吨水泥进农村活动,涌现出打洛村等一批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示范村。通过坚持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凝聚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工作合力,提升边疆民族事务治理效能。坚持统一与自治、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用好自治州立法权,先后出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及14个单行条例;完善州、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体系,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和“法律八进”活动,有力保障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