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民族团结再谱新篇

——西双版纳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纪实

  • 作者 :岩温香
  • 来源 :西双版纳新闻网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2-07-28 03:09

我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完整准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紧扣“世界旅游名城、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战略定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全力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升级版,开创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着力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

贯穿“一条主线”把稳工作航向。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系统谋划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新一轮创建工作列入州、县市两级“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要求、战略任务融入西双版纳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西双版纳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双版纳州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等20余份文件,推动创建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对标对表国家民委新制定的测评指标体系,及时修订完善西双版纳州创建测评指标,重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评价标准,形成主线鲜明的测评体系;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开办专题培训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围绕“一个根本”扛牢政治责任。树牢“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思想,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坚持把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国之大者”,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坚持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视频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第一专题”,近3年来,州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究部署55次;加强创建工作“人财物”保障,“十三五”以来全州共投入211.8亿元用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立创建工作州、县市党政一把手“双组长”制,执行州、县、乡、村、组“五级联创”机制,实现乡镇民族宗教干事配备全覆盖。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完善创建工作推进机制,州级成立工作指挥部,建立州委“月调度”、指挥部“半月调度”机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等,确保创建有目标、有抓手、常态长效;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培养纳入全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目前全州处级领导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53.7%。

构筑“一个家园”全面凝心铸魂。以“四大行动”为抓手,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思想引领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拓展“四史”教育内涵,统筹抓好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引领各族干部群众身在边疆、心向中央,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中华文化视觉形象融入行动发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矩阵,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理念深入人心;分众化宣传教育行动常态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巡回宣讲、“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创建工作主题曲《石榴籽籽心连心》广为传唱,讲好“老州长”召存信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民族团结进步“西双版纳故事”,广泛宣传革命烈士蔡晓东、柯占军、一级英模李敬忠等先进典型;“微细胞”行动结合外宣推介,运用“三微一端”平台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启动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拓展宣教广度、深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向楼院、向家庭、向施工班组延伸,让共建共创走向四面八方、走进千家万户。

围绕“一个主题”夯实发展根基。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夯实发展根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把培育产业、稳边富民作为乡村振兴治本之策,打造了“一村一品”示范村67个、农业企业2022户、农业龙头企业124户,建立专业合作社2640个,形成290个新型经营主体与1.7万脱贫户的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启动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形成勐海县打洛村等一批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示范村;提升经济发展实力,“水陆空铁”国家级口岸增至6个,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成为首批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文旅康养、普洱茶、天然橡胶、现代农业四个重点产业链条延伸拓展,西双版纳成为全球12个最热旅游目的地之一;提升绿色生态质效,大力实施雨林保护、雨林修复、雨林回归、林城融合、环境治理“五大行动”,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的生态底色,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使全州城乡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每年75%以上财力用于民生,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社保制度城乡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在90%以上,人居环境、饮用水安全、“两污”设施覆盖率显著提升,“幸福在哪里,西双版纳告诉你”成为各族群众的一致心声。

把握“一条途径”共促民族团结。实施服务管理嵌入工程,借助“沪滇合作”平台,与上海松江等9地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联动协作协议》,推进各民族跨区域双向流动,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累计实现30.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切实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建设嵌入式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全州常住人口较2010年增长14.8%,净流入人口居全省第二;实施“文化润边”工程,广泛实施“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主题活动,边境各族群众国家、国土、国民、国门、国防意识切实增强;实施旅游带动工程,将创建融入旅游文化宣传、旅游产业链延伸,增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带动各族群众发展等社会功能,2022年7月,西双版纳州获评“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名城”和“中国最美康养度假旅游名城”荣誉称号;实施示范引领工程,在全省率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境示范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拓展为“十一进”,在全省率先成立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13家景区构成的创建景区联盟,以立法形式确定每年9月为“西双版纳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有5个集体、7名个人受到国务院、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有9家单位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146个示范点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142个示范点成为州、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形成“以点串线、连线成面”的创建格局。

守牢“一条底线”维护边境安宁。坚守国家统一和安全这条底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安全与发展,不断筑牢民族团结根基。法治保障有力,先后出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及14个单行条例,在全省首家实现州、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站全覆盖,“全国法治县”实现县市全覆盖;强边固防严密,各族群众自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守边有我、请党方向”的责任担当,日夜驻守在966.3公里的边境线上,日均投入1.7万人,构筑起疫情防控、边境管控的“铜墙铁壁”;构建维稳格局,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正确区分民族宗教领域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学术观点,构建大综治、大维稳工作格局,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从2017年的88.04%上升到2021年的96.07%,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自治赋能强基,建成县、乡、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民族团结内容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现全覆盖,建立“党支部+物业+业委会+网格单位+社区”五方共治模式,出台《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使民族团结理念浸入人心;德治凝心铸魂,持续培育和选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典型,重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创文、创卫、创平安、创“双拥”深度融合,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带来的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

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在这场以党心聚民心、以真情换真心的创建中,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行动更加坚定,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纷纷表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渗透到各民族的血液,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空前高涨。

综合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伴随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深入推进,全州经济实力实现了巨大飞跃,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48.5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76.15亿元,年均增长9.1%;人均生产总值由21699元增加到51812元,翻了2.4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242元、17108元,分别是2012年的2.1倍和2.5倍,年均增长8.4%、10.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位列全省第3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省最小。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频繁。如今的西双版纳,无论城市乡村,无论市民游客,心靠得更紧、情变得更浓。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更加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西双版纳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局面,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祖国的千里边疆呈现出一片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