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小小蚕桑大产业 农民致富新途径

  • 作者 :罗星
  • 来源 :勐海县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19-08-19 06:00


罗星报道:

【导语】桑蚕是经济昆虫之一,起源于中国。近年来,我县的蚕桑产业从勐阿镇试点成功并不断蔓延扩大至各乡镇,是继“粮、糖、茶”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后打造的又一新兴支柱产业。现在大家都说种桑养蚕“一年打围墙,两年盖新房,三年娶新娘”。 小小的桑蚕,让农民得到了切切实实的收益。

【图文】蚕桑产业对我县来说并不陌生,早些年有些地区和农户就已经尝试过种桑养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和完善的产业发展服务配套体系,加上整体产业发展模式落后,缺少种养技术,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以及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县的蚕桑产业发展受挫,最终没有形成规模,并逐步退出。

【图文】我县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气候、土质都很适合桑树生长。2013年,西双版纳天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勐阿镇开展种桑养蚕试点工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十科技”产业化运作模式,与农户签定了长期生产收购合同,制定了鲜茧收购最低保护价。在产业发展上投入资金扶持农户种桑养蚕,并无偿提供技术服务。

【图文】2014年,试点的30户养殖户投产桑园166亩,产茧 6250公斤,产值23.6万元,户均收入达7868元。试点工作的成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目前勐阿镇和勐遮镇的技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建立起了技术服务、栽桑养蚕、鲜茧收购的产业开发体系。

【图文】通过5年的示范带动,我县桑园种植面积大幅增加。2018年底桑园种植面积达3726亩,比2014年增加了22倍,蚕桑产业涉及8个乡镇、24个自然村、523户农户,涉及人口20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4户。2018年产茧90046公斤,产值449.9万元,户均收入达8602元。

【图文】冯天荣是黎明农场四分场七队的养蚕户, 从2014年开始接触养蚕,就被这个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所吸引,去年通过养蚕他挣了8万多元。

【同期声】养蚕户 冯天荣:今年怕差不多,就是跟去年一样预计,今年才养了第一批,我才养得1万多。

【图文】周艳珍是勐阿镇勐康村回卡小组的养蚕大户,家里建了3个蚕棚。这些年通过养蚕,周艳珍家里建盖了新房,以前的老房子用来做幼蚕共育室,培育出来的幼蚕又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同期声】勐阿镇勐康村回卡小组养蚕户 周艳珍:去年我们家蚕树种了10亩,一年的收入75000左右。今年又栽添了新的(桑树)小苗5亩,有15亩左右。叶子多就多养点,叶子少就少养点。我们养蚕现在一年比一年好一些,房子也盖了。那边三间全部是我们的房子,全部又重新盖了。

【图文】蚕桑产业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是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的长效产业,也是短、频、快的产业,每次养蚕时间为22-25天。桑树当年冬季10-12月栽植,到第二年4-5月份即可养蚕。第一年亩收入可达1200-2000元,第二年达3000-5000元,第三年进入盛产期,平均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桑叶盛产期可持续20-30年。

【同期声】养蚕户 朱德伟:对于我们老百姓养蚕这块还是大大的脱贫,还是可以。因为养蚕这块他是老的也可以养,小的也能够养,只要你叶子种的好。像过来这两年养蚕的经济效益还是可以,也改善我们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情况。

【图文】经有关部门检测,我县生产的蚕茧个大、丝长、茧白,质量级别高,达到了先进蚕区的质量水平,已确定为全省的优质蚕茧,有望培养成全省、乃至全国优质茧丝生产加工基地。

【同期声】西双版纳天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左加全:老百姓从陌生到认知认可到跟着做,那么就体现了这个产业在这个地方也做得成。其次就是通过我们养了第四年下来,在全国(蚕)丝茧检验下,勐海的(蚕)茧在全国还是一流的,所以说在同行当中我们还是佼佼者了。现在我们的货就是只愁没得货源,不存在销路的问题。这个产业很受老百姓欢迎,也计划在勐海做强做大。

【图文】西双版纳天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发展,预计到2025年,桑园种植面积可达5万亩,实现蚕茧产量6000吨,农业收入超过2亿元的目标。计划建设深加工缫丝厂一座,配套建设仓储、副产品加工设施,丝绸产品销售网点3-5处,形成完整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一体的专业化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