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洞渣运输项目“3·16”一般车辆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 来源 :勐海县应急管理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6-30 11:55
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洞渣运输项目“3·16”一般车辆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勐海县政府事故调查组
2025年4月
目录
一、事故基本情况............................................................................................................ 1
(一)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1
(二) 事发项目名称及工程概况.............................................................................. 2
1.事发项目名称.................................................................................................. 2
2.工程概况......................................................................................................... 2
3.签订合同情况.................................................................................................. 2
(三) 事故发生单位安全管理情况........................................................................... 2
(四) 事故发生经过................................................................................................ 3
(五) 事故相关设备情况......................................................................................... 3
(六)事故现场情况.................................................................................................. 3
(七)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4
1.人员伤亡情况.................................................................................................. 4
2. 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4
(八)其他情况......................................................................................................... 4
二、事故应急处置及评估情况........................................................................................... 4
(一) 事故信息接报及响应情况.............................................................................. 4
(二)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情况.................................................................................. 5
(三) 医疗救治和善后情况..................................................................................... 5
(四) 事故应急处置评估......................................................................................... 6
三、 事故原因分析.......................................................................................................... 6
(一) 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7
1.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7
2.周遭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分析............................................................................. 7
(二) 其他可能因素排除......................................................................................... 7
(三) 间接原因分析................................................................................................ 7
四、 有关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8
(一)事故单位......................................................................................................... 8
(二) 有关监管部门................................................................................................ 8
五、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8
(一)因在事故中死亡免于追究责任人员.................................................................. 8
(二)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建议.................................................... 9
(三)有关监管部门处理建议.................................................................................. 11
六、事故主要教训.......................................................................................................... 11
七、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 12
2025年3月16日3:15许,位于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洞渣运输项目施工场地发生一起一般车辆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人民币195.7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3月17日,勐海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县应急管理局、驻县卫生健康局纪检监察组、县公安局、县总工会、县交通运输局为成员单位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县人民检察院参与此次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专家论证等手段,基本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事故性质和责任情况,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经调查认定,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洞渣运输项目“3·16”一般车辆伤害事故是一起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企业安全隐患整改不到位而造成的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基本情况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中城(宁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中城建筑),该公司成立日期为2014年5月12日,属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某。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建筑劳务分包;建设工程施工;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简支梁产品生产;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砼结构构件制造;砼结构构件销售;水泥制品制造;水泥制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机械设备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建筑用石加工。(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二)事发项目名称及工程概况
1.事发项目名称
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洞渣运输项目
2.工程概况
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隧道洞渣运输至渣场。
3.签订合同情况
2024年3月8日中城建筑与杨道富签订了《隧道洞渣运输合同书》,约定了洞渣运输工作内容、质量及单价相关事宜。
(三)事故发生单位安全管理情况
中城建筑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落实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不到位,未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台账记录不全。
(四)事故发生经过
2025年3月16日3时15分许,在中城建筑承建的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洞渣运输项目施工场地,渣土运输人员任某某在进行洞渣转运作业时,运输车辆从碎石平台坠落,导致任某某被困于运输车内,随即工友将情况上报项目管理人员,同时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及120急救电话,后任某某经送医救治无效死亡。
(五)事故相关设备情况
渣土运输车辆为豪乐品牌,型号:ZZ3257N4147W,发动机最大额定功率:247kw,整备质量:12270kg,总质量:25000kg。
(六)事故现场情况
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验,具体情况为:事发地点当日天气情况为气温26℃、晴,碎石场下方停放着2辆车辆,1辆为施救挖机,1辆为涉事车辆(未见悬挂车牌)。因现场开展过救援活动,经目击者描述还原,事发后车辆呈现底部朝上熄火状态,车头朝进路口右侧方位,死者位于驾驶位,鼻部有血迹,未见明显外伤;车头驾驶舱成凹陷状态;驾驶位右侧见挡风玻璃掉落1块,伴有明显血迹;碎石场平台高约7米,现场周边未见明显警示标识。
(七)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1.人员伤亡情况
此次事故造成1人死亡。死者:任某某,男,重庆彭水人,为中城建筑渣土转运人员。
2. 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此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95.7万元。主要为死亡赔偿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丧葬费等费用。
(八)其他情况
事故发生当天,未遇突发强降雨、台风、强对流天气及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未出现有毒气体、化学毒物污染水源、环境情况。未发现恶意炒作、不良社会舆论。
二、事故应急处置及评估情况
(一)事故信息接报及响应情况
2025年3月16日7时24分,县应急指挥中心接到县交通运输局报告,位于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洞渣运输项目施工场地发生一起亡人事故。接报后,县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立刻将事故相关情况向局领导及县政府领导汇报,县政府领导立即组织应急、交通运输、医疗、公安有关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同时,县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于当天将事故情况报送至州应急指挥中心、县政府总值班室及县委总值班室,各有关部门对此次事故信息报送及时,未出现迟报、漏报、瞒报等情况。
(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情况
3月16日3时15分许渣土运输车发生坠落导致驾驶员任某某被困事发后,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机械开展救援工作,人员脱困后第一时间送往勐海县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抢救,5时20分许任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随后事发单位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了相关情况。
接报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公安、应急、交通运输、消防、卫健等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赶赴现场处置,并在现场召开事故处置专题会议,成立“3.16”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置工作组,积极开展善后处置、舆情管控和事故调查等工作,同时向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报告了事故初步情况。
(三)医疗救治和善后情况
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积极与死者家属沟通协调,并通过调解与死者家属达成一致意见,2025年3月21日双方签署了《协议书》约定赔偿款195.7万元,死者家属于2025年3月22日收到约定赔偿款185.7万元,剩余10万元待死者家属提供事发单位符合申报保险的相关手续完毕后90天内进行支付。
(四)事故应急处置评估
事件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统筹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局、县消防大队等部门进行应急处置,防范事件进一步扩大,有关工作如下:
1. 事发后第一时间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赶到现场处置,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拨打120救援电话,同时组织人员、机械开展人员施救。
2.事发后中城建筑立即强令停止该区域内的作业活动,并保护了现场。
3.县交通运输、县公安局、县卫健、县应急等部门相关人员赶赴事发现场进行应急处置,警戒事故发生地点,疏散无关人员。
三、事故原因分析
为查明事故原因,事故调查组各单位成员根据职责分工,采取查看原始记录、制作询问笔录等方式,询问事故主体责任单位人员3人,制作询问笔录3份;收集事故相关资料17余份,包括事故各责任主体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各责任主体及人员资质资格资料、制度资料、安全管理履责资料等。听取了项目建设单位以及相关人员等履责辩解意见。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充分的基础上,分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
(一)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任某某(渣土车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未能有效对周遭环境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判定后安全作业。在渣土运输时,未能遵守项目管理部安全生产要求,在未完成隐患整改的碎石场开展施工作业。
1.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渣土车驾驶员任某某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安全施工要求,在被告知事发场地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现场无管理指挥人员的前提下进行作业。
2.周遭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分析
事发碎石场处于下坡转弯处,碎石场高约7米,且周边未设置明显警示标牌以及防护设施,加之该项目作息时间为24小时轮班作业,在夜间作业极易因可视度低而造成车辆跌落平台或与周边山体发生碰撞。
(二)其他可能因素排除
事故调查组结合事故现场周围环境勘查、对相关人员调查询问等,排除了人为故意破坏、故意伤害、突发灾害因素影响的嫌疑;本次事故未造成社会恐慌、骚乱,未引发负面不良舆论。
(三)间接原因分析
中城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未按要求将存在的事故隐患向全体作业人员通报,事发前仅通过口头交代作业人员事发碎石场存在安全隐患,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对该场地进行整改或封控,加之对施工现场疏于管理,未在该场地配备管理指挥人员,导致死者进入该场地开展施工作业时,车辆从碎石场平台跌落受车辆伤害致死,是本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四、有关责任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故单位
中城(宁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存在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未认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能立即进行整改的场所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使用未悬挂号牌的车辆。
(二)有关监管部门
勐海县交通运输局存在属地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未能有效履行公路建设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责,在开展该项目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对存在问题排查不彻底;未能严格按照规定指导、督促并检查道路施工企业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五、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一)因在事故中死亡免于追究责任人员
任某某,中城建筑渣土运输人员,鉴于其在事故中死亡,建议免于责任追究。
(二)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建议
1. 中城(宁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作为该项目建设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未认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使用未悬挂号牌的车辆。从而导致该起事件的发生,对本次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1]]、第三十五条[[2]]、四十一条第二款[[3]]、四十四条第一款[[4]]、第七十条第一款[[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一条第二款[[6]]之规定。建议由勐海县应急管理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7]]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由勐海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8]]规定予以处理。
2. 陈某某
作为中城建筑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到位;组织制定并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不到位;未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未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未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第(一)(二)(三)(四)(五)项[[9]]之规定,建议由勐海县应急管理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五条第(一)项[[10]]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3. 彭某某
作为勐打高速班哈隧道进口洞渣运输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要求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未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未制止和纠正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第(五)(六)项[[11]]之规定,建议由勐海县应急管理局、勐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12]]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三)有关监管部门处理建议
勐海县交通运输局属地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未能有效履行公路建设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责,在开展该项目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中对存在问题排查不彻底。建议由勐海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对勐海县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及分管安全生产领导进行约谈处理,同时勐海县交通运输局要向县委、县政府作出书面检讨。
六、事故主要教训
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事故中屡见不鲜,员工未具有必要的安全知识,对于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贪图方便、快捷,违章操作的现象发生频繁。该起事故主要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未认真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二是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未能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不到位,未能确保从业人员切实掌握本岗位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三是作业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安全意识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冒险操作、违章操作问题屡禁不止。
七、事故整改和防范措施
为进一步防范和遏制类似事故发生,提出如下防范措施建议:
(一)加强安全检查,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要深刻吸取本次事故的教训,督促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强化对作业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加大对本单位石料搅拌作业、机械操作、渣土转运等易发生安全事故领域的常态化巡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制定落实“五定”措施(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限期整改到位,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规章制度,强化作业工人安全培训。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的要求,完善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公司内部安全管理,强化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司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健全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培训的时间、培训讲解人、参训人员及考核结果等情况,着力提高一线员工的岗位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未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作业人员不得安排其上岗作业。
(三)加大安全保障投入,消除生产环境事故隐患。要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作业人员配齐劳动防护用品,在具有重大危险隐患地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保障从业人员免遭或减轻各种人身伤害,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检查、协调,及时发现并制止作业人员的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四)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职,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强化工程施工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五)强化属地监管,切实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各乡镇及行管部门作为属地监管单位及行业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安全监管力量配备,加大日常安全巡查力度,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针,全方位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督促辖区及监管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打洛镇巴哈上寨施工便道“3·16”一般车辆伤害
事故调查组
2025年4月7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的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条第一款: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一条第二款:机动车号牌应当按照规定悬挂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三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五条: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扣留机动车,通知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并可以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当事人提供相应的牌证、标志或者补办相应手续的,应当及时退还机动车。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依照本法第九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第(一)(二)(三)(四)(五)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五条第(一)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第(五)(六)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吊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并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