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来源 :勐海县司法局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1-08 15:48
2024年,勐海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统筹推进,积极发挥法治引领作用
1. 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动勐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定期不定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和统筹部署。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报告工作规定》和《勐海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主动向州委、州政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2. 持续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教育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统一起来,持续抓好“关键少数”学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员干部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校)培训主要内容,开展分层施训,扩大培训受益面。
(二)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1. 深入推进县政务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按照功能相对集中、方便服务的原则,“应进必进”要求,全县35个部门,1131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规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达100%,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2. 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持续升级。印发《勐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勐海县“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召开勐海“高效办成一件事”调度会议,牵头部门组织责任部门召开协调推进会10次,组织业务人员开展培训20次。2024年度明确的第一批涉及的16项“一件事”已100%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集成办理。
3. 持续推进网上远程开标和电子化交易全流程“一网通办”。
(三)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1. 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认真贯彻实施《云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中的调研起草,公开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公布、备案等必经程序,2024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2件。
2. 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入库工作。将全县现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部录入《云南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实现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
3. 积极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执行、谁负责”的要求,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2024年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次。
(四)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1. 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按照《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勐海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试行)》、《勐海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试行)》规定要求,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中严格落实五大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2024年,审查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5件。
2. 强化法制机构审查机制。认真做好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政府规范性文件等合法性审查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保障。2024年共出具法律意见55份,有效避免了政府法律风险。
3. 落实派驻司法人员到部门指导法律事务工作试点。派驻司法工作人员指导部门法律事务工作,全面发挥派驻司法人员审核、监督、指导作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4. 深入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为全县62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统筹聘请法律顾问,实现全县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搭建法律顾问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今年来,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660件,其中,部门165件,县政府495件;开展法律知识讲座15场次。
(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全面完成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设置工作。二是撤并整合不再保留的行政执法队伍。三是乡镇全部组建综合执法队伍。
2. 健全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一是严格落实《勐海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任务分工方案(2023—2025年)》,着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全县县级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国家、省、州、县举办的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培训班6期700余人次,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执法人员动态管理。对持有云南省行政执法证进行换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网上考试。四是对勐海县11个乡镇权责清单事项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评估,动态调整乡镇权责清单事项10项,对勐海县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勐海县赋予乡镇人民政府行政执法事项清单作同步调整,梳理县级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并印发公布。
(六)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1. 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快应急救援综合指挥中心建设,完善配套的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着力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地灾防治、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综合灾害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组织开展县级层面地震演练2次,配合州级演练1次。全县各乡镇、部门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172次。
2. 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机构建设,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统筹各类抢险救灾救援力量,组建由消防、县内驻军警部队民兵、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时可调动县级消防救援大队15人,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1支500人,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858支12404人,民兵、护村队10380人,志愿者1500人,基本形成县域“1小时”和乡镇“半小时”应急救援响应圈。
(七)积极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 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一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接收渠道,2024年全县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6件,已办结141件,25件正在办理。二是严格落实《勐海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则》,完善应诉工作机制,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定期通报等制度。充分发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纳入年度法治建设成效考核,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督察重要内容以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专项考核,不断巩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成效。2024年县政府行政应诉案件共6件,出庭应诉率为100%,目前无败诉案件。
2.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县各级调委会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49次,调解1247件,成功1212件,涉及人数2763人,涉及金额2697.01万元,调解成功率97.2%。扎实推进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不断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打通法治便民、利民、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已创建5个规范化司法所,3个司法所完成验收。
3. 提升法律服务质效,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法律援助惠民生”工程,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2件,挽回损失109.08万元;解答法律咨询1685次2798余人;代拟各类法律文书921份。办理各类公证593件,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11次,“法治体检”10次,出具民营企业“法治体检”诊断报告书10份,为担任64家企业法律顾问的单位出具企业法律意见书157份,发放宣传资料420余份。勐海县企业入驻“云南中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64家。
4. 精准开展普法宣传。坚持普法与治理相结合,常态化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纵深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不断丰富、拓展普法形式,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工作任务落实。开展“法治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72场次、下沉挂联3个乡镇开展法治宣讲21场次,受教育对象96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万余份。创新普法载体,将勐海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巧妙融入2024年普法日历,通过微信朋友圈公益广告等形式不断提升宣传覆盖面,累计将普法日历带到10万余名群众身边,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八)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1. 自觉主动接受各方监督。接受人大、政协等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6件、政协提案61件。积极发挥审计、财会等监督作用,积极支持检察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
2. 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规范保障作用。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推广云南省“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运用,提升行政执法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个别单位主体意识、大局意识不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落实不够到位,没有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二是规范执法有差距。部分执法单位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等问题。三是基层赋权事项衔接仍有不足。乡镇存在法律专业人才匮乏、专业化水平不高、执法经验不足等问题,影响赋权事项顺畅实施。
三、2025年工作计划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2025年,我县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职能科学、职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奋发努力,深入实施“一规划两纲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引导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提高运用法律实施行政管理的能力。定期通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例,剖析典型败诉案件,加深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执法重点领域、执法程序要求、执法疑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二)加快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做好政府行政执法人才培养和储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和行政复议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法律顾问及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开展靶向式精准培训,通过岗位练兵、案件评析等多种形式,提升专业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推动法治人才专业化、职业化。针对部门的不同职能,综合采用法律知识培训、业务指导、跟班学习等形式,提高基层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三)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扎实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持续抓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质效。强化执法人员管理,严格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要求,认真开展全县行政执法人员清理工作。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积极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与审计、财会、统计、行政复议监督实现有机贯通,形成监督合力,强化监督力度。
(四)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活动,开展“法治固边防”、“法治走边关”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强化协作,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深入挖掘普法亮点工作,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