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05年勐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 :勐海县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08-09-08 12:02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勐海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 长    岩 温
2005年3月16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第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克服了自然灾害和政策性因素导致财政大幅减收等各种不利因素,妥善处理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04年,完成全县GDP12.89亿元,同比增9.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83亿元,同比增3.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亿元,同比增18.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46亿元,同比增11.9%。三项产业的比例为37.5: 20.2:42.3,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4、3.4和4.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二、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贯彻落实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农民负担大幅减少。及时把306万元粮食直补资金足额兑现到户,增加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抗击禽流感防治工作的胜利。橡胶蚧壳虫等农业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力度,依靠科技提升粮、糖、茶三大基础产业。重视培育畜牧业、林产业等新兴产业,确立发展龙头产业的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冬季农业、特色农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县完成农业现价总产值7.53亿元,同比增12.37%。其中:农业产值4.96亿元;牧业产值1.1亿元,林业产值0.81亿元;渔业0.31亿元;农业服务产值0.35亿元。粮食产量达1.39亿公斤,同比增5.74%;甘蔗总产量达93.1万吨;茶叶总产量8655吨;肉类总产量、水产品产量达7734吨和4077吨,分别增长5.7%和2.18%。全年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市场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居民消费观念进一步转变。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5亿元,同比增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5元,同比增4.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908元,同比增10.5%;农民人均纯收入1809元,同比增5.2%。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文化、保健和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支出逐步增加。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5.21亿元,同比增52.49%;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同比增59.51%。制糖业整合初见成效,企业效益明显提高。2003/2004榨季,制糖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25亿元,同比增20.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白糖13.86万吨、酒精1.35万千升,分别增长7.03%和13.08%,均创我县历史最高水平;精制茶和黄金产量达2932吨和138.37千克,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09%和21.94%。引入强势企业,共注入资金7200万元,整合振思高炉锰铁厂,新建雄泰铁合金厂,两厂共生产锰铁1.17万吨,带动了我县重工业的快速发展。
    ——财税金融平稳运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资金安排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坚持依法理财,加强管理,积极实施各项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146万元,比年初计划增收246万元,财政支出2.13亿元,同比增7.8%。税务机关加强征管,税收收入稳步增长。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信贷监管,各商业银行资产不断优化,农村信用社加大了支农贷款力度,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布朗山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投资440万元的安居、温饱扶贫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79.14万元,投资415.87万元的西定民族贫困乡项目建设已通过州级验收。通过加大对扶贫攻坚工作力度,加快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山区群众在安居、水电、能源、广播电视等方面的生产生活条件。
    ——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抓住国家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管理,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市貌不断得到改观。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活动,使一批县外企业在我县投资落户。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吸引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为全县经济加快发展营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鼓励发展非公经济政策的逐步落实,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全县个体工商户4271户,私营企业77户,共上缴税金2090万元,占全县税收总收入的26.6%。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房地产业不断壮大,邮政业务不断拓展,通信事业发展迅猛,计算机网络逐步普及和应用。以假日经济为契机,充分发挥特色旅游,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得到全面提高,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6.45万人次,其中办证出境旅游4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4.21亿元,同比增70.6 %。边境经济贸易总额5.31亿元,同比增36.9%。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步伐加快。紧紧围绕“发展抓投资,加快投资促发展,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产业、基础设施和资源现状,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民间投资步伐,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增长势头,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2亿元,同比增1.3 %。大型灌区三期工程、那达勐隧道除险加固、宾房电站除险扩容、天生桥电站、县城美化亮化、打洛国门联检大楼、易地搬迁、边境民族乡镇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流沙河一级电站、打洛界河防洪整治、勐邦、曼满、曼丹水库除险加固、勐混至打洛公路、勐遮中心小城镇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蔬菜基地、两麻种植及加工、10万亩有机生态茶园、4.6万亩古茶园保护与开发、10万亩高优甘蔗园、那达勐引水入库及新城区开发等事关全县发展的重大项目,已纳入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项目管理逐步进入“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良性动态管理轨道。
    (二)各项改革初见成效
    按照省州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探索国有企业改制的多种途径,完成了州级确定的31户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制任务。通过采取整合收购、优化股权、转让国有产权、组建有限责任公司等改革形式,国有企业改革见成效,企业产权明晰,经营环境得到改善,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总资产、工业总产值、销售总收入、上缴税金、职工月人均收入等指标较改革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已通过省、州两级验收,为农民减轻负担1396.4万元,人均减负56.24元,农民平均减负率达64.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医疗的互助共济效应得以实现。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以全员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得到加强。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等五种社会保险费统一征缴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正逐步走入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以城市低保、农村“五保”制度为基础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健全。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继续实施科技工作党政一把手实绩考核制,各项科技法规和政策进一步落实,科技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依靠科技进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农业科技攻关、科技推广计划、优势产品开发示范、民族贫困地区科技试验示范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支柱产业的培育,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强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不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促进科技队伍的发展壮大。全年科技三项费投入资金108万元。
    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快。积极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观念得到强化;打洛镇、勐满镇、西定乡、巴达乡和勐往乡的“普九”工作已通过州级验收,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学率分别达到99.25%、98.2%和87.75%。通过改革和加大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日益优化,校点布局调整初见成效,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素质逐步提高,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卫生、体育工作取得实效。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力度。县、乡、村三级卫生防疫网络不断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逐步完善,防疫保健和中医中药继续得到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和城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不断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逐步提高,群众的生育观念明显好转。推行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政策,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663户,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兑现率达100%。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坚持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相结合,改土、治水、污染治理等工作得到加强,液化气、沼气、节柴改灶在农村广泛推广,有效地减少了薪柴消耗。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明显。采取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业污染治理达到目标要求。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水土、矿产等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利用。
    继续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双拥模范县的成果得到巩固。广播电视覆盖率逐步扩大,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文艺创作得到加强,广泛开展群众文艺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气象、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地方外事工作取得新成绩,民政侨务、民族宗教、档案、史志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定期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及时向县政协常委会通报政务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依法完成了村委会撤并工作和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取得实效。“三公开”工作取得较好效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搞好信访矛盾排查,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
    广泛开展“四五”普法工作,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行政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逐步提高,社会法律服务不断扩大。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三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顺利完成了向省争取的214线公路建设征地补偿费的兑付工作。
    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着力加强了政府自身建设。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积极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反腐倡廉、纠风治乱工作取得明显成绩。严格执行省政府出台的“八条禁令”,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确保了政令畅通和高效运转。取消和清理了一批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各民族之间、场群之间、干群之间、军警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是城市环境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一年。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县十二届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和驻军、武警、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勐海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一是经济总量偏小,总体质量不高,山坝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紧张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地方可用财力有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农业基础薄弱,抵御灾害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缓慢,城镇化建设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三是工业化相对滞后,对全县经济具有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较少;四是少数部门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益不高,投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5年的工作意见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和保持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县委确定的指导思想,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

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州委五届五次和县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三农”增收,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8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三农”是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一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布局。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巩固和提升粮、糖、茶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蔬菜、瓜果、麻类等优势农产品。粮食要走优质高效的路子,实施好12万亩的优质稻种植面积。加大甘蔗下田力度,加快吨糖田建设,推广良种,提高单产,力争甘蔗产量达110万吨。扩大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面积,完成低产茶园改造面积5000亩,重点抓好无公害优质茶项目建设,提高茶叶产量和产品质量,努力将勐海打造成普洱茶基地县。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引进和扶持以农业为主导型产业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村市场、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要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新品种、新科技的普及应用促进畜牧生产的快速发展,以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疫病监测防治力度,突出发展畜牧养殖、畜产品生产和营销流通龙头企业。抓好牧草饲料基地建设,完善科技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市场和中介组织,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力争大牲畜存栏达9万头,逐步把畜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三要积极培育两麻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尽快完善云麻种植规划,继续扩大试种面积,掌握种植和管理技术,同时,抓紧云麻加工项目的前期工作。调整处理好两麻关系,使麻业发展成为我县又一重要产业,为农民的增收开辟一条重要渠道。
    四要加快林产品开发,培育林业产业。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的培育力度,积极探索把营林同林业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企业为龙头,加快林木、竹材商品林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建设,大力发展林材加工业,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五要巩固扶贫成果,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做好少小民族发展项目和布朗山扶贫综合开发后续项目的申报工作;抓好温饱安居、易地扶贫、重点扶持村和边境贫困乡等扶贫项目的组织实施。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二)切实加强项目建设
    一要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各项工作。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县现有和潜在优势,精心选择、规划、论证一批重大项目,做好项目包装和市场推介,建立和充实项目储备库。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抢抓机遇,形成项目建设竣工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
    二要认真落实项目。项目是发展的动力,是资金和政策的源头。要强化项目意识,切实抓好项目的立项工作。交通方面要抓好勐宋公路、布朗山边贸公路、巴达西满公路、勐满镇关双边境公路的改建项目;抓紧完成勐海至澜沧二级油路、曼杭混至打洛等级公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农林水方面要着重抓好曼满水库扩建和那达勐水库隧道加固、打洛界河防洪整治等重大项目建设;抓好勐邦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大型灌区水利设施在建项目的续建;尽快启动流沙河一级电站,做好天生桥电站建设。市政建设方面在做好城市修编工作的同时,抓好城市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做好城市水管网、电网、道路改造等工作。加快海诚房地产公司佛海商业步行街的开发、鑫海花园小区开发、景洪水电站勐海淹没区移民安置工作和东盟会议中心等项目建设。抓住省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良好机遇,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认真编制全县旅游规划,做好打洛勐景来景区、打洛森林公园的后期开发、南糯山古茶园文化、省茶科所文化科技旅游及普洱茶加工观摩旅游等建设项目的筹备、协调工作,构建勐海民俗风情旅游体系。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和进度,对未开工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准备工作,尽早开工。
    三要广开融资渠道。在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同时,更多地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项目。加大土地经营力度,以地生财,创新政府投资体制和方式,建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机制,简化融资抵押担保手续。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投入的新格局。 
    (三)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要把思想统一到省州和县有关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精神上来,用好、用活、用足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有关政策,清理废除一切有碍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规定和政策。同时,降低民营企业的注册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和环节,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的观念,优化非公经济的成长环境。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以独资、合作、合资、联营、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集体企业改革、事业单位社会化改革、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小城镇建设,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急需发展的行业和农业、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积极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和民营服务企业,使非公经济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亮点。
    (四)努力开创财税金融工作新局面
    今年的财税工作仍然是全县各种矛盾的焦点之一。收入与支出、保吃饭与促发展、政策要求与财政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一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重点加快部门预算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乡财县管试点工作;严格控制会议费、办公费等一般性支出,缓解财政压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包揽过宽的问题。
    二要强化税收征管。坚决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抓好税源跟踪,特别要加强对重点税源的动态监控管理,提高组织收入的预见性,确保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把财源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的新财源,确保财力稳步增长。
    三要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建立公共财政,创新理财机制,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节约财政资金,反对铺张浪费。加快财政从竞争领域退出步伐。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强化审计监督,严厉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防止财政资金流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要积极争取金融信贷的大力支持,努力促进银企沟通与银政合作,加强诚信建设,打击各种非法逃废债务的行为,积极改善融资环境。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增资扩股等措施,壮大农村信用社实力,确保对支农信贷投入的不断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政府将通过创新机制,为企业融资提供和搭建平台。
    (五)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着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牢固树立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的思想,使投资的增长由主要靠争取上级支持向主要靠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转变,政策取向从主要满足单方需求向互惠互利转变,招商从以政府为主体向民间和企业携手推进转变。放宽准入、拓宽领域,让利于人、双赢发展,以诚相待、感情招商,进一步做好营造环境、强化服务工作。抓住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的机遇,继续加强与缅甸掸邦东部四特区、景栋地区在旅游、经贸、文化、农业技术、禁毒等方面的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多种形式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发挥外事、侨务、工商联等部门及中介、民间组织在扩大开放中的优势和纽带作用,努力吸引国内外更多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参与我县经济建设。
    (六)精心绘就经济社会发展蓝图
    编制“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要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研究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深入研究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要针对制约本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总体规划纲要的指导作用,启动新一轮布局规划,着眼于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在区域布局规划中,要着重规划建设以勐海、打洛为重点,兼顾勐遮、勐混,集粮食、蔗糖、茶叶加工和旅游为一体的中缅边境经济带。着力提升粮、糖、茶传统基础产业,培育壮大电力、矿业、农产品加工,构筑新型的工业产业体系,抓好8公里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富民兴县的目标。
     (七)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采取各种措施“控辍保学”,巩固“普六”和扫盲成果,加快“普九”进程,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农村小学集中办学,合理调整校点布局;继续实施对边境沿线乡镇、村学校的“三免费”教育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进程。
    加快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创新人事管理方法,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多形式开展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多渠道引进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的专门人才。建立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认真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深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正确处理好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抓好天保工程后续产业开发。加强土地宏观管理,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切实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大工业污染源的监督和治理力度,加强农村及农业污染防治。继续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加快实施以电、气代燃料推广工程。
    认真搞好经济普查和文化、卫生、体育、广电、史志、档案等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加强音像、图书市场及经营性网吧的管理,净化文化市场。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加强乡镇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新闻宣传,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与改造,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全面搞好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深入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深入贯彻云南省“一办法六工程”,加强艾滋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农民参合率。加强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抓好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院等基础设施国债项目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服务条件,规范社区居委会的职责和功能,提高社区自治水平。积极探索以家政服务、托老托幼等为重点的社区服务业务,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社区就业,方便居民生活。
    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环境。关心支持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要在社会保险扩大面上有新突破,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分级负责制和首问责任制,积极预防和稳妥处置突发事件,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贯彻《信访条例》,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人民调解工作,抓好民族宗教工作,预防和化解各类不安定因素。抓紧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治理各类事故隐患,果断消除安全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积极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和人防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政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创新,努力建设一个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
    第一,加快职能转变,优化发展环境。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政府工作重心加快转移到调节经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引导公众关注、参与政府的重大决策,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狠抓纠风治乱工作,接受广大群众对政府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部门违规干预企业和市场、办事拖拉、相互推诿等不规范行政行为的投诉,努力把风气搞正,把作风搞实,按规矩办事。要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主动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还权于社会,还权于企业。
    第二,强化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各项决定、决议。主动加强与县政协的联系,听取各族各界人士、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增强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合法性和规范性,使政府更多地依靠法制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努力促进有利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
    第三,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一个有作为的政府,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府。全体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前进的潮流,扎实有效地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系统地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最新知识和理论,不断增强提高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努力使政府工作体现时代性、突出先进性。进一步抓好各类专业培训,开展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完善公务员考核、录用和奖惩制度,推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文化层次和业务水平。
    第四,坚持执政为民,做到求真务实。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反骄破满、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公道正派,甘于奉献。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发扬“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实现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五,坚持从严治政,加强廉政建设。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力戒讲排场、图虚名、摆阔气。要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对公务员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中的赌风、玩风、吃喝风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全面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对政府公共工程、社会公益性资金的审计和监督。通过一系列廉政措施的落实,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
    各位代表,勐海这一方热土,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一定要倍加努力的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以高昂的斗志锐意改革,以饱满的热情致力创新,以务实的作风促进发展,再接再厉,奋发图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创造勐海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