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10-06-08 05:25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月29日在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吴江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县遇到困难较多、压力较大的一年,也是取得成效较为明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势而谋,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面和超额完成县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4.01亿元,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13.11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13.18亿元,增长1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5亿元,增长36.1%。辖区财政总收入3.43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58亿元,增长74%;财政支出8.42亿元,增长2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1亿元,增长1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08亿元,增长16.8%;贷款余额14.53亿元,增长3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3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3346元,增长1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5%。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29项指标提前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信心保增长,又好又快发展势头进一步得到巩固
    始终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和云南省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机遇,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县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3.1亿元,增长9.9%。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支农惠农补贴4975万元。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推广超级杂交稻3万亩、优质稻12万亩,建立水稻高产创建示范2.12万亩,完成粮食作物间套种示范4.8万亩,辐射带动7万亩。全年粮豆种植面积达53.6万亩,产量1.57亿公斤,增长14.7%,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不断扩大甘蔗下田面积,推广高糖品种,2008/2009榨季甘蔗入榨74.88万吨,白糖产量9.51万吨。新植茶园3415亩,低产茶园改造800亩,茶园总面积35.1万亩,干毛茶产量1.23万吨。启动20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工作,有机茶园认证1.1万亩。开展汉麻高产示范,加大种植管理力度,种植汉麻2万亩,收购干麻皮1139吨。加快竹产业发展,完成1.58万亩种植任务。认真落实冬季农业开发三年行动计划,2008/2009年度发展13.6万亩,产值1.24亿元。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建立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推进“百亩小麦”、“马铃薯高产”等示范项目,无公害肉牛养殖产业化、石斛规模化及产业化发展、黑木耳种植等科技项目顺利开展。建成1000亩蔬菜核心示范区,完成1万亩蔬菜专业化和规范化基地建设,勐遮镇曼庄、勐海镇曼海和勐宋乡南本老寨等村寨季节性蔬菜种植逐渐形成规模。蔬菜种植达6.75万亩,产量3.76万吨。引进强势企业,加快石斛、小耳朵猪、茶花鸡等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提高科学饲养水平,肉类总产量0.98万吨。推广稻田养鱼9.5万亩,渔业养殖总面积达10.6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0.82万吨,增长3.5%。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入2797万元,稳步推进勐遮镇土地综合治理整镇推进项目,完成土地综合治理2.84万亩。勐阿、勐混、勐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过州级验收。顺利开展“兴地睦边”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投入6047万元,完成水利建设及岁修工程122件,改善灌溉面积3.2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12万亩,农田水利化程度不断提高。投入2283万元,完成南咪细宰水库除险加固、曼满水库西干渠、勐邦水库东干渠等水利工程。那依、坝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开工,计划投资1200万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投入877万元,全面推进13个省级重点村、33个州级试点村和20个县级试点村建设。大力实施扶贫开发,积极推进“兴边富民”整村推进、易地扶贫开发、扶贫安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工程,投入2390万元,实施项目117件,完成搬迁111户500人,实施78个村民小组整村推进和100户安居工程。全面推进西定乡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工作。投入1208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74件,解决2.3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加强服务,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为企业应对危机、谋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用足用好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继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工业化,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汉麻纤维生产加工基地、流沙河一级电站、南果河电站等项目竣工投产,华冠酒精厂、勐海茶厂扩建顺利推进。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实现工业总产值19.11亿元,工业经济企稳向好。矿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值3.3亿元,增长51.7%;制糖业逐步回升,实现产值3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1亿元,增长0.8%;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3亿元,增长7.3%;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利税总额3.2亿元,增长87.47%;工业利润总额2.19亿元,增长160%。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增入园企业3户,累计入园企业33户,入园项目投资总规模近5亿元,园区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州第四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紧紧围绕 “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再创辉煌”的目标,稳步推进勐海生态旅游体育公园、打洛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特色村等旅游项目建设,完成勐遮镇曼杭混村、格朗和乡半坡老寨等8个乡村旅游特色村规划编制。精心组织旅游促销活动,全面推介勐海茶文化游、边境游和休闲度假游,展示勐海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5.7万人次,增长36%。旅游业综合收入4.2亿元,增长51%。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惠民政策,努力培育消费热点,不断扩大消费市场需求,补贴家电产品4781台(件),汽车、摩托车2245辆,累计补贴487万元。大力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农家店40个。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交通建设完成投资3.58亿元,增长3倍。佛双桥至打洛二级公路、勐阿至勐往农村公路改造和格朗和、布朗山油路等工程顺利建成通车,澜沧惠民至勐海二级公路基本完工。农村公路通达工程、“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客运站点建设顺利实施。城市建设完成投资1372万元,增长15.5%。改善县城公共交通,开辟8条公交线路,46辆公交电瓶车投入运营。完成房地产开发8.21万平方米,实施城区道路建设、城市亮化、美化工程。电网建设完成投资 4713万元,增长9倍。大力实施城农网改造完善工程,不断提高城乡电力保障能力,户表改造率达84%。勐海2009—2013年电力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全力推进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农民经营权益得到保障,林权证抵押贷款达8000万元。全面落实供销社“二次创业”改革,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完成打洛口岸总体规划,启动口岸查验货场建设,口岸联检楼项目通过省级验收,联检机构入驻运行,打洛旅游小镇规划修编通过省级评审。打洛界河治理工程完成投资1217万元。进一步贯彻落实“走出去”开放战略,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扩大对外贸易。2009年边境经济贸易总额完成4.07亿元。
   (二)千方百计保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更加繁荣
    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力量抓好解民忧、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坚持依法治教,强化“控辍保学”,巩固“两基”成果,小学毛入学率115.29%,巩固率98.55%;初中毛入学率116.61%,巩固率98.93%;高中毛入学率22%,增长2%。举全县之力抓好布朗山乡“两基”攻坚工作,全县“普九”通过州级年检,达到合格标准。落实校安工程资金1716万元,全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区域布局调整工作。中小学D级危房拆除工作全面开展,撤并校点49个,排除D级危房2.1万平方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发放1.52万名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1016万元。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认真解决“学科技难”问题,建成39个农村科技活动室,培养村级科技辅导员30名。实施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建立示范村25个、示范户116户、示范基地12个,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完成30块农民健身场地和勐混、勐遮、勐宋、勐满、西定综合文化站业务楼建设。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傣族章哈演唱传习所挂牌成立,“傣族壁画”、“章朗布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布朗弹唱、普洱茶制作技艺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打洛镇勐景来村、西定乡章朗村被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913个自然村5.8万余户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问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
    农村卫生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完成30个村卫生室及勐遮、勐阿、布朗山卫生院、中医院住院综合楼建设,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扎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4.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77%,36.5万人次享受减免补偿新农合基金2551万元。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深入推进新一轮禁毒防艾三年人民战争,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稳步推进打洛、勐遮、勐满计生服务所建设。计划生育“奖优免补”和“少生快富”政策全面落实,兑现“少生快富”一次性奖励金2983万元。
    有效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继续强化社保资金统筹,扩大事业单位、非公组织的社保覆盖面。医疗、养老、工伤、失业和生育等保险参保人数达3.35万人,收缴保险费用6686万元,兑现和支付5148万元。广泛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互助,启动和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1.7万人,超额完成州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发放保障金4406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对象9.62万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444万元。投入1500万元,完成75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750户民居地震安全工程。4.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1572万元,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48万元。加强农村养老体系建设,投入413万元完成勐遮镇、勐海镇农村敬老院项目。认真落实边境乡(镇)沿边居民生活补助政策,发放补助金200万元。
    全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多方式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开发公益性岗位544个。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切实解决国企改革下岗离岗失业人员困难的意见》,920名国企改革下岗离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96.66%。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贷款738万元,帮助159人自主创业;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213万元,鼓励959名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投入179万元,解决5家困难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补贴,稳定就业岗位1267个,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46人。
   (三)沉着应对保稳定,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建设和谐勐海为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县政协通报协商工作,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2件、政协委员提案58件。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推进“阳光政府”、“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勐海政务信息网全面开通运行,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建成投入使用。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厉行节约,严格控制车辆购置、公务接待等支出。扎实开展审计工作,核减投资400万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深入开展农业农村工作和城镇困难群众走访慰问活动,建立和落实领导包案及单位、部门负责处理信访突出问题的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筹措2400万元,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努力化解企业改制、移民搬迁、征地拆迁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常态化、规范化。
    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大尾矿库、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和酒后驾驶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比上年下降26.56%,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加强交通安全监管,推广邱北经验,创造平安出行环境。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整顿和规范彩票市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顺利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安保任务。不断加强反恐工作和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案)件的能力。认真组织开展新一轮禁毒防艾三年人民战争,全面实施禁毒专项整治行动和社区戒毒,推进禁吸戒毒工作。认真开展中缅边境维稳工作,维护边境地区稳定。加大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打击,加强对县内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力度,维护地方政权稳定。
    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牢固,场地、场群关系更加密切。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民族团结进步局面更加巩固。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老龄事业全面发展,档案、史志、气象、地震、邮政、通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四)坚定不移保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
    认真贯彻“生态立州”战略,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扎实推进“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大力实施生态创建工作,6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4个乡(镇)通过评审,30个生态示范样板村建设稳步推进。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场建成试运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顺利启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污染。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推行清洁能源,建成沼气池1346口。加强资源林政管理,严格林业执法,严厉打击毁林开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9%。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积极开展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全县耕地动态平衡。严格执行节能目标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节能示范项目,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改,因地制宜使用生物质能,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08万吨标准煤,下降17.5%;单位产值能耗为0.07吨标准煤,下降1.8%。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虽然困难多、压力大,但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驻县军警部队、公安政法干警、省州驻县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勐海建设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工业企业规模小,新型工业发展缓慢,工业以传统产业、初级加工为主,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国有企业改革、征地拆迁、移民搬迁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维稳形势依然严峻。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禁毒防艾任务依然繁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干部思想、工作作风与“三个一”要求还有差距,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认真解决,努力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二、2010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尾之年,更是为“十二五”规划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困难依然较多。既要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更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强发展信心。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工程的机遇,紧盯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不懈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不懈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坚持不懈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不懈地贯彻“生态立州”战略,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着力打造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清廉政府。
    按照县委十届七次全会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两个率先”、“两个为主”、“两个定位”的目标,攻项目、促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重民生、建和谐,快发展、上水平,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支出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建设取得新繁荣,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抓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强化优化农业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14亿元,增长8%。
坚决贯彻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进一步加大推广超级杂交稻、优质稻种植、粮食作物间套种。完成超级杂交稻、优质稻种植16万亩,水稻高产创建1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53.6万亩,总产量达1.58亿公斤。
    认真落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县级财政安排“三农”及产业发展资金1628万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立足山坝区发展特点和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努力做好坝区冬季农业开发和山区麻竹林果发展,力争在产业提质增效和培育壮大上取得新成效,逐步缩小山坝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完成冬作开发17.8万亩。继续加强蔬菜核心示范区、专业化和规范化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蔬菜专业村,提高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依托光明集团云南石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扩大石斛种植面积,发展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病综合防控能力,继续加大对蓝山农牧、富华养猪场、勐混罗非鱼良种繁育基地等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抓好小耳朵猪、茶花鸡等特色养殖业和稻田养鱼工程,辐射带动畜牧、水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肉类总产量1.05万吨,禽蛋产量470吨,水产品产量1.3万吨。
    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全力推进西定乡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实施好勐遮整镇推进土地综合开发和“兴地睦边”中低产田地改造等土地整治项目,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保护价和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及时足额兑现补贴资金。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继续抓好农民增收“6个千元项目”,不断提升农业特色品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村经纪人培育,提高农民走市场的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47元。
   (二)抓项目,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准确把握上级投资基本方向和重点领域,安排5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做好项目储备及前期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计划盘子。加大项目实施管理,确保项目建设速度和质量。抓好已开工建设25个续建、收尾项目,争取41个预备开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
    推进农村道路“村村通”项目建设,力争投资7000万元,开工建设700公里乡村公路。抓好澜沧惠民至勐海二级公路收尾工作。做好 “通达通畅”项目规划,力争“十二五”期间村委会公路全部实现路面硬化、自然村公路通达化。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农田水利投资8000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全县农田水利化程度达到44%。投资1200万元,建设人饮安全项目50个,解决2.3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分期分批逐步完成西定乡、勐海镇和勐遮镇集镇供水工程。确保曼满水库加坝扩建项目年内开工,完成那依、坝散等5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继续做好打洛界河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抓好勐满水利规划和小(一)型水库新建。申报争取小流域治理项目,做好水利工程岁修,积极实施“五小”水利工程,确保建成项目发挥效益。
    推进电网建设工作,加快勐遮110千伏,勐宋、打洛35千伏等输变电工程和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建设,完成6000户户表安装,户表率达90%以上。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小型水电工程建设,力争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86万千瓦时。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城镇化率达28.3%。完成4.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任务,推进民族广场改造及房地产开发,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认真抓好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大力实施城镇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平方米,城镇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三)抓产业,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巩固和提升粮、蔗、茶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培育麻业、石斛、竹木和绿色食品加工、傣药南药等产业,推动矿电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推进甘蔗下田和连片种植规模,提高单产和机械化水平,完成更新种植7万亩,高产创建种植1.5万亩,全县甘蔗种植面积保持20万亩,总产量达74万吨。加大对高山茶、古树茶的保护和开发,加快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完成中低产茶园改造5000亩,有机茶园认证1.3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20万亩。扎实开展茶农培训工程和茶叶初制所达标工程,做强做大茶叶产业。继续加大汉麻种植推广力度,稳步提高单产,完成种植3.5万亩,干麻皮产量达到2000吨。低产低质胶园改造3000亩,干胶产量7100吨。加快竹原料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完成3.5万亩种植任务。积极推广能源植物,力争5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建成投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巩固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新兴特色工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继续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固基础、上台阶、提质量、增效益上取得新突破,力争3户企业入园。
    认真贯彻落实“旅游强州”战略,按照全州第四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总体思路,继续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培植,全面提升我县旅游产业水平。认真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提升勐海旅游形象。围绕“山水田园、休闲度假”的目标,突出旅游资源特色,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年建设,努力办好2010年中国西双版纳勐海茶王节活动,着力打造“普洱茶圣地—勐海”旅游品牌,以边境游、茶文化游、民族文化游、康体休闲游为重点,加快勐海生态旅游体育公园、云茶源景区、国际商务大酒店、勐海茶城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曼板、曼尾、曼杭混、半坡老寨等特色村建设。开展星级旅游饭店评定,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计划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7亿元,增长35%。
    全面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扎实抓好布朗山乡贫困山区“乡村流通工程”州级试点工作,进一步做好“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繁荣城乡市场,努力扩大消费,促进服务业整体发展。
   (四)抓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部门职责。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依法自治能力。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开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以林地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为主的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规范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稳步推进水务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继续深化供销社改革,努力实现供销“二次创业”。加快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创新机制、方式和方法,形成农村公路长效管护机制。加强财税工作,坚持依法治税理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增强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能力。
    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充分发挥打洛口岸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加快打洛口岸查验货场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步伐,确保年内通过国家验收。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鼓励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做好服务工作,力争在招商引资上取得新突破。
   (五)抓民生,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科教兴县”战略,积极推进教育优先和均衡发展。抓好“两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大“控辍保学”力度,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举全县之力完成布朗山乡“两基”攻坚,确保全县“两基”工作通过国家年检。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幼儿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抓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县一中扩建步伐,完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举全县之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建设,筹措2.4亿元资金,排除D级危房15.2万平方米,加固改造1.65万平方米。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最牢固、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积极争取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立项建设,进一步改善就医条件。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抓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傣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继续抓好妇幼保健工作,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继续抓好药品统一招标竞价、统一配送工作,实现县、乡、村药品同质、同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卫生、健康意识。
    统筹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全面启动优生促进工程,贯彻落实好“计划生育少生奖励”等优惠政策,完成县服务站、打洛、勐遮、勐满服务所综合楼建设,新建格朗和服务所。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兼顾,全面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服务,引导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失地农民保障和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完善措施,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就业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再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抓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工作,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不低于1.85万人。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继续清理规范城乡低保,加大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力度。搞好优抚安置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抚恤保障金。做好老龄工作,积极争取勐阿、勐满农村敬老院动工建设。
    进一步加强科技普及推广力度,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健全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继续推进“学科技难”惠民工程,加快农村科技活动室建设。抓好格朗和乡综合文化站建设,新建10个“农家书屋”和30块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启动布朗山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实施好“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104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丰富城乡人民精神文化体育生活。抓好综合档案馆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稳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抓好“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四特”民族试点村建设,做好500人易地扶贫安居工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信贷,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稳步推进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继续做好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史志、气象、地震、邮政、通信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六)抓生态,增强可持续发展基础
    认真贯彻“生态立州”战略,扎实开展“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坚持依法治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管、耕地保护和资源林政管理,以最严厉的手段落实森林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开展森林和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全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和基本农田。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积极支持“布龙自然保护区”建设,继续实施12.9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成国家8万亩、省级36万亩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继续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巩固已命名生态乡(镇)创建成果,完成布朗山乡生态乡(镇)创建申报工作。
加强整治城镇环境,强化南海河排污治理。推进公路沿线、江河两岸、水库周边、城镇面山等重点地区绿化美化和生态恢复,大力整治公路沿线、江河两岸、乡(镇)和村寨的垃圾乱倒、乱堆、乱放问题。加强对水域排污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水安全。抓好农村能源建设,完成2000口沼气池。 
    严格执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行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强化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管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七)抓稳定,努力推进平安和谐勐海建设
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精心谋划下一轮普法规划。继续抓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加快看守所改扩建工作,推进监所规范化、正规化建设。巩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新一轮禁毒防艾三年人民战争,继续实施重点乡(镇)禁毒专项整治行动和社区戒毒,推进堵源截流、禁吸戒毒和禁毒宣传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彩票市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信访工作,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机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清理信访积案,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努力构建大信访格局。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严格准入制度,强化监管和执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扎实推进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突发公共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县内境外非政府组织监管,坚决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活动。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抓好民兵预备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维护垦区稳定的若干意见》,确保垦区加快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八)抓规划,科学谋划长远发展蓝图
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对勐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强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总结分析“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认真组织开展对“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产业布局、城乡统筹、科教文化、改革开放、民生和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深化对县情的再认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提高编制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强化规划组织领导,增强编制工作力量,扎实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三、推进依法治县,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行政执法建设,着力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规范行政行为,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审批办法,减少投资审批、项目核准环节,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建设责任政府。全面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加强责任政府建设。认真践行省委“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县委“全心全意抓落实,一以贯之求扎实;奋力拼搏勇争先,抢抓机遇多争取”的要求,大力倡导“实”的作风和“争”的精神,扎实开展“一比两看”活动,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强化政务督查,提高部门履职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
    建设阳光政府。狠抓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四项制度的落实。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服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继续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前置审计,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投诉监督中心工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建设清廉政府。大力推行“清廉政府”四项制度,全力打造行为规范、勤政高效的清廉政府。精文简会,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继续治理出国(境)旅游、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问题。认真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完善公务开支管理。加大土地矿产业、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监管力度,继续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专项治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预防腐败长效工作机制。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惩治腐败。
    各位代表,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冲刺之年,决胜之年,挑战与机遇并存,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以“拼”的精神,“冲”的干劲,“实”的作风,坚定信心,扎实苦干,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勐海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两个率先”:指率先建设生态州和率先建设平安和谐州。
     “两个为主”:指成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主战场和成为开放云南的主阵地。
     “两个定位”:指科教总体水平处于云南边疆地区领先地位和生物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的特色基地。
     “一比两看”:指机关比服务,看抢抓机遇的成绩,看服务农村的实绩。乡镇比发展,看产业推进的速度,看农民增收的幅度。村组比做事,看说话有没有人听,做事有没有人跟;看收入增长快不快,农村风貌好不好。
     “兴地睦边”:云南省“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省情提出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构想,计划从2010—2020年用10年时间,在边境县(市)拟实施土地整理面积300万亩,通过项目实施,从根本上改变边境地区贫困落后面貌。
    “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群众的学习需要,建立在行政村由农民自己管理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贷免扶补”:指从2009年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单位为首次创业人员在我省自主创业提供贷款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服务、资金补助等方面的扶持措施。
“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