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 :勐海县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15-03-01 02:15

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材料之二十五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3114在勐海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5年,县十三届人民政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抢机遇、破难题、求创新、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勐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27.05亿元增加到60.1亿元,增长1.22倍,年均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32元;财政总收入从1.65亿元增加到5.79亿元,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0.68亿元增加到2.51亿元,增长2.66倍,年均增长29.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从4.73亿元增加到16.46亿元,增长2.48倍,年均增长28.3%,人均支出达494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2亿元增加到20.1亿元,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733元提高到16909元,增长73.7%,年均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578元提高到6002元,增长1.3倍,年均增长18.4%。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6.4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三次产业结构由22.346.631.1调整到28.332.938.8,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二)农业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兑现各类涉农补贴2.82亿元。进一步加大农业农村投入力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10.17亿元增加到30亿元,增长1.9倍,年均增长24.1%;农业增加值从6.04亿元增加到17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2.3 %。传统支柱产业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粮豆种植面积稳定在6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从13.5万吨增加到26.01万吨,增幅92.3%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 19万亩以上,产量达到82.6万吨。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39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6万吨。冬季农业开发面积突破25.4万亩,复种指数达139.92%。畜牧、渔业健康发展,汉麻、石斛、木薯、蔬菜等新兴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86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达221家。农业科技及农业机械推广运用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山区综合开发深入推进,农民增收基础不断夯实,形成了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特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县工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23.66亿元增加到32.36亿元,年均增长6.5%。全社会工业增加值从11.95亿元增加到17.11亿元,年均增长7.4%。茶叶、蔗糖传统工业得到巩固壮大。精制茶产量从1.95万吨增加到2.65万吨,年均增长6.3%蔗糖产量保持在9.3万吨以上。汉麻、燃料乙醇等新兴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汉麻公司、光明石斛等特色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成投产。能源建设稳步推进,发电量从3.72亿度增加到4.52亿度,年均增4%。黄金、铁精矿等矿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建设明显加快,入园企业达到45户,总投资达到10亿元,园区的聚集平台效应和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明显。

(四)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着力发展以生态民族茶文化为主的旅游业,引进实施了一批重大支撑项目,打洛边境旅游日趋活跃,全县旅游基础明显改善,旅游业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14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从30.94万人次上升到106.66万人次,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1%。全县旅游综合收入由2.07亿元上升到10.39亿元,年均增长3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72亿元增加到12.43亿元,增长 1.2倍,年均增长16.8%。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53.3亿元,贷款余额达23.5亿元。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从8055万美元增长到1.06亿美元,增长31.5%。招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招商引资总额从2.8亿元增加到10.08亿元,增长2.6倍,年均增长37.7%

(五)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各项规划更趋科学,各项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紧紧抓住全省实施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的重大机遇,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加强与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县院战略合作,抓好规划龙头,投入资金1900万元,完成了“3+1”规划、1042个村庄规划的编制,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部新城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勐海旅游度假区规划方案。投入1.49亿元,新建、改扩建沿河路、科技路等7条市政道路;投入3700万元,全面完成了县城防洪工程,解决了困扰县城多年的洪涝疾患;投入6700万元,建成县城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建成了勐海英茂公园,完成了国道214线县城段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投入3.98亿元,建设廉租房20.62万平方米;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商品房开发完成投资8.39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7.07平方公里。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率达31.8%,增长3.8个百分点。

(六)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成立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扎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保持了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投资规模从2007年的6.21亿元增加到20.1亿元。累计争取中央、省各项建设补助4.06亿元;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9.09亿元;完成水利投资5.9亿元,完成曼满水库加固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水利化程度达44.8%。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坡改梯、兴地睦边和新增耕地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新增耕地面积5.43万亩。能源建设加快发展,流沙河梯级电站、天生桥电站建成发电,西定帕顶梁子风力发电场、城农网改造、输变电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各族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五年来,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以上,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得到了明显加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五年间,投资2.29亿元推进校安工程建设,累计加固校舍7000平方米,新建校舍16.11万平方米;率先在全省、全州实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免费教育,认真兑现各项教育补助,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坚决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以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完成乡镇、村、组各类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87个,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民族文化保护、挖掘利用以及传承工作取得明显突破,大益普洱茶制作技艺、布朗弹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642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324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776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98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99.9万元、贷免扶补”4368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1900万元。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工伤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从2007年的2.91万人增加到5.23万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5598套,完成2358套廉租住房、30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6250户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任务。加大山区综合开发力度,大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902万元,解决1.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强化,民族宗教、地震、移民、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成绩。

(八)深入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进一步显现

扎实推进七彩云南?西双版纳保护行动5年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48.95万亩、退耕还林3万亩、低效林改造1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33%。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840.92万元, 527.26万亩天然林得到较好保护。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坚决打击毁林开垦、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编制《勐海生态县建设规划》,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列为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村、11个省级生态乡镇、58个州级生态村;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坚定不移推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九)深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988件,办复率100%。全面推行首问负责、责任追究、限时办结等行政效能制度;加强政务服务建设,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四群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信访工作不断加强,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更加畅通。医药卫生等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农场管理体制主体改革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法、检两院的工作。全面实施政务、场务、村务公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果。勤政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源头治理腐败工作深入开展,监察、审计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六五普法稳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面落实,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开展,平安和谐勐海建设和依法治县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边疆繁荣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十)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创建活动,全县涌现出一大批文明村、星级户,成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亮点。5年间,我们把隆重庆祝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共产党诞生90年纪念、建州60周年等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结合起来,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全县更加深入人心,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国家、省级、州级、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大走访活动。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队、民兵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和平安创建取得新成效,获得了省政府命名的双拥工作先进县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的5年,是我们解放思想、扎实工作、拼搏奋进的5年,也是我县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5年来,我县先后获得了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和全省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5年的发展成就,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坚实发展基础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和工商联,向省、州驻县单位、武警、解放军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勐海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5年的成绩令人鼓舞,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总结5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勐海的工作,必须做到以下五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开阔眼界中拓宽思路,在创新进取中破解难题,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立足县情,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走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符合各族群众意愿的科学发展之路。

——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招商引资。抢抓国家政策倾斜扶持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优化环境抓招商,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必须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必须坚持改善民生、惠民富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然,回顾过去5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县,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人均生活水平还明显偏低,群众生活还不富裕,城乡发展还很不平衡,民生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快,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基础脆弱等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城乡之间、山区与坝区、民族与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农村与农场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三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还很多,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教育质量和水平还比较低;人才匮乏,劳动者素质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维护社会稳定、边境安宁、禁毒防艾的任务依然繁重。四是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差距还比较大。五是节约能源、保护资源、生态建设的压力大,生态与生存、生活与环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仍然突出。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

今后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123456”的发展思路,以实施产业兴省战略为契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桥头堡建设为统领,增投资打基础,兴产业创特色,抓改革扩开放,建生态添优势,惠民生促和谐,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析发展趋势,建议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县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

二是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2017年,三次产业比例更趋合理,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0%以上,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消费率持续上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各族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四是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地方公共财政预算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占三分之二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人均受教育年限要有较大提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是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管好一区两林,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28%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六是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开放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打洛口岸优势有效发挥,力争引进来走出去实现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今后的5年,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抓好产业发展。发展生物特色农业。继续巩固粮食、甘蔗、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汉麻、石斛、木薯、紫山药等新兴产业。按照坝区设施化、山区林果化、养殖小区化、城郊园艺化的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建好产业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动工业跨越发展。认真贯彻《关于推进勐海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实现工业园区经济二年倍增、四年翻两番目标。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全力建设全省生物产业特色基地,力争跨入全省30个工业强县行列。加快发展服务业。充分挖掘自然气候、民族茶文化优势潜力,大力发展边境探秘、休闲度假旅游,促进旅游业再创辉煌。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社区)及特色商业为辅的发展格局,辐射和推动县域商贸物流业的全面发展。

——抓好投资拉动。切实加强对西部大开发两强一堡等重大机遇的政策性研究,找准定位,提高项目工作的针对性;积极实施强企入县战略,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确保未来5年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大幅增长。

——抓好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建设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的目标定位,做足生态环境、山地城镇、古茶文化、农耕田园等特色文章,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村庄。加快推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努力实现乡镇面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提升、五年换新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以五改三治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努力建设美丽勐海

——抓好改革创新。大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创新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综合考核和工作绩效评估制度,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大力推进开放活县,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重振打洛口岸辉煌,提升我县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抓好民生改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民生改善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民生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不断提升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面提升环保基础工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抓好稳定和谐建设。以落实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为重点,将平安建设和经济建设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全县上下共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专群结合、共铸平安的良好态势。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推动平安和谐勐海建设深入开展,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抓好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充分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扎实推进学习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科学施政、为民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效能、廉政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让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2013年的工作

201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州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大力抓好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对外经济贸易总额增长1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增长2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2013年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

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力争实现农林牧渔综合总产值32亿元以上。一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种植面积稳定在6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27万吨,实现农民人均拥有粮食1吨,力争进入全省粮食生产重点县行列。二是继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茶叶种植面积保持在40万亩以上,茶叶总产量达到2.8万吨,实现农民人均产茶100公斤。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以上,产量达到96万吨,实现农民人均生产甘蔗3.5吨。重点打造好3个甘蔗专业乡镇,加大百亩连片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种植蔬菜11万亩以上,实现人均蔬菜占有量达300公斤。橡胶种植面积28万亩以上,实现干胶产量1万吨。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实现人均占有水产品达50公斤,肉类达45公斤。三是加快新兴特色生物产业发展。石斛种植达500亩,培植7个石斛专业合作社。种植紫山药达2200亩,产量5500吨。促进林下产业加快发展。四是继续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力争使全县冬季农业突破27万亩,实现农民人均1亩。五是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继续推进大型灌区配套建设,抓好勐满水库工程建设,做好曼桂水库前期工作,实施18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土地整治1.12万亩,占补平衡4.42万亩,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六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积极推进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七是切实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挥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努力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着力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努力形成具有勐海特色的工业发展格局,力争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增长11.94%一是大力改造提升制茶、制糖等传统产业,实现勐海茶厂2万吨扩建、景真糖厂日榨5000吨技改项目年内投入使用。二是培育壮大汉麻、石斛、林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做好光明石斛、华冠酒精、津辉生物科技、两制茶都等企业的服务工作,助推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深入开展矿山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和开发秩序,推动矿企联合发展。四是加快发展能源产业,大力构建水电、风电、太阳能、燃料酒精和生物柴油等能源产业多元发展新格局,力争年内实现西定帕顶梁子风力发电场建成投产。五是认真落实《关于勐海工业园区跨越发展实施意见》,完成园区规划调整完善,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工作服务机制,大力改善园区软环境,增强园区聚集效应。2013年园区经济力争突破6.2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3.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规模以上利税总额突破1亿元。

(三)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

认真落实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思路,遵循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一是树立经营城镇理念,推进市政建设市场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吸引外资参与城镇的经营与开发。二是完善土地收储制度,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管理。三是提高城镇规划和管理水平,加强与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县院战略合作,按照科学布局、合理分工、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强化辐射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县城控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规划工作,加快西部新城区规划、勐海旅游度假区规划工作,全力启动西部新城区建设。四是积极推进佛海明珠商务大楼、供销大厦、广场改造、祥和小区、民族文化体育广场等项目建设步伐,开工建设县城4条市政道路,做好物流中心前期工作;启动县自来水厂改造工程,积极规划第二自来水厂,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完善市政配套功能。五是大力实施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广场绿化、环城绿化、庭院绿化五大绿化工程,深入开展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整治、城乡环境整治、市场秩序整治、道路交通整治四项城乡整治工程,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宜居指数和文明程度。六是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七是积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三个窗口建设,认真做好10个乡镇小城镇规划修编,加快特色小镇和农场小城镇建设。八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村寨布局和规划,切实做美广大乡村。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有关规定,加速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推进城镇化水平。

(四)着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继续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一是深入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力争2013年实现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0万人次,同比增长12.5%;旅游业总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长15.9%二是全面完成勐海旅游度假区组建,加快推进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七座古茶山旅游环线。三是继续加大对乡村旅游特色村项目投入,加快打洛旅游小镇建设,全力推动边境探秘旅游、出境游和跨境游,力争完成国威大酒店高星级评定。四是大力推出休闲度假之旅,全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展旅游产品营销,着力培育泼水节嘎汤帕节拉祜扩节茶王节等传统民族节日,增强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使其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和重要支撑。加快传统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五是继续实施万村千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优惠政策,抓好城镇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完善农村流通市场体系。积极推动旅游、文化、物流、商务等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8亿元,增长20%

(五)着力推进改革开放

牢牢把握桥头堡建设重要战略机遇,努力把沿边开发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一是认真落实《勐海县桥头堡建设规划》,全面谋划勐海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口岸建设,促进通关便利化,力争打洛口岸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努力将打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前沿窗口。二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往来,活跃边境贸易和边民互市,力争完成对外经济贸易总额1.2亿美元以上,增长16 %三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医疗卫生体制、水务管理体制、林改配套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农场改革任务。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改革,在已签订的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基础上,密切政银、银企合作。四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市场和人文环境,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和激励机制,加大项目推介力度,积极引进强势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融入勐海发展,力争完成招商引资11.5亿元,增长15%以上。

(六)着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打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各类教育发展,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继续实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免费教育,继续抓好集中办学、校安工程和区域布局调整,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学校建设。试点校园食品配送,加强教育后勤管理服务。完成县民族小学和4个乡镇的现代教育督导评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小学入学率达99%,初中毛入学率达100%,力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35%以上。二是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三是积极推进文化名州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室)、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光纤、宽带、广播电视等基础网络全覆盖工程,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深度挖掘整理民族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四是大办医疗卫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勐阿、勐宋等5个乡镇卫生院综合楼建设,积极争取将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黎明医院综合楼建设纳入上级投资项目。全力做好县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申报,并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评审。加快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五是落实好各项计生惠民政策,加快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六是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工作,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积极发展老龄事业,统筹抓好食品安全、档案、史志、气象、地震、物价、外事侨务、邮政、通信等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七)着力抓好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

始终坚持民生为本,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感。一是全面落实好就业政策。开展好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等扶持政策,以创业促就业。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统筹,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的跨区域转移接续政策,着力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员及早参保、长期参保和连续参保。三是加快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加强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劳动保障金缴纳制度,着力从源头解决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四是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规范城乡低保,积极做好医疗、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认真落实4个边境乡镇居民沿边定居生活补助资金发放。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10个农村老年活动场所,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着力解决农村五保户住房、生活困难问题。抓好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促进残疾人就业率稳步提高。五是全面加强防灾救灾工作,积极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综合楼建设。六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用好用足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政策优势,加快整乡、整片、整村扶贫开发工作,力争年内解决7000以上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农场)建设步伐,做实做美广大乡村,促进农民、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更加殷实。

(八)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让美丽勐海更加美丽。一是坚持节约优先,强化节能降耗。加强水资源保护,规范矿产开发。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抓好矿冶、制糖等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二是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加强县城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加快推进乡镇及农场垃圾处理厂建设,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切实提高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三是坚持保护优先,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以森林勐海建设为抓手,完成林地保护规划,实行林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推进八大森林工程,努力构建城市森林化和乡村园林化的森林生态环境。抓好工业原料林、竹林、特色经济林、珍贵用材林、生态景观林等产业基地建设。巩固和扩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全面推进河道两岸、城镇面山、公路两旁的森林植被和农村水源林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完成造林面积9万亩,实施封山育林工程1万亩。四是加快低效林改造和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及公众责任保险工作,落实好公益林补偿制度,推进自然保护区和重点公益林区建设。五是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大林业执法力度。认真组织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对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实行重点保护。六是深入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确保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通过验收,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爱护生态环境,共同建设美丽勐海的良好氛围。

(九)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始终把稳定作为第一职责,牢固树立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的理念。一是强化矛盾纠纷化解。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继续实行领导干部驻村包村、领导干部大走访大调研等长效机制,加大积案化解力度,认真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民工工资拖欠等信访突出问题。继续实施矛盾纠纷调解以奖代补,全面总结深化警司联调机制,加快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二是深入开展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大交通秩序整顿力度,努力创建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和责任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群众的饮食和用药安全。三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健全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不断增强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四是大力推进平安和谐建设。积极开展六五普法和法制县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推进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进一步巩固平安勐海创建成果。五是继续加强国防教育,认真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十)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着眼于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与时俱进,强化学习,转变职能,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科学施政、为民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精简审批程序。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重视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三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政府收支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继续完善县、乡政务服务机构建设,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四是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关于贯彻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好干部作风转变、行政效能提升建设年活动,切实改进会风和文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大力弘扬五大作风五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我们所承担的责任重大、所肩负的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团结奋进、攻坚克难,为勐海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名词解释

 

两强一堡:省委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

3+1规划:《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山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三个离不开: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

四群: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

两基:指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三驾马车:指投资、消费、出口。

123456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两个为主,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两强一堡六大战略三大机遇,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教育现代化四化建设,突出投资拉动、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改革开放五个重点,全面落实实力增强、结构优化、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管理创新、开放扩大六大任务

一区两林:指自然保护区、国有林、集体林。

五改三治:指改水、改路、改厕、改房、改灶、治脏、治乱、治差。

三个窗口:指打洛、勐满、南糯山对外交流联系窗口。

八大森林工程:指森林重点生态工程、城市森林系统工程、城市面山生态修复工程、城市生态隔离带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饮用水源保护建设工程、城镇绿化建设工程、村庄绿化建设工程。

五种能力:指领导干部读书学习能力、领导科学发展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做好群众工作能力。

五大作风:指创先争优、奋发有为的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人为本、亲民为民的作风;谦虚谨慎、团结干事的作风;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