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勐海镇概况

来源 :勐海县勐海镇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12-30

勐海镇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勐海镇位于勐海县东部,地处东经100°17′42″100°32′,北纬21°52′22°9′之间,东依勐宋乡,东南与格朗和乡相连,西南与勐混镇相邻,西与勐遮镇、勐满镇交界,北与勐阿镇相接,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365.38平方公里,勐海坝子面积7.8万亩,是全县的稻谷、蔬菜主产区之一。境内南北最大纵距27.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1.84公里。最高点为火盘山,海拔1987.2米,最低海拔1090米。境内河流属澜沧江水系。流沙河为过境河流,自勐遮镇流入,自西向东穿过勐海坝子流入景洪市境内。南丹河、南海河、南短河流经勐海坝子汇入流沙河,南翁河向北流入勐阿镇。国道214线从景混二级公路穿境而过,是全县通往各乡镇和边镜及内地的交通枢纽。

勐海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足,降雨充沛,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夏秋季湿热多雨,冬春季温暖干燥。2014年,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1340毫米。

二、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勐海镇由原象山镇和勐海乡合并而成,勐海系傣语地名,勐:地方,海:勇敢人。意为纪念统辖勐海的第一位傣族英雄——岩海(又名召相海)而得名,被喻为英雄居住的地方古为一土司地,明为一版纳地。1913年,为第二区行政分局、第三区行政分局(勐海)。1927年置象山区(1930年设勐海镇,1946年改象山镇)、勐海区(1940年为拱城乡)。属佛海县。1953年置勐海区,属版纳勐海。1958年改为象山公社、跃进公社,属勐海县。1959年为象山镇(1966年改称东风镇)、勐海区,1969年改为东风公社,1975年为象山镇、勐海公社(1987年改勐海乡)。1997年,象山镇面积62.6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2.02万,政府驻象山新街,辖街道、曼贺、曼袄、景4个行政村;勐海乡面积301.8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曼真、翁囡、曼派、曼搞、曼短、曼尾、曼兴7个行政村。2002年,撤销象山镇、勐海乡,设立勐海镇。

全镇辖区总面积365.38平方公里。辖景龙、曼贺、曼袄、曼尾、曼真、曼短、曼搞、勐翁8个村委会和象山、沿河、佛双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有93个村民小组(傣族村寨60个、汉族村寨13个、哈尼族村寨10个、拉祜族村寨7个、景颇族村寨1个、回傣村寨2个)和16个社区居民小组。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镇,具有民族多、人口多,幅员面积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区位优势。有党员2113名(占总人口的3.24%),基层党组织136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1个(行政村党总支8个、社区党总支3个),党支部124个(93个农村党支部、24个社区党支部、2个非公党支部、5机关事业党支部)。

三、民族构成与民族文化

截至2014930日止,全镇总户数20319户,总人口62262人,其中:城镇居民11520户、城镇人口25767人,占总人口数的37.85%;农村居民8799户、农业人口36495人,占总人口数的52.01%;农村劳动力20539人,占农业人口数的62.9%。全镇少数民族人口46140人,占总人口数的73.49%;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景颇族、彝族、佤族等8种世居民族,其中:傣族32306人,占51.45%;哈尼族5699人,占9.07%;拉祜族5436人,占8.65%;布朗族795人,占1.26%;回族1291人,占2.05%;景颇族141人,占0.22%;彝族354人,占0.56%;佤族82人,占0.13%;其他民族36人,占0.05%,死亡率为4.9‰,自然增长率为6.6‰

境内的傣、哈尼、拉祜、回等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族风情浓郁。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节、拉祜族的拉祜扩节 回族的圣节集中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境内佛教壁画贮量丰富,工艺美术风格独特;贝叶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工作亟待开展。傣族赞哈、古乐、绘画,哈尼族的采茶舞,拉祜族芦笙舞,让人耳目一新,余味深长,佛塔、佛寺蕴含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是中国艺术园中的奇葩。

四、资源禀赋与特色产业发展

(一)资源禀赋

【水能资源】境内河流属澜沧江水系。流沙河为过境河流,自勐遮镇流入,自西向东穿过勐海坝子流入景洪市境内。南丹河、南海河、南短河流经勐海坝子汇入流沙河,南翁河向北流入勐阿镇。镇内有水库25座,总库容966万立方米,其中:小(一)型3座,小(二)型22座;坝塘155座,总库容84万立方米;小型水闸3座,三面光水渠道16条。全镇所辖8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均通自来水。

【矿产资源】勐海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稀土矿,主要分布于勐海坝子内,属国家出资探矿产地,探明独居石33310011吨,其中工业矿961吨,低品位矿9050吨;伴生锆石33340588吨,其中工业矿4236吨、低品位矿36352吨。境内有得天独厚的矿泉资源,其中,温泉主要分布于镇政府东南侧勐海至景洪公路边的曼尾一带,目前已开发的主要有香金温泉等;矿泉主要分布于勐海镇东部的曼尾及南部的曼弄罕一带,温泉、矿泉均产于花岗岩岩层中。

【生物资源】勐海镇生物资源丰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黑黄檀、红椿、合果木、金毛狗(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等4种。针对野生大花万代兰具有的保护价值及其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威胁,提出加大管护力度,对其主要附主植物毛叶青冈、大叶栎、黑黄檀加以保护,并对野生大花万代兰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长期性监测,开展人工培育技术研究等保护措施。

【旅游资源】云茶源景区,距离勐海县城4公里,是云南省旅游业二次开发的重点项目,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规范标准建设,属首家综合性茶文化旅游景区,占地1500亩,由西双版纳阳光茶文化科技园有限公司于20055月开始在省茶科所立项开工建设,总投资1.3亿元。该景区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优势,以物饶地利千山翠天下云茶第一源为主题定位,将园区打造成一张西双版纳的新名片、一个普洱茶旅游的胜地,是云南省集中展示茶文化、茶技术、茶产品的重要窗口,是集观光旅游、民族茶文化展示、茶交易、良种繁育、科研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

勐海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发展以农业观光、民族民俗风情体验、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成功打造曼尾、曼板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特色产业发展

传统的农业经济作物有水稻、甘蔗、茶叶、蔬菜、畜牧业,新引进产业有铁皮石斛、兜唇石斛等种植加工销售,个私经济、小额贸易、外出劳务等非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土地林业】围绕营林造林任务,以进村道路、四旁种植、茶叶地套种等模式完成 “珍贵树种种植 2014年完成各项造林315.62万株,2.53万亩。种植珍贵树苗1.13万亩12.98万株。其中:降香黄檀951688670.24亩、桃花心木9455728.17亩、沉香3820153.82亩、黄樟120581205.8亩、印度紫檀11011亩、格木93086.33亩、小叶桢楠22022亩、铁刀木4550155亩、红椿35013.18亩、大果紫檀2070165.18亩、滇润楠1040104亩、山桂花505亩。辖区有国家级曼稿自然保护区面积11.8万亩。

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面积7316.1亩、人工造林面积2.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4%

【粮食产业】全镇约有1.7万名农民从事种粮,遍布全镇八个村委会。2014年粮豆种植面积56001,比去年的51788亩增加4213,同比增长8.14%,产量2430.85万公斤,同比增长10.97%,其中:小春粮豆种植面积 1234亩,总产 240145公斤;大春粮豆种植面积54767 亩;蔬菜瓜类种植面积9255亩,总产11939770公斤;花生种植面积771亩;木薯种植面积880亩。

【甘蔗产业】全镇常年甘蔗种植面积总体保持在2.7万亩左右,约有3万名农民从事种蔗,遍布全镇八个村委会。2013/2014榨季,全镇种植甘蔗面积2.68万亩,同比去年减少1.37%,其中:新植1.07万亩,宿根1.61万亩,工业产量12.64万吨、进厂原料11.57万吨,同比增长0.19%。入榨11.57万吨,比去年增加221吨。全镇种蔗农户3280户,甘蔗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达到1525.8元、占18%。完成甘蔗间套种面积258亩。全程机械化种植861亩,平铲松兜430亩,机耕整地8203亩,机砍收1881126吨。

【茶叶产业】勐海素有世界茶王之乡普洱茶圣地之美誉,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和普洱茶发源地,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勐海种茶、制茶、用茶、贸茶的历史悠久,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清民,是我国和云南最早的普洱茶出口基地。勐海镇为城关镇,这里有勐海茶工业发展的先驱—1939年创办的勐海茶厂;有最完整的全球保存大叶茶种质最多的茶树基因保存圃—“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有省级茶叶研究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普洱茶加工工程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最响亮的普洱茶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大益;有茶业界最具吸引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益普洱茶制作技艺;有独具特色的傣、哈尼、拉祜等民族茶饮习俗。

茶叶是我镇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我镇财政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是我镇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途径。一年来我办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实用技术培训,搞好各项咨询服务,积极组织和协调好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全镇共有茶叶面积34712亩,比去年减少759亩(曼真村委会曼拉闷政府征用)。可采摘面积有31548亩。年产干毛茶2036.2吨,同比减少22.76%,产值3891万元。年平均单价每公斤14.2元。完成标准化茶园改造7197.85亩,完成计划数的72%;境内有茶行茶庄100余家。茶叶精制产70多家。茶叶初制所128家。茶叶合作社10家。

【石斛产业】 20091226日成立光明食品集团云南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企业支持+农户自愿的运作模式,目前,已有53家企业到勐海发展石斛产业,已成立勐海县天生绿科技农业专业合作社勐海曼满村富海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3个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组织。2014年石斛种植944.41亩,其中铁皮854.41亩,水草90亩。

【蔬菜产业】蔬菜是我镇继粮食、茶叶、甘蔗之后又一个新型的产业,同时又是为农民增产增收的新渠道。全镇常年蔬菜种植面积总体保持在1万亩左右,约有2千名农民与外来暂住人员从事蔬菜种植和批发零售,遍布全镇8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农业科技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积极转化经济增长点,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强化品种创新,加强农业种植资源库建设,加快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大白菜、蕃茄、生姜亩产量达10吨以上,是蔬菜类中占有较高的品种。蔬菜瓜类种植面积9692亩,总产11939770公斤。其中蔬菜面积9040亩,总产11214470公斤。瓜类种植面积652亩,总产725300公斤,辣椒种植面积 45亩,总产4050公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于2014918日超额完成果蔬检测703个,合格率95.45%。大部份销往景洪及其省外部份地区,并积极筹建蔬菜协会,农村经纪人,促使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对外开放。

【畜牧产业】 2014年全镇生猪存栏1.43万头,家禽存栏14.78万羽,牛存栏4854头。发放养牛贴息30户共6万元贴息资金,投入11.1万元完成广宰村民小组猪圈改造工程22间。投入10万元打造宏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州级标准化蛋鸡养殖场;投入4万元建设曼尾村委会兽医室体系;投入2.19万元继续扶持曼袄村委会广宰村、曼稿村委会回过村茶花鸡保种项目。截至2014年末,全镇共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23个,其中今年新增31个。

五、发展现状与2015年工作重点

(一)发展现状

【经济指标】2014年,全镇预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34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769元,同比增长15%。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多样化特点逐步显现。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向一产抓特色、二产抓突破、三产抓升级的格局发展。商贸、加工、运输、服务等行业的非公经济发展迅速。

【交通状况】勐海镇于201111月成立了勐海镇交通和安全生产服务中心。人员编制5人,主要承担勐海镇辖区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2014年,管养公路52条,里程为146.669公里。其中:乡道863.069公里,属砂石路面(曼稿线12.474公里、曼派线17.75公里、曼贺线3.866公里、曼袄线9.811公里、曼垒线7.991公里、景线3.259公里、214线曼贺4.95公里、曼袄路岔口----曼贺勒2.968公里)。村道4483.6公里,砂石路面74.06公里,占总里程的50.4%;水泥路面26公里,占总里程的17.7%;涉及8个村委会92个村民小组。2014年全镇8个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逐步推进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投入549.42万元建成曼袄线水泥路9.81公里;投入196万元筹建水泥路3.5公里;建设村村通砂石路14.5公里,投入9.9万元建设招呼站15个,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出行条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继续与村委会签订《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书》,将9条农村公路共72.38公里纳入重点养护,确保农村公路晴通雨畅。

【集镇建设】遵循城镇发展规律,结合勐海镇实际,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和承载能力。着力推进勐巴拉旅游风情小镇、茶禅世界、工业园区、物流中心、祥和小区和县第二自来水厂等项目征地工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奠定基础。编制完成勐海镇村庄建设规划。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委会和小组以留地安置土地参与城镇开发建设,不断提升发展景龙模式,实现城镇建设与农民增收双促进。持续开展城乡整治工程,积极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清理专项行动,村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明显改善。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入18.9万元安装城市街道路灯30盏。稳妥推进农转城工作,年内转户823人,城镇化率不断提升。

【教育事业】2014—2015学年初,有各级各类学校6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总数为266人。其中:镇中心学校1所、分为中学和小学,九义学校3所、村级校点2所。全镇在校学生3243人。其中:小学1937人,初中1306人, “控辍保学工作不断加强,小学入学率达100%,中学入学率达94.1%、巩固率达84.7%。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卫生状况】全镇建有卫生院1个,在编医务人员8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医士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2人。辖区内设医疗服务网点9个,有乡村医生12人。农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31674人,参合率为97% 2014年投入18.5万元建设农村卫生室,投入68.83万元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治疗白内障10人。全镇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孕产妇保健率达95%。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投入7万余元购买药品用于鼠害、登革热等疫情防控,全年无鼠疫和登革热疫病发生。坚持不懈抓好生育工作。发放各类奖励金618997.09万元、安全药品7.14万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3‰;认真实施免费孕前优生促进工程。

【文化事业】全镇设有文化站1个、图书室1个、职工5名。在8个行政村及村民小组建盖文化活动室30个,修建村民小组体育活动场地64个,配套农村书屋13个、图书2.3万册,安装大众体育健身器材8套。2014年着力抓好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投入115.8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室6个,投入65万元新建篮球场9块,投入16.8万元建设小广场、大喇叭项目2个,配备健身器材3套;为3个村民小组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 农村文化体育队伍进一步壮大。筹建章哈文化合作社1个,新组建文艺队16支、篮球队5支、老年协会2个。3个社区已建立文化活动室,并有文艺宣传队,全镇业余演员1220人。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着力打造象脚鼓舞等民族民间文化品牌,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勐海镇被命名为西双版纳州传统体育基地,镇中心小学被命名为西双版纳州传统体育学校。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以民族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为契机,成功举办象脚鼓舞比赛、傣历年文艺演出、全民健身等活动,推出了一批文艺节目精品。在勐海县第四届茶王节上,展示传统竹筒茶制作工艺,并获得手工制茶机制茶一等奖。2014年佛双社区被评为州级科普示范社区

【社会稳定】加强法制宣传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开展法制宣传28场次,受教育人数9000余人次;推进“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登记工作。坚决打好第三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攻坚战。进一步发挥禁毒护村队作用,禁毒宣传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佛寺34场次;指导村(居)委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禁毒公约》,加大社区戒毒人员管控工作,创建无毒村寨3个。加大涉毒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破获零星贩毒案件62起,捣毁吸毒窝点12个,缴获毒品941.46克。组织公安民警和党政机关、中心站所干部职工及护村队员开展尿检普查38次、尿检2万余人,抓获吸毒人员550人。通过一系列的集中整治,有效遏制了毒品的蔓延势头,涉毒诱发案件有所下降。加强艾滋病预防宣传,加大对患者的关爱。开展针具交换项目,发放针具2.03万支。加大反恐工作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实施方案》,调处民事纠纷487起。加大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机制,全年开展检查11次、发现安全隐患113项,责令企业整改113项、整改率达100%,有效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工程,投入160万元建设曼板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户40户。

【扶贫开发情况】加大贫困村和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在全镇范围内倡议开展向贫困宣战活动,建立扶贫信息系统,确认12个贫困村197747人为贫困人口,进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整合112.6万元建设州级新农村试点项目6个;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8个;投入18万元完成小新寨社房建设,投入28万元完成曼哈道路硬化及排水沟建设,投入85万元完成曼峦回示范村建设,村容村貌和发展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启动实施曼景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入76.42万元完成广底那整村推进项目,投入113.8万元完成曼腊拉祜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实施曼俩汉整村推进项目;投入18.34万元完成那赛社房建设;投入26万元完成南井河道路硬化及排水沟建设;投入38万元完成那曼井道路硬化、排水沟及垃圾房建设;投入30万元完成景颇寨人畜饮水工程;投入64.16万元完成帕点村内道路建设。投入50万元实施曼兴生物廊道项目;积极申报争取曼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启动曼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入60万元建成农村垃圾房33座、垃圾池15座;推进勐翁环境卫生管护模式,逐步推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进亮化工程和节能减排。投入93.33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42盏;农村太阳能使用率达90%以上,人均能耗降低2%。完成扶贫贴息贷款65209.47万元,政府贴息10.47万元;发放支农惠农补助579.57万元;

【完成十二五目标情况】勐海镇十二五期间主要奋斗目标是:2015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68亿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46元,年均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基本完成农村道路硬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电话拥有量达100%90%以上农村能用安全、卫生的水源,农村砖混住房以8%的速度增长。中小学入学巩固率保持在97%以上,全面完成普九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三基建设,加大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夯实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014年,全镇预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34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769元,同比增长15%,已超额完成既定目标。截至2014930日止勐海镇政策内出生702人,政策外17人,符合政策率为97%。死亡413人,死亡率为4.9‰,自然增长率为6.6‰,需进一步加紧控制。2014年全镇8个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逐步推进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积极为各村民小组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民家中都拥有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2014年申报爱心水窖项目7个;投入72.2万元完成人畜饮水工程5件,新解决农村1200余人饮水安全问题,90%以上农村能用安全、卫生的水源。控辍保学工作不断加强,小学入学率达100%,中学入学率达94.1%、巩固率达84.7%;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以便民、高效、快捷为目标,完成社区为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开展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勐海镇一直把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主要以群众集资为主、上级适当补偿及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进行,目前已完成建设和正在建设的村、小组活动场所共85个,农家书屋11个,远程教育点12个,全镇有老年协会9个、农村文艺队伍111支、体育队伍58支。全镇共建有篮球场、门球场等各类运动健身场地 133个。没有活动场所的19个小组,基本没有自行筹资能力。目前,勐海镇正逐步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部分目标已完成,但仍有部分目标未完成,将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逐项抓紧落实,确保在十二五结束之前完成既定目标。

【完成全面小康目标情况】勐海镇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镇预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34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769元,同比增长15%

(二)2015年工作重点

2015年勐海镇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农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以上;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农业产业结构比例更加合理,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绩,确保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15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多举措,促进三农持续发展。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实现基础产业连片种植化、经营规模化,形成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二是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积极推广农业科技,加大粮田、高产蔗园、生态茶园以及蔬菜、石斛、紫山药等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冬季农业,探索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三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确保农民增收。四是加大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队伍培养力度,继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三产业转移,大幅增加工资性收入。

2、抓关键,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完善城镇功能,积极配合抓好城镇道路网络、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城建设及旧城改造工程。二是充分发挥我镇区位、环境优势,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招商引资、互利共赢的思路,培育发展休闲养生、体育健身等康体养生项目。三是积极支持村组两级做好留地安置土地文章,抢抓发展机遇,参与城镇建设和项目开发。四是按照县上的总体规划和部署,继续推进土地收储工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和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保障。

3、夯基础,着力推进民心工程。一是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好景龙、曼真、曼短土地整治项目,确保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实施,以县第二自来水厂建设为契机,统筹解决好县城周边及西部片区村寨的饮水困难问题。二是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好美丽乡村及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加快推进曼贺、曼真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三是继续抓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提高自然村通村道路的路面硬化率。

4、保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强化镇、村、组三级职责,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提升控辍保学率、入学率和巩固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多渠道筹资,逐步解决教学设施、设备不配套的问题。二是不断完善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强化服务职能,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老龄人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争提高新农保城居保新农合参保覆盖率,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政策。五是继续抓好扶贫攻坚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大贫困村寨的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实施好曼俩汉整村推进项目和旧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5、强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深入开展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巩固和扩大禁毒防艾成果,不断完善禁毒防艾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禁毒防艾知识知晓率,积极创建无毒村寨无毒社区无毒学校二是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三是巩固平安勐海镇创建成果,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充分发挥治保调委会作用,努力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五是不断强化反恐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6、抓落实,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一是继续围绕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西双版纳春城的目标定位,按照城镇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村庄林果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做特城镇,做美村庄。二是在勐海县被列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单位云南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加快推进特色经济林、珍贵用材林、生态景观林等产业基地建设。三是继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实施农村两污治理工程及生物廊道项目建设,以勐翁村寨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模式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四是巩固提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成果,继续抓好文明卫生村寨创建工作,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示范村、兴边富民示范村、生态文明村、特色旅游村、扶贫开发村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美丽新村。

7、深挖掘,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一是推进民族文化名镇建设,打造勐海镇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全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是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抓好文化活动室、体育活动场地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惠民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是组织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工作,壮大民间文艺队伍、业余体育队伍和老龄活动队伍,培养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氛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四是继续抓好民族、民间文化、技艺挖掘、传承工作,抓好文物古迹保护,深挖普洱茶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南传佛教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互动。

8、齐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必须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1)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要持续深入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和党性党风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远离低俗、追求崇高。扎实开展好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更好地为民用权、为民履职、为民服务、为民解忧。

2)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用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促使干部清白做人、廉洁从政。认真执行党员干部管理各项规定,对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早提醒、及早教育和及早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督促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持续开展警示教育和法纪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纪。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强化党员日常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教育培养,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技能,打造服务队伍。

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按照“8433”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凝聚力差、战斗力弱等问题。不断完善镇、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提高村(居)民小组为民服务站点服务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继续实施好合作股份红色信贷,继续帮助村组两级出点子、找路子,切实解决集体经济空壳和薄弱的问题,落实发展措施,增强发展活力,年内实现消除农村三空目标。继续推进社区共驻共建共管工作,不断开创社区党建新格局,做好社区党总支换届工作。

4)强化干部作风建设。要紧紧围绕效能提升作风建设主题,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木鱼天天敲、紧箍咒天天念,让全镇每一位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镇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持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抓实整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兑现承诺、取信于民。要紧盯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密切关注四风问题变异、变种,及时跟进对策措施,使不良作风真正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坚决防止松劲松懈和反弹回潮。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不断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5)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不懈地抓好管党治党工作。各级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合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反腐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向纵深发展。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政治生态。

六、特色特点与优势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特色农业强镇,城镇建设富镇,非公经济活镇,教育科技兴镇,民族文化立镇,依法以德治镇的基本发展思路。

勐海镇为城关镇,是我国和云南最早的普洱茶出口基地。这里有勐海茶工业发展的先驱—1939年创办的勐海茶厂;有最完整的全球保存大叶茶种质最多的茶树基因保存圃—“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有省级茶叶研究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普洱茶加工工程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最响亮的普洱茶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大益;有茶业界最具吸引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益普洱茶制作技艺;有独具特色的傣、哈尼、拉祜等民族茶饮习俗。

20091226日成立光明食品集团云南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政府扶持+企业支持+农户自愿的运作模式,目前,已有53家企业到勐海发展石斛产业,已成立勐海县天生绿科技农业专业合作社勐海曼满村富海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3个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组织。

勐海镇勐翁村委会翁囡小组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极地,种植项目连片种植100亩,经201410月份测产:平均单产624.3公斤;紫山药示范种植项目756.5亩,涉及3个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

勐海镇景龙村委会确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用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思路,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户为基础,充分利用城关村优势,多渠道、广角度,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寻找致富门路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群众架起了通向致富的桥梁,开辟了失地农民致富路的景龙模式,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为失地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