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勐海县“十三五”蔗糖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来源 :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3-06

 一、蔗糖产业发展现状

   (一)蔗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蔗糖产业作为勐海县特色优势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产业,是我县多年以来不可替代的支柱产业,维系着我县17.36%的农业产值、7.31%的工业产值、2.3%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蔗糖年产量占西双版纳州产糖量的90%,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七位,成为云南省发展蔗糖产业的重点县。勐海县蔗糖产业30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发展蔗糖产业有利于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是加快勐海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蔗糖产业有利于推动全县产业化发展,蔗糖产业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为主体、科技支撑、市场运作”的方式,将市场和企业、农民有机联系在一起,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在农村的传播;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人才、科技、信息、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有效衔接和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尤其“十一五”、“十二五”以来,我县蔗糖产业迅速发展,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蔗糖产业发展成效

    1、蔗糖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基础。勐海县蔗糖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产业化,县内有一家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和黎明糖厂,拥有三座日处理共1万吨的糖厂和日脱毒蔗种8吨的温水脱毒处理车间。产业化经营的格局相对稳固,蔗区农户普遍掌握具备基本生产技术和经验,企业生产的白砂糖拥有良好的品质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勐海县农业产业化和订单农业的主打产品之一。甘蔗种植面积20余万亩,涉及11个乡镇85个村委会、1个黎明农场共26192户种植户;拥有甘蔗专业村43个、甘蔗合作社5个、甘蔗大户14户;甘蔗种植机14台,大、中型甘蔗培土机23台,甘蔗收割机5,甘蔗机械装车13台;良种试验示范繁育基地300亩。

2、取得的成效。“十二五”期间,勐海县通过企业支撑,结合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完成了“农业部甘蔗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云南省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第二批(2010年)国家糖料基地建设”、“甘蔗间套作技术示范推广”四个重要项目;“十二五”末将完成“甘蔗健康种苗示范推广建设项目”。取得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3项州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州科技进步三等奖,突显了高产节本增效、降低劳动强度、立体栽培增加效益技术亮点,实现了从传统单一的生产模式向现代高效多样模式突破发展,创新了甘蔗种植农艺;形成了“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服务体系和“科技+公司+基地+农户”推广模式,创新了推广服务机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篇。彰显了科学技术贡献率。勐海县是云南省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农业部甘蔗高产创建整乡整建制推进县。

3、“十二五”指标完成情况。2014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20.18万亩,比201017.69万亩增2.49万亩,增幅14.08%;蔗糖业农业产量98.46万吨,比201082.09万吨增16.37万吨,增幅19.94%;蔗糖业农业产值4.14亿元,比20102.13亿元增2.01亿元,增幅93.37%;白糖产量11.21万吨,比20109.31万吨增1.9万吨,增幅20.41%;工业产值4.23亿元,比20104.17亿元增0.06亿元,增幅1.44%

          二、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病虫草害集中发生现象严重及综合防治意识薄弱;品种调整过快,品种结构不科学;劳动力严重不足;作物间竞争激烈,甘蔗种植比较效益低;甘蔗机械化推广较慢;基础设施薄弱;白糖市场价格低迷,蔗糖产业效益大幅下滑,蔗糖生产成本增加,国际糖价走低给进口糖带来了利润空间,配额外进口量增加及走私糖冲击国内市场。国内外糖价存在较大价差,造成大量食糖进口,近年来,全球食糖市场在经历减产周期以后,进入增产周期,供大于求,致使国内外糖价大幅下跌。2012/2013年榨季,我省糖价从开榨初期的5650/吨,下跌至目前的5250/吨,每吨价格又下跌了400元。白糖价格疲软,蔗糖产业整体处于低谷状态;加之甘蔗保险查勘定损时间过晚,理赔不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蔗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信心。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共享化发展、综合化利用、体系化服务”的理念,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结构、稳定面积、以“改善蔗区设施、提高种植单产、提升机械生产、助推专业协作”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建立政府、企业、科技、农户合理投资机制,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使勐海县蔗糖产业发展在5年内有新的突破、新的亮点、新的成效。

   (二)基本原则

根据勐海县的自然条件和蔗糖现状,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结合项目开发,以点带面,使甘蔗大面积平衡增长。坚持走甘蔗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集中连片种植,统一规划,机械化管理的高效轻简实用技术,加强种植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产高糖抗逆品种,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单位面积效益,从而提高蔗糖产业整体效益,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四、总体布局及规划目标

   (一)总体布局

紧紧围绕勐海县所辖蔗区进行技术集成,项目集约,区域优势规划。以勐海镇、勐遮镇、勐阿镇、勐混镇、黎明为示范推广基地,重点发展高标准蔗园,甘蔗全程机械化,水田甘蔗高产创建;旱地甘蔗高产创建以勐宋乡、西定乡、格朗和乡为示范推广基地,实行节水抗旱技术。综合配套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基础,全程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轻简高效技术、土地复种(间套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为关键,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保障。

(二)规划目标

2020年,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英茂蔗区18万亩、黎明蔗区2万亩),其中:下田面积11.38万亩,甘蔗高产创建5.88万亩,甘蔗高标准蔗园6万亩,甘蔗全程机械和半机械化7万亩;良种率达95%,农业产量105万吨,工业产量100万吨,蔗糖分14.5%,出糖率13%,产糖13万吨。形成早、中、晚熟品种比例532的合理结构,甘蔗农业产值4亿元,甘蔗工业产值7亿元,财政税收0.9亿元以上。

            五、具体规划目标及建设内容

   (一)具体规划目标

    2016年:甘蔗种植面积193000,平均单产4.3吨。其中下田109357亩、高产创建47100亩、甘蔗机械化40000亩。

2017年:甘蔗种植面积194850,平均单产4.5吨。其中下田110260亩、高产创建50400亩、甘蔗机械化42700亩。

2018年:甘蔗种植面积196730,平均单产4.7吨。其中水田111470亩、高产创建51900亩、甘蔗机械化60950亩。

2019年:甘蔗种植面积197900,平均单产4.9吨。其中水田112350亩、高产创建57200亩、甘蔗机械化63950亩。

2020年:甘蔗种植面积200000,平均单产5.25吨。其中水田113800亩、高产创建58800亩、甘蔗机械化70000亩。

20162020年共建设高标准蔗园60000亩,分别是13000亩、 15000亩、10000亩、10000亩、12000亩。

(二)建设内容

  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设良种繁育一级、二级基地改造2000亩,其中: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一级良种繁育基地改造1000亩;乡镇两个二级良种繁育基地改造各500亩;依托250亩良种基地,加快培育、引进和推广高产高糖新品种,每年引进甘蔗新品种56个,完善新品种选育基地及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选育出优良品种供蔗区推广应用,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和良种扩繁工作。坝区以耐浸、耐涝、抗风、抗倒、便于田间管理、易自动脱壳的品种为主;山区以抗旱、耐瘠、耐粗放、早生快发、宿根性强的品种为主。保障全县甘蔗良种种植在95%以上,形成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从而提升品质和种植效益。

2、改善蔗区设施。抓好蔗区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节水灌溉工程,配套建设6万亩高标准蔗园。

    3、积极开展甘蔗高产创建示范。11个乡()水田上创建4.38万亩高产增效示范区,实行蔗田大而积连片机械化耕地,积极推广早熟高产高糖新良种高效栽培技术,确保平均单产达到6.5吨以上;在旱坡地上创建2万亩高产增效示范区,推广旱地甘蔗高效栽培技术,确保平均单产达到5.5吨。

    4、提升甘蔗机械化生产。 购置200台套机械设备,其中:甘蔗种植机30台、甘蔗中耕培土机60台、甘蔗平铲松蔸机60台套、上甘蔗机20台、中小型收割机10台(凯斯4000型)、抽水机20台套。推广机械化深耕深松技术和机械化收获技术,提升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依托云南省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借助政府农机扶持补助政策,到2020年,力争全县拥有甘蔗收割机达到15台,全县50%以上的蔗区耕地实现甘蔗生产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加快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

5、助推专业协作。通过资金、信贷、项目、人才培训等方面扶持引导甘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甘蔗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甘蔗专业乡、专业村、专业组、专业合作社和互助组发展,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加大农机合作组织组建力度,提升产业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鼓励和支持蔗区土地合理流转,通过租赁、合作、入股、互换、转包、转让等多种方式,促进土地向甘蔗种植大户和甘蔗专业合作社适度集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0个,甘蔗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以上。

6、综合农艺技术推广。示范推广新品种及健康种苗温水脱毒,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全程机械化及半机械化与农艺相结合,宿根平铲松蔸,甘蔗间套种,高效低毒新农药与生物防控、预测的甘蔗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开展现场科技培训以及专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生产能手、经营能手的知识更新培训,加强宣传、展示、观摩、注重实效,

    7、县甘蔗产业指导组加强巡查督促指导。 农业和科技局及县甘蔗技术推广站要制定好甘蔗生产发展和科技实施方案、考核方案,配合、协助、督促各乡镇甘蔗站完成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并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

        六、投资估算

20162020年投入资金12720万元,具体如下:

(一)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入1160万元

    1、在20162020年建设良种繁育一级、二级基地改造2000亩投入1000万元。其中: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一级良种繁育基地改造1000亩投入500万元;乡镇两个二级良种繁育基地改造各500亩投入500万元。共计1000万元。

2县甘蔗技术推广站曼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投入160万元,其中:每年引进5个以上甘蔗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投入5万元计25万元;每年进行60个以甘蔗品种检糖分析投入2万元计10万元;机械化作业每年投入10万元计50万元;课题试验补助每年3万元计15万元;课题试验农用物资(有机肥、尿素、农药)每年投入12万元计60万元。

(二)甘蔗高产创建投入650万元

    1、每年农业部甘蔗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投入40万元,计200万元。

2、每年县级甘蔗高产创建示范推广投入县级财政90万元,计450万元;

  (三)高标准蔗园投入9000万元

   建设高标准蔗田6万亩,每亩按1500元测算计9000万元。

  (四)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0万元

每年修建蔗区道路、排灌沟渠100万元,计500万元

   五)甘蔗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投入300万元

推广甘蔗机耕机耙、机种、机培土、机铲蔸、机装卸等,减轻蔗农劳动强度,提高甘蔗机械化应用水平和竞争能力,从而加大甘蔗机械化推广力度。每年投入60万元,计300万元。

   (六)甘蔗健康种苗温水脱毒示范推广投入1000万元

每年投入200万元计1000万元。

(七)甘蔗病虫草害防治投入50万元

每年对甘蔗螟虫、大象甲、粘虫进行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投入10万元;进行病、虫、草害新农药的引进试验及鼠害防治,共计50万元。

(八)甘蔗科技培训投入60万元

每年送技术骨干出去培训,学习新技术,更新观念。在甘蔗全育期内,就甘蔗的种植、中耕、病虫草害防治、宿根管理等,在全县11个乡镇及黎明进行分批次的理论和现场培训,推广新技术,宣传党的政策,灌输新思想、新观念,每年投入12万元,共计60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

根据蔗糖产业发展的新形式、新要求,坚定发展蔗糖产业信心不动摇。加强对蔗糖产业的领导和指导,健全和完善蔗糖产业领导小组及其议事协调机制。县政府成立蔗糖产业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县长、县农业和科技局局长、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领导担任,成员由县属各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管委会领导和企业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和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和科技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农业和科技局副局长兼任。其职责如下:

1)负责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研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落实责任,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力推进全县蔗糖产业发展。        

2)在甘蔗种植、砍运、管理工作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落实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组织领导与监督、检查和考核。建立由县领导挂钩乡镇、乡镇领导挂钩村委会、一般干部挂钩村民小组的“三级”挂钩联系指导工作制度,形成全县上下共同参与,整体推进甘蔗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每年在甘蔗生产中期组织一次甘蔗生产督促检查、观摩交流会。年终召开一次甘蔗生产工作表彰会,同时明确下年度工作任务、考核指标。

3)明确甘蔗种植发展任务。县政府与乡镇政府(农场管委会)、乡镇政府(农场管委会)与村委会(生产队)签订目标责任,制定可行的目标任务考核奖励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以推动工作的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目标。同时,县农业和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要组建工作指导专家组,以强化对工作推进的技术指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

(二)政策保障

1、合理制定甘蔗收购价。根据市场行情,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及时调整甘蔗收购价格,确定最低保护价,并执行与白糖销售价格相联系的联动价格,确保收购价的基本稳定。保持甘蔗生产扶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体现“以农促工、以工哺农”的产业综合效应。

2、持续建立甘蔗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及扶持与奖励长效机制。继续完善整合项目、资金形成合力,确保甘蔗生产顺利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指导性作用,鼓励和引导财政、企业资金投入到甘蔗生产建设中,在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黎明糖厂设立甘蔗生产发展基金和相应的监管部门。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资金。资金分配由分管甘蔗的县政府领导、县农业和科技局、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黎明糖厂主要领导负责协商制定。

3、甘蔗保险政策。安排政策性甘蔗保险以州下达投保面积为准,按照县级配套10%的比例给予安排保费。并根据甘蔗生长规律,按照甘蔗出苗质量和有效产量科学合理制定查勘时限。甘蔗下种后一般2个月以后就能达到齐苗,5月底、6月初甘蔗开始拔节伸长,是形成甘蔗产量最关键的时期,蔗地查勘定损建议在6月底完成,并按政策保险及时理赔。

4、加强宣传,注重实效。思想动员到位、政策宣传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发展甘蔗工作到位。坚持实施“三个一” 工程(甘蔗平均亩产增一吨,平均含糖份提高一个百分点,出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 

(三)技术保障

  1、科学规划、发挥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坚持甘蔗种植向海拔1300米以下最适宜区域集中、向加工企业30公里范围内集中、向好田好地集中的“三集中”原则,把甘蔗种植范围划定在土壤、水、肥力等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对陡坡种植、不适宜种植区域以及运输距离过远的,改种其他作物。继续加大甘蔗下田和“吨糖田”建设力度,使高标准蔗园园区山、水、林、路得到综合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2、优化品种布局。通过优化布局,推广早熟高糖高产品种,早、中、晚熟结构为532

3、加快良种化进程。县级科技推广部门引进新良种,结合省区域化试验示范,逐步淘汰单产和含糖分低,工、农艺性状差的劣质品种,保证生产所需的良种种源;乡镇、村、村民小组在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负责良种繁殖和大田推广示范。

 4、提早植期。根据我县地理、气候特点,按照甘蔗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秋植和早冬春植,从而提早开榨,保证优质的原料供应,从而使综合效益最大化。

5、实施科技创新。依托省甘科所技术力量和品种优势,通过“专家团队+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的服务体系和“公司+科技 +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技术人员分片挂钩等方式,达到全方位的技术指导、跟踪,科技入户率达到100%。创新甘蔗生产技术,实施科技攻坚,加快现代高效、复合、立体、多样性发展步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从而实现甘蔗高产、节本、增效、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单位面积综合效益的目的。

            八、附件

        1.规划发展目标.xls

        2.”十三五“规划甘蔗种植表.xls

        3.勐海县“十三五”高标准蔗园建设规划表.xls                        

        4.规划主要建设内容.xls

        5.规划投资计划表.xls

    

    

                                                                           勐海县甘蔗技术推广站

                                                                               2015年4月10日